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2-09 20:34:30 | 作者:晓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有的书,文字不用太多,只要真诚,就足以——这本书就有这样的魔力。在某一个镜头面前,对教育、对人生的思考油然而生,作者的笔触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挑战、激励、理性、信仰的教育生活。我在想,我们的教育人生能否也可以留下这样的篇章?
阅读中难免有各种感悟,让人心动、让人沉思,有的甚至可以带你到自己的过去中。沉浸其中,书籍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常常认为人生就是工作和休息,而忽略了另一个词语:休闲。休闲是一种自由生活的状态,也是一种智慧产生的状态。西方有闲暇出智慧的说法,在休闲的过程中,人才可以自由的思考,进入劳作时难以到达的境地。阅读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对自我的再认识,一种对世界的重新发现。有的人一生只有一个世界,有的人可以拥有不同的世界——阅读能够让我们的世界更为辽阔。
阅读是离不开写作的,写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至少是思想反刍的过程。一度我特别警惕: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现在想来,这是对一定层次的人的要求,如果一个人没有首先吸纳各种观点,何来重整与表达?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点地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人生感悟激发出来,自然就有了属于自我生命特质的东西。
阅读犹如吃东西,先要猛吃,再细嚼慢咽。如果,一开始没有足够的热情,是难以品出阅读滋味的。任何有意义的开始都需要怀着一颗谦卑之心来践行,发自内心,发自本愿,才是修行的开始。
有时候阅读和写作的结合需要分步进行,权作“三部曲”。
从最简单的摘抄开始,阅读就是寻找,从书中找到那些触动你心灵的语句,一个字一个字敲击下来,就仿佛在大海边捡到一枚枚贝壳……这些句子藏在书里,如果不摘抄出来,终究只留下浑沌的印象。因为你的摘抄,它们像极了被特别宠爱的孩子,在你的键盘中跳跃,如此新鲜,如此欢愉。当你敲击键盘的时候,再次欣赏这些美丽的句子,心灵会再一次被洗涤。学习需要这样,内心一次次被清澈的文字轻抚。
没过多久,你会发现面对你摘抄的文字,总有话想说。这个时候,不妨试着对你摘抄的句子做“点评”。所谓的“点评”可以是感想感悟,也可以是评论,还可以是天马行空地遐想……只要是出于你的内心,都是值得肯定的。其实这特别有批注的意味,在书上批注,言简意赅,惜墨如金;在电脑中批注,完全可以长短随意,收放自如。一句话,就是一段感触;一个观点,就是一篇小文。
有一天,需要你写篇读后感。你会发现有了前两步走,读后感已经是随手可摘的了。将你的评论语句稍作调整,穿靴戴帽,自然而成。当你写读后感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那些摘抄不见得都一一罗列,需要有“魂”在。你开始学会选择、编排、布局……提出属于你的独特认知。这仿佛是做菜,材料都有了,需要你这个“大厨”做出属于你自己的味道来。不刻意去追求所谓的“好文标准”,自说自话,自成一家,从心而写,才是上道。
经过这“三部曲”,你或许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最终不过是一个凭借,最重要的是将你的思想丰实起来,将你的灵感激发出来,将你的经验唤醒过来,让你构建一个全新的心灵世界。
“三部曲”之后,你就会进入另一个境地——书评。书评的时候你需要站到第三者的角度:写作者、读者之外的评论者。一个好的评论者能够懂作者,知道作品的酸甜苦辣;一个好的评论者能够懂读者,知道阅读之后大家会有怎样的共识。但,终不能困于这两个方面——需要跳出来,有更为独特的视角,有更为宏观的架构,能够帮助作者发现意义,帮助读者寻找内涵。从主动地汲取书籍的养分,到有针对性地选择判断,再到从第三角度进行评价,这样的过程阅读和写作都在发生着变化,最终我们成为一个独立阅读者。
《苹果与粉笔灰》的内容还没有进行摘录,就已经在这里啰嗦了很多。不过,依然感谢这本书——让我有机会重温关于阅读方面读写结合一些感想。
再远的路,都是现在开始。那么,还是让我们先从摘抄开始,静静地去寻找这些散落在书中的珍珠。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