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4-01 18:06:08 | 作者:晓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30次
6月24日星期天,2019年新生报名入学登记验证。家长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我和几位同事负责接待家长咨询、分流以及验证顺序号发放。
工作间隙,回想起自己报名上学的情景。那是1979年的暑假,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近四十年了。当时八虚岁就可以入学,实际上是七周岁。面试时我非常紧张,一个北乡里的农村孩子(姥姥家在我们村正南十二里的裴家营村,经常说大闺女嫁到“北乡里”,记忆里“北乡里”就成了坝子村的代名词),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报名时藏在父亲身后,紧紧拉着父亲的衣襟,胆怯、腼腆、羞涩、期许都有一点吧。老师提的什么问题记不起来了,应该比较简单吧。只记得让我数数,从“一”数到“一百”。一字一顿,我数得特别认真,口算题也没有难倒我,因此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呢。
如今孩子多么幸福啊!无论远近,上学、放学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接送,前簇后拥着。抱着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造成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正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学习文具、学习资料应有尽有,教室的地面上,好端端的铅笔、尺子到处扔,一点也不知道珍惜。说实话,看到这一切,真可惜、真心疼。
我上学的时候,学校办学条件差,没有课桌凳,需要学生自己准备,说是课桌凳,其实就是能坐、能写字的一大一小一套方凳。家里条件更差,翻遍全家的角角落落,家里只有小凳子,没有“课桌”,也拼凑不起一套“课桌凳”。我到爷爷家里找,除了北屋里的一对太师椅,还有一条很古老的大板凳,那可是一家人吃饭的必须品。再说父亲兄弟姐妹多,结婚后被从“伙里”分出来,独立门户过日子,即便是爷爷的东西也不能随便动。
好不容易在爷爷家的西屋里找到一块板子,根据上面的榫空进行判断应该是个凳子面,它两端厚约5公分,越往中间越薄,形成了一个弧面。没有凳子腿,找来柳木棍,用菜刀砍成腿儿的样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将“凳子”拼装起来,只要移动它就会散架,这张“学习桌”陪伴我念完了三年级。
“啊、欧、鹅,衣、屋、鱼……”就这样跟着老师学习汉语拼音,直到初中才知道“欧”原来念“喔”。“上、中、下,人、口、手,山、石、土、田,日、月、水、火……”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深深镌刻进童年的记忆里,终生难忘。
上学后,发现同学之间的年龄相差很大。哥哥、姐姐与自己的弟弟、妹妹,同在一口教室里上课,一点也不稀奇。后来才知道这是“留级”造成的(学生因学业成绩不合格,留在原年级继续学习)。我的一位同学,在一个年级里蹲几年,升个年级再蹲几年,小学毕业后很快就结婚了。现在取消“留级”了,学好学不好,都让升级直至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对于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未必然是好事情。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经历过学习文具、学习资料匮乏地考验。一元五角钱,一学期的书本费都够了。垃圾堆里捡来铅笔头,用塑料管加长了继续用。如果总结一下,我想说无论物质多么丰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不能丢,不能忘本。要把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单证、双证、外来务工,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
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在他的最新力作《教育的勇气》中指出:人生命的所有体验是无法替代的,也无法用知识的习得完成。身体的实践会留下最为深刻的记忆,会留下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身体文化”的痕迹,相信最自然、最鲜活的一切,对后来的生命发展都是最好的财富。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