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想了解竹林七贤/谢安等等魏晋南北朝的名士请问有什么书推荐

时间: 2023-10-05 17:01:0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想了解竹林七贤/谢安等等魏晋南北朝的名士请问有什么书推荐

竹林七贤是哪七贤,分别有哪些代表作?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

01.嵇康


       嵇康(223年前后-263年前后),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因曾官至曹魏中散大夫,故后世又称嵇中散。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魏晋时期文人团体“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并称嵇阮,同为魏末文学界与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激烈抨击世俗规范,主张顺应自然法则,保全人的天性,积极推广服食养生理论,在当时即具有非常高的声望及号召力。后因卷入朋友吕安的诉讼而入狱,权臣司马昭忌惮他的言论影响力,在锺会的建议下将其处死。

       在他死后,其思想主张在东晋及南朝受到了极大的推崇,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构成理论。随着神仙道教的兴起,嵇康本人则被神仙化,包括作为正史的《晋书》在内,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的记述中参杂了相当多神怪、传奇的内容。而他坚持思想与人格的自由,不追逐世俗名利,为追求正义而牺牲的品质,被后世视作中国传统文人清廉正直、不畏强权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幽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赋》《声无哀乐论》

02.阮籍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中国三国时期魏的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与嵇康并称嵇阮。

       阮籍的思想可以分为两阶段。早年阮籍信奉儒家思想,自述:“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甚至有“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的诗句,表达对于庄子想法的不认同。可是后来阮籍观察到当时的政治现实的残酷之后,逐渐接受老庄的思想,著有《大人先生传》、《达庄论》等文章,批判儒学的想法。因为在那个政治险恶的年代,即使有济世思想,作为文人也会在政治上不得意。面对同时代文人被诛杀的命运,导致对于现实的希望破灭,自然会趋于消极的避世思想。[8]阮籍这些充满老庄思想的文章,对当时的玄学潮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代表作品】《咏怀诗八十二首》

03.山涛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中国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河内山氏。“竹林七贤”之一。好老庄之学,与嵇康,阮籍等交游,为人小心谨慎,山涛在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大,一直到四十岁才开始为官。投靠司马氏,仕途平步青云。生活非常节俭。后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山涛虽然积极追求功名,但为官清正,能在污泥浊水的环境下洁身自好。
县令袁毅曾送给山涛一百斤丝,山涛知道袁毅肯定不会只向他一人行贿,立即举报就会得罪一大批官员,于是暂且收下。
后来袁毅获罪,招供了所有行贿情况,山涛这才上交那一百斤丝,丝上积满灰尘,印封完好如初。 乱世之中,保全自己之余才能有所作为,这点山涛做得很出色。

04.刘伶


       刘伶(约221年-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

【代表作品】《酒德颂》

05. 阮咸


    阮咸出生于三国魏朝前期,在竹林七贤中仅比王戎年长。阮咸为人“任达不拘”,年少时与其姑母家的鲜卑婢女私通。阮咸之母去世后,姑母将远行,起初答应留下此婢,临行时又将她带走。守孝中的阮咸得知,借客人的驴子急追姑母。追得后,阮咸穿着孝服与婢女共骑一驴返回,说“人种不可失”。因此为世人所讥。后来此婢生得一子,阮咸写信给姑母说:“胡婢遂生胡儿。”姑母回信答道:“《鲁灵光殿赋》曰:‘胡人遥集于上楹。’可字曰‘遥集’也。”此儿即阮孚。阮咸嗜酒,尤其与族侄阮脩意气相投。阮咸曾与族人聚饮,不用酒杯,而将酒盛在大瓮中,几人围坐在瓮前对饮。此时有一群猪也来寻酒,阮咸便直接与猪群共饮。按照魏晋时风俗,七月七日,阮氏各族都将华贵的衣物拿出来晾晒。唯独阮咸在庭院里挂了一条布犊鼻裈[4]。有人问他何故,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西晋初年,阮咸出仕为散骑侍郎。山涛举荐其为吏部郎,评之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若在官人之职,必妙绝于时”。晋武帝因阮咸所为多违礼法,改用陆亮。阮咸由散骑侍郎出任始平太守后病逝,《晋书》本传则谓其“以寿终”,大约卒于晋武帝末年。无著作传世。

