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情感文章 > 文章正文

一曲失败者悲壮的挽歌

时间: 2019-06-13 02:22:06 | 作者:夏之风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一曲失败者悲壮的挽歌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为项羽的失败深深惋惜的同时,也盛赞项羽不愧为生是人杰、死为鬼雄的大英雄。不愿苟且,慷慨就死,其悲壮可见一斑。

  司马迁的笔下的项羽,是一个可爱可恨、令人叹惋的失败的英雄。按体例来说,项羽是一个失败者,算不上是帝王;换句话说,他不够“本纪”的份。但他叱咤风云、轰轰烈烈、令人叹惋的一生,或许也真够帝王的资格。

  他是一个不爱读书、只爱造反的主,证明了秦朝愚民政策的失败,不读书但不影响造反。唐代章碣在《焚书坑》中写道:“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造反的楚霸王、刘亭长,都不喜爱读书,都属于熊孩子系列。

  项羽器宇轩昂,“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不喜欢、不擅长读书的他,“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但对学“万人敌”的兵法却兴趣满满,但也只是有所涉猎:“略知大意,又不肯竟学。”看来项羽是一个真的不喜欢学习,只知道造反的角色。但他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最具代表性的践行者。

  司马迁《史记》中项羽,今天读之,仍觉虎虎有生气、有霸气、有豪气,其英雄之气历历在目,真乃“勇冠万夫,智超凡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敌邦闻之而震魄,妇孺思之而寒胆”。浩浩多悲壮,凄凄多叹惋。他战巨鹿、攻彭城、屠襄阳、坑降卒、暗度陈仓、杀义帝、破釜沉舟、屠咸阳、焚阿房、宴鸿门、划鸿沟、困垓下、陷四面楚歌。英雄之气和草莽之气都在其中。

  秦二世的暴政,让陈涉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在这沧海横流中,项羽显露出自己的英雄本色。或许如果秦二世,是位仁君、明君,可能项羽就是一个开疆守土、战功卓著的秦朝大将,幸运一点,会呆在《史记》的列传里。

  项羽的悲剧人生,总是让人唏嘘不已。司马迁无不痛惜地说:“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思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乎?”他延续秦的暴政,视人命如草芥,暴戾无度,只有走上失败的道路。换句话说,他一直没有搞懂,诛灭暴秦,势如破竹;楚汉相争,一败千里。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他没有去想,推翻了暴秦,人们最希望得到什么。

  当然对项羽的失败原因,从古到今,有诸多说法。

  杨维桢说:“《孟子》云,为天下驱民者,桀与纣也。籍亦为汉驱者耳。其能与汉争天下哉?迹其剽悍猾贼性,嗜杀如嗜食,如起会稽,即诱杀守者,其后矫杀宋义,屠咸阳,残灭襄阳,杀降王子婴,斩韩王成、王陵母,甚至于义帝。此真天下之大桀也。项欲举大事,霸西楚,其可得乎?”他认为项羽“剽悍猾贼”(剽者,抢劫之强也。悍者,凶暴蛮横也。猾者,狡诈乱世也。贼者,邪恶残虐也),嗜杀成性,少恩寡情,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凌稚隆说:“项羽非特暴虐不得人心,亦从来无统一天下之志。咸阳既灭,而都彭城;既复彭城,而割荥阳;既割鸿沟,而思东归,殊欲按兵休甲,宛然图伯筹画耳。岂如高祖规模宏远,天下不归于一不止哉?”他认为,项羽没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没有做到宜将剩勇追穷寇,有点很傻、很天真,满足于虚荣的现状,是其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高祖本纪》中刘邦说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陈丞相世家》中陈平说他:“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郦食其也说:“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说他:“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刘邦认为他嫉贤妒能;陈平、郦食其认为他太重爵位和封地,不能做到按功劳授爵封地;韩信认为他不会用人,也和同是项羽部下的陈平一样认为,不能按功劳授爵封地。也就是跟着你项羽混,都想得点名、得点利,你项王应该舍得在自己的大锅里,捞点稠的、稀的,分给大家一点。

  缺乏从政的经验,太年轻,缺少远景规划,这或许是项羽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他一出场,与当过村长的刘邦相比,就显得太稚嫩。在秦时,两人都见过出游的秦王嬴政,项羽锋芒毕露、不加任何掩饰地说,“彼可取而代之”。而有些无赖的刘村长无不艳羡而含蓄地说:“大丈夫当如是也”。两个人的入世不深与老谋深算,锋芒毕露与老成持重,口无遮拦与世故圆滑,无心机与有心机,都凸显无遗。圆滑而世故的刘村长的优势也凸显出来。俗话说,狐狸未成精,只因太年轻。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与一个老村长斗,劣势也就暴露无遗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苏洵说他“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认为他缺少宏图大略。在天下还未大一统时,他想的却是“富贵不还故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者”,他没有想到,当以皇帝为职业回故乡时,更风光、更气派,这也是造成项羽失败的原因(如果他地下有知,得知高祖回乡时的排场,也许会哭好几次,甚至于肠子都悔青了)。

  项羽由微而盛,由盛而亡。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锐不可当到兵败山倒、涕泪别姬、四面楚歌,项羽的人生从巅峰走向深谷,由现实走向书本,由赞叹走向唏嘘。

  项羽也可归于侠骨柔情之类,在看到大势已去,失败已不可避免时,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也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英雄之死,总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英雄末路,气短情长,这个时候他考虑的已不是自己的归宿,而是自己心爱的女人的归宿。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大丈夫,这也是他的可爱之处。

  司马迁以无限饱满的热情歌颂项羽在消灭暴秦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而对于在楚汉战争中,由于他的政治理想落后、政策方略错误,以及他个人性格上的种种缺陷所导致的最终失败,则寄予了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要说,项羽还是幸运的。司马迁把他放在“本纪”里大事渲染,后代那么多人赞叹他、惋惜他、批评他,得到这种幸运的人又有多少呢?

  或许历史就是为失败的英雄唱挽歌。

文章标题: 一曲失败者悲壮的挽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qingganwenzhang/11825.html

[一曲失败者悲壮的挽歌]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