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英法百年战争历史究竟是什么情况,看了很多东西感觉说法不一

时间: 2023-04-23 13:00:5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英法百年战争历史究竟是什么情况,看了很多东西感觉说法不一

英法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是历史学家对法国和英格兰在1337年至1453年间断续进行的长达116年战争的称呼。
814年,显赫一时的西欧君 主查理大帝去世,幅员广大的查理帝国也随之分裂了。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各据一方。后来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个国 家即由此发展而来。由查理帝国分裂出来的法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国王的权力很小,英格兰国王在法国还占有很多领地。英格兰国王怎么会在法国占有领地 呢?这要追溯到诺曼底征服,百年战争的起因和它有直接关系。1066年,法国大封建主诺曼底公爵威廉为了夺取英格兰国地位,率兵渡海进入英格兰,加冕称 王,英格兰历史上称为威廉一世。威廉虽然是英格兰国王,但同时又以法王的附庸身份占有诺曼底,以后他的后裔把在法国的领地逐渐扩充到法国西部。到了12世 纪晚期,英格兰国王在法国的领地竟是法王领地的6倍。从13世纪初开始,法王陆续收复了英格兰国王在法国的领地。至14世纪初,英格兰国王还保留着西南沿 海的一些地方。英法矛盾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就是双方都想争夺富庶的佛兰德(现在的比利时大部和法国的东北部)。佛兰德有着发达的呢绒业,法王迫切希望 将佛兰德并入自己的王室领地。但英格兰与佛兰德有密切的经济联系,羊毛是英格兰的主要出口物资,1300年英格兰出口总值30万镑,羊毛就占了28万镑, 其主要市场就是佛兰德。英格兰当然十分害怕法国统治佛兰德,损害它的经济利益。在英格兰与法国的争夺中,佛兰德出于自身利益支持英格兰,承认英格兰国王是 佛兰德的最高统治者,继而干脆承认英格兰国王也是法国国王。原来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是法王腓力五世的女儿。腓力五世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查理四世继 位,但死后没有子嗣。爱德华三世乘机以外甥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但法国封建主却推举腓力五世的侄子瓦卢瓦伯爵腓力为法国国王,称为腓力六世,从此法国 开始了瓦卢瓦王朝的统治(1328~1589)。领土争夺加上王位继承的纠纷,终于酿成了一场长达100余年的大战。这场百年战争,以王朝之间的争夺开 始,逐渐转变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1337年1月至1360年为战争第一阶段。西欧从14世纪起,步兵已开始取代骑兵成为战争的主 要力量,战术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英格兰军队的主力由自由民组成,有良好的纪律,步兵骑兵协同作战,采用进攻性的防御战术。法军的主力则是由封建贵族组成 的重装骑兵,步兵由意大利雇佣兵组成。封建贵族看不起雇佣兵,不能与他们协同作战,仍采用突出个人、不顾整体的作战方法,因此战争初期法军接连败北。
1346年8月26日,英格兰与法国军队在克雷西遭遇,法军3倍于英格兰军,士气高昂。傍晚时分,法军首先发起进攻,打头阵的是意大利热那亚的弓箭手, 法军的箭射程短,威力小,射不到英格兰军阵地,时间一长攻势便弱了下来。而这时英格兰军却射出一支支箭,霎时,那些打头阵的热那亚雇佣兵一个个丢盔弃甲往 阵地拼命奔跑,丢下了一大批尸体。这是因为英格兰军的弓箭都是长弓,杀伤力极大,他们每分钟能射出10至12枝箭,有效射程达150余米。锐利的箭能穿过 头盔,穿透铠甲。骄横的法国骑士一见这阵势便冲了过来,大骂那些热那亚弓箭手:“滚开,别在这儿挡道,你们这些胆小鬼!”法军又发出了攻击令,骑士的荣誉 感使他们争先恐后地冲了过去。可惜英格兰军弓箭手训练有素,箭无虚发,使许多骑士倒地而死,没有一个骑士能冲到英军阵前。直到深夜,法国骑士还在不顾一切 地向英格兰军阵地冲击,但他们在英格兰军强大的弓箭手面前却毫无办法。第二天早晨,法国骑士的尸体堆满了山谷,损失骑士4000余人。随后英格兰军又攻陷 了加来城,这个海港就长期成为英格兰在欧洲大陆的据点。
