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情感文章 > 文章正文

重返故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时间: 2022-03-31 00:00:3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重返故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文化苦旅每一章节的读后感,800字以上

 1.《道士塔》

  余秋雨在这篇充满了个人臆想、近似小说化了的散文中所写和表达的内容只消三个字即可说明,便是那带着琼瑶阿姨的粉泪声腔而仿佛在几卷线装古书前,对着死朽者的尸骨却竟把无缚鸡之力的臃肿全身绷紧,举轻若重、绘声绘色的泣涕道:“我好恨!”

  他的“恨”一如他结尾处的虽说“默默地”但实际仍“好激动”一样,都对我够不成任何透彻肺腑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他的“恨”实在恨得肤浅,竟能把几乎所有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和仇恨的矛头都加诸于这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道士身上?!余秋雨在百年之后裹着一身“文化学者”的知识优越感,坐在茶香四溢的书案前遥遥对视着世纪之初的暗夜里那焚尽生灵的硝尘,像一个深宅大院里的公子哥儿申斥着他从未真正了解、认识过的看门老仆——你为何如此败家?那时侯余先生从这老奴身上是颇找回了些道德优越感的自我满足的。《道士塔》的实质作用也仅限于此。

  聪明的作者没有忘记在最后借某个日本学者的话“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来挽回中国的民族自尊和自信来,而以往那些他刚刚咬牙切齿描写的中国的愚昧、荒蛮、落后、病态都集中处理算在了王道士一个“个人”的身上,并且这本应该切入审思、深思中国各种根深蒂固之病态与愚劣以及展开对影响产生了像王道士这样“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深层文化传统的批判之可能,都在“过去时”与“现在时”的泾渭分明的割裂式划分中被完完全全的消解掉了;于是,中国只要一有了坏事,便据说总是因为某几个“小人”作乱的缘故,而中国一旦有了好事,便肯定是证明了整个中华民族“向来优秀”的集体荣耀,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上之“自尊”与“自信”便是这样得以实现和得到满足的。正是这种阿Q式的毫无自我批判、解剖与忏悔的“胜利法”,让余秋雨笔下的中国文人与文化在矫柔造作的“痛楚”和自我麻醉式的超脱中无往而不胜,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是一副貌似自信的“胜利在握”的模样。但我知道,他心虚得紧。

  但是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都愿意退回进所谓“灿烂文明五千年”的故纸堆里重拣起传统士人情怀的人格面具戴上,何况“到处可以遇见的中国平民”则更需要从尚未捂无热乎的“我们的文化”中找回鲁迅先生所讽刺的那种“合群的自大”式的“自尊”与“自信”来。余秋雨很好的为庸众们做成了此事,所以我认为他的散文本质上是一种“媚俗”,并不冤枉他,只不过他这回所卖的,乃是“文化”这剂高雅体面的春药。

  2.《莫高窟》

  《莫高窟》所运的文字是唯美而稍显绮靡多姿的,辞藻富繁而无雕琢的赘感,将静态的敦煌壁画用活的线条和气势舞动起来,既合人与背景的内容,又能赋予横亘时空的强烈的生命与美学意义,人随画动,画从心转,幻境与当下交织,历史与色彩共升,细腻入微又磅礴挥洒,悄然无语而乐章交响。

  作者的立意很清楚:想要追求一种超越了宗教、道德的敦煌艺术之“美”来。你可以取别的视角,但“美”这个视角是合适的,同时又兼顾到了莫高窟的多层意蕴,也就是“层次丰富的景深(depth of field)”,像敦煌的意义与价值显然是“说不能尽”的经典,余秋雨是在“美”的艺术心理观照下截取他想要和欣享的敦煌片段,从这一层面来讲,应该说作者的眼界不乏大气、开阔、高远,这是其独到的地方。但问题是,伴随着“多方面生命”的呈现、聚会、狂欢、释放,余秋雨渐渐走入了他实则认知较浅薄的“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的叙述之中,“人性”“生命”“人格”都成了反复歌咏却苍白空泛的符号,我们看到了浓墨重彩的一幅幅曼妙醉神的画,却见不着更深厚的对生命或人性本身的诠释与穿越,最终,又是顶礼膜拜式的表达了对盛唐这一个时代的无限憧憬与自豪,于是说“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个体的生命艺术之美被宏大的历史主题与廉价的民族自尊遮蔽了,于是“我们曾经拥有”“我们一千多年层层累聚”,这中间只有机械的堆叠,大失立体多维度的穿越审思,所以余秋雨的审美只能浮在表面的装修上,却无法扣问灵魂,力透出生命的本色来。莫高窟的“美”,也因此减色不少,单薄不少。

  3.《阳关雪》

  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那么这原因何在呢?作者极其隐晦的表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即:当权的统治者似乎没有给艺术家们以足够的地位和尊重,所以限制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然而艺术家们可是足够优秀足够天才足够好的。

  “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这句话很有意味,很能够透视出余秋雨在拿着古代知识分子暗中自比的同时,他的双眼始终没离开过“长安的宫殿”为其所开的“门”,余秋雨性格中深刻烙印着对“权力”的心理依附,在此文中已有较深隐的体现。他通过对古代文化名人的悲叹、哀痛、伤悼乃至鸣不平,甚至常常要挤出几滴酸度超强的枯泪来,其实正是欲寄托他自己希望当权者能施舍给像他这样的文化人以生存的空间甚或重用之的企望,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士人的情结,是没有或缺乏独立人格,始终活在权力话语的阴影下谋求自我的定位,余秋雨借此将他作为这种知识分子的虚荣表现得淋漓尽致,荒原?千万别侮辱艾略特的经典大作,那不过是无奈的看着自身终入尘土的垒起的坟而已。

  余秋雨仍没忘了拿唐代的造像去向文艺复兴时的西方艺术大师那里寻回一点可怜的“骄傲与自豪”,但他却不愿也不肯再继续追问:为什么如此辉煌的唐朝艺术却无法避免走向退步衰落的宿命?而西方的文艺复兴为什么却偏偏能开出一个史无前例的近现代人类文明呢?

