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4-04 14:37:4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9次
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人类接受着自然界的馈赠,一步一步发展出璀璨的文明。但是,在自然界面前,人类的力量仍然微不足道,每当自然界出现剧变,或者人类行事违反自然界的规律时,天灾和人祸就会降临,形成灾难。
一些巨大的灾难,比如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和明朝万历年间持续25年的蝗灾大旱,夺走了无数生命,引起惨烈的动荡,甚至颠覆了强盛的帝国。这些大灾难带来了令人恐惧的惨状,使我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所以其故事经人类代代流传,得以沉淀在历史的记录之中。
然而,还有一些灾劫并没有引起人类足够的注意。历史学家们就盘点了几个较为隐秘的人类劫难——它们或者造成过巨大的损失却鲜为人知;或者仍在进行却悄无声息。这些劫难虽然同样拥有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力量,却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封印了很久。
几乎摧毁人类的多巴火山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人类的进化历程似乎也一帆风顺,但科学家们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其实面临不止一次濒临灭绝的危险,而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发生于7万多年前的多巴火山爆发。
多巴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超级火山,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喷发,尤以7万多年前的一次爆发最为猛烈。在当时,多巴火山释放出2500立方千米的岩浆,差不多是珠穆朗玛峰体积的两倍,喷发物直入云霄,遮天蔽日,其威力要比 2021年冰岛爆发的艾雅法拉火山大2800多倍。火山灰缓慢降落之后,在整个东南亚的地面上铺了足足 15 厘米厚,印度洋、中国南海甚至遥远的格陵兰冰原也均有沉积。据估计,这一次火山爆发所喷发出的物质质量比人类记载过的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还要高出两个数量级。
这场巨灾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火山灰的遮挡,阳光黯淡下来,整个地球的平均温度下降了3到5摄氏度,一些地方气温甚至下降了18摄氏度。这个影响持续了大约200多年,并加速了冰期的来临。两种效应叠加在一起,地球随后经历了1000多年的寒冷年代。更糟糕的是,火山喷出的大量物质不仅阻挡了阳光,还将水蒸气吸入大气层,导致全球气候在随之而来的几年中变得干燥,使许多原本气候湿润、树木繁茂的森林沦落为干旱的荒原,许多哺乳动物都灭绝了。
人类也因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当时,人类进化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尼安德特人和其他早期人种正徜徉在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而现代人的直接祖先智人也首度离开非洲,但是,多巴火山就在此时阻止了人类走向全世界的旅程。根据科学家们的估计,当时的人类几乎被斩草除根,只有位于现在非洲中非共和国的少数人挺了过来,而且人类数量最少时可能只剩下数千。“基因地理计划”研究了来自140个国家的70万人的DNA,发现每个人都是由中非幸存的群体繁衍进化而来的,这批幸存者的数量,通过对基因差异的梳理和分析,估计只有不到2000人。这一小群幸存者们坚强地活了下来,最终离开非洲后,才播下了不同人种的基因种子。
狂暴的喷发停歇后,多巴火山转入了休眠状态,喷发形成的火山口也慢慢聚满积水,形成今天的多巴湖。多巴湖占地1200平方千米,面积在东南亚仅次于柬埔寨的洞里萨湖,位居第二。但是,多巴火山的生命并没有终结,它并非死火山。多巴湖的监测表明,湖泊中的水,越往下水温越高,并且温度一直呈缓慢上升的状态,这似乎是多巴火山在暗中积蓄能量的标志。科学家们现在反而更希望看到多巴火山能够不时地爆发一下,因为对于这座超级火山而言,长久的平静其实是最可怕的,最后往往会是以毁天灭地的灾难收场,就像7万年前那样。这座曾经几乎毁灭人类的超级火山在将来能否平安无事,科学家们仍然心怀忐忑,无法预知。
推翻了西罗马帝国的“冰期”
在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但新生的西罗马帝国却已经危机四伏。罗马人沿袭了旧帝国腐败堕落的社会文化,政治依旧动荡,经济继续衰退,军队也日益腐化。在北部的边境处,新的更加严重的威胁已经显现。人口不断增加的日耳曼部落开始南迁,他们跨过莱茵河进入帝国境内,进一步加重了对罗马人的威胁。为了安抚日耳曼人,罗马驻莱茵河边界的指挥官特地划分土地给予他们种植,并将这些蛮族部落以雇佣兵的方式吸纳进来。可是,日耳曼人并不服从罗马军官,他们只拥护自己的部落首领,而且日耳曼人讨厌受到约束。
终于,这种权宜之计引起了西罗马帝国的崩溃。日耳曼部落不断暴动,战斗沿着日益退后的边界进行,他们攻入了高卢、巴尔干半岛、直至意大利本土。几十年的时间里,罗马城多次遭到洗劫,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被杀,西罗马帝国也完全被日耳曼部落占领。尽管这些蛮族希望能够维持安定并延续过去罗马文明的秩序,然而他们留下的却是混乱与破坏,欧洲大部分地区都退回到更为落后和野蛮的年代。
