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4-28 00:41:29 | 作者:麦客的春天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中国文化滋养了中国文人志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贯的精神抱负和精神追求。有许多文人志士在工作之余,为中国崛起而写作。然而令他们心寒的是,他们的作品并未违反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结果刊载之后不久就被删除。如此恶劣的舆情生态,让他们担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唐太宗从谏如流,能够听取魏征、裴寂等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最后成就了贞观之治。如今的言论不畅,会不会让我们的地方官员滋生腐败而影响我们国家崛起的大局呢?
什么样的帖子被删?
经过梳理分析,大概这几类帖子,虽然不存在违反法律条文的问题,但容易被媒体无端地删掉。
一是反映官员不作为的帖子。因为地方上买官卖官问题依然严峻,通过这种途径达到上位的官员,大多无所作为,只是吃白饭混日月而已。对此,老百姓有意见,就写成文章或帖子,发表在网络上,意在引起高层的重视,能够坚持“唯才是用”的用人导向,让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达到精益求精的高度,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领导基础。
二是反映官员乱作为的帖子。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已经是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基本行为规范。然而,一些干部一旦爬上领导岗位,口头上讲的是新时代的“为人民服务”,而言行举止依然是过去封建官僚主义的老一套,以言代法,一言堂,家长专制等等的乱作为,损害党政形象,侵害人民利益。对此,老百姓写些文章发发感慨,也希望能够引起上面的高度重视,大力净化地方政治生态,以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输在地方领导干部队伍上。
三是反映官员贪污腐败的帖子。官僚腐败毒瘤恶化社会风气,腐蚀党的纯洁机体,影响中国崛起大业,是党和民族复兴的最大隐患。然而,一些地方“不敢反腐,不能反腐,不想反腐”的问题依然严重。对此,一些有识之士拿起笔来,进行口诛笔伐。
删帖的动机是什么?
一些地方官员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搞贪污腐败的现象引起人民汹汹的舆情,害怕被中央发觉,而招来巡视利剑。为了自保,这些地方官僚集团就想到和有关媒体合作,删除某些特定帖子,以灭除汹汹的舆情之火,好让他们放心的大胆的“关门搞腐败”。
删帖的手段是什么?
如果帖子本身是非法虚构而成,那么这些地方官僚肯定会理直气壮地将笔者绳之以法,以解其恨。因为除了法理之外,他们更有权力优势。可是,被删帖子是实事求是的反映了问题。那就得采用暗箱操作进行删帖:一是用手中的权力让媒体主管去办理删帖事宜,二是用金钱疏通媒体管理员去直接删帖。
删帖有哪些不良后果?
“互联网+”媒体建设是一个世界潮流,它能够打造无处不在的媒体监督平台,让官员不敢有丝毫私心杂念,而去更加廉洁高效的“为人民服务”。可是,这些带有私心杂念的删帖行为是逆潮流而动的愚蠢之举,它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一是严重侵害了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言论自由权。剥夺了人民的发声平台,让人民有话无处说无处诉,官民不能有效互动,会因为积怨太多而走上官民对立,最后发展成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
二是更加恶化地方政治生态。“小虫和大船”的故事告诉我们,看似平常的小毛病如果不及时改正,最后会发展成危害全局的重大事件。如果地方官员不接受群众监督,继续安逸地“关门搞腐败”,最后毁了自己,毁了家庭,还会给地方政治生态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三是虚假信息误导社会。如果因为地方官僚集团利益而删除群众的真实舆情,那么留在网络上的是为地方官员“歌功颂德”的虚假舆情。如果一个社会被虚假舆情所引导,那么将会产生怎样可怕的后果呢?地方架空了中央,中央误判地方形势,人民痛恨地方官僚。如果这种情况一旦形成,并恶性循环下去,那对社会对国家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真
依法建设健康的舆情生态。
删帖的程序是什么?违规删帖的后果是什么?什么样的帖子不能删?删了不应该删的帖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对于这些,国家应该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彻底的依法保障公民在“互联网+”时代的言论自由,以免地方弊政出现无人监督的真空而造成大错特错的社会恶果。
依法禁止乱删帖,依法打造健康舆情生态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及时准确地予以回应。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