  那些至今依然坐在“四大发明”之类国故上高唱凯歌颂谣的孝子贤孙们,自然是想不明白的。

  4.《沙原隐泉》

  此文的文笔流畅,余秋雨的文字工夫确是很强很吸引人的,其叙事往往带有鲜明的戏剧性,这是他行文的优点。有论者因此批评他在散文里“编故事”,走金庸小说的套路,已经偏离了散文“真我”“写实”的文体要求等等,我以为这种局限性很大的批评并没有多高的价值,文学艺术上的打破文体自身或先前的定义要求与局限而进行创新、开拓、尝试是一件更应该注目和鼓励的事情,在形式上我对余文没有多少批评,尽管他自己后来把自己的拓展写作给模式化了,为人所诟病。但是艺术上你可以做不到或者不去做“事实上”的真实(其实我们传统所谓“真实”也并不真的真实,也只是心理认识的结果),但我一直认为写作的主观“态度”必须是真诚的,失却了真诚则一切休论。

  努力攀爬着才刚刚自比“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旋即“哑然失笑”,竟以所谓“康德所说的滑稽”作评价,康德讲了那么多精深的哲学,他偏要选用这个“滑稽”。我的感觉是,余秋雨不具备真正的悲剧精神和意识,虽然他最会煽情掉泪。

  述老尼处简直是文人式的矫情造作,一个老人几十年的生存经过和精神情感历程竟被“眼光又转向这脉静池。答案应该都在这里。”一句轻轻作结带过,那这是怎样“神奇”的一脉泉啊,竟然超过涵盖了一个衰老生命的丰富与厚度?!

  “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但不知余秋雨本人愿不愿意也这样“很有道理”的活着,尊重不应只是一种浅薄的认同,更需要一种穿透人生苦难的愿力与慧力。

  5.《柳侯祠》

  倘若读懂了作者“借古人的尸,还自己的魂”的深隐之意,便会觉得这是一篇作呕指数很高的“文化散文”,与其说通篇都在兜售着“文化”这个已被其弄得俗得不能再俗的空泛概念,倒不如说是一个文化人急于想做官的心灵告白,整篇文字都流露出作者浓厚的“官本位”的思想意识,甚至十分露骨的用“倒是现任柳州市副市长的几句话使我听了眼睛一亮。”这样肉麻的话来直接会通今古,就差从棺椁中拉出柳宗元来现场讲几句了,并且说“从根子上使柳州开通”的乃是因了“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贬官”,柳州当代的开放和崛起是否真是“从根子上”靠了千年之前的南下贬官们的文化遗产,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余秋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没忘记格外强调了这位副市长“也是个文人”,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余秋雨也是个“文人”,而且是级别更高的大文人,那么中国若想“从根子上”好起来,实在只有起用这群大文人、小文人们来做大官、小官这一条不二法门了?可以说透过此文,我们完全看得出余秋雨骨子里几乎全然未消化现代法治社会、宪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或许知道一些理论,但他接受的却是比当代新儒家还要保守的政治文化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做官的附庸风雅操控着文化,文化人附势权力卖弄着文化,可笑的是余在文中竟还哀叹柳宗元失去了“个人的意义”,在官本位的专制体制下,个体当然无法独立或倍受压制,余既然看到了这点,却不向制度问责,而把希望寄托在“文人作官”的“人治”上,殊不知他岂是真在替古人鸣冤?“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罢了!

  6.《白莲洞》

  “桃花源”千百年来竟成中国人时时梦寐以求的人间乐土之所在,“桃源”所乐者何?无战乱与征赋,平等而富足,如是而已矣,并无精神之超越,无对人性本具之罪恶与生命本有之苦难的复杂性之认识,“桃源”人也是人,就算避世再远,也逃不开罪的钳制。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向王权低头,要么就隐遁超脱,并无为爱为公义为超越性之真理而独立奋争的精神。不是遮与盖,就是逃与避,在苦与乐之间徘徊不止,走向“桃源”的同时,也走向了精神价值的虚无,难道这竟是陶渊明和千百士人所向往的乐土?

  7.《都江堰》

  这依然是一篇借着都江堰写李冰,借着李冰写“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评述中已有所论,只不过此番他给“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诗赋而是专业的科学技术,都江堰的伟大被浓缩在了“李冰的精魂”里,作者所盼望的乃是这样的人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于是对李冰的充满民间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间戏剧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颇为赞赏,并且说“轰鸣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圣至善的遗言”。

  余文惯于在对山水的膜拜式夸大定位和抒写中行矫情与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过是做这么一个虚假的姿态而已,他的重点仍是利用这种情感的煽动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从而使读者认同他、跟着他的观点走。此文对“能臣干吏”的崇拜与对“清官”的崇拜一样,都是“人治”思路的认识,要知道仅凭“清官”“能臣”是无法帮助中国摆脱“人治”带来的历史循环的,但这种理性认知在作者故意营造的宏大主题与取媚民众的民粹主义气氛下,被抽空殆尽了。

  余秋雨在文中说:“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我虽不知道这是否为其真心话,但通览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这种甜腻腻的肤浅的“乐”观,而书名竟贯之以一“苦”字,什么叫做惺惺作态?什么又是矫情?看罢。

  8.《三峡》

  李白的诗飘逸灵动、超拔纵横、吞吐山河有余,而沉郁练达、忧患深情、悲心苦难不足,读其作品如阅其人,羽化超脱而心向隐遁的仙道气始终伴随着这位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在世事的艰辛、恶劣和仕途的坎坷不顺中他选择了以桀骜不逊的风骨出入自我精神的狂欢,这与杜甫的始终不弃不舍,执著当下,痛入心髓而犹深怀抱负与忧悲进入民众、国家的苦难大有不同。中国的多数人可能大抵都更爱读李白,因为从李白那儿能读出一种速度和快感来,但我却偏爱老杜,老杜的字句不止是用灵气泼洒的音符,更是一种血泪沉淀的生命的精魂。他不超脱,所以他超越了那时代的每一个神往超脱的诗人。

  9.《洞庭一角》

  “贬官文化”的确是中国文化中很重的一笔,贬官们仕途兴隆、官运亨通时不见有特别优异的文章出世,只是被贬外放了,才“只好与山水亲热”,有了悲戚哀愤的常情,文采竟也飞扬起来,“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可见贬官们的写作与抒情岂能不暗怀着盼主上查阅而重起用之的功利心思?既被“贬”了,就无奈的写写东西,这写出的东西便恰好印证了贬官的“文品”,既是别有深意和目的而写,则这制造出的“文品”确也和其“人品”相映成趣——都虚伪得紧。那么,倘若中国文化“极其夺目”的一笔竟是如此被文化官员们弄出来的,就不晓得到底是中国的贬官们太有才了,还是中国文学创作的自我评价“太有才”了。