毫无疑问,日耳曼人的入侵是西罗马帝国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但帝国垮台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远比人类更加强大的力量——冰期。有详细的考古记录表明,在公元100年到700年之间,欧洲正处于寒冷期,这个寒冷期在4世纪初达到了极值,这段时期正逢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极端的寒冷和干旱使北方的日耳曼蛮族无法维持生活,他们的牲畜死亡,土地也无法耕种。当日耳曼人离开自己家园的时候,走的不只是能打仗的战士,整个村庄,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全都被迫离开。莱茵河本是保护西罗马帝国的天然屏障,但是天气特别寒冷,整条莱茵河全部结冰,冰面的厚度足以使大批人群穿越。仅在公元406年,就有超过8万日耳曼人安全渡河,当匈奴入侵东欧的时候,每年渡河的人口超过10万。西罗马帝国无力阻挡数十万的蛮族部落,要塞接连被攻克、洗劫和焚毁,帝国仅在短短几十年内就灭亡了。
毁灭玛雅文明的“人造干旱”
1839年,美国考古学家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来到墨西哥探险,他在丛林中披荆斩棘,试图找到一些古代文明的遗迹。经过几个不眠之夜,他见到了金字塔、沟渠以及用古代文字修饰的古庙。这些遗迹看上去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杰作,而且它们已经安静地躺在丛林中好几个世纪了。作为美国驻墨西哥的大使,斯蒂芬斯非常了解墨西哥当地情况,这里的人大都是文盲,生活比较贫困。谁建造了这些古庙呢?建造者又如何消失了?斯蒂芬斯继续在中美洲、尤卡坦考察了多年后才知道,他所发现的废墟来自玛雅文明。
斯蒂芬斯找到了玛雅文明的踪迹,从此,玛雅文明的历史逐渐被揭示出来:它兴起于公元前15世纪,在公元6世纪和7世纪达到了顶峰。然而,到了公元8世纪和9世纪,玛雅文明突然神秘衰亡并消失,这一度成为玛雅文明留给后世最大的谜团。考古学家们怀疑,干旱是毁灭玛雅文明的真凶。因为在玛雅文明灭亡的那段时间里,出现了持续100多年的超级干旱,这导致食品短缺和政治动荡,结果玛雅人大量死亡,城市也被遗弃。
但是,大多数人忽略了一点,毁灭玛雅文明的超级干旱并非天灾,而是一场人祸。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考古学家汤姆·赛弗发现,公元8世纪初期,干旱初现,但玛雅帝国的城市人口已经爆满,为了补充食物,玛雅人连根拔起整个森林,以此来扩大农业区域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结果,他们在中美洲(此时玛雅帝国已经覆盖了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的大片土地)的乱砍滥伐加剧了该地区的干旱天气,加深了这里的气候危机。
那么,这些相对原始的玛雅农民究竟是如何改变气候的呢?美国宇航局的气象学家发现,玛雅人大面积砍伐森林,产生了大片裸露的地面。这些裸露的地面无法提供足够的水蒸气来形成云和雨,雨水就会减少,造成土壤干旱,使陆地地表温度升高了5摄氏度。玛雅人自己的过失产生了一个诺米诺骨牌,一步步将脆弱的热带雨林气候改造成高温干旱的沙漠气候。
终于,自我制造的气候危机摧毁了一个复杂的、以工程技术见长的玛雅文化。玛雅人的所有痕迹消失了上千年,直到斯蒂芬斯将他们的城市挖掘出来。
污染了整个地球的咸海
在中亚地区广袤荒凉的沙漠里,曾经有一处将近7万平方千米的水域,它就是咸海。咸海其实不是海,而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在其“全盛”时期,咸海曾经是中亚第一大咸水湖、世界第四大湖,而且海中多岛,被誉为“岛之海”。
咸海的水流主要来自于中亚的两条内陆河:南部的阿姆河和东北部的锡尔河,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咸海的水不会流出,造成湖水流失的唯一途径是蒸发。由于流入的水量小于蒸发量,因此咸海的含盐量比一般淡水湖高。作为一个封闭系统,咸海在历史上有着很好的循环:在冰期,因冰川封冻,咸海萎缩变小,冰期过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咸海水体增大。两亿多年以来,咸海一直处于这样的动态平衡之中。
自1954年以来,这个平衡被打破了。苏联政府的一项农业计划造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增加当地人收入,苏联政府想把贫瘠的土地变成耕地,来种植商业利润很高的棉花。由于棉花的耗水量很大,苏联的专家认为,与其让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分流入咸海后白白蒸发掉,不如开凿运河、修建水坝,将这两条河流引入沙漠,灌溉农田。最终,苏联人的计划成功了,棉花成为苏联主要的出口产品,在当地被称为“白色黄金”,直到今日,乌兹别克斯坦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出口国。
然而,每年用于灌溉农田的河水达到数十立方千米(咸海的总水量是1100立方千米),在这样的人为干扰下,咸海无法维持自身水环境的平衡。咸海的海岸线开始后退,咸海开始萎缩。农业计划实施后的十年里,咸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下降20厘米,后来速度越来越快,到现在,咸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下降90厘米。这主要是由于棉花的产量要翻倍,导致取自河流的灌溉用水量也要翻倍。咸海不断萎缩。时至今日,咸海的表面积已经萎缩到只有1.4万平方千米。