06.向秀


       向秀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友善,在山阳隐居。嵇康打铁,向秀为其佐鼓排;吕安种菜,向秀助其灌园。

【代表作品】《思旧赋》

07.王戎


       王戎(234年-305年),字濬冲,小字阿戎,琅邪临沂(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北)人。西晋大臣,官至司徒,封安丰侯,人称王安丰。生于魏青龙二年(234年),卒于晋永兴二年(305年),出自魏晋高门士族琅邪王氏,为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凉州刺史王浑之子,与太保王祥同宗。王戎是“竹林七贤”中最年少的一位。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魏晋风华》精华解读

荐 语

随着《军师联盟》大热,人们对于“三国”后续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乱世之奸雄曹操,心狠手辣的曹丕,野心家司马懿,以及阮籍、嵇康、山涛这些人在竹林中组成的小团体……精彩人物轮番登场,形成了极富个人色彩的魏晋时期。

而本书《魏晋风华》,则以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为线索,对这一时期做了一次系统解读,揭开魏晋美学的面纱,帮你读懂魏晋,读懂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怀~

作 者 简 介

魏风华

历史写作者、小说家、诗人。曾以《唐朝的黑夜》三部曲惊艳于历史写作圈,被誉为“创意历史”和“中国怪谈”写作的开创者、“中国的小泉八云”,本书就是他的代表作!

其诗歌和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花城》、《葵》等国内重要文学期刊,著有长篇小说《平安夜大冒险》、诗集《硬石镇》。2021年以《抗日战争的细节》荣登“新浪中国好书榜2021年度十佳人文社科好书”,其后相继推出畅销续集。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魏晋风华》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  魏晋简介

二  曹魏政权

三  司马政权

四  竹林七贤

五  世族王家

六  世族谢家

正 文

一、魏晋简介

魏晋时期指什么?

魏晋时期,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的时期。

与汉朝的敦实厚重、三国的慷慨激荡、唐朝的盛大开放、宋朝的清丽婉约不同,魏晋人物以率性不羁、旷达玄远著称。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精神时尚和审美追求,魏晋也因此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和争议最大的时代。

魏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曹魏政权把持朝政,代表人物有:曹操、曹植、阮籍、嵇康等。

第二阶段,皇位为司马氏所夺,改朝为晋(西晋),代表人物有:司马炎、王导、王衍等。

第三阶段,八王之乱后,西晋为北方诸民族所灭,司马睿于建康称帝,史称东晋,代表人物有:谢安、谢玄等。

魏晋时期三大特征

1. 大分裂。中国历史上最漫长的分裂时期,前后达三百年之久。

2. 皇权衰退,门阀士族把持权柄。

3. 老庄玄学盛行。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甚至喊出了“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

二、曹魏政权

海边的曹孟德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出生在一个复姓夏侯的家庭。父亲夏侯嵩投靠当权宦官曹腾做了养子,举家皆改姓为曹。这成了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

当年袁绍诛杀宦官,曹操也参与其中,曾有清流大臣质问曹操:“阿瞒啊,你本是宦官养子之后,有什么资格参加我们这样高尚而伟大的行动?”

曹操徐徐道:“干君何事?”

四字道尽曹孟德心中苦味,纵有美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又能如何?

辽地平定。秋九月,曹操凯旋。他特意走了一趟河北昌黎,登上附近的碣石山,眺望大海,苍茫如幕。

面对辽阔的大海,迎着潮湿的海风,人们总会结合自己的人生境遇而遐思万千。曹孟德也不例外。在人生的秋天,他在极目远望时,写下那首淡然而又百味杂陈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对于曹操来说,观海天之辽阔,感宇宙之无极,想人生之微茫。生命至此,谁能不动情?