1356年9月19日,两军又在普瓦蒂埃对阵。法军在骑兵冲锋失败以后,便仿 照英格兰人的战术下马缓步前进,而英格兰军却抽调预备队对法军侧翼发起一场猛攻。身着沉重铠甲的法国骑兵行动不便,只能坐以待毙,法王约翰二世和大批贵族 被俘。英格兰封建主对这次战争十分积极,他们想借战争蹂躏法国的城市、农村和城堡,指望俘虏法国的封建主而得到大笔的赎金。所以劫掠很快成了英格兰人对这 次战争的基本动机。在每一次的侵掠中,英格兰人都获得许许多多战利品和法国的被俘骑士,他们就以这些骑士为人质勒索大量赎金,仅被俘的约翰二世的赎金就高 达300万金币。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订立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法国把加来港和西南部的大部领土割让给英格兰。
法国的 溃败使国内人民的负担急剧加重,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起来。1364年,法王约翰二世囚死伦敦,其子查理继位,是为查理五世。他利用订立和约的喘息机会,进行 了许多财政和军事改革,决心废弃屈辱的对英格兰和约。1369年,他开始反击英格兰,战争进入第二阶段(1369~1395)。法国逐渐收复大片失地,也 付出了巨大代价。
1415年8月,英格兰王亨利五世乘法国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法国力量遭到削弱之机,率兵 6万在塞纳河口登陆,战事再起,进入第三阶段(1415~1420)。英格兰迅速占领了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北部广大地区。亨利五世宣布要统治法国。 1420年5月双方签订特鲁瓦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国国王查理六 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 处境十分困难。苛捐杂税和钜额赔款沉重地压在英格兰占据区居民的身上。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为彻底打跨法国,英格兰再次向法国发起进攻,一路打到奥尔良。奥尔良是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一旦陷落,法国全境不保。
牧羊女贞德出生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艰苦的生活赋予了她坚强的性格。1428年,她3次求见王太子,陈述她的救国大计。1429年4月27日,王太 子授予贞德“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扛着上面绣有“耶稣,玛利亚”字样的大旗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 良已被英格兰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格兰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格兰军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引导下进入 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贞德高昂了法军的士气,迅速攻克了几个要塞,敌人闻风丧胆。人们歌颂贞德的战功,称她为“奥尔良姑娘”。5月8日, 被英格兰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贞德又率军收复了北方许多领土。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 七世的将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的影响扩大,蓄意谋害贞德。1431年5月30日上午,不满20岁的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鲁昂城下被活活烧死。 贞德之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和高度爱国热情,在人民运动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对军队进行了整顿。1436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47 年夺回鲁昂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格兰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英法百年战争是怎么样的?法国为何能反败为胜?

