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情感文章 > 文章正文

“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的出处是哪里

时间: 2022-11-26 14:01:0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的出处是哪里

提笔写尽天下事不肯低头看苍生什么意思

意思是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此诗写于安禄山攻破中原之时。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

苏轼的喜雨亭记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了几件事,是哪几件事

原文  亭以雨名,志[1]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2];汉武得鼎,以名其年[3];叔孙胜狄,以名其子[4]。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5],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6],其占为有年[7]。既而弥月不雨[8],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9]。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10],忧者以喜[11],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12],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13],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14],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15]。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编辑本段]注释  [1]志,记,后来写作“志”。
  [2]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这种禾是两禾生在不同的田亩上,而合生一穗。于是献给成王,成王送给周公。周公受禾后,作《嘉禾》一篇。《嘉禾》文已佚亡,今《尚书》仅存篇名。(《尚书·周书·微子之命》)
  [3]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五月,得宝鼎于汾水,于是改元为元鼎元年。《通鉴考异》认为得宝鼎应在元鼎四年,元鼎年号是后来追改的。
  [4]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御敌,打败了鄋瞒,并击杀其国君侨如,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以表其功。
  [5]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明年,第二年。
  [6]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
  [7]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
  [8]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
  [9]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
  [10]忭(bian,4声),高兴,喜欢。
  [11]以,介词,因,省略了宾语。
  [12]属(zhu,3声),注,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13]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14]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15]造物,造物主。 [编辑本段]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向客人举杯劝酒,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所以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编辑本段]题解  这篇散文紧扣“喜雨亭”三个字来写,或分写,或合写,或引古代史实来烘托,或用主客问答来渲染,思路开阔,传达出一种情不自禁的喜悦之情。 [编辑本段]赏析  苏轼于嘉祐六年(1061)任凤翔府签书判官,第二年修建此亭,恰逢喜降春雨,于是命名为“喜雨亭”。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
  《喜雨亭记》是苏轼于嘉祐六年(公年1061年)在风翔府任判官时所作。全文不长,共五百来字,四小段而已,然而却写出了异样的色彩。
