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3-14 10:56:52 | 作者:疗心君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1次
是否回家发展,
让很多人进入观念死胡同。
有的人认为,
回家发展是回到舒适区,
是逃避、不上进的表现,
是啃老的米虫;
有的人则认为,
回到家乡,
做自己热爱的工作,
和家人一起生活,
会成为更努力工作的动力。
你们对“舒适区”的理解是怎样的呢?
在评论区留言,让我知道你的看法~
来访者A在北京打拼5年,最近考虑回家乡发展。
可是,这个决定却很难下。
他喜欢自己的家乡,也喜欢和家里人在一起的感觉;
A学化学,打算回家乡的环保局工作,他觉得环保这份工作本身也很有价值,自己也热爱;
女朋友在家乡做老师,回家后还可以把婚事真正提上日程。
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有一份自己热爱又觉得有价值可以踏踏实实好好做的工作……
这是他在大学毕业后、经过大城市浮浮沉沉的五年历练中、逐渐拼凑并清晰起来、自己理想生活的图景。
这个图景越来越清晰。
但是,另一个声音,也出现在他的头脑中:
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就是认命,就是认怂,就是不思进取,就是没出息的表现。
难道,回老家,过我想要过的生活,就是不思进取吗?
难道,只有跟自己较劲,才是唯一上进的方式吗?
我是一个努力的人,我有自己的想法,我的想法就是回家乡去工作,这难道不可以吗?
我们通常活的很拧巴。
花着大把的力气,跟自己较着天大的劲。
比如,关于“舒适区”这回事。
从小到大,乃至现在,受到的主流教育,从一而贯之都是:走出舒适区。
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要勇于走出舒适区,总是待在舒适区,人就废了;
舒适区,是一个人堕落的开始;
容易走的路,从来都是下坡路……
好像,我们不能舒服地待着,只要舒服了,我们就是个不思进取的失败者。
你可以不够优秀,但是,你不可以不努力。
总要有个态度吧。
走出舒适区,就是我们所有人被灌输的、在人生上要有的一个态度。
好走的路,不一定都是下坡路,而是适合你的路。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我的一位朋友,麻省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
回国后,在央企从事自己专业领域工作了5年;
5年后,离开国家单位,辞职自己开了一家西餐厅。
因为,他发现自己热爱餐饮,同时,自己的性格,还喜欢做生意。
3年过去了,他的餐厅已经在北京开了三家。
很辛苦,但是,很快乐。
优秀的人,到哪里都是优秀的,关键是,你要选择好努力的方向。
真正的舒适区是什么?
舒适区是:你喜欢这个位置,你的能力也适合这个位置。
你待在这里,很舒服,同时,又能发挥你的优势,做出你的贡献。
就像我的这位来访者A先生。
如果,回到家乡,就是因为喜欢家乡,也喜欢做公务员,喜欢安逸的生活;
在这个岗位上,愿意勤勤恳恳好好做,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创造价值。
那么,这就是他的舒适区。
所以,所谓舒适区,并没有行业、岗位、职位、领域本身的高低贵贱之分,而是,这个位置,是你喜欢的,适合你的。
而有人所谓的“舒适区”,其实不是真的舒适区,背后真正的动机是:懒、逃避、妥协。
比如,很多人在北上广奋斗,拿着不多的工资,住着昂贵却局促的房子,被迫适应水涨船高的高消费,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面临着充满着不确定的未来。
这个时候,如果家里人说,回家乡吧,考个公务员,一辈子铁饭碗,多安逸。
于是,我们为了逃避北上广的巨大压力,心有不甘地回去了,在家乡干着一份旱涝保收的公务员工作,然后天天觉得无聊至极,白天磨着洋工,晚上唉声叹气。
然后,自己还觉得,我这是待在我的舒适区,又为自己感到委屈、憋屈,总觉得有一种虎落平阳的错觉。
这根本就不是我们的舒适区。
一点都不舒适,这哪里是舒适区?
我们回家乡,做着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只是为了逃避压力,贪图安逸。
为了安逸,我们让渡了我们的爱好、选择,甚至是理想、抱负。
同样是回家乡,也许同样是一样的工作,表明看起来一样的选择,到底是不是一个人的舒适区,要看我们到底是出于“适合、热爱”,还是出于“恐惧、妥协”而做出的选择。
听起来,舒适区似乎很不错,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要离开舒适区呢?
原因是:别人的评判。
工作上,这种情况尤其多见。
明明喜欢在家乡的安逸生活,可是毕业了,同学们都奔向了北上广深,自己留在家乡,似乎就是没出息;
明明不是一个工作狂,对职位也没有太多的渴望,性格也不适合做领导,但是,看着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升职的升职,跳槽的跳槽,自己安于现状,就是没面子。
我们往往在与别人的对比中,用好坏这把尺子反复衡量,最后用小鞭子抽着自己,一定要向更好的标准进发。
而不管这个目标,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这就是背离了自己的舒适区。
这就是所说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不适合自己的,看起来光鲜亮丽,最后,往往我们付出了多于常人的努力,仍然不能致远。
其实,我们一生,如果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这个“舒适区”,是很幸运的。
越早能找到,那么,我们的人生就能越早幸福。
教科书上所谓让我们“逃离舒适区”的说法,其实逃离的不是真正的舒适区,而是逃离一种“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状态;
逃离一种“与世界隔离”的状态;
逃离“守旧、固步自封、对世界不再有任何好奇”的状态。
所以,当我们找到自己的舒适区,我们就可以让自己在这个领域内,通过努力、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与世界的交互和交流,让自己在这个领域,做出价值。
如果,我们把四处碰壁,碰的头破血流的精力和能量,能够专心地放在我们热爱和喜欢的事业上,那我们创造的价值,肯定更大。
任何领域,没有一定的积累,都是无法做到卓越的。
我们找到自己的舒适区之后,就是要踏踏实实在这个领域钻研下去,沉淀下去,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逃离舒适区,而是,玩命地去找到属于我们的舒适区,然后,钻下去。
也许你还想看:
夫宝女 | 情绪失控 | 男人出轨都别原谅? | 新型毒品笑气 | 我弱我有理? | 秀恩爱 | 被抛弃 | 因为孩子不离婚 | 改变 | 豪门 | 完美主义 | 和解 | 夫妻管教 | 婚外情 | 控制 | 择偶标准 | 新鲜感 | 童模 | 独居 | 无性 | 女强男弱 | 童年缺失 | 冲突 | 暧昧 | 爱无能 | 阿尔茨海默氏症 | 性教育 | 争夺| 不婚族 | 夸夸群 | 性关系时机 | 管理者的人际关系 | 独处 | 权色交易 | 减肥成瘾 | 偶像剧 | 拖延症 | 原生家庭 | 高自我评价 | 家庭成员排序 | 择偶标准 | 重建自我 | 男主外女主内?| 撒娇 | 辞职 | 不生孩子 | 主动追求 | 狂热跟踪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