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5-18 01:12:15 | 作者:俺就是波叔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7次
周六,波叔组织了一场《生活万岁》线下观影会(观影会实录请看今天3条内容)。
圈了一波小粉的猫,今天很是得瑟。在和波叔挑选现场照片时,总在感慨,啊~为什么摄影师把人家拍得那样丑......
波叔实在不想打击她。其他小菠菜是不是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
男票的手机里,毕业照、聚会的大合照中,总能找到自己丑出新高度的照片。特别是证件照,总觉得自己被换头了有木有!!
网友@LIU十LIN曾无奈表示 ,这是妈妈亲吻着她额头时的照片,想象中应该是个温暖的画面。
然而,在老爸的手机里就变成了……
一直喜欢拍复古文艺的照片,小心翼翼爬了半天,最后在妈妈的镜头下,成了可怜兮兮的流浪汉……
还有炸飞的头发、看不到正脸的角度、五短身材、大脸盘……说多了都是泪啊。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虽然没有美颜自拍时的倾国倾城,但也不至于照片中的那么丑,为什么在别人的照片中,我们就会变丑呢?
网上盛传一个说法:镜子中的自己比真实好看30%。
对于这个说法,很多网友都表示认同,并且现身说法。
数码相机照出来的我,越看越‘崩溃’。天天照镜子,却觉得自己天生丽质,皮肤细腻、身材又好,瞬间很满足。
然而,从来没有人就这个现象进行过相关的研究,那30%这个数据又是从何而来?很明显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通过其他介质,我们是看不到自己长啥样的,我们对自己外貌的认知多来自于——镜子。
有点基础物理知识的菠菜都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等大等距,左右相反。
也就是说,在照镜子的时候,除了左右相反,镜子里的成像就是真实的自己,并不存在美化或丑化的现象。
那么,拍照时变丑,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一、熟悉产生喜爱
镜子中的成像极其接近真实的自己,除了左右相反,而照片中的却没有左右相反。(这里的照片指的是手机后置镜头和他拍的照片。)
大部分人的左右脸都是有细微差别的,一般很难找到左右脸对称的人。但是不对称的脸看起来都很和谐,以致于我们可能感觉不出左右脸的差别。其实,这差别还真的挺大的。
因为镜像效果,别人看到的你实际上跟镜子中的你是正好相反的。所以你看到别人拍的照片或者视频觉得很奇怪,而别人觉得很正常,因为在别人眼中你就是这个样子。
而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奇特的心理效应——屡见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又称曝光效应。
有研究发现,让被试者反复观看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会让他们更喜欢这些符号,即使它们没有任何含义。
因为熟悉产生喜爱,反复接触一样东西,单单是熟悉性,就可以令我们产生喜欢的感觉。
对于面孔也是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更好看,就是因为我们更熟悉镜像的自己,所以也就更喜欢。
当然一些经常拍照的人会觉得自己的照片更好看,也是这个原因。因为经常看到照片中的自己,熟悉程度高了,也就觉得好看了。
举个例子,一些乍一看长得不大好看的艺人,例如杨迪。现在他老在综艺节目上蹦跶,出镜多了,便觉得他没有之前看上去丑了。
二、GIF好看过JPG
镜子相比照片,本身就具有天然的优势。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心理系的Robert等人做过一个相关的实验。他们将同一录像中人物的自然截图(静态)和录像本身(动态)作为材料分别呈现给试验者,并让试验者做出选择。
实验的结果是:动态下的人脸比静态的人脸更有吸引力。
而且无论是群体录像,还是个人录像,甚至在图片翻转的情况下,结果都是如此。
这就是冻脸效应。
相机的诞生也不过两百多年前的事情。而在这之前,除了画作,人类的眼睛很长时间都是以处理动态图像为主的。所以相比起静态图像面,我们的大脑要更擅长处理动态图像。
根据相关研究,通过对试验者展示相同人脸的动态和静态材料,并同时进行脑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扫描。结果可以看到同样的人脸的情况下,动态图像激活的大脑区域更多一些。
(图片来源:M., Morris, D., & Taylor, M. J等)
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眼睛在观看的是一个动态的自己,而照片上的自己则是静态的。所以会觉得镜子中的自己更好看。
因此,可以叫爸妈带自己的Live照片去相亲,成功率更高哦。
三、记忆总是更美好的