  《喜雨亭记》是苏轼的一篇散文作品,无论就其使用的散文形式来看,或者就其表现的内容和给人的艺术感受来看,都是一篇值得我们注意的艺术精品。
  “喜雨”一词在历史上出现较早。《春秋谷梁传》中说,“夏四月不雨者闵雨也,六月雨者喜雨也”,这是第一次出现的“喜雨”一词。用了“喜”字,说明人对于雨的感受和评论,所以《尔雅》才说:“甘雨时降,万民以嘉,谓之酉醴泉”,“醴泉”,代称雨,含有喜雨之意,将它和生民的关系联系了起来。《庄子》中有段文章说到春秋时的一次大雨的情况。“宋景公时,大旱三年。卜之,以人祀乃雨。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人;今杀人,不可。将自当之。'言未卒,天大雨方千里。”这种雨可以说都是喜雨,解救苍生于倒悬之苦,与民生关系极大,所以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都对此有所吟诵。《诗经》而下,曹植、谢庄、谢朓、鲍照等人都写过一些喜雨诗,唐代的杜甫更是写了《春夜喜雨》、《喜雨》以及《过白水明府舅宅喜雨》等以“喜雨”为题的诗。以赋体的形式吟咏喜雨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晋傅咸、六朝宋的傅亮、唐明皇、张说以及贾登的《喜雨赋》等,很难说有名,但是那种给百姓带来甘霖,预示来日丰收,生活将无忧愁的快慰心情却是表现了出来的。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用散文的形式写作喜雨的,在文学史上却并不多见。因此,苏轼的这篇散文《喜雨亭记》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前人未写而自己写了这一题材,对文学史有所贡献尚不足为奇。一旦后人接手写作,超越了前人的作品,那么前者就只能有一点文学史的价值而谈不到什么艺术的永恒价值了。苏轼的《喜雨亭记》却不是这样,因为它自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许多令人品味的地方。也许正是这一点,使得后来的作家裹足不前,心甘情愿地让苏轼一枝独秀了吧。
  文章开始即点明了用“雨”命名的缘由,与“喜”字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一共援引了历史上的三件事作铺垫,说明古人有了喜事,常常受用这件喜事来命名,以纪念喜事,或者也有预示将来喜事连连的意思。这三件事都很有趣。因为它们与国家的政治都有关系,其中并多少含有天人的关系。第一件事,相传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献给了成王。成王将禾转送了周公。周公于是作了《嘉禾》一篇。第二件事,汉武帝于公元前116年5月,在汾水上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为元鼎元年。第三件事,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抗敌,获胜,并俘获了国君侨如,于是特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最后这件事,对今人来说,几乎困惑不解了。为什么将敌人的名称用作自己儿子的名字?这是颇为值得研究的事情。无论如何,这是作者为要以雨志亭所作的铺垫,有了这一铺垫,再说事和雨就有记述的道理了。这就像逻辑学中大前提、小前提的三段论一样,有了大前提,后面的话即好说许多,也容易让人接受。
  苏轼到风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大早望云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恰好显示了苏轼笔墨的巧妙。我们知道,苏轼在写《后赤壁赋》的时候,曾经说到自己孤独闲寂,正好有两个朋友来了;霜露既降、明月诱人,想酒而樽空,贤妻正好献上了珍藏多时的美酒;没有下酒之物,正好客人笑哈哈地拿出了出水时鲜。一切就是那么巧,又那么惬人心意。这里也同样如此。百姓们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这种句子,轻淡、简单,但不寡味,很像甲骨卜辞中的语言,但甲骨卜辞中是占问、预测,这里则是如实提供了,所以这种句子读来是令人心醉的。够不够?“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按,乙卯是四月初二日,甲子是四月十一日,丁卯是四月十四日。半月之内连降了三场雨,前两次不足,第三次一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要说好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令人有细小入微不够大气的感觉。这里我们要注意“民以为未足”一句的作用,这一抑、一落,然后产生后面的三日大雨,效果才能够显示出来。没有这么一句,当然也可以成立,但是读起来就平软的多了。