难怪有人说,所谓“建安风骨”,孟德一人之风骨而已。魏晋开篇在这样一个浪漫的统治者身上,后面的故事有多精彩可想而知。

帝王亦名士

在曹操死后,曹丕代汉而建魏,并采纳尚书陈群的意见,建立了“九品中正制”。曹丕的才情虽不及父亲和弟弟,却也有着异于常人的风范。

据《世说新语》记载,“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文采斐然,深受曹丕喜爱。

在他死后,曹丕大为悲伤,亲临灵堂,对身边大臣说:“王粲在时,喜欢听驴鸣,你们可以各学一声驴鸣,为他送行。”

一时间,灵堂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驴鸣,就连曹丕本人也在其中。

七步成诗的曹植

曹丕和曹植兄弟俩,各自遗传了父亲一半的特质,曹丕狠辣有政治天赋,曹植禀赋中透着一股诗意,更受父亲的偏爱。可终究是曹丕夺了皇位,这时曹植是否能够保命,全在兄长一念之间。

《世说新语》中记载,曹丕夺得皇位后,曾让曹植七步中作诗,如果作不出,就要杀了他。曹植听了,当即便念出一首: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听罢曹植所作的诗,曹丕到底还是动了些许恻隐之心,放过了弟弟。

高贵乡公之死

曹魏政权,自曹丕之后传给了曹叡,曹叡之后传到了曹芳。此时,日渐老去的司马懿,被曹氏一族边缘化了。但他不甘心,于晚年发动“高平陵之变”,完全掌握住了魏国的实权,曹家皇帝成了司马家的傀儡。

多年后,魏帝曹髦年轻气盛,不堪被司马昭遥控和凌辱,竟召来三位大臣,意图诛杀司马昭。

一个闷热的早晨,曹髦义无反顾地挥剑登上了辇车。这一去,无疑是以卵击石,虽一路上司马昭的手下忌惮于曹髦皇帝的身份,不敢下手,但最终,他还是被心狠手辣的贾充派人一戈刺穿了,当场毙命!

三、司马政权

发现司马炎

经过高贵乡公一役后,曹家算是气数尽了。

在司马家灭了蜀国以后,魏元帝曹奂干脆就把皇位禅让给了司马炎,因此,司马炎成了晋的开国皇帝。不久后,他又灭了吴国,正式终结了三国时代。

关于司马炎的性格,有两个典型的故事:

司马炎与诸葛靓是小时候的玩伴,无奈一个成了皇帝,一个成了亡国叛臣之后。在一次宴会上,司马炎喝高了,对诸葛靓说,“你还记得小时候一起玩的事情吗?”此时,诸葛靓早已泪流满面,狠狠地说,“我不能学豫让那样吞炭漆身,矢志报仇,已经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你还用这话激我!”司马炎听后非常惭愧,闭门几日不出。

另一次,司马炎到女婿王济家串门,看见大厅里,排列两厢的婢女上百人,一个个都穿着绫罗绸缎。饭桌上的器皿,也都是珍贵的琉璃杯。这排场比向来勤俭的司马炎,不知奢侈多少倍?随后,上了一道烤乳猪,皇帝吃了一口,顿觉鲜美异常,和自己从前吃过的不一样,就问王济,王济轻轻地回答:“这些小猪在被蒸前,都是用人奶喂养的。”司马炎听后,未等宴席结束,便提前告辞了。

司马炎这个人优点多多,别人夸他“仁以厚下,俭以足用”,一点儿都不过分!

傻皇帝司马衷的深情

司马炎死后,他的二儿子司马衷继位了。这位皇帝的智商,着实让人捏了把冷汗。“何不食肉糜”这个典故,就是从司马衷那里来的。

饥荒之年,饿死了许多人,这事传到司马衷耳朵里,他反倒觉得奇怪,“都饿死了?不会吧!没有粮食,为什么不喝肉粥呢?”

司马衷虽傻,却是个极重感情的人。八王之乱中,嵇绍以血肉之躯,掩护司马衷逃跑,在敌人的乱刀砍杀之下,司马衷大声道:“嵇绍是我的大臣,他是‘竹林七贤’嵇康先生的儿子,请你们不要伤害他……”士兵回答:“我们得到的命令是,除了皇帝之外,格杀勿论!”就这样,嵇绍死在了司马衷跟前。

后来,司马衷被劫持到了邺城,侍从要给他洗衣服,他说:“这上面有嵇绍的血,请不要洗!”