  不过文学在此文只是装裱,重要的是“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的“声名”效应,贬官们都化了灰,山水亭阁也仍是这样的山水亭阁,还理会他什么“文学”作甚?重要的是靠文章赚得的“声名”才是眼睁睁的取之不竭的实利,文学既“帮衬”了贬官的官运又“帮衬”了旅游景点的声名,大约可以名垂青史,不朽于后人了。读懂了余秋雨的“帮衬”,也就读懂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半。

  10.《庐山》

  文人因其对山水景致的吟咏而招引来世俗的拥挤,从而失去了此山此水,于是“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

  但中国文人真的有叙述的这么高尚超拔吗?“苦旅”之“苦”会因为“世俗的拥挤”而消失飘散?其实,恰恰是世俗的打破山水原貌才能使精神贵族们感到苦涩,而文人在面对山水世俗化后反觉其“不苦了”,欲别寻苦境,这说明无论“苦”或是“乐”实际都未进入文人的精神深处,皆非精神加工品味后沉积转变成的苦与乐,而停留在感官层面;倘若不是这样,进入了精神层面而犹言世俗化的“不苦”与原貌之“苦”,则说明中国文人的精神较之我等俗辈凡夫实也无特异超绝之处,可以不必扬起文化优越感的架子,要独占这山那景观的,而且非得和“大官人”“大商贾”站成一线凑这很抬身价也很势利很虚荣的热闹。

  11.《贵池傩》

  “迷信”这个词本身充浸着一种粗暴的判断情绪,也交织着从中古甚至原始文化向祛魅的现代理性文化过度的激烈挣扎和矛盾心理。尊重一种哪怕是荒蛮的文化是否就真的可取呢?谈尊重的大抵都是置身于其外的人,而为此荒蛮文化所深深影响的族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也许才是更大更需要思索的问题。价值真的可以是多元的?诚如文中所言,今日乡民的重演傩戏究竟还保留几分诚意?或许内里都怀着现代商业功利的心思罢。而这种“诚意”的保留真的需要吗?传统文化在现代性中的融解是一个大智慧的疑难问题,我个人相信真理一元,“多元”只能是形而下的多元,无论如何,“迷信”的文化不该是用强制暴力去推倒砸烂的,因为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谈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何况人类尚有太多的未知,尚需更广阔的胸襟,透过一个傩戏,可以窥视当下整个中华民族转捩期的文化困境。

  12.《青云谱随想》

  徐渭诸人的“狂”和后来“扬州八怪”的“怪”都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所特有的。鲁迅先生曾谈到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大抵并非出于对儒家礼教的不满,乃恰恰是出于对儒家礼教被当权者虚伪利用而导致的名存实毁的现状的愤懑。像“狂”与“怪”的文人究竟是欲反叛主流统治的文化还是变相的守护文化“真义”而仅针对当权者呢?倘若“狂”与“怪”之士果真超越了传统儒、道、释文化,则他们所藉靠的精神资源是什么?还是走向了更为肤浅颓废的虚无主义?在我看来,这些“狂”“怪”之士就像拔着自己的头发想要离开大地飞天一样,仅仅是做出了一种姿态而已,他们的无力被掩饰起来了,其实“狂”“怪”们并未真正超越甚至割断他们表示憎恶、鄙夷、轻蔑的东西,他们的血液里何尝不流淌着文化传统的因子?而且恰恰可能因为他们的资质而更深的植入。“狂”“怪”们走入了一个他们跳不出的文化怪圈,就像如来手掌心的孙大圣,到头来反而因其独异、新奇的个性和渊博的学养而被传统文化掩埋得更深,最终却可能熔炼成了文化传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被数百年后的“文化学者”们反复玩味、擦拭,然后借以大作文化保守主义的文章。“狂”“怪”们是在轮回里寻找精神突围,事实证明他们失败了,又走了回来。对于一个没有神也没有救赎的古老民族来说,精神突围只能是又一次的“以自我为义”的自以为是。

  27.《老屋窗口》

  老屋只属于作者个人,何必要自命不凡的加诸自负的渲染呢?作者太爱慕虚荣了,此文可与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集做对比,鲁迅的怀旧散文从来没有这些自命不凡的虚饰之笔,先生所写的乃是切切实实的人和人生,却不是名和声名。余文实在相形见拙,品低一等。

  28.《废墟》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能体现“悲剧精神”,也并非所有的悲剧都讲化为废墟。废墟是一种常态,废墟中走出的人才值得关注。

  29.《夜雨诗意》

  夜雨未必与安逸水火不容,安逸在夜雨中顾影自怜,自哀自叹,于诗意中逍遥自适,甘愿被夜雨包围、吞噬,再无冲出的生命力和欲望,夜雨也便完成了摧毁行旅者前进的目的。

  30.《笔墨祭》

  一个“祭”字,保守的心态流露笔间,笔墨书法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也有情感融入,但笔墨何尝不在千年里时时更新着内容?拒绝更新就等于自毁生命的延续。

  31.《藏书忧》

  藏书之“忧”实则出于读书人对“物化”了的知识的吝啬与自负上,文人相轻也相妒,慢条斯理、徐徐道来自己的藏书之富之精之珍贵,那种文人式的自得与虚荣表露无遗,这本也是人之常情,文人并非格外的鄙弃钱财,出手大方,当他像孔已己似的穷得排出几文铜钱买酒吃时便也一样要灰头土脸,最多不过吟几句“君子固穷”的圣言以备精神上对自我“文化优越”的文人身份制造几分超乎众群的幻觉,聊作麻醉而已。所以文人的爱藏书,我认为无须上升到很“崇高”的境界位置,藏书的确一定程度的体现出藏书人特异的精神世界、治学面貌甚至是性情格调,但也仅此而已。文人仍需将自身回归到平常心态中去,这是我的观点。

  32.《腊梅》

  腊梅大约真的可以给人启迪、激励的情感萌发罢,也只有人才可存有这认识,或者耳耳相传,便给了某自然界之植物以特定的性格或象征,所以后人一定要从腊梅中看出生命力的坚韧、顽强的这面来,却见不到万物的复杂性和生命中许多悖论。腊梅固然可以御寒,但未知是否也能御热呢?