  这场大雨产生的欢快气氛是可观的:“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这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欢的喜庆图,较之欧阳修的太守和民的欢乐,真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欧阳修的乐并没有落到实处,架空,浮廓,是在造文、造情,而苏轼这里却是在如实地写作了。我们仿佛也同苏轼一起融入了喜雨的场景之中。唯其如此,苏轼为新落成的亭子命名“喜雨”才是顺理成章之事,才真正具有意义。
  亭名由来有自,讲清楚之后也就等于曲终奏雅,逐善可陈了。但是苏轼又在这里做出了好文章,说他善于翻空出奇也好,说他敢于寻根溯源也好,无论如何,作者在这里表现出了惊人的艺术技巧。作者把笔锋一转,以设问的方式,从反面人手来探讨喜雨。曲径通幽,我们试想,也许这是继续写此雨的唯一途径,但苏轼找到了,并不一定是妙手偶得,可能是苏轼的真正功力所在。文中说道:“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饿鸿遍野,盗贼蜂起,百姓遭殃。但是不到五日,不到十日,就喜雨骤至,泽惠我民,又怎么能说不是上天厚待苍生?加上这么一段,文章就显得十分充实,丰满,在对比中更觉得雨之可喜。
  写到这里,苏轼开始笔歌墨舞了,但是也曲尽其妙。“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你看,他还是落在亭上,层层递进,把天降喜雨的大功劳像画饼一样,在太守、天子、造物和太空面前虚晃一二,并忙里偷闲找出了一句,让这些人都一一默然,谦虚地拒绝这一荣耀,多漂亮的话,各路诸侯都奉到了,然后再实实在在地放到主题上去。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以喜雨来为亭子命名吧。一虚一实,一推一进,总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作者紧扣一个“雨”字.一个“喜”字。在不到五百字的文章中,“雨”字出现了十五次,有两次作动词使用,“喜”、“乐”共出现六次。通篇都贯穿着为雨而喜的喜气洋洋的气氛。
  中国古代,自孟子开始,创天子、官员要有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思想。写这种作品的人很多,但真正写得好的不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其一,苏轼的此篇文章则表现得更好,好就好在落实、不空。
  这篇文章在用词上也有值得注意之处。一、排比句多。比如第一段,作者为了说明古人有喜事则名物以示不忘,举了三个例子,三个例子就是三个排比句,借助这种句法,使读者在文意方面有一种说理透彻,充实满足的感觉。第二段写大雨之后,百姓的欢乐场面以及第四段的“雨珠”“雨玉”说,也同样用的是排比形式。在人们喜之不尽,手舞足蹈之时,文字上必须有所变化,一味的松散不可能有文字的整饬条理来得惹眼引人。二、结尾的用韵。《喜雨亭记》的结尾很有意思,它既照应了开头,又给人许多的联想,值得我们注意。苏轼的哲学思想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在他的诗文中,经常出现对大自然发问的句子,以表达他的人生观和他旷达乐天的情怀。这次大雨之后,感谢谁为好?这里他展开的想象,是从太守到天子,从天子到上天,从上天到造物,其中“玉”、“粟”押韵,“日”“力”押韵,“功“空”押韵,“冥”“名”押韵,读之有循环不尽,均成系统的感觉,神完气足,优雅俊美,然而是虚笔,真正目的则是要归之其小小的亭宇,这样也就把造物、上天、天子、太守、百姓、借助“喜”之“雨”用一个亭子联系了起来,有歌唱的味道,所唱者依然是喜雨,一篇文章的主题所在。
  为什么古代关中富甲天下,而近代却默默无闻,特别是唐以后人文凋敝。是不是我们的人种退化了,我近来翻阅(唐代移民史),视乎找到了部分答案。在唐末到宋初的移民浪潮中,关中地区首当其冲,人口大量向东迁移,先经洛阳,然后到苏州扬州等运河地区。大家熟知的大文学家范仲淹,祖籍陕西彬县,但却是苏州人。但我们从其文学作品中仍能感受到其陕人后裔的豪迈文风,范仲淹后来也多年在陕从官,报效桑梓。其实在唐末吴县(今天的苏州地区)已有1/3的北方移民。其实不管是从西周之镐京到东周之洛邑;还是西汉之长安到东汉之洛阳;从隋炀帝迁都洛阳到武则天时期42年居住洛阳,关中地区到洛阳的人口迁移一直是单向的,并又有一次向东南方向迁居。还有明代昆山人顾炎武,曾在华山滞留多年,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佳句。写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初仕凤翔府签书判官,也就是我的家乡陕西凤翔,凤翔是唐王朝的西京,曾经是晚唐人才和贵族的聚居地。苏东坡初仕凤翔府签书判官三年,可以说对他的人生价值关影响至重,正是由于家乡的纯朴民风,和周秦文化发祥故里文化的熏陶,对其文风产生影响。如果说一个人最难忘记的是自己的初恋,那苏东坡同样也忘不了在凤翔的美好时光,以致后来被贬黄州时,碰到当年的凤翔游侠少年陈季常,两人还忆起当年在凤翔北山纵马驰骋的场景;还有当年在凤翔之任上修的“引凤池”(凤翔东湖),居然后来在杭州西湖和广东惠州西湖二次克隆成功。那篇著名的《喜雨亭记》更是体现了其与民同乐的大同思想。
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这是陆游在眉山拜谒了苏东坡的遗像后写的诗句,从此,眉山便有了“诗书城”的美誉。