不见长安

八王之乱后,西北部少数民族趁虚而入,西晋就此灭亡。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一日,司马睿膝头抱着年仅几岁的司马绍,恰逢有人从长安来,司马睿就问长安和洛阳一带的消息,想起中原沦陷,不觉间泪流满面。司马睿问儿子,“你觉得我们离长安远,还是离太阳远?”司马绍答道:“当然是太阳离我们远,我只知道有人从长安来,却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

司马睿听了非常高兴,觉得儿子很聪明。隔天,司马睿把这件事情说给大臣们听,又问了司马绍同样的问题。可这时,司马绍却说,“太阳近!”正当群臣诧异之时,他徐徐说道,“我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却看不到长安!”

语毕,在座一些从北方南渡而来的老臣,不禁想起悠悠往事,潸然泪下。

四、竹林七贤

何谓竹林七贤?

竹林会集,主要活动时间在嘉平年间。此时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魏国朝野重新洗牌,时局异常混乱。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却在机缘巧合之下,碰到了一起,他们啸聚竹林(今河南焦作云台山地区),索琴饮酒,纵情不羁,口言老庄,心怀玄远,以老庄之道慰藉当世情怀。

相视一“啸”

啸,一种歌吟方式,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魏晋时期多有名士之啸。史上记载,阮籍善啸,百步之外,都能清楚地听到。

相传,阮籍曾在苏门山遇到隐士孙登,和他谈论上古玄远之道、修身养性之术,孙登寂然无语,只是呆呆地看着阮籍。后来,阮籍不再说话,也与那人对视。良久,阮籍忽有所悟,长啸了一声,兴尽而返。行至半山腰,忽闻山上传来一声长啸,如鸾凤之音,响彻山林,回头望去,那啸者正是孙登。后,阮籍写下《大人先生传》。

金兰之交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人。

因在山阳为官,结识了嵇康、阮籍,三人结金兰之好,并入竹林,老在一块儿喝酒。

可是,山涛的妻子韩氏心里却犯嘀咕:几个大男人,这样走得也太近了吧?一天,韩氏便以此事问山涛:“我想偷偷看一下,这两个你整天夸奖的人行吗?”山涛大笑:“有何不可?”

适逢嵇康和阮籍乘车前来拜访山涛,到了晚上,韩氏透过墙上的小洞窥视嵇、阮二人,顿时被迷住了,只见嵇康身高八尺,如玉树临风;阮籍松颜鹤相,颇有得道仙人的气质。

转天,山涛问老婆感想。韩氏说:“我觉得,你的容止与才华,比不上他们俩;之所以跟他们成为朋友,靠的是你的见识和雅量。”

山涛笑答:“正是此话,他们二人也常说我在这方面超过他们!”

知夫者,妻也。

嵇康与山涛绝交?!

嵇康是曹家女婿,十分鄙视司马家的做事风格,因此对司马家采取彻底不合作的态度。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想要推荐嵇康做官,他却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志。

嵇康藉由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一句,矛头暗指司马家。这件事传遍了魏国名士圈子。

其实,嵇康与山涛并非真的绝交,后来嵇康因吕安事件被捕,儿子嵇绍去探望父亲,嵇康说:“不要害怕!我死之后,有山涛叔叔在,你就不会成为孤儿!”父亲被杀之后,嵇绍果然在山涛的抚养下长大,并被荐举为官。

王戎曾说:“与嵇康交往二十年,未见其喜怒。”可以说,嵇康这份雅量,一直保持到了临刑那一刻。传说当日,嵇康被押上刑场,索琴弹了一首《广陵散》,不动声色,从容赴死。

此刻,在杀与不杀之间,司马昭还是犹豫的。毕竟嵇康是名士中的旗帜性人物,杀其人寒士心的事他必须考虑。但当洛阳的三千名太学生为嵇康求情,愿意拜其为师时,司马昭还是下了最后的决心。

于是,刀落了,升起的是光辉,照亮了后世千万名士的情怀。嵇康去了,留给我们一个潇洒的背影……

远远的,依稀听见嵇康说道:“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哎,可惜了当初没有教给袁孝尼,现在《广陵散》要失传了。)

刘伶嗜酒留其名

李白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句诗说的是他自己,更是在说刘伶。

刘伶爱酒,数竹林七贤第一,“三十年”专注只做喝酒这一件事。据说,刘伶喝酒喝得很凶,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带着锄头跟在身边,说:“死便埋我!”

