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浪子张岱

时间: 2020-01-17 14:34:23 | 作者:我是山谷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浪子张岱

  拾遗物语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罗曼·罗兰

  他已经很老了,

  在草屋里一住就是多年。

  从前的好友,

  自杀的自杀,逃亡的逃亡,都散尽了。

  山中清寂得很,守着几卷旧书、一把断琴,和积灰的残剑,

  他种花,栽树,听虫鸟声,

  过依旧逍遥的生活。

  他也从不去想过往。

  但总是做梦,破碎的,细琐的,

  都是很久以前的小事了,

  元宵时看的烟火,灯影里的杂剧,与友人的纵酒游乐……

  三十年前的片段,三十年前的人。

  黎明醒后,他仍然觉得满心欢喜,仿佛就是昨天。

   壹

  大抵苍凉的故事,

  都有一个热闹的开场。

  1597年,正值明朝万历年间,

  在诵祷的经文声中,

  张岱出生在这繁华的江南。

  张家是书香门第,

  祖上三代都是进士,

  当张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

  他就抓起书卷乱翻起来。

  家里的酒鬼爷爷很疼这个孙儿,

  常常带着他去书房或快园游玩,

  给他讲古人的文章,

  期望孙儿将来能考取功名,

  做治国平天下的大事。

  庆幸的是,

  张岱遗传了爷爷嗜书如命的优点,

  不幸的是,

  他读书却带着天生的痞气,

  书当快意,才能尽兴,

  八股的那一套,根本拘不了他。

  天文,地理,兵法,方术,

  乃至稗官野史,各类杂书,

  不问有用没用,拿来便读,

  读到酣畅处,

  常像喝醉一般手舞足蹈起来。

  别人念四书五经,都在死记名家注解,

  他从不看参考书,只求一刹那的妙悟,

  结果到了考场,

  惨败,再考,惨败,再考,惨败……

  张岱怒了,将毛笔一甩:“老子不考了!”

  人活着本就为快乐,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他从此再没有踏入科场半步。

   贰

  没了功名的压迫,

  张岱越发放浪起来。

  他酷爱繁华,

  所以总要挤在人群里凑热闹,

  哪里人头攒动,火树银花,哪里就有他。

  清明时扫墓,

  他眼中看到的是“不识愁滋味”的郊游:

  男男女女穿着华丽的衣服,

  四处敲锣打鼓,

  有的在船上嬉笑追逐,

  有的欢呼畅饮,沉醉在春光中。

  端午划龙舟,那场面惊险刺激,

  几十条船在水中冲刺拼杀,

  激起无数的漩涡,

  岸上的人沸腾呐喊,热闹极了。

  张岱说“以看竞渡之人胜”,

  划船没多大意思,

  最值得看的是划船的人,

  这场景他看过几十次,总看不厌。

  到了七月半,也就是鬼节,

  他眼中的西湖更是喧嚣嘈杂,

  湖上到处灯烛辉煌,

  各种音乐和歌声响作一团。

  他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风景没什么可看,最值得赏的还是人,

  形形色色的人,在他眼里都可爱,

  妇女抱着哭闹的孩子,

  穿梭呼喊的轿夫,

  低头弹曲的歌姬,

  饮酒赏月的僧人……

  等到人都散了,

  张岱和几个朋友才唱着歌划着船出来,

  欢宴过后,就倒头呼呼大睡过去。

  他还喜欢看烟花,

  那种如梦如幻的芳华。

  很多年后,在乱世的颠沛流离中,

  他仍记得以前的一个苏州人,

  夸他们那里的烟花太盛大:

  “苏州若放烟花,根本没地方燃放。”

  大家都不解:“为什么呢?”

  他说:“天空都被烟花塞满了,连空隙都没有啦!”