对英法百年战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英法百年战争,这是英国与法国在中世纪时期打的最为持久的一场战争。在整个中世纪内,除了波及到整个欧洲以及西亚世界的十字军东征之外,就再也不存在这么持久的战争了。而事实上,虽然称为英法百年战争,但是在这场战争当中,英格兰和法国一直处于一种极为不平等的战略态势中。

前者不仅率先发难,更是在之后长达116年的战争期间几乎占尽了先机和优势,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战争末期,最终的胜利者却是属于原先只能苦苦支撑的法兰西,战争结束之后,在战争前期英格兰所攻占的所有地区尽数被法国收复。不仅如此,就连原本属于英国的诺曼底地区也被后者占领。在之后的岁月里,这一地区再未能被英格兰收复。这又是为什么呢?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使得这样的攻守态势发生了改变呢?

1.免役金制度下的英格兰长弓与采邑制度下的法兰西骑兵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军事上的问题,英法百年战争的发起者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与他懦弱的父亲不同,这位英格兰君主极肖其祖父爱德华一世,也就是“长腿爱德华”。虽然并不如长腿一般暴虐,但是爱德华三世在面对法兰西的问题上仍然显得极为强势,曾经多次以自己血统问题干涉法国国王的继承权问题。

而他的强势并非毫无凭借,其最大的依靠就是在爱德华一世时期开始逐渐风靡整个英格兰的威尔士长弓。这也是后世所熟悉的英格兰长弓的鼻祖。与许多人印象当中,依赖敏捷作战的弓箭手不同的是,在古代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攻守还是需要一副合格的身体才能拉得动这种将近一人高的英格兰长弓。

除此以外,英格兰长弓虽然不要求百步穿杨的精准,但基本的射击精度却还是十分重要的。想要驾驭这种长弓,还需要长期的训练来提升自己设计的准度。相比之下,法国的士兵并则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受长期的军事训练。这在中世纪也是最为常见的场景,当地的领主往往会从农民那里征收钱粮。然后以骑士领、男爵领、伯爵领为单位,组成一个个军事集团。在这一过程当中,这些职业的军队都需要由领主来负责训练和征召。

这些领地的军队质量参差不齐,与领主的资金状况和偏好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些大的公爵领,其麾下的士兵往往较为精锐,而一些贫瘠的骑士领领主,可能连自己的扈从骑士都无法配备合格的战马。而在作战的时候,这些骑士和他们的扈从往往才是整个法国最精锐的战力来源。

相比之下,英格兰的情况就颇为复杂,一方面,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就开始流行的盾牌税给于了国王更多的钱财帮助他们组建自己的部队。而其麾下的领主,也有不少以免役金赎买自己的战力。这种赎买制度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内政,而战争过程中,他们会雇佣更为职业的军人代替他们作战。

最讽刺的是,正是他们这种显得有些贪生怕死的心态和行为,英格兰军队的组成中,骑士数量虽然远远低于法国,但其职业部队的数量反而因为这种雇佣兵的存在变得极为充足。这些雇佣兵中,有不少都是所谓的英格兰长弓手,虽然他们并不精于骑射,但他们其中有不少甚至还有着自己的马匹。以精锐之师攻伐乌合之众,这也是爱德华三世敢于和法兰西为敌的原因。

在战争前期,无论是爱德华三世主导的克雷西之战还是黑太子的普瓦捷之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关键战役。而这两次战役,同样也使得英格兰长弓名扬欧陆。其泼洒的箭雨更是成了所有法国领主的梦魇。在距离英法百年战争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之后,曾经有一个法国作家在描写雨季的时候,曾经写道:“雨落若英夷之箭”。可见这种武器的恐怖。

然而,这样的态势在战争进行到1320年前后发生了改变。要知道,虽然法国的军队并不如英格兰的军队精锐,但是在重骑兵的拥有量上后者却只有前者的三成左右。以1320年的数据为例,此时的法国虽然已不再全盛时期,但是其治下的男爵领数量还是多达300个,以当时的采邑制度来计算,这就相当于至少九千的骑兵总数。而英格兰的领主,根据史料记载,在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即使是加上苏格兰的附庸,也只有三千之数。更何况在百年战争期间,苏格兰一直是处于降而复叛,剿而复降的尴尬境地,根本不可能为后者提供兵源。骑兵数量稀少,是英格兰免役金制度的唯一缺陷。

在百年战争后期,法国领主和将领们,尤其是曾经光复兰斯的圣女贞德,都开始注意利用骑兵数量的优势以及机动性来进行迂回作战。同时,利用小规模的冲突避免陷入阵地战的漩涡,同样也是法兰西将领用牺牲总结出的最佳战术。从此以后,原本可以利用拒马桩和高地以逸待劳的英格兰长弓手,就很难重现克雷西之战、普瓦捷之战的战争奇迹。

2.法国王室威权的恢复以及红白玫瑰之战的滥觞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事实上有许多战争的结束都与政治有关。而之所以法兰西和英国会出现攻守互换的情况,也与此有着巨大的联系。

其实,在百年战争开始之前,法兰西一直处于一种诸侯割据的混乱状况中。腓力二世、狮心王查理、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三世、黑太子,相比于英杰辈出(同时也是疯子辈出)的英格兰,同一时期的法国王室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