刘伶纵酒放达,常脱衣裸形于屋中,有一次,别人看见了,故意讽刺他,却被刘伶反怼了回去:“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为什么跑到我的裤子里来了?”

小阮的故事

阮咸是阮籍哥哥的儿子,在竹林七贤中,酒量排在刘伶和阮籍后面,位列第三。

爱喝酒的同时,他也是知名的音乐家,为我们留下了由琵琶改造的乐器——“阮”。而在这儿,将为你着重讲述的,是一个源自于他的成语:

按照魏晋风俗,七月初七,要在庭院中晾东西,这实际上是各家炫富的机会。其他各家晾的尽是绫罗,而阮咸却在院子里晾了个粗布裤衩,别人问他,阮咸回答道:“未能免俗!”

当然,这里面充满了讽刺的味道。

向秀心中的矛盾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向秀自幼喜好老庄之学,是数一数二的庄子研究者。除了研究庄子,他另一个爱好是和嵇康一起“玩耍”。他们或是在大树下,光着膀子打铁;或是一个弹琴,另一个坐在草地上合掌倾听。

在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昭杀害以后,向秀经一番强烈的心理斗争,最后还是决定到洛阳(司马家掌权之地)当官。

在大将军府,司马昭接见了向秀。对于杀嵇康,司马昭终是后悔的。在一丝愧疚中,他踞席而坐,问向秀道:“我听说先生有箕山之志,欲隐居泉林!可为什么又出现在我面前?”向秀望着司马昭,徐徐道:“巢父、许由自是狂狷之士,不值得去羡慕。您就说给我什么职位吧。”司马昭大笑,继而默然。

向秀终究不是个极端的人,他主张自然与儒教合一,认为天性即逍遥,而君臣之道也是天性之一。

王戎与妻子卿卿我我

王戎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琅琊王家人,是王祥(卧冰求鲤者)的族孙。王戎后来当了官,最终以司徒之位,位列三公。

王戎跟妻子感情非常好。妻子常称王戎为“卿”。在魏晋时,“卿”是不能随便叫的,所以王戎就对妻子说:“一个女人家,老称自己的丈夫为‘卿’,不合礼法,以后别这样叫了。”王妻娇嗔道:“亲你爱你,才叫你卿;我不叫卿,谁叫你卿?!”王戎听后默许。

嵇康、阮籍死后,某一天,王戎穿着公服,坐着专车,路过黄公酒垆。王戎回头对车上同坐的人说:“当年我跟嵇康、阮籍曾共酣饮于此酒垆!现在嵇公去了,阮公又去了,而我又为政事羁绊。今日视此酒垆虽近,却有山河之远。”

五、世族王家

琅琊王家

刘禹锡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王”“谢”原指魏晋时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他们虽不是家族鼎盛的唯一一个,却是魏晋最具代表性的。

王家的兴旺,始于魏晋南北朝第一孝子,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被认为是中国式孝顺的极致。孝是魏晋时所推崇的,虽然王祥家贫,却因“举孝廉”而出仕,一路官至太保,被授予公爵。

经过曹魏时的奠基,西晋时的发展,到了东晋王朝,王家官至五品以上的有161人,其中做到一品官的达15人之多,一度出现了“王(琅琊王家)与马(司马家),共天下”的局面。

王家人物关系图(局部)

东床快婿

魏晋时期,世族之间以联姻的形式互为支持,盘根错节。西晋时,王家、羊家、裴家、阮家就互联姻缘;东晋时,王家、郗家、谢家等也是如此。世族的婚姻,大多是先确定对方的家族,随后才确定具体人选的。

话说当日,太傅郗鉴在京口,遣门生带给王导一封信,求女婿。王导说:“君往东厢房,任意选之。”

门生归来对郗鉴说:“王家诸位公子郎确实都不错,听说来选女婿,一个个都挺矜持的,只有一个哥们儿坦腹东床,好像没听到这回事儿一样。”

郗公说:“就是他了!”

