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1-09 08:38:50 | 作者:婚恋专家赵悦辰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自从我开始写作,耳朵就变成了顺风耳,在人群里,总是不自觉地听到一些“声音”。
比如,去公园,一圈逛下来,就听来几个故事,哦!不对,是几个吵架的故事。
第一组吵架CP:犹如黛玉宝玉
女人的脸像四月的天,说变就变,一会儿阳光般美丽,一会儿乌云般阴郁。或许是因为宝哥哥惹林妹妹不爽了,反正气嘟嘟地做一旁。
黛玉:我等了你半小时,你为什么现在才来?
宝玉:在宝姐姐家来着,湘云妹妹来了。
黛玉(冷笑):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来了。
其实,林黛玉真实的感受是,你陪湘云妹妹玩,我失落了,我感伤了。
但她偏要挖苦讽刺湘云,千方百计跟宝玉套近乎,还挖苦宝玉,太在意史湘云。
宝玉:只许同你玩,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她那里一趟,就说这话。
黛玉:“好没意思的话!去不去管我什么事,我又没叫你替我解闷儿,可许你从此不理我呢!”
说完赌气到了另一处树荫下。
宝玉忙跟了来,问道:“好好的又生气了,就是我说错了,你也没必要自己生闷气。”
黛玉回:“你管我呢!” 依然任性,依然不领情。
宝玉说:“我自然不敢管你,但你也别自己作践身子呢。”
她回答:“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
林黛玉继续任性,继续不讲理。宝玉你不是心疼我作践身子吗?我偏偏作践,使劲儿作践。
宝玉:“要只管这样闹,我还怕死呢?倒不如死了干净。”
黛玉:“正是了,要是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
宝玉的意思是说,他自己死了干净,黛玉却急忙接上话荏,实际是诬赖宝玉说让她死了干净。
宝玉不得不分辨了,说:“我说我自己死了干净,别听错了话赖人。”
黛玉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讲道理,而宝玉则像幼儿园阿姨哄小朋友,不断地接招,费尽唇舌化解。黛玉胡搅蛮缠,她用不断伤害自己的方式让宝玉心疼,以确定他对她的爱。
林妹妹没有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感受,她总在隐藏自己,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断地生闷气,说刻薄话,用各种任性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一遍又一遍的找宝玉要答案。
真正有效的表达方式,是不指责、不抱怨、不评价,采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因为建设性的表达方式不但不会破坏关系,反而会拉近彼此的关系。第二组吵架CP:虎妈猫爸,事情皆因孩子而起
虎妈:你怎么这个蠢样子,我抱着孩子,走的时候,还吩咐你拿宝宝的水壶,都装好了,你咋不提?
猫爸:哎呀,我就是忘记了……
虎妈:足见你不爱你女儿,你若爱你女儿,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可能会忘了。你看这天热的,不让她喝水,我真的是无语了。
猫爸:哎呀,我有不让她喝水吗?我现在去买水。
虎妈:那是生水,能喝吗?
猫爸不管她,径直走了,估计是去买水了。一旁的孩子在哇哇大哭。
虎妈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虎妈:你哭什么?有什么好哭的。 孩子:妈妈,我口渴。 虎妈:渴什么啦,很快就回家了,就不能忍一会吗?忍受力这么差!猫爸买来水之后,这家子为了要不要让孩子喝矿泉水,又吵闹开了。
这两组CP活脱脱演绎了儿童、少女和少妇时期的我。
儿童时期,妈妈教我要坚强,要忍受,要铁骨铮铮,所以我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可再到后来,觉得喜也没啥好说的了。于是乎,我从未在父母面前表达过真实的自己。少女时期,我总是忧虑,总是惆怅,总是泪流满面。初恋男友或许也有不成熟的地方,但那时的我,更是林妹妹的翻版,任性,耍小性子,常找他吵架。少妇时期,有了孩子,我忽然变成了我妈那样,唠叨,抱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表达感受于我,成了一件羞耻的事情。
有一次我发现孩子偷偷躲被子流泪后,我忽然领悟到:我正在用父母压抑我表达感受的方式对待孩子。多么可怕的领悟——
忽略:孩子明明口渴,父母对他的感受却置之不理,不反馈,没有感受歪曲:父母歪曲,说他不渴,可是明明他就口渴想喝水,让孩子混淆,不能明辨事理,不知道谁对谁错。打击:口渴了怪孩子忍受力差,让孩子感受是自己的错转移:缺少共情,孩子说的是这回事,但是爸爸妈妈说的是另外一回事一个人不能表达感受,往往是因为从小到大表达感受的时候,经历了许多以上这些逆向行为。渐渐地,我们失去了对自己感受的觉察,陷入疑惑,不知道感受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甚至有人会为自己的感受而感到羞耻。
如何提高表达感受的能力?