  眉山能享有如此殊荣得益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唐宋散文八大家,眉山占三家。苏东坡独领风骚。

  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他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哲宗五朝皇帝。曾官达三品,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兵部尚书,当过皇帝老师。先后在杭州、徐州、密州、扬州、颍州、登州等八个州担任太守,造福一方百姓。贬谪黄州、惠州、儋州达10年之久。苏东坡所到之处,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迹,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旷世奇才。散文为北宋的最高成就;苏诗代表最高水平;他开创了中国豪放派词风;开创了新一代文赋;他的书法成就为北宋之首,开创了文人画派先河。林语堂先生赞叹为:“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正直、慈悲、乐观与旷达的精神,闪耀在中国千年的历史星空。法国世界报曾组织专版报道生活在“第二个千年世界的12位英雄人物”,苏东坡是中国唯一的入选者。为此《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西方人眼中的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谱成曲,入选中国发向太空、敲击外星人心灵的十首歌曲之一,他的许多诗篇,成为千古绝唱,许多名言名句,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语言。

  苏轼才华横溢,一生坎坷,勤于创作,共留下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各种文章4500多篇。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藏中一块灿烂的瑰宝。

  苏东坡名震京师后,一生只回过两次眉山:为母亲守孝,送妻子王弗和父亲苏洵遗体返乡守制。苏轼为官一生,造福一方百姓,也写下了中国文学史灿烂的一页。

  近一千年过去了,苏轼的影响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退,而是越来越被世人所崇敬,而作为东坡故里的眉山人对苏东坡在外的功业并不完全知晓。

  在纪念苏轼诞生970周年的时候,眉山将隆重举办“苏东坡国际文化节”。市委要求市政协组织一次考察活动,沿着苏东坡的足迹对苏轼的遗迹遗址作一次认真的全面的考察和搜集。

  考察组在市政协主席苏灿等领导的带领下,于2007年5月13日踏上东坡足迹万里行的旅程,6月29日结束,历时48天。

  请读者跟随考察组的脚步,沿着东坡的足迹去观看了解苏东坡千年不衰的真谛吧!

  我们乘坐的火车凌晨四点才到达河南开封车站,开封市政协的同志已等候在那里,把我们接到宾馆,早上7:30早餐,接着就开始紧张的工作。

  开封古称汴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在宋代,汴梁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赴京赶考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和弟弟苏辙一道,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进京参加考试。

  暮春三月,三父子启程离开眉山,经阆中出褒斜谷,走过高悬天际的古栈道,发横渠镇,翻越秦岭,入凤翔驿,过长安。

  苏轼跟随父亲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北宋的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这里曾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苏轼兄弟千里迢迢,他们是为参加朝廷举行的进士考试而来。考试是艰苦的,程序又多,不仅需要知识和智慧,还需要耐心。苏洵曾记载他参加考试的情景:中夜起座,裹饭携饼,待晓东华门外,逐队而入,屈膝就席,俯首据案……要入仕途,必须经过几场严格的考试。

  九月,苏轼、苏辙两弟兄顺利通过了举人考试,这仅是第一步,可还要考,但得等到第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我们来到开封,站在开封的街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的父亲,他从遥远的四川带领两个儿子走了两个多月,来到开封,住在一个洗澡堂里,三个人走那么远的路,吃住近一年,需要多少费用,更需要何等的勇气与毅力。

