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1-08 20:29:06 | 作者:午后呓语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因为过年的原因,这几天都在跟朋友各种聚。
聊天的过程中,忽然发现身边许多人都被家里人逼着去相亲,又或者突然听谁说家里给介绍了一个,半年后结婚之类的消息。
好像身边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相亲这种方式去认识另一半。前几年聊天的时候,如果谁说自己要去相亲,一定会被开各种玩笑,当事人也会无奈地说一句,我也不想去之类的话语。
然而,如今提起相亲这个字眼时,身边大多数人的态度开始由“为什么去相亲呢”变成“唔,也挺不错的呀”。
在相亲之前,双方父母会对各自的家庭情况做一番调查:那个男孩家里在县城有一套房子,还买了车,父母都是XX单位上班的,你嫁过去,绝对不愁生活;那个女孩是幼儿园老师,工作稳定,人长得也很漂亮,家里有一个弟弟,爸妈都快退休了.....
父母通过各种人脉资源调查完,觉得符合他们的预期后,当事人便被安排正式见面,加个微信,看场电影。
觉得可以,继续交往;不行的话,父母电话打一通,下周立马再安排。
说真的,看到身边一个好友,连续相亲三次失败后,她妈还不依不饶地在发动整个家族的力量,帮她看有没有合适的对象时,我突然有种错觉,仿佛婚姻跟爱情,压根就是两码事。
似乎在小镇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到了一定年龄,还不赶紧结婚生小孩,就是怪物跟异类。
昨天去一位朋友家里,正好赶上他妈妈在帮他妹妹找对象。好友说他妹妹以前上学的时候,自己谈了一个,还没带回家,就被家里人逼着赶紧分手,他妈给出的理由就是男方家里太穷了,以后嫁过去得受多少罪。
他妹起初还反抗了一阵子,但后来实在拗不过父母,双方就和平分手了。
我说那个男孩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呀,他家里现在穷,但是只要认认真真工作攒钱,还是会好起来的吧。
好友听完后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他爸妈压根不问男的是做什么工作的,那些他们不关心。
因为好友家里条件比较优越,所以父母自然希望女儿能找一个门当户对的。
我去他家的时候,看到许多亲戚围坐在客厅,讨论谁家的儿子不错之类的话语,好友妹妹一个人搬了个块小板凳,坐在旁边盯着电视看,时不时附和几句,双眼无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似乎对这样的场面已经麻木了。
那一刻,我不知道说什么,只是突然觉得蛮无奈的。
可能跟我骨子里的理想主义有关吧,我一直觉得无论是谈恋爱还是结婚,更大程度上来说,是两个人的事,其次才会涉及到双方家庭。
TA的家庭如何,那都是TA父母的事,我是想跟TA一起生活,又不是跟TA的家庭情况生活。
我跟身边几位朋友说了我的这种想法,他们对我的一致评价就是太天真了,而我对这种说法,挺不认同的。
不知道十年之后,当我也成家,有小孩之后,再来看自己如今的观点,是否会觉得幼稚呢?
在看着朋友相亲的过程中,除了父母一直提到的家庭情况让我无奈外,我也听到许多朋友将“我爸妈不希望我找一个外地的”、“不想我找一个单亲家庭”、“家里人想我找一个公务员”这样的话语挂在嘴边。
每次听到这种话的时候,我都会反问对方一句:“那你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呀?”
然后对方大多数时候,都会陷入哑口无言的境地,许久才说一句看似敷衍的话语: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
好像身边很多人,都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想跟哪个人一起生活?
在我们意识里,似乎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父母意愿来的,而很少想到自己要干嘛。
这种现象,让我突然想起蒋勋在《孤独六讲》里面提到的一个说法,就是在我们从小接触到的文化跟教育里,很少有对“自我”的思考,又或者说不允许有自我思考的部分。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小到大,在做很多重大决定时,例如高考填志愿,谈恋爱,选择工作跟生活的城市,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念想往往不是“我自己内心要怎么样”,而是“我爸妈要我怎么样”。
如果遇到那种严格一点的父母,索性把这些选择,都替子女操办了,也从来不问他们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好像在他们眼中,父母满意的,子女也会相应的同意。
如果不同意的话,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叫做不孝的锅飞过来,压得你无力反驳。
我不否认,有时候以“我爸妈想要怎么”这种问题去做选择,最终得到的结果并不会那么糟糕,毕竟父母走的路比我们多,有他们的经验在,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我还是希望在面临一些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你能试着问一问自己,你到底喜不喜欢?然后把你自己的答案,跟父母要的结果,做一个取舍与综合,可能会更好。
以上,晚安。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