正因如此,法国王室的威权在其封臣的领土上一直得不到真正的尊重。据当时的史料记载,法国王室成员大多不会离开其首都巴黎,这并非完全因为首都巴黎那致命的吸引力,相反,真正促使他们不敢离开的真正原因是这些王室成员害怕在其他领主的土地上遭到暗杀。

从这点上来讲,此时的法国已经面临着最为严重的局面了。然而,英法百年战争的前期,虽然法兰西节节败退,甚至连首都巴黎都被英格兰攻陷,大半个国家也完全沦为敌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贵族的凄惨死亡以及侵略者的疯狂无状,让支持王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查理七世)的贵族开始聚拢在他的身边。

敌人的强大促使这些争斗的贵族选择查理七世作为自己最后的救世主。而这也使得这位已经失去王位继承权的王太子却成为整个法兰西权柄的唯一掌控者。再加上圣女贞德这位几乎被人们当做“玛利亚”化身的圣女存在,整个法国的国家意识也开始觉醒。

相反,频传大捷的英格兰反而因为胜利,陷入了政治的漩涡中,一些战争中表现极为突出的贵族,势力范围在这段时间里迅速扩大。比如兰考斯特以及约克家族就是这次百年战争期间最大的获益者,而最令英国王室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个家族竟然因此而陷入无尽的内讧中。甚至有人认为,之所以约克和兰考斯特家族在疯王继位之后,会如此丧心病狂的开启内战,以至于酿成红白玫瑰之战的悲剧,与百年战争中两家族的龃龉和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臣强主弱而陷入内斗得英格兰自然无力再继续维持在法国占领区的统治,最终在1453年,法国夺回吉耶讷,这意味着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而这也成为了百年战争结束的标志。

3.总结

百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跨度最大的世纪之战。而同样因为这个原因,想要将百年战争的得失完全归结于某一因素的出现,总会失之偏颇。事实上,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使得法国重新确立了中央集权。同时也让英格兰失去了所有海外土地,最终变成一个海岛国家。有人认为,正是这种失利,使得英格兰在这之后,开始将目光投向海洋,最终成就了一个日不落帝国。

英法百年战争是什么样的?

从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百年战争”。一百多年时间,这场战争从最初争夺王位继承开始,逐渐演变成了一场侵略和反侵略性质的战争。

什么是英法百年战争,有什么影响?

英法百年战争于1337年到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当时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国海岸由来已久。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影响

首先,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体现在双方战争体制上。最初的时候,两个国家的军人都主要来自于贵族,有服役时间的限制,这对于当时跨海作战的英国来说十分的不利,于是开始招募下层人民来当兵。而法国在战争初期屡屡失利,为了抵抗英国扩张了法国皇室的统治权力。

最终,两个国家都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其次,体现在战术思想上。起初的时候,法国在每次大型交战的时候,都采用骑兵正面与敌军交战,但是却经常失败,于是到后期也开始使用步兵,在后续的战争中渐渐取得胜利,骑兵也逐步走向没落。