  33.《家住龙华》

  禅味在历史的叙述和古老庙堂式建筑的烟尘中愈发显得泛黄脆软,凝固成衰朽的气色浸透在文人怀旧和超然自适的情感颓废中,家住龙华的人有很多,到头来,云在天空水在瓶,纵使老僧裁得布匹几十,喝破了柏树子的佛性有无,亦不过是家住龙华而已矣。

  34.《三十年的重量》

  曾经仰慕以为高大而伟岸的长辈老师若干年后却被自己带着施舍般可疑的悲悯目光俯视,并且变现成了貌似感慨命运无常却实则是在某种自得的深隐心理驱动下揣摩掂量着别人的暗疮,虚弱的喟叹声掩饰不住欲在对比中满足虚荣的潜意识。

  曾经的“仰慕”是否真的仅仅是仰慕而非“出乎意料”的获奖后产生的虚荣心与感激提拔心理的结合品?一个孩子他对那位他之前从不知晓但现在却号称“仰慕”“崇拜”的老师能了解多少?倘若没有光灿灿的奖,会有这一系列的情感与心理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动吗?曾经的影子其实是假的,那些溢美之辞同样建筑在自我膨胀的幻象里,然而几十年后的身影就“真实”了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为对于一个把无论是人是物,是山水亦或事件,都拿来为我所用、为我服务、为我注脚的作者来说,这世界何劳庄禅般若的消解?本来就从未存在过深究真实的诚意。

  35.《漂泊者们》

  漂泊者是否都如垂死者拼命抓牢救命稻草一般顾念着早已离去远逝的精神故乡?漂泊者又如何确信自己的旅程不再是新生的行脚而重返故乡会不让自己陷入更深刻的失望乃至绝望?漂泊,是出于无奈的选择还是意志坚强凭着信心开始的?希望不是因为有可料定和可见得着的目标才出现的,希望是在前程一片虚无中才迸射出的心地之光,于无所希望的希望中行路,才真得救。中国的老人大都沉浸在用旧袋装新酒的双重麻醉和快慰中不愿睁眼,结果酒与袋都得不着,他们老了,死了,就是一堆供人凭吊、抒情的朽骨,他们永远也无法体验《老人与海》中那个生命如基督般始终竖起、坚忍、炽烈、无法击败的老人的魂灵,他的信念带着他伸开双臂拥抱一切困境,慢慢走向新的精神彼岸,他死时,是一种救赎式的涅盘。

  36.《华语情结》

  语言是文化强有力的载体,人类文明正属于语言性的存在,但人言异于神言(Word),人言存在的有限性、欠缺性、虚假性被一次次证明,或者不证自明。人言不应该被过分迷恋、执著和沉陷,运用它并超越它,而不是戴着所谓“母语”的镣铐跳舞,应不为其所累所操控,才是现在文化人的使命和人言发展的方向。华语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古老民族接受西方文明的脚步,过去是表现为白话文同文言文的空间争夺,现下却呈现出更趋复杂、深刻的民族性文化心理的彷徨、挣扎与整合之中。

  37.《这里真安静》

  文章写到最后,也仅剩“安静”而已。“军人、妓女、文人”这个模式被拔高起来赋予莫名其妙的涵义,人全都成了符号,包括那个被作者浓墨强调渲染的日本文人。文人格外重要,仅仅因为是“文人”?历史的悲惨历程最终走向的是碑文的安静,草木的安静,一切重返自然的安静,当懦弱者不肯直面个体生命的深重罪苦和百病缠身的灵魂时,他就会一厢情愿的闭上自己的双眼然后说:安静罢,一切都回归清净了。无声而黑暗的东方就是这样在麻木的自醉中失掉了旷野里为拯救的光呐喊的嘴巴。

  苦旅,便如是安静的化为恒久的无味和无聊。。。。。
《道士塔》
我不认为这篇文章表达的情感如前文所说是"琼瑶阿姨的粉泪声腔"。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恶意诋毁。
除了王圆箓,文中更重要的两个人物是斯坦因与蒋孝琬。如果说王圆箓对于文物的破坏是出于文化层面上的无知,那么斯坦因与蒋孝琬则是出于一种对文化的占有与掠夺。而前文则有意忽略了《道士塔》中造成文物失落的"不负责任的官僚,助纣为虐的翻译,以及军阀混战的局面"种种因素,指责作者将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悉数加诸于道士身上,这样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
再者,"敦煌,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时局混乱导致的文化失落,每一个爱国知识分子都会为此叹息。而将余秋雨的民族尊严感诬陷为"矫揉造作的痛楚",我想问,居心何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创造,难道能不经中华民族的同意而被劫走吗?个人之间尚不能强取豪夺,难道一个民族,就能将外族的文化据为己有吗?即便,当时我们无力保护自己的文化;即便,当时无人在意文物去留。
那么,我想,《道士塔》中的悲剧,也正提醒着我们,不要让历史再次上演。
你真读过文化苦旅吗
自己写.....

你是以怎样的态度看待离乡背井这件事?

背井离乡,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身不由己的,可是,他们必须这么做,为了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机会甚至可能是为了填饱肚子。他们不是小孩子了,很多事情,不是不愿意不喜欢就可以不做去做的。如果问我是不是没有梦想了,没有以前的鸿鹄之志了。我的回答肯定是,有。只是,我把它们埋在我的心里。梦想,也是需要填饱肚子的。我没有办法做到抛弃一切,然后去追求只有自己相信的梦想。都是成年人了,有时候,还是现实一点好。不管你的梦想有多远大多重要对你多有意义,你都要先做一个承担责任的人。因为,你有家。希望每个背井离乡在外面奋斗的人,都能被社会温柔对待,身体健康,事事顺利。
背井离乡说的应该都是农村人吧!到大城市工作和生活,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赚点钱提高生活标准。大城市工作机会比较多,农村除了种地还有啥。一个年轻人外出务工,只想多赚钱,赡养父母,娶妻生子,养儿育女提供和改善经济条件。一个人感受社会的冷暖,一个人体会生活的心酸,一个人享受节日的孤单,所有的一切只为多赚点钱。农村人几乎都有过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的经历,都知道家里几亩地根本解决不了一家人的生活,年轻劳动力必须出去打工,只有这样家里人才会吃好穿好!在外打工有多煎熬,只要等到回家那一刻都觉得很值。
背井离乡也就是离开家乡到另一个地方工作与生活。井古时我们的水源,所以说饮水思源。生我养我的地方,俗称根在家乡。而又是我们户口本上所说籍贯。父母在,家则在。我们背井离乡在外工作生活,在外漂泊。即使我们在外定居,有了媳妇孩子,有了新房新家。那么父母所在即称老家,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也是每年春节大家都回老家过年,回到父母身边过年的原因。大家回老家过年的心情都是感慨颇多。即使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我们在外地过年,那时心里也会想起父母,想起老家,想起喝着它的水长大的老井,想起我们的父老乡亲。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古人对“背井离乡”后,重返故乡的真实心态写照。本人就属于“背景离乡”之人,当我们为了生存而离开故土、亲人时,每时每刻想的是远方的家,年轻时可能还好些,这种思绪会因为工作、朋友、琐事而不太明显。但一旦步入中年,尤其是中国传统讲究要“叶落归根”时,会明显体会这种哀伤。因为故乡己“物是人非”了,没有太多的记忆了。这时会有一种失落,会觉得自己是无根的浮萍,没有真实意义中的家了,没有了归属感。
背井离乡,成了现在出门打工、养家糊口、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首选,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家乡背负着梦想出去创造未来。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都是一个梦想家,每一个在外闯荡的人在离开家乡独自闯荡,才会真正怀念家的温馨,在陌生的城市,走在大街小巷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总会有一种陌生苍凉的感觉。一个人在外不容易,摸爬滚打多少年,总会有许多的孤独寂寞,说不出的酸楚。愿每一个背井离乡在外奋斗的人生活越来越美好!