可悲的是,苏联专家对于咸海的变化并不重视,他们说,这是“农业计划的中的一部分”。但是,咸海萎缩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由于水分丧失严重,咸海变得越来越咸,盐度从每升9克上升到每升150克。曾经捕鱼船队作业和洗澡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包含盐碱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沙漠。绝大多数的动植物无法忍受这种环境,它们统统死亡。几十年来,用于棉花的人造化肥和杀虫剂沿着河流注入咸海,最后变成有毒的粉尘,沙漠强风将它们扬起,每年约有1亿吨毒尘被送到平流层,全球5%的空气污染都是由于咸海的毒尘造成的。科学家发现,咸海的“毒药”现在已经分布到了世界各地,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甚至已经发现了咸海农药的成分。咸海地区的卫生统计也证明了这里是多么危险的区域:当地人的肠胃疾病、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大幅增加,甚至比50年前提高了30倍,癌症的发病率也很高,咽喉癌发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9倍,儿童死亡率是俄罗斯平均水平的400倍。
很显然,咸海灾难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灾害,但人类没有努力去改正自己的过失。现在,咸海的水位仍在不断下降,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咸海将可能全部消失。
秘而不宣的核污染
核能发电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遏制温室效应的希望,但核能本身也是极其危险的能源,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引起核污染。核污染是指由于核泄漏甚至核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对生物破坏严重,事后处理危险而复杂。
世界上曾经有两个城市因为核污染而载入史册,一个是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INES7级),另一个是日本的福岛(INES6级),而前者尤其臭名昭著。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露,它的一个反应堆发生爆炸,并且反应堆整整燃烧了10天之后才被封存。为了顾全名声,苏联当局封锁了消息,直到瑞典境内发现过高含量的放射物质后,该事故才被曝光于天下。由于苏联应急反应的迟缓,这次事故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云飘过了东欧,使500多万人受到了异常剂量的照射,迄今为止,切尔诺贝利事故已经导致至少27万人患癌,至少10万人死亡。
切尔诺贝利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当局已经无法掩盖什么了。然而,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核事故其实还有很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并不太出名。比如,几乎没有人听说过俄罗斯南乌拉尔地区的城市克什特姆。
冷战期间,前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展开核军备竞赛,由于急于求成,错误就在所难免。1957年9月,位于克什特姆的玛雅克核燃料处理厂发生事故,INES等级达到6级。这座处理厂建有多座反应堆,用于为核武器生产钚。作为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大量核废料被存储在地下钢结构容器内,四周修建混凝土防护结构,但负责冷却的冷却系统并不可靠,这为核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一个装有80吨固态核废料容器的冷却系统发生了故障,核废料迅速被加热,最终导致容器爆炸。160吨的混凝土盖子被炸上天,并产生规模庞大的放射性物质云。当时,共有近1万人撤离,大约27万人暴露在相当危险的核辐射环境之下,面积巨大的东乌拉尔自然保护区也因为这场核事故受到严重污染,被污染地区的面积超过800平方千米,现在被称为“东乌拉尔辐射区”。
1957年的这场核灾难,直到25年之后才被苏联政府详细公布出来。在此之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已知道这场灾难,由于担心可能会对美国核电站的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他们也没有披露任何信息。
迄今为止,至少造成一人死亡的核电站事故已有34次,但是核电事故的负责人总是不太愿意澄清事故的严重程度,对他们而言,核电技术的名誉更加重要——他们希望人们将核电看作人类的救星而不是危险的炸弹。
几乎改变海洋命运的条约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最丰富的生物栖息地。自古以来,海洋生物就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据估计,人类所食用的动物蛋白质总量中,约有20%来源于海洋。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类又利用海洋生物开发出许多昂贵的保健品和药品。毫无疑问,海洋生物资源成为了人类最具商业开发价值的宝库。