百年战争(英语:Hundred Years' War;法语:Guerre de Cent Ans),英、法两国在1337年至1453年的百余年间断续进行的战争。[9]
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英军在克勒西(1346年)、普瓦提埃(1356年)战役中大败法军,俘法王约翰。法国因战败而加重人民负担,法国的王子查理无视人民正当权利,导致巴黎市民起义(1356年)和北部农民起义(1358年)。起义被镇压后,1360年两国签订和约,法国失去大片领土。第二阶段:1369年后,法国进行改革,转败为胜,屡挫英军,收复大片失地。但不久封建主发生内讧,部分贵族与英国勾结,英军遂在阿金库尔大败法军,占领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北部,并围攻通向南方的奥尔良城(1418年)。爱国女青年贞德率众击退英军,保卫南部国土,并收复北方许多城市。贞德牺牲后,法国人民继续抗击英军,取得最后胜利,收复除加来港外英国在法国境内的全部领土。[9]
百年战争使法国本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但在战后,法国经济逐渐复兴,战争加速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高涨,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9]
名称
百年战争
发生时间
1337年 至 1453年
地点
法兰西王国、低地国家、英格兰、西班牙[2]
参战方
法兰西王国、苏格兰王国、卡斯提尔王国、阿拉贡王国等 VS 英格兰王国、勃艮第公国、葡萄牙王国等 [2]
结果
法兰西胜利,瓦卢瓦王朝保有法兰西王位
相关视频
29.4万播放|02:00
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有哪些?原来都是亲戚之间的家事
9万播放|05:20
美国家底如此强大,跟英国脱离不了关系?结合历史了解下
3.7万播放|09:25
虎狼百年战争,狼为何惨败?林地狼体型数量双削弱,再难抗衡老虎
2.4万播放|03:22
英法背信弃义战黑海,为何说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影响至今
8797播放|14:34
英法百年战争,英王率6000农民,斩杀3万骑士,法国贵族自此绝后
9995播放|11:19
动辄“百年战争”,中世纪的欧洲为何如此混乱?
5419播放|04:23
清朝经历百年战争,国库为何还如此充足?真正原因值得学习
1.2万播放|06:00
日俄百年战争03:日俄抢我们的库页岛,日本用领土换得战略主动权
1.4万播放|04:52
打仗八十年起步,一百年不算多?欧洲人到底多能活?
6.6万播放|14:22
一次性读懂苏伊士运河战争(上):以色列为何与英法一起出兵
原因背景导火索经过结果影响评价TA说
原因
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s' War)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兰西和英格兰早已累积多年恩怨。[1]
政治
政治使王朝继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腓力决定继续皇室的扩张政策并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此次集权行动的特别之处在于,腓力想把王权控制的地区扩展到阿奎丹(Aquitaine)地区,而这一地区却是爱德华在法兰西的主要领地。爱德华作为阿基坦公爵和腓力六世治下的王侯,享有既持有公爵领地,又不受制于法王的独立地位。
腓力和爱德华都没考虑过向对方妥协,事实上,作为真正的中世纪骑士,他们都有打一场骑士战争的想法。
1337年,腓力向爱德华提出收回阿基坦领土的要求,从此触发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英法战争。对腓力的领土要求,爱德华断然拒绝,并对腓力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
1340年,爱德华宣告鉴于与美男子腓力的血缘关系,自己才是正牌的法兰西国王。此后的400年里,只要是公开的礼仪场合,英格兰王室都会反复重申爱德华的这项声明。[1]
经济
不过也许更为重要的是,经济问题才是两国交恶的罪魁祸首。
英格兰的经济命脉和皇家国库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羊毛贸易。中世纪后期,佛兰德斯(Flanders)是羊毛贸易中心。生产羊毛的英格兰人在这里卖羊毛,而大部分由这些羊毛制成的商品(呢绒)则取原道返回英格兰。由于羊毛原料出口商和毛呢制成品进口商都要向英王缴税,因此佛兰德斯的羊毛制品厂商和经销商顺理成章地都愿意支持英格兰利益。
然而,佛兰德斯伯爵却是一位法兰西王侯,佛兰德斯贵族也认同自己为法王一脉。对他们来说,法兰西王侯自然希望独享佛兰德斯的财富,同时也可以一举两得地损害他们的老对手英格兰人的经济利益。[1]
社会关系
英格兰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早在12 世纪便在法兰西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由于金雀花家族在法兰西拥有土地,他们据此自认为属法王诸侯,但法王则并不信任他们的这些英格兰表兄弟。相反他们认为英格兰人的存在使他们无法获得英格兰人所占领的土地,进而无法进行领土扩张以及有效地进行中央集权统治。[1]
中世纪后期,长子继承权意味着一切。
1314年被誉为美男子的法王腓力(Philip the Fair)逝世,由此触发严重的危机。根据王位继承规则,王位应由腓力的三个儿子继承,后来腓力的三个儿子也死了,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至此,也就是1328年,始于987年的法兰西卡佩(Capet)王朝王室男性子嗣灭绝。
按理说,法王王冠应该落在腓力的外孙头上,因为其母是腓力的女儿伊莎贝拉;不巧的是这位外孙是英王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法兰西贵族一致反对将法王王冠授予英格兰国王,为此他们专门推举腓力的侄子、瓦卢瓦王朝领袖为新法王。
1328年,腓力的侄子加冕,称腓力六世(Philip VI)。爱德华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结果。[1]
国际关系
此外,战争的缘起还有其他一系列别的原因。首先,多年来法兰西一直为苏格兰提供援助,为此苏格兰人始终不愿臣服于英格兰并经常越境偷袭,这使英格兰人很头疼。[1]
背景
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兰西海岸由来已久。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兰西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百年战争地图
1066年,诺曼人(诺曼人是在公元7世纪到11世纪,攻占了法兰西北部的维京人后裔)在征服者威廉的统帅下成功地入侵英格兰,他们同时统治着英格兰和诺曼底。
1214年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了对诺曼底的控制。
12世纪中,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在法兰西占有广阔领地。
12~13世纪,法兰西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
14世纪初,英格兰仍占据法兰西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兰西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法兰西人试图把英格兰人由法兰西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兰西。英格兰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
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
1328年,法兰西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格兰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反法政策。
别信什么英国长弓吊打重装骑士,每人射光了40支箭还得去肉搏