  人家笑他说大话,张岱看后才知道是真的。

  他曾言:“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

  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

  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

  张岱永远是人海中的看客,

  贪恋着尘世间的烟火气,

  总要捱到午夜,等人都走光了,

  “曲倦灯残,星星自散”,

  他才缓缓地消失在灯火阑珊处,

  像极了贾宝玉这样的痴人:

  “我这一生,只愿人能长聚,花能常开。”

   叁

  那时他还年轻,

  一味的任纵故我,浪迹四方,

  亦无论如何,都要依自己心意而活。

  看中一块千斤重的木头,

  他就费尽力气,

  将它从京城折腾到绍兴老家,

  还刻上字,当成传家宝。

  他喜美景,就踏遍千里河山,

  有时甚至要冒生命危险。

  泰山路途遥远,且山上寒冷湿滑,

  他登一次觉得不够,

  也不管当地人的嘲笑,

  就冒着遭厄运的风险,再登一次。

  炉峰险峻异常,

  摔下去就是粉身碎骨,

  他一路从谷底攀到顶峰,

  只为领略绝美的烟霞。

  他爱喝茶,就发明出兰雪茶,

  甚至专门养头牛,研制各类食法。

  当张岱听说,

  有位叫闵汶水的老先生,

  不用喝茶就能辨出茶的好坏时,

  他特地坐船去拜访。

  老先生故意怠慢他,

  可张岱执意不走。

  最后老先生忍不住问:“客人怎么还没走啊?”

  张岱洒然答道:“如果我喝不到您的茶,是绝对不会走的。”

  闵老头便烹茶,张岱问他:“此茶产于何方?”

  闵老头答:“是阆苑茶。”

  张岱尝了一口,摇头道:“这是阆苑茶的制法,但味道却不像。”

  老先生偷笑:“那你说说这是什么茶?”

  张岱说:“应该是罗岕茶。”

  闵老头很吃惊:“奇了,奇了!”

  张岱又问:“这水用的是哪里的呢?”

  闵老头答:“惠泉水。”

  张岱又尝了一口:“别骗我,惠泉从千里外运来,怎么会这么新鲜呢?”

  闵老头说了实话:“不敢骗你了,这是取的新水,顺风时用船运来的。”

  他又倒了杯茶给张岱。

  张岱尝过后,笑着答道:“香气扑鼻,味道浑厚,这是春茶,刚才的是秋茶。”

  老先生面露敬意,正色道:“我活了七十岁,

  见过太多的品茶者,却没有一个比得过你!”

  窗外明月在树影里隐现,

  室内的一老一少,

  煮茶清谈,因此结为至交。

  张岱爱看戏,

  以致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

  每逢见到一出好戏,

  张岱恨不得把剧本打包起来,

  使之流传千古而不朽,

  只可惜真正懂的人太少,

  “其实珍惜不尽也”。

  他听戏,演戏,写戏,导戏,

  甚至任性到大闹金山寺。

  有一天夜里,他带着戏班子,

  在雾气腾腾的江上停泊,

  岸上的金山寺早已是漆黑一片,

  他一时兴起,领着一众人涌入寺内,

  在大殿里大张旗鼓地点上灯,

  一时间灯火通明,锣鼓喧天,

  大家穿着戏服,

  大唱起“韩世忠长江大战”。

  和尚们从梦中惊醒了,

  衣服还没穿好,就一骨碌爬起来,

  打着哈欠围观,

  等戏演罢,一众人飘然而去,

  和尚们个个目瞪口呆,

  实在弄不清这伙人到底是人是鬼。

  张岱活得太新鲜,太肆意,

  只是爱戏的人都该深知,

  那戏文里咿咿呀呀的悲凉味:“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看台下的他,总会驻立很久,很久。

   肆

  张岱交朋友有种江湖气。

  他的人缘广到三教九流都有,

  无论什么身份,

  王公贵族也好,妓女和尚也罢,

  他都能与他们打成一片。

  他尤其欣赏那些有真气的人: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因此,他的朋友也都是有血有肉、至情至性的人。

  有一次,他坐在山顶看晚霞,

  与对面一个叫萧伯玉的陌生人闲聊,

  一席话下来,萧伯玉发现自己遇到了知音,

  高兴地忙拉着张岱去他家,

  连着聊了好几晚,

  两人成了无所不谈的好友。

  大画家姚简叔,

  是出了名的孤傲之人,很难接近,

  他和张岱原本不认识,

  但两人却一见如故,定下了生死之交。

  姚简叔直接搬到了张岱家里,

  两人一有空就去喝酒,

  直喝到酩酊大醉,然后跌跌撞撞地回来,

  倒头睡过去,鼾声震天!

