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2-22 14:33:30 | 作者:晓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棉鞋里的阳光》一课的教学实录。教师进行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流畅,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很扎实,基本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这节课突出的优点在于教师对教材有深入的解读,能够抓住重难点进行教学,在教材的整体架构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详略得当。另外,教师注意落实语文知识点,通过朗读、说话、写话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注意随时表扬孩子,及时给孩子肯定,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很好,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
对整堂课,我也存有以下问题与思考。
1、课堂上的“标准答案”真的如此重要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掌控着整个节奏,问题常常提出之后,就急迫地寻找“标准答案”,而一旦“标准答案”出现,就迅速进入下一环节。比如在指导“轻轻地”一词该如何读时,学生们表达了“声音要洪亮”“好听”的观点,显然这与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符,甚至背道而驰。教师没有及时评论孩子们的观点,而是硬生生提出“要轻轻地读”,并做了示范。而后在学生起来读的时候,可以看到孩子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读。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来设计:看啊,奶奶已经安静地睡着了,我们就站在小峰的家里,看着他给奶奶晒棉鞋。谁来读一读?怎样读会更合适呢?以此让学生体会朗读与情境之间的关系。低年级的教学,带孩子进入情境,比分析如何读更重要。如果孩子提出“洪亮地朗读”,也不妨让孩子来试试,在读中体会差异,达成新的认知。之所以老师会特别在意“标准答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心中的教学设计已经固化,无形间就造成了教学的压力。将关注教学设计转移到学生学习,课堂才会更有生命意味。
2、面对拔高问题,你是否为孩子搭建了“思维梯子”?课上的问题常常是对答如流,恰如行云流水。而在一些问题设计上,如果教师以自己的标准去判定学生的认知,往往就会出现问而不答或者答非所问的情况。在该课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教师在教学时,刻意拔高了一个问题:阳光还指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很感性:棉花……应该讲孩子们的回答很不错了,要让孩子把“阳光”与“妈妈和小峰对奶奶的爱”联系起来,已经超出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如果教师将问题转化成:奶奶穿上棉鞋,会对小峰说什么呢?讨论之后,再回来理解“阳光”会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如何让突然的拔高变成“水到渠成”是一种教学的智慧。
3、直白的词语分析会有利于语感的形成吗?在练笔环节,教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们说说其中都有哪些动词,教师作了板书,而后,教师让学生写话。我在想语文的知识不能剥离了语境,也不能简化成一个个词语,否则会造成语文整体美感的缺失,丢掉表达的快乐。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像盖大楼一样,备料,再逐步来盖,实则忽略了在盖楼之前,都要有宏观的设计。单纯像干活一样来学语文只会是知识的堆砌,而不能形成真正的学科智慧。在教学实录中,我看到孩子们的句子已经受到很多局限,思维被窄化,学习也就变得机械。不妨这样来设计:出示视频,请同学来自由说说这件事——同学补充,教师点拨(可以更风趣幽默一些)——学生练笔——集体展示,教师点评。
4、热情四射的表扬都是正能量吗?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可以更多地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所以教师会将自己的笑脸、语言更阳光的一面呈现出来。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课堂被赞美之声充溢,表扬成了提情绪的催化剂。孩子们为了赢得老师表扬而回答问题,老师拿着表扬来不断刺激学生,愈演愈烈,表扬也不见得处处都是正能量。我在教学实录中,听到老师多次用了“最”字,这个字是有竞争性和伤害性的,因为一个“最”字无疑把每个孩子的心勒紧了。“谁最善于表达”“谁最善于观察”“谁最漂亮”“最帅的自己”,我在听课的记录上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要警惕“热”恐惧。以往一谈恐惧,就是语言暴力、体罚等等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而很少有人想到过于强烈的表扬某个人,或者非真诚的表扬某个人,都会对学生造成恐惧——当形成严峻竞争的时候,压力就产生了,恐惧也会随之而来。给予孩子适度而真诚的表扬,才是我们课堂应该追求的。
围绕这堂课,仅谈这几点想法。我想观课议课的意义是让每个教师正视教学中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的途径,互相启发,互相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彼此的教学水平,有偏颇之处敬请批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