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2-07 21:41:10 | 作者:房国晨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9次
您阅读的是本公众号的第 696 篇原创文章
朋友小魏觉得非常委屈,但一直没有想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原来,昨天早晨一上班,主管就当着经理的面问小魏:
“昨天你们几个提前离开单位,去哪家饭店了?”
小魏心里纳闷儿,脱口说道:
“昨天我没跟谁去饭店呀。”
主管狠狠地说了句:
“无视制度,你等着吧。”
说完转身就走了,小魏愣在那里,只是觉得哪儿不对劲儿,却不知道从哪儿说起,况且主管已经离开,自己也没了辩解的机会。更可怕的是,经理的眼光也透着愤怒。
小魏的问题就出在他被陈述句套路了,没有充分警惕陈述句。
没错,有些人说的陈述句是必须警惕的。
我接触过一些人,他们擅长以陈述句,将非事实抛出,然后补上一句毫无意义的疑问句,再等着你自乱阵脚、自破逻辑。这类套路往往非常有效,因为人们会下意识地先注意后面毫无意义的疑问句,不去对前面的陈述句做判断。当然,做过逻辑训练的人例外。
我的一个朋友就讲过他是如何用这种套路去获取想知道的信息的。他小时候父母给买了一辆自行车,他非常宝贝这辆自行车,不肯给弟弟骑,怕弄坏了。但弟弟还是在他不在家的时候,偷偷骑他的自行车。有一次他回家,发现自行车的左车把被摔坏了。他知道如果直接问弟弟自行车是不是他摔坏的,弟弟肯定矢口否认。于是他问弟弟:
“你骑自行车出去,在哪摔坏的?”
他把弟弟骑自行车出去并且摔坏了这件事,当成已知的既定事实陈述。弟弟一时转不过来,就被带进去了,自然免不了被一顿痛打。
这个例子当然也说明不了太多,在亲情里耍小花招或者被耍,最多只是一顿痛打。但在社会中就不同。当对方跟你是对立关系,存在利益纠纷时,避不开这些“陈述句”的套路,就不止是一顿痛打了。
更何况这类套路比比皆是,当你躲过了如摔坏自行车这类浅显的陈述句,能保证躲得过更高明、更有预谋的陈述句吗?
遇到“陈述句+疑问句”首先要关注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
被社会教做人,远比你想象的痛。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