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火坑里

时间: 2019-11-27 21:43:23 | 作者:感觉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火坑里

  今年中秋节,下半年第一波冷空气袭来,团聚的热情没能抵挡住寒冷,嘎婆屋的火坑燃起了旺火,而我也有幸在中秋这一天吃了顿无比正宗的湘西村里柴火饭。那时正是秋季菌类疯长,大姨在山里面采摘了不少剥皮菌。清洗干净的剥皮菌,在沸水里焯好后放在一边冷却。把燃烧的柴火夹走,留下猩红的火星,此时铁锅的温度刚刚好。大姨把冷却了的剥皮菌倾盆倒入锅里,用锅铲将其整齐摊平,剥皮菌的水分在柴火的烘烤下一点点蒸发。大姨掐准时机,在剥皮菌还保留最后一点的水分时,加柴倒油放干辣椒,火越燃越旺,剥皮菌在锅里发出滋溜滋溜的响声,喷香四溢。加盐放葱花,起锅。我忍不住用手抓了一块放进嘴里,确实美味。这次团聚人没到齐,但毕竟是年后第一次团聚,也是实属难得了。桌子摆在厅堂,老老少少围桌而坐,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多少是一个家族福气的证明。年迈的二嘎婆盛了满满一碗的饭菜,追着小孙子到处跑;阿爸举杯和嘎公喝着从场上买回来的苞谷烧,边喝边点评今天的菜色,每每这时大姨一定会说:“不好吃下次换你来炒!”然后大家一齐竖起大拇指笑着说:“特别好吃!家里就你厨艺最好!”在湘西,至少在我的老家,我们不叫“火塘”,而是叫“火坑”。火坑里燃起了旺火,大家围坐一圈。嘎婆上半年病了一场,前前后后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这也是一家人今年中秋得以小聚的原因之一。“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外婆消瘦了不少,本来就小小的一个人,现在更有如柴之势,看着她步履蹒跚的样子,心里难免有些哀伤。身体好的时候,嘎婆会去山上烧一些“刨火炭”,一个火坑已经容不下这么一大家子人了,再加上这些年新添了不少成员。刨火炭罩在烤火架里面,暖和干净又不用担心烫到小朋友们。村子里不少人家都像嘎婆这样,烧一塘旺火,再备至一盆炭火。我还是喜欢和大家一起围坐在火坑边上,听长辈们闲聊,村子里的八卦通常就是从这里传出去的,每个村子都会发生一些你无法想象的事情。而更多的时候,他们还是聊一家人的近况。火坑里烧着嘎公存放了好几年的老树根,这些天下雨,有点回潮,嘎公将老树根架在几根略小的干柴上,用以助燃。一根干柴从中间燃断,老树根顺势倾斜倒进火坑里,火苗跃动,火星上窜,红红火火。我对火坑最深的一个印象,是我阿婆说的“旺火招客”。年幼时,阿婆说,火坑里的火苗随风剧烈跃动时家里就会来客人,我记得阿婆第一次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家火坑里的火苗正在跃动,晚饭时三婆婆就来了。我牢记着这句话,每当火坑里的火苗随风剧烈跃动,我就会抑制不住地向门口张望,极为期待客人的到来。甚至当我想家里来客人时,会张大嘴巴朝着火坑用力吹气,然后望向门口,心想着:客人怎么还不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对着火坑大口吹气了,因为我从火坑边期盼客人到了的幼童长成了坐在火坑边阿婆盼望归来的游子。阿婆八十岁了,和满满一家同住在城里,村子里的老木屋空置着。不知道没有火坑里跃动的火苗,阿婆是否还会知晓将要到来的客人。昏暗的天色,大姨一家没有留下来过夜,我也没有。村口就是209国道,往左是花垣的方向,往右是吉首的方向,多年来,嘎公和嘎婆一直站在村口,目送我们两家向左向右。大姨家的小孙子,我可爱的小外甥,一个认床的小屁孩,晚上只在自己家里才能睡得着。小孩子站不住,大姨一家沿着国道线走了,背影越来越小,终于隐入茫茫夜色中。嘎公和村口的人家闲谈,嘎婆陪我站在路边等车,不时问几句工作上的事。我一手揽住嘎婆的肩膀,实在不忍让她与我一起在这里受冷,要她先回去,我自己在这里等。——天很冷了,回去吧!——等你上车了我再走!——回去吧,不然火坑那堆旺火就可惜了。——哪里可惜了,我天天都可以烤火,倒是你,回去就只能烤电火炉了。——是啊,还是火坑里的火烤得人暖一些。我也上了车,嘎婆微微挥动着手跟我说再见。车子一路疾行,到了吉首,我又去满满家坐了一会儿。满满和满娘带着堂弟堂妹出去了,阿婆在家里,双手双脚没在烤火架里,里面放的是去年我和她一起去买的电火炉。我说外面下雨了,天很冷。阿婆问我嘎婆家今天都有哪些人来?炒了什么菜?你二嘎婆家也去了吗?你嘎婆身体好些了吗?我都一一回答了。末了,阿婆又问道:天冷了,火坑烧火了吗?我说:烧了,很大的火,很热。阿婆笑着说:火坑烧的火当然热了。火坑,于我而言是童年的记忆,是一家人年节时“围炉夜话”的场所;于阿婆她们而言,却是一生的记忆。以前,春夏秋冬,她们都要围着火坑忙活,白天黑夜,总有干不完的活。火坑里堆满了干柴,旺火已经燃起,冬天,来了。

文章标题: 火坑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38489.html
文章标签:火坑

[火坑里]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