  名震京师

  考试开始了,考试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注定是决定苏轼命运的一场考试,考试结果公布:苏轼、苏辙都榜上有名。特别是苏轼获得第二名。本该得第一的,主考欧阳修看到文章写得太出色,误以为弟子曾巩所作,为避嫌判为二名后知不是学生所写,欧阳修后悔莫及。又拿《春秋》面试,苏轼得了第一,他看了苏轼的文章,十分赞赏。他说:“读苏轼的文章不觉汗颜”,他进一步说:“我应当避开,让他出人头地。”还说:“三十年后,大家只记得苏轼,不记得我欧阳修也。”北宋一代宗师,文坛领袖都汗颜了,欧阳修面对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说“汗颜了”,从他口中说出来分量当然重。这对苏轼是何等重要的无私的推崇。三十年后,苏轼正如欧阳修所预测的那样,但人们并没有忘记欧阳修,相反由此推断,欧阳修是个何等可爱的老头儿,他无私地提携年轻人,他的胸襟值得后辈敬仰。那场考试,年轻的苏轼一炮打响,轰动京城。

  文坛宗师欧阳修为之高兴,仁宗皇帝读了苏轼文章,也很兴奋,亲自在朝廷面试苏轼兄弟。满朝文武无不惊讶。皇上回到寝宫,满脸欢喜,向皇后说:我为子孙选了两位好宰相。金口御言。苏轼未入仕途,却先声夺人。从此苏轼自然名就传播开了。

  正当苏洵三父子沉浸在喜悦之中时,突然传来苏轼母亲在眉山病逝的噩耗。顿时,他们陷入了悲痛之中。前些年其父苏洵游学在外,教育苏轼、苏辙两弟兄的重担就落到了母亲身上。两个儿子双双考上了进士,可母亲还未得到这个消息就与世长辞了。

  他们三人急忙收拾行囊,匆匆离开汴京,昼夜兼程,赶行在返回眉山的路上……

  苏轼与父亲和兄弟从汴梁回到眉山,看到昔日的房屋破漏,加之母亲已去,一片凄凉的景象。为母亲守孝,苏轼想起小时候,妈妈教他读滂沱传时对他的教诲,他没有辜负母亲对他的厚望,可母亲却没有听到他名震京师的消息,就离开了人世,想到这里,苏轼暗自悲痛落泪。他老老实实的为母亲尽最后的孝道,守孝27个月。

  这次他们是从水路,从眉山岷江码头上船,顺江而下,家乡渐渐远去了,苏轼感慨中不乏一份豪气,他吟诗道: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他们边走边欣赏沿途的风光美景,名胜古迹,吟诗作赋,三爷子各展才华,尽情抒发着自己的情怀,后来他们的诗文形成了《南行集》,流传千古。

2007-9-11 10:49 回复 书破洞 0位粉丝 2楼初仕凤翔

  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冬十一月十九日,那是个地冻天寒的日子,苏轼离开京城踏上了去凤翔府的路。走了二十多天才到达陕西凤翔。他到凤翔为官时二十多岁,也有下放锻炼之意。看来下派锻炼古今有之。

  凤翔古称雍州。是周秦发祥之地,赢秦创霸之区,因传说“凤凰与歧、翔于雍”而得名。

  凤翔,是苏轼考取进士后第一次为官的地方。名满京都的苏轼,大有献身事业的豪情壮志。

  由于凤翔所在的地方是我国古代的关中地区,关中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苏轼到任之初,时逢新年假期,他便借此机会,到处游览风光名胜,欣赏古玩字画,题诗评论,写下“凤翔八观”,介绍凤翔的文物遗迹。他看了秦刻石鼓,写下了著名的《石鼓歌》,对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王维的画作他也逐一评论。他对凤翔的民俗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苏轼在凤翔当的官不大,叫签判,像现在地方政府的秘书长。“签书一局兼掌五曹文书。”他做好日常工作外,还赈济灾害,疏修东湖。由于天干,看到影响百姓生活,他就上太白山,那里有座上清宫,向天祈雨,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雨,老百姓奔呼跳跃。庄稼起死回生。普降甘露后,他又写出著名的《喜雨亭记》。从修亭写到忧旱,把个人的喜忧与农民的喜忧,农业的丰收联系起来,苏轼步入仕途就反映了他关注百姓疾苦的情怀。筏木工是长期困扰政府的一大难题。衙前服役的百姓,政府规定他们时间,通过筏木把木材运到京城。路途遥远,困难重重,造成损失老百姓要赔偿,洪水季节,筏木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老百姓赔不起,有的家破人亡,逃往他乡,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后,修改衙规,让老百姓自己掌握筏木时间和找筏运工,既减少政府的损失,又有利于百姓。由于苏轼从实际出发,他干实事,加之他是制科出生,政府的官员都很尊敬他,不久便获得了“苏贤良”的美誉。