什么是英法百年战争?

1455~1485年的英国“玫瑰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之后,拥有自己武装的英国各封建贵族都企图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分化为两个集团的贵族,分别参加到金雀花王朝后裔的两个王室家族内部的斗争。一方是以红蔷薇为标志的兰开斯特家族;一方是以白蔷薇为标志的约克家族。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自1455~1485年间,双方共进行了长达30年的战争,因这场战争以蔷薇为标志,蔷薇又名玫瑰,故名“玫瑰战争”(又名“蔷薇战争”),这场战争,也成了英国封建贵族的大葬礼。

1327~1377年是英国历史上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在位时期。1376年长子爱德华死后,王位几经更替,传位于亨利六世。

英国在百年战争中的惨败,不仅引起农民而且也引起富裕市民和新兴中小贵族的不满,因而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处死了一批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这吓坏了新兴中小贵族和富裕市民,他们寄希望于改朝换代,因而支持约克家族夺取政权。1455年,亨利六世患病,约克家族的理查公爵被宣布为摄政王。兰开斯特家族对此不能容忍,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废除摄政,双方的长期混战从此开始。

1455年5月,亨利六世下令在莱斯特召开咨议会。约克公爵以自己赴会安全无保证为由,率领他的内侄、骁勇善战的沃里克伯爵及数千名军队随同前往。享利六世在王后玛格利特和执掌朝廷大权的萨姆塞特公爵的支持下,也率领一小股武装赴会。5月22日,双方在圣阿尔朋斯镇附近相遇。约克公爵于上午10时下令向抢先占据小镇的亨利六世军队发起进攻。经数次冲锋,亨利六世的军队招架不住,吃了败仗,死亡约100人,亨利六世中箭负伤,藏在一个皮匠家中,战斗结束后被搜获。

1460年7月10日,双方在北安普顿发生第二次战斗。结果又是沃里克伯爵率军打败了兰开斯特军队,随军的亨利六世再次被抓。这两次胜利冲昏了约克公爵的头脑,他未与亲信贵族磋商就提出了王位要求,迫使亨利六世宣布他为摄政王和王位继承人,这就意味着亨利六世的幼子失去了王位的继承权。王后玛格利特闻讯大怒,她从苏格兰借到一支人马,集合了追随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在约克公爵的领地骚乱。约克公爵匆忙凑合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前去征剿,由于轻敌冒进,被包围在威克菲尔德城。12月30日,在内外夹攻下的约克军四散逃跑,约克公爵及其次子爱德蒙被杀死,约克公爵的首级被悬挂在约克城上示众,并被讥讽地扣上纸糊的王冠。

约克公爵的长子爱德华于1461年2月26日进入伦敦。3月4日,他在沃里克伯爵和伦敦上层市民的支持下自立为王,称爱德华四世。他知道玛格利特决不肯罢休,遂召集到一支部队,向北进发,攻打玛格利特。1461年3月29日,双方在约克城附近展开决战。兰开斯特军队有2.2万余人,远远超过了约克军。当时兰开斯特军队处于逆风之中,扑面的风雪打得他们睁不开眼睛,射出的箭也发挥不出威力。而约克军队则借强劲的风力增加了弓箭射程,并蜂拥冲上山坡,使兰开斯特军队损失惨重。