读后感100字大全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童年》读后感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
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会是我最宝贵的收藏,就高尔基写的《童年 》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骆驼祥子》
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我从中了解到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基督山伯爵》

我觉得整部小说都强调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复仇”,因此人们有时把它翻译成〈基督山复仇记〉,我觉得也未尝不可。它向我们揭示了命运的相差,从天堂到地狱,再走坟墓走向人间的辉煌殿堂,也许正是这种命运的强烈反差才造就了这部小说的文学成就!!!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它主要写了柏杨老先生对现实中国中存在的丑陋的一种强烈抨击、许多同学看过我的这本书都说我有病、看真么极端的书、把中国说得一无是处、从国家到官员再到百姓、在一些时期都表现的十分“丑陋"、不过看过这本书后会让每个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的态度、因此、我觉得这本书这个方面是很有益的。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2. 春节放假,我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看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使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者!!!(*^__^*) 嘻嘻
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西游记》这部经典的文学名著,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家喻户晓了。我想不少文学家已经发表过这部名著的言论了,所以我不想对这部名著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想对其中的人物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其中,我最欣赏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劳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猪八戒是他们四司徒之中最让读者讨厌的,可是我对他却不这样认为,他结合了大家的优点,虽然他不够孙悟空那么勇敢机智,但是他也会不停地运用一些自己的思维,在困难面前为大家出主意;虽然他没有沙僧的任劳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会帮助大 家提东西;虽然他没有唐僧的优柔寡断与善良,但是他也会动真情。
在生活中,像猪八戒特点的这种人好象是比较普遍的,但是也可以说是最少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证据如下:
(一)
在新世纪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凡事都提倡‘爱的教育’,无论对于小孩,年轻人还是成年人。小孩喜欢这样的老师(当然外表除外),因为这种老师比较和蔼,并且对外面的世界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他以前是天蓬元帅,当然了解世事啦),交给大家很多课外知识,从他平时的言语中可以发现他是个比较幽默的人,那么就可以带给大家很多欢乐。学生都是比较喜欢这样的老师,不是吗?
(二)
除了小孩以外,现代年轻人更喜欢这种人,他们总是动不动就说爱情,像猪八戒这种人就是再合适不过了。猪八戒这种人对爱情有责任感,并且会用真心去爱别人,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寡情薄意。他的真情能感动别人,所以更能取得别人的信赖。俗话说,想要别人爱你,首先就要学会去爱别人。猪八戒已经学会了怎样去爱人,所以他能获得他人的爱。
(三)
成年人也就包括年轻人,老人和中年人。他们同样需要猪八戒这种人做家人或朋友,有责任心的人总是能取得别人的青睐与喜欢的。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有责任心的人吗?答案没有人会清楚。我想会比较少见吧,现代人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负责,却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应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猪八戒也许是个幽默,有责任心且值得信赖的人吧。这是我对他的印象。
以前,老师就让我们读《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当时只是浅浅地认识了鲁宾逊、星期五等这几个主要人物,可今天再读一遍,又有了别的想法,别的感受……
  鲁宾逊是一个喜欢冒险的孩子。有一次,他违抗父母的劝说而去航海,可是这次航海,鲁宾逊差点就在自己的爱好中丧了性命,鲁宾逊有三次遇难,可是每一次遇难都有惊无险,最后,鲁宾逊流落到了荒岛上,从一开始的绝望,到后来小岛被鲁宾逊打造的富饶。鲁宾逊在岛上住了二十八年www.zuowenren.com 原创分享 作文人网,才重返故乡。
  我欣赏鲁宾逊的勇气:航海那么危险,可能船会碰到风浪,还可能会碰到礁石,而自己可能会遇见海盗,可鲁宾逊依然不听父亲的命令,母亲的劝告,自己坐船去航海。
  我佩服鲁宾逊的这种不放弃、不言弃的精神:虽然流落荒岛,估计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可鲁宾逊不放弃返回故乡的希望,为了生存,鲁宾逊造房子、捕猎物、种谷物、造器皿、做衣服、造小船、烤面包……总之本来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被他的双手打造出了一片春天。
  我赞扬鲁宾逊乐于助人的精神:在星期五争取逃脱其他野人的束缚的时候,鲁宾逊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可尽管危机重重,野人随时可以吃掉他的情况下,鲁宾逊还是选择了救这个野人,并教会了这个野人一些手艺,而且尽管食物少,可鲁宾逊还是把食物分享给这个野人;看见遇难的船长愁眉苦脸地坐在岸边,鲁宾逊不用管这件事,可是他选择要救这个船长(还有一名大副和一位乘客)。他问清了事情的真相:本来在船上的船员都叛变了!最后他们成功了,鲁宾逊也坐着船长的船回了家。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鲁宾逊帮助了船长,最后终于坐船回家;那些叛变的船员和新船长,可能老天想惩罚他们的过错,于是没让他们占到便宜。
  读了《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后,我知道了遇到困难不要放弃。鲁宾逊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着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把这座荒岛打造成了一个世外桃源。我遇到困难时,就觉着这件事肯定干不成了,就灰心丧气了。读完《鲁宾逊漂流记》后,我知道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2. 春节放假,我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看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使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陈一耕的感悟