一:掌握并灵活应用表达感受的词
在中国,表达感受成为攻击他人的方式。要么不表达,伤害自己;要么表达,伤害他人。
所以,在中国家庭中,充斥着怒气和怨气,男女版祥林嫂不计其数。
女人说:我嫁到这个家,每天累死累活,天天当牛做马,给你干这个干那个,一辈子都不快乐。你根本就想不起我来,天天就上你那份班,照顾不到我。男人说: 我挣钱养家,在外辛苦奔波,回来也没有好脸色给我看。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有许多表达感受的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我们内心的脆弱,比如:
我觉得很愤怒,我觉得挺孤独的,我觉得挺失落的,我觉得挺无助的,我觉得挺伤心的。这些才叫表达感受,用合适的词语说出来,能表达自己,又不破坏彼此的情感,这是更加高的情商。
当我们拿出勇气,用表达脆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脆弱和受伤,表达感受和愿望,往往更容易得到对方的支持和同情。
同时,表达感受的时候,我们需要顾及对方的状况,身体,感情,时间,场景,需要考虑到对方的状态和心情。
如果在不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表达自己,得到的回应可能不是关爱,反而是指责、攻击、评价,抱怨,这对我们反而是二次创伤。
二:扫描对方的情商
从童年到现在,从外到内,慢慢地,像CT扫描仪一样,扫描对方身体的、心理的每个部位,洞察对方,判断对方的感受。
口欲期的世界观:必须喂养我肛欲期的世界观:必须按照社会规则来行动俄狄浦斯期的世界观:我不知道满足自己,还是满足别人这三种模式充满局限性,跟这种世界观的人交流,需要超越这三种模式,对症下药,否则自己情商就不会太高。比如:
口欲期的人,会觉得自己委屈,觉得别人对她不够好,需要对方更温柔的对她。肛欲期的人:觉得别人做的总不对,他为什么不按照理想中的规则去做,需要缓解他的强迫症。俄狄浦斯期:总是困惑,我把别人伺候的好好的,可我自己在哪里?需要给他解惑。三:疗愈自己
素黑说,治疗的核心不是假求外医,而是自疗,那才是最彻底和激进的自爱态度。
安娜小时候被抱养过,她的妈妈曾经将她送至姨妈家,虽然不到半年,妈妈又将她要了回来。但成年后的安娜对于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对人也不信任。谈了几段恋爱,每每表现得像只刺猬,折磨对方,逼迫对方放弃。后来,她渐渐觉察到童年时代烙在她身上的阴影,她想去改变,却总是无能为力。因为说话冲,发脾气,已经变成一种情不自禁。对此,她感到深深的恐惧。后来机缘巧合,她遇到一位心理治疗师,他告诉她:比觉察、承认、接受自己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疗愈。
疗愈自己的恐惧,和自己的核心信念、核心情绪说话。
比如,我害怕变成妈妈那样,我害怕变成被人抛弃的可怜虫,如果这是核心恐惧,它就会控制我。那该如何疗愈?
治疗师让安娜积极地把这部分情绪表达出来,去和自己的妈妈说,去解开心结,获得理解,被人接纳,如此以往才能承受这部分恐惧,然后更爱自己。
四:培养容纳情绪的几种能力
讲真,我非常羡慕那些会说话,会表达的,高情商之人。
学生时代,我在长沙上大学,那个时候很喜欢仇晓,特别爱看她主持的寻亲节目。
寻亲的嘉宾往往情绪非常激动,有人开心,有人悲愤,也有人失落。而仇晓,她就像一位天使,总能耐心倾听,循循善诱,然后开出不同的方子去转移和调动嘉宾的情绪,能洞察嘉宾情绪后面的深层原因,她那温和的语速,柔和的姿态,温柔却有力量的话语,甚至能疗愈他人。
据说,生活中的仇晓也是一位如此高情商的人,著名主持人汪涵曾经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那么,普通人通过一些刻意练习,是否能拥有仇晓那样的高情商呢?情商高的人,对情绪又有哪几种掌控能力呢?
1.承载能力
当一个女人像男人哭诉内心的痛苦时,如果这个男人大肚能容,胸怀够宽,能承载的负面情绪越多。胸襟打不开,因嫌弃而失去,是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2.情感的深度,在情绪的深度上有更深的觉察力。
比如,妻子说丈夫头发少,丈夫发怒。很多时候,人们用表层情绪,覆盖了深层情绪。这时候,妻子是否能洞察丈夫发怒情感的背后,是因为他的自恋受伤,他恼羞成怒,他害怕衰老,怕容颜不够。只有意识到这些深层情绪,才能化解情绪。
3.情绪的转移和调动能力。
比如,善于调动情绪的人在表达的时候,会把情绪弄得恰到好处,自然的发挥,该开心的时候开心,该伤心的时候伤心,拥有丰富的语音表情调动别人。一个优秀的演讲家,从一个情绪调动到另一个情绪,可以将语言赋予一种滤镜似的情感。
4.调动情绪的策略能力。
调动情绪是有目的的,见人说人话,对待愣头青,不能硬碰硬,因为他比你还混,需要让他情绪降低,等你情绪稳定后,我再秋后算账。而对一个色厉内敛的人,可以敲山震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候再说,女性审时度势,这就是策略能力。
5.情绪的弹性。
这是一种自我加工、加工对方以及综合整理很多情绪的能力。这种人的世界观不僵持,能把之前四种能力综合利用,就像橡皮泥,可以将情绪捏成各种形状。
知道情绪的这五个发展方向,可以自我诊断,知道自己在哪个方面需要发展,以一定的强度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比如,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能觉察就承认,而不是否认。
这是一个感受的时代。正如素黑所说,所有的情缘都是赚回来的,即使是一段最受伤的关系,也有正面的信息。
表达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的感受,用心去体会别人。两个人,两个世界,就会多一片天空,多一缕清风。
更多问题 @婚恋专家赵悦辰
@婚恋专家赵悦辰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恋关系咨询专家、中国社工协会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理事、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心里援助工作站副站长、心之助心理情感平台联合创始人、央视电台北京电台特邀心理专家,15年来帮助2万多名来访解决问题。
多次接受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多家媒体专题采访,为二十多家企业讲授压力管理、亲子教育、婚恋情感等方面的心理讲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