海洋这座宝库面积巨大(全球海洋面积约有3.6亿平方千米,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它,1982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规定,世界各国在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区域有不同程度的国家管辖权,另外剩余64%的海域(占地2.3亿平方千米)规定为公海。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在公海上,各国人民享有六项自由:自由航行、自由铺设海底电缆、自由建造人工岛屿、自由进行科学研究以及自由捕鱼。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之后,公海的生物资源被视为人类的共同财产,这一“公用”属性使得海洋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由于捕鱼行为是自由的,可以免税,世界各地的渔民都被吸引到公海上来。公海就好像一个宝箱,所有国家都有钥匙,结果所有国家都在竭泽而渔,各国渔民在公海捕捞大大超过了合理限度。新的捕捞技术,比如鱼群的追踪技术以及更大的拖网渔船,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个问题。
在渔民过度捕捞之下,海洋已经不是从前的海洋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渔民对于海洋生物的捕捞已经从1976年的3000万吨飙升至2000年的8000万吨,对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中,45%的鱼类资源受到了超负荷开发,6%已经彻底灭绝。现在,全世界四分之三的商业鱼类已经枯竭,全球海洋物种的种群数量在过去40年减少了近一半。另外,公海渔业的过度捕捞还导致海洋栖息地退化、海洋食物链改变、海洋生态系统受到损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于2021年7月22日通过的“第一次全球性海洋综合评估概要”显示,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已经对全球食物安全产生了威胁,还使海洋呈现出令人担忧的变化,比如海洋酸度和海水盐度的变化。
海洋生物学家呼吁,现在已经需要将公海当做像南极洲一样的自然保护区加以对待了。但是,如果这样做又会引发强烈的经济动荡,因为每年约有一亿吨食物来自海洋,世界各地也有超过2亿渔民以此谋生。当加拿大禁止捕捞鳕鱼时,直接造成了2.5万人失业,而那些日渐稀少的鳕鱼至今也没有得到恢复。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2021年第4期文章)
在我们地球上,比钢铁要坚硬的物质,说也说不清,有太多的物质比钢铁要坚硬了。但是如果说是在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比钢铁要坚硬一百亿倍,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大家肯定对这种物质非常感兴趣
随着科学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术被投入到人们的生活,用来便利特别是近些年来些年来人们医疗科研技术的不断瘦了很多的一个疾病侵,人们在医疗科研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人们免受了很多的一个疾病侵扰和逃过死亡的来袭。是其中的人体器官,被人们用人造的器官进行替代,来延长人们的寿命。这个时候就有人需要提出疑问,那么人造器官是否比原装更好用。答案肯定的,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人工心脏就没有原装心脏比较好。首先特别是近些年来有一些人们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侵扰,特别是其中的高血压,心肌病,左心衰竭等等情况的发生,导致人们不得不换一个人工心脏来维持生命。而这个时候人工心脏的一个效果就体现出来,可以替代原来的衰竭心脏。但是人工心脏它的一个效果来说的话,它是不能够做剧烈的运动和受到一个比较大的精神刺激与不能做重体力活。这就是人工心脏对比原装心脏来说的一个劣势。
二、人工肛门。在生活中有一些,他们受到一些非正常性的意外,还有疾病感染等等侵扰,导致自己的肛门发现了严重的溃疡或者坏死。而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更换人工肛门,以帮助病人排便。所以说这个时候人工肛门就发挥了它的作用,但对比以前的肛门来说,它不能做到很好的随时排便,而且人工肛门特别影响美观。
三、人工肾脏。最后一个器官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在一些医疗电视剧中听过某患者有尿毒症,急需要换肾。而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及时的肾源。来帮助病人更换原有的病症的话,这个时候医院就会利用透析机来帮助病人进行人工透析。而这就是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人工肾脏,每周去医院大概要2~3次。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