  张岱还欣赏像王月生那样清高的风尘女子,

  像金乳生那样痴迷花草的花匠,

  像祁志祥那样深情的浪人。

  在他的眼里,

  这些有性情的人才是真的潇洒自在。

  张岱活得太热闹,

  结交无数朋友,举办无数的宴会,

  狂来说剑,怨去吹箫,

  喝最烈的酒,做行侠仗义的事。

  时而一群人骑着骏马,

  在山林中驰骋围猎,

  时而赏着美景,

  将沿途假和尚的佛像砸个粉碎,

  时而号召众人兴修河道,

  使周围的百姓受益。

  在他看来,“人生本就是拿来浪费,拿来虚度,来换取各种快乐的。

  你活得那么久,如果不快乐,又有什么意思呢?”

   伍

  可是,世道开始乱了。

  成群的盗贼四处流窜,

  各地战况不断。

  张岱47岁这一年,

  前线忽然传来消息:

  清军已经占领紫禁城,

  正式改国号为大清。

  紧接着,清军南下,

  所到之处,逢人便杀,

  留下无数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645年,清军攻入扬州,

  仅仅十日内,就屠杀平民80万,

  攻破嘉定,屠城三回,杀平民10万人,

  江阴八十一天内,城中仅剩50余人,

  苏州、江阴、金华、厦门、广州……

  直杀到“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后来有历史学家统计,

  清军屠杀汉人高达五千万之多,

  致使当时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

  整个天下已经大乱,

  “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张岱失去了一切,

  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流民。

  顺治二年,满人颁布剃发令,

  强令所有汉人剃发蓄辫,

  如果不遵守,一律斩首。

  张岱的好友祁彪佳邀朋友喝酒,

  纵谈古今忠烈,

  然后闭门,

  在祠堂里写下绝命书,投水自尽。

  他的堂弟燕客,

  原本是疏狂不羁的纨绔,

  却毅然投入反清复明的队伍中,

  最后战死在沙场上。

  张岱无数次想到了死,

  想过立刻逃离这悲惨的人间地狱。

  可是,引刀成一快的意气,固然是节义,

  但选择生,却比死难太多太多。

  他要苟活下去,为前朝写一本不朽的历史《石匮书》。

  “然余之不死,非不能死也,

  以死而为无益之死,故不死也。

  以死为无益而不死,则是不能死,

  而窃欲自附于能死之中;

  能不死,而更欲出于不能死之上。

  千磨万难,备受熟尝。”

  他披散着头发,

  带着几卷破书,几张破桌椅,

  隐入山林之中,

  嘲笑自己“如毒药猛兽”。

  只是,“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无数次,望着那个时代的背影,

  望着长绝的故人,他老泪纵横。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陆

  晚年的张岱,过着极清苦的生活。

  他穿粗布衣服,吃最素淡的饭菜,

  闭门谢客多年,甚至常常要饿着肚子。

  但这位固执的老人,

  始终没有向清廷妥协一步。

  他依然年复一年地写《石匮书》,

  做很多前朝的梦,

  竟也没有哀怨,只是常常自我调侃:

  “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有?”

  想必听者也会大笑几声。

  李敬泽先生说他:“明季遗民中少有如张岱这般没心没肺的人。他竟无怨愤、无哀伤。偶尔张岱会感慨,但也只是一声轻叹。”

  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里,

  精心建造了一所园子,

  搭几间棚屋,在门前种上树,

  四周有山崖,有溪流,

  幽深的竹林里,

  有曲曲折折的石板小路,

  他读书,听风,赏月,

  远离一切世俗的纷扰。

  他看到山上有个洞穴,

  就打算死后葬在那里,

  连墓志铭都想好了,

  仍是一副玩世不恭的语气: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

  任世人呼之为败家子,

  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

  古龙在《欢乐英雄》里说:

  “世人皆以痛楚、孤独、悲伤为大境界,

  以为这就是深邃的人生,

  殊不知欢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一个人获取欢乐的能力才是真正有用的能力。

  伤春悲秋、离愁别绪太容易了,

  读几首诗词即可,

  但获取欢乐太难了,非大丈夫不可为之。”

  这就是张岱啊,

  一生如风不舍爱与自由,

  亦能经受住常人无法承受的家国之痛,

  他至死也没有回头,

  因为真正的浪子是不会回头的。

  几百年后,

  有很多人读着他的梦问道:张岱是谁?

  是崇祯五年,

  独往湖心亭看雪的那个痴人么?

  那一天西湖大雪纷飞,那个人欣喜万分。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

文章标题: 浪子张岱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53295.html
文章标签:浪子  张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