你道那人是谁?正是鼎鼎大名的王羲之!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东床快婿”,用来形容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

“雪夜访戴”的王徽之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生性放旷自由,最具魏晋名士风度。

冬日傍晚,王徽之坐在庭院中,遥望暮色中大雪纷飞的世界,一阵欣喜,忽然想起了老朋友戴逵。徽之心血来潮,命侍从备船,当即要去拜访。经过一夜行船,黎明时分,王徽之终于看到戴逵的住处。可在戴逵宅前,他将拍门之时,居然出人意料地收了手。还没有见到朋友,他便转身上船,原路而返。

后来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道:“我本是乘兴去的,兴尽了便返回,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

在另一个故事中,王徽之放旷,遭遇到他人雅量的正面交锋,故事就变得更有趣了。

在会稽山阴,王徽之曾去拜访郗恢。去时,郗恢还在里屋小睡。王徽之便在厅里等了一会儿,一眼瞥见郗恢那张珍稀的西域地毯,于是问郗恢的手下:“阿乞(郗恢)从哪儿得到此物?”

还没等手下回答,王徽之便命自己的随从把那毛毯卷起来送回自己家了。等郗恢来到厅里,看到自己珍稀的毛毯没了影子,便问毛毯去哪儿了。

王徽之随口答道:“刚才有个大力士背着跑啦!”说话时,脸色自然极了。

郗恢知道十有八九是王徽之在捣鬼,竟也没露出不高兴的神态。

这是魏晋时期最典型的故事,一个人放旷,另一个人就有雅量,放旷是一种高级的表现,而雅量就是一种更高级的表现。王徽之的放旷是自然不造作,而郗恢的雅量则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内在涵养。

六、世族谢家

芝兰玉树

陈郡谢氏,魏晋时期另一个顶级门阀。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为晋军大胜立下汗马之功,奠定了陈郡谢氏为东晋以及南朝的士族地位。谢家子弟,多有出类拔萃之辈。

有一天,谢安把子侄们召集到一起,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我总希望谢家子弟出类拔萃?”他的侄子谢玄,站起来,回答道:“就好比芝兰玉树,都希望能长在自己家的庭院里。”

这话虽自私,但也是人之常情,听完谢玄的话,谢安抚掌大笑。自此以后,成语“芝兰玉树”即用以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

谢家人物关系图(局部)

谢安携妓出风尘

四十岁之前,谢安隐于会稽东山,是为高卧东山。这期间,朝廷屡次召其为官,均被拒绝了,最后朝廷急了,以谢安历年征召不至,而下令终身禁锢其仕途。

谢安中年时,家族遭遇了一系列变故,谢家位高权重的三人非死即废,家族在朝廷中眼看着就要失势了。此时谢安决定起于东山,出仕为官!当然,朝廷一听谢安要出山,巴不得呢,早把前面说的气话都给忘了。就这样,谢安带着一大帮美丽的歌妓来到京城建康,同时也带出了“东山再起”的成语,李白在诗中赞誉道:“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小儿辈大破贼

在“淝水之战”中,谢玄一招诱敌之计,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得胜的消息传到京城建康时,在幕后指点江山的谢安,正在跟人下围棋。

看完书信后,谢安默然无言,把信件放在一边,继续慢悠悠地下着棋。

客人知是前线急报,便问战局如何,谢安并不抬头,二指夹着一枚棋子,徐徐答:“小儿辈大破贼。”其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谢安所表现出的,正是典型的晋人雅量,并非该喜而不喜,而是该喜而不露喜悦之情。

谢灵运之死

谢安死的那一年,其侄谢玄的孙子谢灵运出生了。谢灵运自视甚高,赞誉曹植时,不忘自夸道:“天下有才一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只可惜,谢灵运成年时,恰逢魏晋门阀政治行至末路,东晋政权被刘裕所夺,后者出生寒微,建立宋政权后,崇尊儒术,并对二百年放诞不羁的世家大族进行打击。这样的背景下,有着魏晋名士风度的谢灵运生不逢时,一再被贬,终为奸人所害,以“谋逆罪”被处斩。

谢灵运死了,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死,也标志着魏晋风度的消亡。

结 语

从曹魏到司马晋,从竹林到兰亭,从嵇康之死到谢灵运之死,一个时代,慢慢合上了自己的书册。用作者魏风华的话说:

“在当下的时代,我们追寻魏晋,是因为那一代名士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性情率真、爱惜自我,他们高旷美好的品格,透过千年的时光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我们追慕,是因为我们缺乏我们迷失并准备在污浊中继续执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人生的真相;我们怀念,是因为我们的祖辈曾经拥有远比我们纯粹的深情。”