  在开始的时间里,他工作顺利,也逐步有了成绩与宋太守关系也融洽,工作起来心情也舒畅了。可第二年来了一位名叫陈希亮的太守。他资格老,脾气怪,他不把苏轼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有时还故意为难苏轼,一次,他和几个吏役在行走中,一役吏对苏轼高喊“苏贤良”。陈对其训导说:“签判就是签判,什么贤良!”他尽量不让苏轼有更多虚名。不仅如此,苏轼起草的文稿,在他那里统统过不了关,不是发回重写,就是在他送的文稿上胡乱涂改,然后还要叫苏轼重新抄一遍,这对于大才子苏轼就是一种刁难。苏轼气得火星直冒,但又不敢发作,其实,陈太守是知道苏轼的才华的。一次,他组织修了一个台,可以凝望南山,取名叫“凌虚台”。他却非要请苏轼写记。大才子写个短记,自然是小菜一碟,苏轼必定年轻气盛,记写得挥洒自如,在结尾处,他说:这个台不会长久的,人生的获得与丧失,有你来我往,以此台炫耀于世而感到自足,那就错了,世上有赖以流传的,但并不在此台的存在与毁亡。苏轼对太守的不满怨气都潜伏在字里行间。太守当然看得明白,他这是报复心理,可让苏轼感到意外的是,这次陈太守却没有让苏轼重写,而是一字不改,还让匠人刻上石碑,这反让苏轼露出一丝尴尬。

  直到后来,陈太守要离开时,他才告诉苏轼:你很有才华,但人年轻,没有受过挫折和打击,官场上像欧阳修、范真那样忠厚宽容的人必定是少数,你今后的路还长,你就好知为之吧。苏轼有点儿愣了,仿佛此刻他明白了陈太守的一番良苦用心,相比之下,自己就显得小气了,顿时便有了后悔之意。久负盛名的灵虚台还在,他的正面刻着苏轼写的《凌虚台记》,背面写着苏轼后悔的文字。“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会色,已而悔之……。”

  苏轼在凤翔三年,除了政绩外他还写下了130多首(篇)诗文。借景抒情,咏物志怀,凤翔乃至宝鸡地区的许多古迹因其苏轼的诗文而提高了知名度。凤翔的专家们说,苏轼对于凤翔文化、为官为民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里程碑意义。

  千年来,凤翔人民对苏轼怀着深厚的感情,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苏轼学术研讨会,出版了《苏轼在凤翔》,当地的苏学专家卢武智创作出版了传记体专著《北宋三苏》,成宗田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风流学士》,还有剧作《东湖情》。凤翔的东湖公园,建有“苏文忠公祠”、“东湖碑林”,陈列了苏轼在凤翔的政绩和文化贡献、壁画等,“喜雨亭”、“凌虚台”也在东湖之内。

  千载岁月,沧海桑田。苏轼永远刻在凤翔百姓的心中。

文章尽写太平事不肯俯身看众生什么意思

文章尽写太平事不肯俯身看众生意思是文章里写的都是好事天下太平但是统治者不肯低下头看看真正的平民百姓到底过得是什么生活。题目中问到的这句诗出自唐代诗歌《古风(其一九)》,原诗写道: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表达了对于统治者只顾歌舞升平不管百姓疾苦的不满。
文章标题: “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的出处是哪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qingganwenzhang/157135.html

[“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的出处是哪里]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