兰开斯特军队为扭转被动的防守局面,决定向山下的敌人发动反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傍晚,仍然难分胜负。这时,约克军队的后续部队赶到,这支生力军向兰开斯特军队未设屏障的一侧发动进攻。兰开斯特军队抵挡不住,被迫溃退,约克军队一直追杀到深夜。玛格利特带着亨利六世和少数随从仓皇逃亡苏格兰。

这次战役的胜利使爱德华四世的王位暂时得以巩固。1465年,亨利六世再次被俘,被囚禁在伦敦塔中,玛格利特只好携幼子逃往法国。

玫瑰战争中这几次大战役,由于使用的都是当时特有的战法,即双方骑士乘马或徒步进行单个分散的搏斗,因而伤亡惨重。几次交战,双方共损失5.5万人以上,半数贵族和几乎全部封建诸侯都死掉了。

在以后的战争过程中,约克派内部矛盾激化起来,最高统治权几度易手,集中表现在爱德华四世和沃里克伯爵的斗争上。爱德华四世趁沃里克不在伦敦之际,召集一支部队离开伦敦北行,他一面镇压北方叛乱,一面迅速扩军。沃里克在爱德华的大军面前不得不逃亡,投靠法王路易十一。不久,沃里克在路易十一的支持下,卷土重来,打回英国。这回轮到爱德华四世逃亡,他逃到尼德兰,依附于他妹夫勃艮第公爵查理。

1471年3月12日,爱德华四世利用英国人对沃里克普遍反感的情绪,亲率军队与沃里克在伦敦以北的巴恩特决战。爱德华四世共有9000人的军队,而沃里克却有2万人的军队,由于力量悬殊,爱德华四世决定先发制人。清晨4时许,他率军在浓雾中发起攻击。沃里克本人被杀,其部下战死者达1000人。接着,在5月4日,爱德华四世又俘获了从南部港口威第斯偷偷登陆的玛格利特王后,将她和她的独生幼子及许多兰开斯特贵族杀死。之后又秘密处死了囚禁的亨利六世。至此,兰开斯特家族被诛杀殆尽,只有远亲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流亡法国,他声称自己是兰开斯特家族事业的继承人。

1471~1483年,英国国内恢复了和平,爱德华四世残暴地惩治了不顺从的大贵族。1483年4月爱德华四世死后,其弟理查登上了王位,他也同样使用残酷和恐怖的手段处决不驯服的大贵族,没收其领地。他的所作所为,反而促使兰开斯特和约克家族都联合在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周围来反对他。1485年8月,理查同亨利·都铎的5000人的军队激战于英格兰中部的博斯沃尔特。战争的紧要关头,理查军中的斯坦利爵士率部3000人公开倒戈,约克军遂告瓦解,理查三世战死,从而结束了约克家族的统治。出身于族徽为红玫瑰的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结束了玫瑰战争,登上了英国王位,称亨利七世。为缓和政治紧张局势,他同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约克家族的继承人)结婚后,将原两大家族合为一个家族。

在这场长达三十余年的“红白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玫瑰战争是英国专制政体确立之前封建无政府状态的最后一次战争。恩格斯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对于英国历史发展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幸事。随着政治的统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封建农业开始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导致英国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他们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工业,使得英国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英法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名称
Hundred Years' War
地点
法国和低地国家
时间
1337年-1453年
参战方
法国、苏格兰;英格兰、勃艮第
结果
法国以惨重的代价获得胜利
主要指挥官
爱德华三世;亨利五世;圣女贞德
影响
法国夺回被英格兰控制的领地
时间
持续116年
关键战役
阿金库尔战役、奥尔良战役
参百度百科--《百年战争》
文章标题: 英法百年战争历史究竟是什么情况,看了很多东西感觉说法不一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9107.html
文章标签:英法  看了  很多东西  说法  战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