我想恶补一下中国历史,请大家推荐一些好书,多谢!唐史,宋史等等

如果是全盘了解,请参照最权威的《二十四史》
如果是单个的想要了解一些朝代的细节,可以分开来看:春秋战国,请看看《吕氏春秋》,东汉之前,想要了政客文搔,强烈建议《史记》,如果想要了解风土人情,艺术文化等,请参照《淮南子》。就乱世三国,请看《三国志》,《三国演义》。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非常混乱,《华丽血时代》相较其他的算是比较好了,还可以看看《竹林七贤》,从他们的角度看看历史。《五胡录》也可以看看,强烈建议这段历史去看看陈寅恪先生的书和他的相关评价,意义深远。在接下来隋唐历史比较的清明,可以看看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旧唐书》,可以看看相关重要人物的传记或者手稿之类的,如果只是为了了解历史就算了,比较枯燥乏味。如《太真传》,《贞观政要》,《魏郑公谏录》,《无字碑主——武则天》,尤其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一些传记最好看看。宋朝历史的话,我建议看看风土人情类的,从侧面看历史更有味道。个人比较喜欢《汴京风骚》,张其凡的《宋代史》同样非常的经典,还有比较耐读的有《武林旧事》,请认真读读《水浒传》,从江湖看庙堂。《两宋风云》当成小说读读也不错。元朝我不大的了解,就不推荐了。明朝首推《明朝那些事儿》,《细说明朝十六代》,《明实录》,《通鉴》等等,明清时期的历史类书籍非常好找,也比较的多,可以综合野史正史一起看。再就是清朝了,清朝距离我们最近,书籍更是繁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书,我只给你推荐一本值得你珍藏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仔细看完后,你会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科学的认识,而不是只知道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权力斗争,风花雪月一类的,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百家讲坛里的易中天品三国,蒙曼说隋唐系列,王立群讲史记,宋史系列。
如果不是只关注帝王史,政治经济军事史,可以上网易公开课,个人觉得这个很好。
《中国通史》
他们介绍的我看过一点,果断不要去看,要么故意玩深沉,要么弃了精华,留了糟粕,我建议你看看明朝那些事,曾经差点推荐为明朝历史引入为历史教材,文笔诙谐幽默,通俗易懂,但是又有历史的凝重和真实性,相信你看了,一定不会后悔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两宋风云》、《中国通史》,《战国是一场游戏》都不错
明亡清兴六十年。。

【读书心得】数风流人物,还看魏晋南北朝——读《漫画世说新语》有感

      说起魏晋南北朝,确实是个神奇又神秘的时期,这个时代能人辈出,前有建安七子,后有竹林七贤,还有三曹一蔡,“三曹”即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一蔡”指的是蔡文姬,要说哪本书能略微展示出当时的文人名士风貌,非《世说新语》莫属。

      这部书成为许多作家的“枕边秘宝”,鲁迅先生称其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傅雷曾评说这是两晋六朝文化风流,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鉴于此,我从最简单的《漫画世说新语》开始,毕竟都是古文,不看解说我很难理解其精髓。漫画这种轻松诙谐的形式的确与《世说新语》的调性很契合,这是一部老少咸宜的书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当时的文人都崇尚道家文化,消极避世,纵情山水,隐居山林,陶渊明就是其中的代表。本书记录的是上层精英和名士们的奇闻趣事,虽未隐居避世,但他们却有着放诞不羁的行为、鲜明的个性、超脱的情怀以及敏捷的才思……

      说到举止荒诞无稽的要数郝隆了,农历七月七日大家都在晒锦衣华服或者晒经典藏书时,他却头顶着大太阳,挺着大肚子,二话不说,直接仰面朝天躺下,别人疑惑不解时,他悠闲自得地指着肚子说:“我晒书,就在这里!”郝隆这种行为既是对豪门晒书做秀的讽刺,也是在自娱自乐,这种自我嘲讽的幽默风趣属实难得。

      阮籍作为竹林七贤之首,思想境界自是与常人不同。他母亲去世了,当时他的好友裴楷去吊唁,本想着好好安慰阮籍,与其抱头痛哭。可阮籍没有一滴泪,反而若无其事地来接待他,他只好自己痛哭一场,然后离开。有人不解,一般不是主人痛哭流涕,客人再陪着哭作为回礼吗?你们怎么本末倒置了?