这个世界上最好看的滤镜,大概是记忆。
通常来说,我们不是一边看照片,一边照镜子的。而我们口中所谓的「镜子中的自己」,其实是我们脑海里记忆中的样子。这个时候,PK的双方就会变成——记忆中的自己VS照片中的自己。
日本Keio Un的研究员做过实验:他们给大学里同一个班级并且彼此熟悉的学生照相,然后P了一下图,给出原照、镜像照、丑化照、美化照,让本人以及其他同学选择出与真人最像的一张。
结果发现:大多数本人选择了更漂亮的照片,而其同学的选择则更符合真实。
真相好残忍:不是镜子里的脸好看,而是我们自己记忆中的的脸好看。
事实上,人脑对自我面孔识别和他人面孔识别的处理方式是有不同的,我们存在自我面孔识别优势。
根据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发现,在观察自己的脸时,人的左半球前额叶激活程度更高,与看到其他人的脸激活区域有很大的区别。
(左边的是自我脸孔识别,右边是他人脸孔识别,图片来源:Julian Paul Keenan等)
而且研究发现,自我面孔识别的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人,包含熟悉的朋友和陌生人(Keenan et al,1999),即使是进行上百次的训练后,自我面孔识别优势依然存在(Tong &Nakayama,1999)。
也就是说,我们更喜欢看自己的脸,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脸。例如合照中,我们总能很快发现自己。
而且人普遍有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的动机,希望保持自己积极正面的形象。所以无论是照片的自己,还是镜像的自己,都不是「记忆中的自己」的对手。
那为什么同样是拍照,自拍和他拍差距这么大呢?
因为自拍相当于照镜子。
自拍照其实也是镜像照。如果在同一个角度和光线下,分别用手机前置镜头和后置镜头拍一张照,你会发现两张照片刚好是相反的。
根据波叔前面所说的屡见效应,我们对自拍照的熟悉程度会更高,就会认为自拍照更好看。
除去这些生理、心理因素后,照相机的硬件设备也是其原因之一。
首先是像素问题。像素与照片的清晰度有关,像素越高照片就越清晰,反之则亦然。而像素越高,照片照片越清晰,脸上的缺点瑕疵就越明显。
通常来说,手机镜头的后置镜头比前置镜头的像素更高,也就是说后置镜头照片更加清晰,脸上的瑕疵更明显,所以看起来就更丑了。
想想当年娱乐界,在化妆技术不甚发达的年代,硬是靠低像素的摄影机与低分辨率的屏幕加成下,打造出一打女神。而现在在高清镜头下,就算是一个小斑点,小痘痘都清晰可见。
所以有时朦胧也是一种美。
其次是焦距问题,也就是镜头畸变。相比起镜子,相机镜头会对物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变形效果。根据镜头焦距不同,照片的畸变程度也不同。短焦距镜头下,人像会明显扭曲,中焦端则畸变减弱,但是长焦端则会让脸变得又宽又肥。
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一般是广角镜头,焦距在0~35mm之间,而后置镜头一般是长焦镜头,焦距在85mm以上。
(摄影师斯蒂芬•伊斯特伍德)
很明显,焦距越短,人脸就越显小,五官更具突出,焦距越长,人脸就越大,五官也越扁平。所以自拍照里巴掌脸,大眼睛的自己,其实是假的。
难道后置镜头里丑丑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
也不能这么说。理论上,焦距为135mm的人像拍摄会更加贴近人的真实相貌,但还是会受到光线和角度的影响。
这时候,就要考验摄影师的功力了。同样的镜头,同样的人,人家拍出来的是小仙女,你拍出来就是土肥圆。怪谁?
除了摄影师,被拍摄者的镜头感也是很重要的。镜头感强的人会更容易展现自己好看的一面,而镜头感弱的人往往是不知道如何展示自己。
有看过《全美超模》吗?忽略其中的各种撕逼,仅仅是关注硬照本身,你会发现同一个模特第一期硬照和最后一期硬照的差别很大。因为在比赛的过程中,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更加了解,更清楚如何展示自己。
(第15季《全美超模》冠军Ann Ward)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看到真实自我的办法:
把两个小镜子成直角并在一起,朝两镜面相交方向看去,把角度调整到镜子里只有一张脸为止。你会看到没有左右颠倒的自己,也就是别人眼中你的模样。
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外貌真的很重要。但无论我们披着一个怎么样的皮囊,也不过是红粉骷髅,终将会逝去。
与其纠结于已经成定局的外貌,不如花时间去提升自己的修养。
今日心情 自信最美
没有哪一种美貌,能超越记忆中的自己。
<每日读书打卡的小伙伴,在这里哦?>
ookface热门文章
一群在安宁病房等死的人
30岁生日被人打,他的朋友却只在围观
家暴不是家丑,是犯罪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