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1-08 18:10:16 | 作者:杨澜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6次
主播 | 杨澜
Hi,大家好,我是杨澜。
岁末年初,大家都忙着自我复盘,我也会问问自己,过去的一年,你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不妨也试试。
因为你盘着盘着就会发现,生活总会在不经意的地方给你当头一棒:
比如有很多人在一年开始的时候就给自己就立下flag:
以后坚决不能浪费生命、坚决不要阿谀奉承、不要畏手畏脚等等等等……
结果呢,曾经发誓不浪费生命的我们几乎一下班就拿着手机,打游戏、刷剧、刷朋友圈,美其名曰放松一下。
一时兴起买的书已经不知落了几层的灰;
当初那个鄙视阿谀奉承的我们也不得不在一个个推杯换盏的聚会上,赔着笑脸和陌生人敬酒,言不由衷,但是又熟练地互相恭维着;
一直坚信自己不会畏手畏脚的我们也渐渐收起了锋芒,不会在会议上侃侃而谈,据理力争,而是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忍耐和妥协。
今天,我就把周国平的这本《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推荐给大家,也和大家聊聊怎样找到自己不讨厌的活法。
我曾经在2006年采访过周国平,当时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人是在雾里行走的。”
他的意思是站在道德的角度上,没有人可以去指责另一些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我们终究将以各自的方式去摸索,去寻找让自己最喜悦、最自在、最满足的状态。
我在寻找的过程当中也会向自己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的究竟是什么?我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
如果你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可以顺着周国平在书中总结的四个途径,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一番心灵的对话,或许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生命本来的样子。
第一个途径就是“不较劲”
也就是“在能掌握的范围内做命运的主人,在不能掌握的范围内做命运的朋友”。
很多人都会跟自己较劲,和朋友较劲、和马路上的其他的车较劲、甚至和天气较劲、和电影的情节较劲……
人在各种较劲中,把自己五花大绑了个严严实实。
那么不较劲,是要我们坐以待毙、玩世不恭或自暴自弃吗?
还真不是。
更确切的说,顺其自然是一种思想上的轻装、努力之后的豁达、雨过天晴之后的清爽和历经沧桑之后的向阳而生。
所以周国平说:“不要死在小事儿上!”
当我们调转视线让心灵活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上的时候,很多烦恼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个途径是:学会恰到好处的去爱,要亲密,但不要无间
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所谓的矩,就是一种分寸感吧。
分寸感又是什么呢?
是恰如其分的关心,是见好就收的止步,是不偏不倚的中立,也是恰到好处的喜欢。
我赞成周国平的观点:要亲密,但不要无间。
没有了距离,分寸感便丧失了。
随之而去的是美感、自由感,相互的宽容和尊重,最终甚至还会影响到爱本身。
第三个途径是要:学会独处
周国平说:我们怎么样来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自我呢?
检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他能否独处。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讲,独处让我们进行内在的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在内在的记忆当中的某个恰当的位置上。
害怕独处的人总是想方设法的避免面对自己,因为这样他会感到自己的贫乏。
而越是不能面对自己,不能独处,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贫乏。
人之所以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其实也是一个自我的疗愈。
读懂自己有的时候比表达自己更为重要。
这里我想给大家推荐三个方法,是我认为行之有效的独处方式。
第一个方法就是“正念”(M)。
第二种独处的方法,我想推荐给你的,就是读书,自己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
还有一种独处的方法呢,就是旅行或者叫单走。
我常常会在采访之余,在当地乡间的道路或者是老镇的巷子随便的去逛一逛。
一个人走过去探探头、问问话、拍拍照,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天的时光,让思想充分地放飞,也让身心真正的放松下来。
当世界安静下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还有一个发现自我的途径,那就是:思考死亡。
周国平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徒劳。
在过去这一年多以来,我们接连听到著名人士离世的消息,其中呢有不少都曾出现在《杨澜访谈录》的嘉宾名录中。
2019年12月,作家余光中先生辞世, “河水不回头,河常在。”
让我想起苏东坡的“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死观。
而我们之所以要思考死亡,也正是因为我们想要知道该怎么活。
最后,我们重新问一下自己这三个问题吧:
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的究竟是什么?我又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
别着急!不用急着回答。
这个世界是我们第一次来,也是最后一次。
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探究,如果提前过多地知道答案,人生就会失去一些刺激和神秘感。
而那些已经找到答案的,我要恭喜你,因为在今后的岁月里,你会更有机会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来源:本文为天下女人原创内容,节选自音频付费节目《杨澜的私人书单:Big Girl养成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