为了艺术理想,陈一耕负笈北上于20世纪之末。数年之后,陈一耕不论在人生阅历,还是在艺术上,都日益成熟。当他回望故乡南雁山水时,一种思乡情怀,一种乡愁意绪,一种表达欲望,时时涌向心头。此时,陈一耕对故乡山水了然于胸且心系南雁山水,他终于在离家数年之后,寻到了一种别样滋味,一种别样情怀,一种深思熟虑的形式语言。
《南雁山水写生》正是在此背景中进行的。他重返故乡,徜徉在南雁山水之间。只有在南雁山水中,他才感受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最佳状态。 陈一耕自此立下了目标,以南雁山水为题抒写自己对生命、对世界、对美感的理解。
此后在他一系列的山水作品中,多为对景写生的创作,却流露出浓郁的心灵化的特点:形的随心所欲,用笔的松动洒脱,墨色的氤氲虚实,整体的飘逸疏淡……都体现了画家把心灵融入山水的愿望、理想。因此,这些作品不仅只是赏心悦目的山水画,更有灵魂归宿、精神家园的含义。如陇南写生、巴中写生、京郊写生、宁波写生、云贵写生等都是如此。
在这些作品中,不乏层峦叠嶂、烟水迷离之景。不同的是,画家在这些作品中强调了某种意味与情趣,即“自我”融入其中的感悟与怡然;重要的是,画家以现代的目光去审视、撷取山水自然的片断,去传达特定的意蕴。譬如,山坡与田野的现代生活气息、深山村落的袅袅炊烟、树林掩映的红顶新房、瀑布与小径等等,都在湿润韵秀、烟云空灵之中,与人的精神相连接,使有限的意象,导向若隐若现的无限存在。在无限的存在中,生发出心灵的远游、乡关的梦寐。换言之,就是这些山水、田园意象洗涤了画家及同代人焦虑的精神,还他以精神的舒展与安顿。只有在这里,心灵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家园。
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把自己的艺术从古典模式的萧疏荒寒与幽寂冷清之中解放出来,还原了生活的现实气息与情趣意味。笔墨之间、意象之间的整体氛围都带有朴实淳厚的泥土气,并化入了生命态度中灿烂感性的因素,把不同地域山水的生动之美,变成富于生命色彩的意象图景。应该说,在这些作品中,洋溢着生命感性力量的激活,是生命情调自由舒放的必然表现。
在陈一耕山水作品中,不变的是:永恒的苍茫、永恒的生命活力、永恒的天真。这三个不变的因素使画家在作品中体现出性情本色,呈露心源之美与造化的无穷。
显然,陈一耕在艺术求索之路上,十分注重感情、生命、情调的追寻与表现。从根本上说,这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一脉相承的,不同的是陈一耕追寻与表现的是当代画家的生命情调。特别是在他的近作中,更见苍茫浑然与气韵生动,并内敛着一种清新、质朴的审美品格。
画家的心灵已不止于感情、情愫本身,乃以学养为主,更不止于想象、感觉,乃以性情为主,通过艺术的形式、语言去提升自然山水之美。我们看到,在画家的新作中,不拘定法的笔墨表现,直取造化的激情,形式提取的创意特点,使作品境界阔大,视野高旷,在点、线、色、墨中造就了运动的视觉态势,它们是跳跃的、欢快的、活泼的,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和感情洋溢的审美愉悦。

为什么要逃离北京重返故乡?

来北京20年后,他才有了这个打算,要搬回到故乡汾阳,理由是雾霾。

“可汾阳的空气也不好。”有人对这个理由不以为然。“不,比这边好太多了,一定要消除对汾阳的误解,”贾樟柯语气带笑,“而且我住村里。”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饭馆图/ 翟锦

住在村里的贾樟柯开了家饭馆,叫山河故人。进门一落座就能捕捉到玻璃罩里一字排开的9座奖杯,这是影片《山河故人》的成绩单。贾樟柯当然没时间经营,但这里处处有他的痕迹,菜单里每道菜都是他挑的,比如“贾科长推荐:清水桃仁”,青灰色墙上挂着海报剧照和他的照片,二楼的书架上有他挑的书,旁边是一摞落灰的2021年的《南方周末》。

饭馆开在贾家庄,贾樟柯也住在贾家庄,这两年里,他保持着固定的写作节奏,从每天下午两、三点开始,那是他思维最活跃的时刻,偶尔也会待在山河故人的二楼,一直写到天黑。晚上是朋友的聚会,多半是酒局,伴着脏话直呼他的小名“赖赖”,故乡老友韩宏一度觉着,贾樟柯之所以开饭馆,就是为了聚会再不用苦恼去哪吃饭。

贾家庄图/ 翟锦

比起灰扑扑的汾阳县城,贾家庄道路宽阔,安静闲适,天空也更蓝。贾樟柯喜欢在一条路上散步,路边是两排挺拔的白杨树,走路的时候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民歌,他觉得享受。

从年少时拼命逃离故乡,到成年后拍摄所有电影的语境都选择故乡,再到45岁时重返故乡,这些年,贾樟柯始终以不同方式和故乡汾阳保持着一种连结,他出走,再回来,半生过去,最后真正接纳了这个地方。

疲倦

9月的最后一天下午,采访开始前,贾樟柯要求休息10分钟。他站起身走了几步,又重新坐下点了支雪茄,抽空录了一段视频,似乎是为某个朋友的活动。

为了新片《时间去哪儿了》的上映,时隔两年后,贾樟柯再次长时间离开汾阳,在北京的一个写字楼里接受了高密度的采访。我们是排在当天的最后一家媒体,一天下来,他已经有些疲倦,可一旦开口说话,又会不自觉陷入思索,以至于雪茄的火光好几次暗了下去,只能反复重新点燃。

《时间去哪儿了》

贾樟柯的疲倦或许由来已久,从1995年拍第一个短片开始,他的生活保持着同一种节奏:写剧本、看景、找演员、建组、拍摄、宣传。这一切结束后再开始下一轮,循环往复。

与此同时,他还需要和一些力量进行博弈。《时间去哪儿了》是他第四支在国内上映的片子,第一支是2004年的《世界》,很多人记得那次发布会上他哭了,因为“8年拍了4部电影,这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开上映……”。

2021年,为了宣传《天注定》,他曾经一个月飞7个国家,接连不断地接受采访,甚至颇有信心地宣称,已经拿到龙标,电影一定会上映。但后来《天注定》的公映被取消,贾樟柯去了一趟广电总局,回来再面对媒体时,上映的问题被回避了。