      裴楷的回答着实让我惊艳——阮籍是世外高人,不受世俗礼制束缚,他的做法自有他的道理。但我是红尘俗世的凡人,所以我必须遵守风俗礼节!这两人遵守了各自的行为规范,也尊重了对方的做人原则,可谓“两得其中”。阮籍也颇有庄子“鼓盆而歌”的风范,看透平常生死,与天地自然合一,真正诠释了放诞不羁爱自由的超脱与无畏。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这句千古名句出自张翰之口,他原本在齐王手下做官,驻地在洛阳,但他尤其思念吴中老家的菰菜羹和鲈鱼脍,当情感战胜理智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卷好铺盖辞官回老家,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什么高官厚禄、名垂千古他都不稀罕了,一日三餐,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足矣。这让我想起前些年很火的一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种追求自我的人生态度确实让人艳羡,每个人活着固然都有压力,但有说走就走的勇气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同样潇洒任性还有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兴之所至,打算去找相距百里外的朋友,于是就划着小船,一路跋山涉水,赶了一夜的路,终于到了朋友家门,突然王公子没了兴致,直接没门都没敲就打道回府了。他的理由就是,我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何必要真的见到朋友呢?全凭兴致而行,这是何等的洒脱自在!这还不够,他非常喜欢竹子,哪怕是暂时借居他人之处,也非要种上竹子,苏东坡爱竹,说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他的名句是:何可一日无此君?即使住几天就离开也要在我住的时候看到竹子,以此来愉悦我的眼睛和心情。由此可见,王徽之想要的就是自己的精神满足,想要逍遥自在的人生,不受任何世俗的约束,也不理会他人的眼光,自己觉得适意就好,何必要在意结果呢?

      不过他是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确实有这样的资本,而吾等凡人时常在世俗制度面前不得不低头,所以力不足只能做到心向往之。

      “竹林七贤”是魏晋风流的代表名士,除了不拘礼法、放浪形骸的阮籍阮咸之外,我对王戎真的印象颇深,读书时曾一度疑惑——这样矛盾个性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吗?

      孩童时期的王戎就以不取道旁李的聪慧闻名于世。当他位高权重的时候,他儿子的逝世让他痛哭流涕,我们如今看来这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可是在那个崇尚道家的背景下,名士要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超越生死,不喜不悲,可王戎觉得“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可见王戎拥有常人的情感,也算是个真性情的人。他与妻子的“卿卿我我”更是让人另眼相看,当时的夫妻都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而他与妻子却是互称对方“亲爱的”,这也算是与当时的社会主流不符了。

      如果说王戎是个有点离经叛道的名士,那就太片面了,他还入选了我国十大吝啬鬼之一,可与“临死前的严监生”相媲美。他位极人臣,豪宅、肥田、金银无数,富可敌国,但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大跌眼镜。

      他侄子大婚,作为亲大伯的他送的新婚礼物是一件单衣,这么寒碜还不够,婚礼结束后,他竟然还将单衣要回去了,这事搁在开放的今天应该也没人能做得出来!如果说他只对外人如此也太小看他了,他女儿出嫁时向他借了几万块,每次回娘家时,王戎都面露不悦,甩脸色给女儿看,直到女儿还了钱才罢休。

      王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妻子一起点着蜡烛数万贯家产,这种自己不花钱,也不给别人花钱的症状被刘义庆称为“膏肓之疾”,果真越有钱的人越吝啬,这种病咱们得不来!

      《世说新语》这部书历经千年而愈久弥新,让人着迷的不仅是魏晋六朝名士的风流轶事,更是那种蔑视流俗、任性放诞、随心随性的人生态度,我也会将其作为枕边书,在梦中与这些有趣的风流名士喝酒纵歌,驰骋尘世间,潇洒走一回!
文章标题: 想了解竹林七贤/谢安等等魏晋南北朝的名士请问有什么书推荐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0894.html
文章标签:竹林  有什么  名士  想了  请问

[想了解竹林七贤/谢安等等魏晋南北朝的名士请问有什么书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