那时,在沃尔特·塞勒斯拍的纪录片《汾阳小子贾樟柯》里,《天注定》禁映后,贾樟柯疲惫不堪,灯光昏暗,他坐在沙发上叹着气,抽烟,迟缓地吐着烟圈,“我可能是个大的调整,我现在的考虑不是拍哪一个,我第一个选择是我还要不要拍,是这个问题,这的确不是一时情绪不好,是的确想,没法在这个行业里面做了,空间太小……彻底离开一段时间。”

尽管他后来对媒体澄清过当时的想法:“我没有对这个行业不满意,我只是不喜欢每天为这个行业生活,厌倦自己成为一个电影动物,但这并不是我对行业的厌倦。” 但2021年和许知远聊天时,贾樟柯还是承认,这20年的生活一直都是电影,他感觉疲倦了,想慢下来。

回到故乡也许是一个慢下来的方法。去年春节,贾樟柯就是在汾阳度过的,每天奔走在亲朋好友的聚会里,这几年,他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聚会,在酒桌上划拳,堆一脸笑,高声嚷嚷,充满了烟火气。

《天注定》

也是在拍摄《天注定》前后,贾樟柯意识到,他需要回到过去熟悉的生活里。“所以,我在山西开了一家面馆,把它作为一个跟朋友交流和见面的地方。我在北京的时间越来越少,留给家乡的时间越来越多,在外漂泊后你才会获得所谓的乡愁,因为离故乡太远了。”

逃离

贾樟柯仔细比较过汾阳和北京的不同:“汾阳下午的阳光非常厚重,那种光感在北京没有。倒不是说北京的太阳比较单薄,而是从出生、懂事到成长,我都习惯了那种浓厚的光线。到了北京,下午没有那样的光线,我都会怅然若失。”

他怀念故乡的光线、味道和人。今年春节拜访住在汾阳的大伯,老人年纪大了,有些糊涂,一会叫他的小名“赖赖”,一会又把他误认为做生意的朋友:“你是从恰克图回来的吗?带没带翻译?”恰克图是以前山西人在外蒙做生意时常停留的地方,这个名字将他从一个蜚声国际的导演拉回到汾阳贾家小子的身份。

80年代,在汾阳中学读书时,贾家小子是校园的风云人物,留长发,跳霹雳舞,组诗社,印诗集。诗社就叫“沙派”,7个人天天腻在一块,不听课时,会想个什么命题,各自写出来,相互传阅评点,比较着谁写得好。

第一次油印诗集,他们花了一星期,到处借办公室,晚上不睡觉,硬是把诗集弄出来了,最后印了七、八十本,各自拿去给非常要好的朋友,关系一般的不给,因为实在太抢手了。

“沙派”的名气日益壮大,一次,县公安局派人过来问这是个什么组织,贾樟柯的高中同学赵海还为此接受过父母的敲打:“你没加入什么帮派吧?”

赵海回忆起去年秋天的一次饭局,在回太原的高速上,贾樟柯一个电话打过来,“赵海,你在哪呢,咱今天晚上喝酒吧,叫上咱们的人”。“好。”找最近的口子,赵海下了高速,掉头驶向贾家庄,那个晚上是汾阳高中“沙派”7人聚的最全的一次。

故乡留给贾樟柯很多温情时刻,但也曾给年少的他造成某种封闭感,他常常想象着远方,觉得汾阳就是个围城:到处都是认识的人,舒服自在,但似乎没有人离开这片土地,但他迫切想要去看看远方,“早上起来躺在床上,缝隙之间会有一种厌倦感”。

上初一那会儿,贾樟柯刚学会自行车,头一件事就是约了同学,偷偷去30里外的孝义看火车。他们一路找,终于看到一条铁路,几个人坐在地上,屏着气息听远处的声音越拉越近,像一场仪式。即使是一列拉煤的慢行火车,也承载着少年对远方的想象。

相似的场景后来就出现在电影《站台》里:县城文工团的青年们偶然看到一列火车驶来,立刻从载着他们四处演出的大卡车上跳下来,兴奋地朝着火车远去的方向大喊。

对那时的贾樟柯来说,那辆朝他驶来又远去的火车就是《黄土地》,“那么熟悉的腰鼓,原来也可以这么打,可以在野地里打,可以产生那么多的尘土,尘土在阳光底下变成了像诗一样的东西”。他为此立志要走出故乡,考入电影学院,做一名导演。

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电影学院是干什么的?那离生活太远了。但韩宏觉得,贾樟柯“做的事情和身边别的朋友都不一样”,这种气质深深吸引着他,以至于从1999年到2005年期间,他去北京为开在汾阳的服装店进完货,都会打个车,从动物园直奔小西天,就为了见贾樟柯一面,见完再带着货回太原。

之所以会被一部电影改变一生,贾樟柯觉得,这和故乡的闭塞有关。“因为生活里有许多我们不能想象的事情,这也是电影要拍的事。90年代,我相信和我生活在同样环境下的孩子里,99.9%都不会想从事电影工作,太遥远了,所以就容易被一部电影彻底打动之后才开始敢想。但一个大城市的孩子可能不用想,这就是他的选择之一。”

考了3次后,他才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也离开了故乡汾阳。这似乎同时满足了他的两个心愿,离导演更近,离围城更远。

滋养

少年贾樟柯曾经无比渴望离开汾阳,后来他远去,但他的电影镜头却又对准这里的人和街道。27岁,他在汾阳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小武》,并接连完成故乡三部曲的后两部:《站台》和《任逍遥》。

汾阳是贾樟柯电影旅程的起点,从山西的自传式体验到观察、虚构中国当下社会经验,兜兜转转,贾樟柯的电影里一直有汾阳的影子。

尽管一度厌烦汾阳人际关系的负累,但贾樟柯又受益于这种人情热烈的滋养。拍《小武》时,他还没什么钱,胶片都差点买不起,是在电视台工作的父亲和他的朋友们帮忙。他姐夫也资助了不少,很多道具都是从姐夫施工的工地上直接拿的。

在《小武》里饰演药铺老板更胜的安群雁当时还在汾阳上班,工作不忙,总溜出来,看贾樟柯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暴发户靳小勇结婚的院子,是安群雁和剧组负责美术的梁景东做的油漆,花了一下午。红色对联也是安群雁用毛笔写的,写了贴上去。炸的油糕,是安群雁的妈妈在家里做好带过来的,拍了一遍又一遍,炸的都发黑了,不能吃,最后都给倒了。

靳小勇和更胜的扮演者与贾樟柯是发小。图/ 来源网络

《小武》之后,贾樟柯有了投资,不再那么窘迫,但只要在山西拍戏,总会得到不少关照。拍《山河故人》时,贾家庄的书记邢万里常举全村之力帮忙,张罗着收集各家旧物件。《山河故人》里梁子远走他乡背的那床被子,还是美术组打电话问韩宏,韩宏又找了另一个汾阳同学张铭健,让他翻出自家旧被子,凌晨两三点开车送去剧组的。

故乡成为贾樟柯片子的一种固定语境,他观察到中国城市之间的同质化,县城和县城之间如此相似,“那不如在老家拍”,而片中每一座新的城市,都是此前汾阳的不断叠加。从1995年拍第一个短片开始,他在创作中无限接近故乡,受益于故乡,但实际生活中,又离这座城市和朋友们越来越远。

故乡的朋友张晓东就曾经大骂过他。那是在一个酒吧,周围都是来参加电影展的导演,贾樟柯也进了酒吧,人群有些躁动,很多人上前和他交谈。张晓东坐在里面,没凑过去,跟人喝着酒,喝大了,开始骂,骂贾樟柯答应的事情没做到。

《马咀》是张晓东拍的纪录片,花了6年,他拿给贾樟柯看,请他提提意见,贾樟柯爽快答应。但张晓东等了一个月、三个月、半年,没有回应,他愤怒了。贾樟柯当时什么反应,张晓东不知道。后来两人靠共同的朋友韩宏,慢慢修复这段关系。

发小安群雁理解贾樟柯的这种状态,他聊起贾樟柯的每一句话,末尾总要加上“那很正常”或“这得理解”。贾樟柯几乎从不主动给他打电话,发短信也会几天不回,这些是常有的事——他意识到,从走出汾阳开始,贾樟柯就已经跨入另一个圈子,不单单是以前的玩伴了,“当你成为名人,你也在慢慢成为‘坏人’,因为你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愿望”,安群雁说。

家乡朋友对自己的关注和意见,贾樟柯大抵是知道的。他在自己的婚礼上向朋友致歉,去不了同学父亲的寿宴,会托朋友带礼,有时候能顺着朋友的意,他会高兴。他在《山河故人》的太原路演时推了其他媒体,深夜接受了张晓东的采访拍摄。

贾樟柯正在重新认识故乡的人际关系,曾经有一年,他没拍电影,停止了工作,“生活变得茫然,电影变的无力,少年时有过的颓废感又袭上心头”。他回了太原,拨通以前朋友的电话,久违了好几年的声音传出话筒。

三五杯酒后,他们唤他的小名,告诉他应该要个孩子,他们为他的老年担忧。贾樟柯有些想哭,“只有在老友前,我才可以也是一个弱者,他们不关心电影,电影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担心我的生活,我与他们有关。”贾樟柯又开始眷恋这种温暖。

就在张晓东的那个采访里,他说:“青春的时候一直只想往前飞,觉得工作最重要,事业最重要,但当你有了人生经验之后,当然这些还是重要,但这不妨碍你留些时间给家人,不妨碍你留些时间给朋友,我开玩笑说,这是我心痛的领悟。”

重返

现在,贾樟柯越来越乐意在汾阳做些跟电影有关的事。他发起创立平遥国际电影节,第一届就在今天开幕,开幕的影片是冯小刚的《芳华》。他还办艺术中心,以及每周日都会在山河故人的二楼放映电影,几乎从未中断。看电影的年轻人从汾阳、太原各地赶来,多的时候五六十号人,能将二楼挤满。贾家庄的年轻人少,而他们,正是贾樟柯最想吸引的一群人。

他们的姿态总让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样子,骑着自行车,在太原跑了一天,想为考电影学院买本参考书。最后,大汗淋漓的他只买到一本《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剧本选》,还是上下册中的一册,另一册不知去了哪里,“小地方的文化资源太匮乏了”。

无论是后来的《站台》,还是《天注定》,成为导演后的贾樟柯始终描绘着一个自身和故乡的故事:进城和出城,离开这里和去向远方,一如他在人生23岁的当口面临的重大命题。

“很多人逃避自己来的一个路,来的一个方向,尽量地割断自己跟过去的联系,我自己就不喜欢这样。我喜欢用一个词,我真的是有‘农业背景’的一个导演,我相信很多艺术家其实都有这个背景,而且整个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农业背景,为什么我们要抛弃这个东西?所以我自己有一个信条,就是不愿意隔断自己跟土地的联系。”

不愿意隔断自己跟故乡联系的贾樟柯,在电影里始终记录着变革中的小县城里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是《小武》里的县城小偷,也是《世界》里世界公园民俗村的舞蹈演员和保安,还是《天注定》里陷入暴力事件的大海、三儿、小玉和小辉。

贾樟柯注视这些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有他在25岁之前在汾阳朝夕相处的人的影子。就像他还在北京读书时,看到睡在三环工地的农民工,他觉得他们像他的高中同学,像他的表兄弟,“我完全理解他们从哪儿来,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城市”。

最近一部《山河故人》的故事也再次发生在汾阳,与此同时,贾樟柯也真正回到了汾阳。“我不愿意神化、美化故乡。故乡也包括很多过去想逃离的、不能容忍的东西,它们仍然存在,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能够包容它们。因为我们有能力出走,也有能力回来,所以这些东西都不重要了。”

《山河故人》

10多年前,还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贾樟柯总爱待在自习室,拎一卷绿格稿纸,拿着钢笔划拉,开始写自己的剧本,每次拿着笔面对白纸,他的思绪都不由地回到汾阳。

后来春节归乡,14个小时的火车,他辗转回到汾阳,街道上几百年年龄的老房子,两边的店铺写了大大的“拆”字,那些店贾樟柯从小进进出出,他在乎,这拆除的县城,他想用镜头记录,“或许是我的天命”。

建议先不要着急辞去工作,可以先试着在家乡找找工作,无论是统一公考,还是对应企业,都尝试一下,看一下基本行情;同时留意你爱人所从事行业有无可能到北京周边工作,河北、山东、辽宁之类,你周末回家~毕竟孩子的成长最初十年很关键,你还是要陪伴左右的~以后你的工作关系、人脉有了一定积累,实在在北京很压抑,可以想办法调动到周边小城市或者家乡那边,与家人团聚。我与爱人也曾面临同样困惑,深知其中困苦,只是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离不开的家乡,回不去的故乡。
北京人民不欢迎外来人口😄
文章标题: 重返故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qingganwenzhang/135615.html
文章标签:是一种  重返  故乡  感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