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4-12 06:00:2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原因很简单,太宗自己已经说得很明白:
太宗因谓侍臣曰:"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嗣者,两弃之。传之子孙,以为永制。"
李世民的话很清楚,太子不像话,“不道”,藩王“窥嗣者”,觊觎最高权力的,“两弃之”。什么意思?太子再不像话,也是“储君”,如果有藩王试图夺嫡,绝不允许,“两弃之”,都得贬斥。如果开了夺嫡幸进之门,意图模仿的会摩肩接踵,整个国家就会乱套。
而且这不仅仅是贬斥了魏王李泰,李世民还宣布"传之子孙,以为永制"。从此以后,这个规定成为法令,子孙后代都得遵守。
实际上不仅李唐王朝如此处理,康熙朝九子夺嫡也是如此,辽金都是如此。
但这一制度的开创,却并非李世民,还得追溯到三国时期的孙权。孙吴给后世留下的财富不多,但这一套太子藩王制衡的体系却成了后世的模板。孙权为了朝中平衡,立太子孙和,同时宠幸鲁王霸,以制衡太子。但由于受到宠幸,鲁王霸手下起了夺嫡之心:
鲁王霸觊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适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鲁王霸支党,谮诉日兴。……谮毁既行,太子以败,霸亦赐死。
自此以后,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太子既立,亲王制衡,辅以外戚权臣制衡,以维持朝局的稳定。
但是,亲王制衡可以,如果试图觊觎储位,那么太子败落的同时,用来制衡的亲王解决和鲁王孙霸结局是一样的,就是个死。因为这股风开不得,一开朝堂将永无宁日。
康熙朝九王夺嫡,第一次废太子,太子一废,用来制衡太子的大阿哥胤禔就被永远圈禁;第二次废太子,用来制衡太子的八阿哥胤禩也是被彻底标上不宜入承大统的标签,诸如“母亲低贱”之类的说法统统出来了。
原因都出自李世民的这个“以为永制”。
原因只有一个:不允许觊觎太子之位,不允许觊觎最高权力,以免造成朝堂大乱,所谓的“乱了朝纲”。在李世民宠幸魏王李泰之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就是那个著名的书法家,上过一道奏疏可以作为本文结尾:
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谓之储君,道亚睿极。其为崇重,用物不计,泉货财帛,与王者共之。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而先王必本人情,然后制法,知有国家,必有嫡庶。然庶子虽爱,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乘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伏惟陛下功超邃古,道冠百王,发号施令,为世作法。
一日万机,或未尽美,臣职在谏诤,无容静默。伏见储君料物,翻少魏王,朝野见闻,不以为是。《传》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忠孝恭俭,义方之谓。昔汉窦太后及景帝遂骄恣梁孝王,封四十余城,苑方三百里,大营宫室,复道弥望,积财钜万计,出入警跸,小不得意,发病而死。
宣帝亦骄恣淮阳宪王,几至于败,辅以退让之臣,仅乃获免。且魏王既新出阁,伏愿常存礼则,言提其耳,且示俭节,自可在后月加岁增。妙择师傅,示其成败,既敦之以谦俭,又劝之以文学。惟忠惟孝,因而奖之,道德齐礼,乃为良器。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者也。
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成乾因谋反被废黜,按照当时的形势,最受皇帝喜爱的魏王李泰被普遍看好,一度无限接近储位。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唐太宗非但没有册立李泰为太子,而且还把他降封、贬黜,导致李泰最后郁郁而终。那么,唐太宗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才做出这种令人惊讶的决定?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是唐太宗的第四子,同时也是嫡次子,自幼聪明绝顶、才华横溢,加上嘴巴甜、会表现,因而深受长辈的喜爱。唐高祖在位时,因为特别钟爱这个孙儿,破格进封他为卫王(唐太宗登基后改封魏王),以继承亡叔李玄霸(唐高祖的幼子,即演义中的李元霸)的爵位,品级竟然跟老爹李世民相等(均为正一品的亲王),由此可见他是何等的受宠。
至于唐太宗本人,对于这个宝贝儿子更是溺爱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据正史记载,唐太宗经常带着李泰四处游幸,如果哪天没有跟他在一起,便派自己养的一只名为“将军”的白鹘去送信,一日之内白鹘经常要往返数次。与此同时,考虑到李泰身体肥胖、行动不便,唐太宗特别准许他乘着小轿子上朝,这是先前各个朝代从未有过的殊礼。
如果仅仅是礼节上的特殊待遇倒也罢了,唐太宗出于对李泰的溺爱,甚至还允许儿子在魏王府设置文学馆,任由他引召学士,当时名满天下的大才子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人均为李泰效力。要知道,当年唐太宗打着文学馆的名义招纳贤才,帮助他谋夺储位,如今李泰也获得开馆招贤的权力,无论是太子李承乾还是大臣们,难免会猜疑皇帝有易储的念头。
这些疑虑并非没有原因。李承乾虽然身为帝国的副君,但性情乖戾、沉溺女色,加之腿部患有残疾,因此个人形象比较差,令唐太宗很不满意。而李泰由于受到父亲的种种溺爱,难免会对储位渐生非分之想,明里暗里地对兄长进行排挤、诬陷,真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正所谓“皇权之下无亲情”。李承乾和李泰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皇位的巨大诱惑力还是让他们走向反目,最终变为你死我活的仇敌。李承乾经历过“玄武门之变”,联想到老爹当年对伯父李建成、叔父李元吉和十位堂兄弟所做的一切,往往会感到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巨大恐惧。虽然唐太宗并未公开表达易储想法,但异常危险的局面却需要李成乾采取主动,以免步伯父、叔叔的后尘。
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之后,也将魏王李泰也降封了的原因在于李世民在避免李唐再次出现兄弟相残的局面,李世民身先士卒,曾经就为自己的儿子出演过兄弟相残的局面。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像他一样兄弟相残,所以李泰也就不可避免的被废了。
李承乾八岁就被封为太子,李承乾本人其实也是相当的聪明有才,他也因此深受太宗喜爱,而且从他后来的表现看,如果李承乾能当皇帝,大唐绝对会更上一层楼,武周之祸或许也不会发生。但是李承乾后来得了腿疾,成了一个瘸子,对于皇帝来说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当时他的弟弟李泰素有和李承乾夺位之心。重压之下李承乾逐渐叛逆。最终决定效仿他爹,先下手为强,起兵夺位。
唐太宗平乱之后,把李承乾的帮凶全部干掉,留下李承乾舍不得杀,废其为庶人。李承乾被废了,李世民又开始发愁到底立谁为太子。这时候李泰跳了出来,李泰本来就素有和李承乾夺位之心,也是因为李泰的步步紧逼,李承乾才铤而走险。这个李泰也非常受太宗喜爱,而且博学多才,精通文学书法,也是一个当皇帝的料,但是问题是李泰心太狠。李承乾被废后李泰主动和太宗请缨当太子,说他当了皇帝后绝对善待兄弟们而且日后自己会杀了儿子立李治为太弟。
李世民这下慌了,舍得杀自己儿子的人难道还舍不得杀自己兄弟?无论是李承乾、李泰还是李治,手心手背都是肉。唐太宗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都活着,遂废李泰为郡王,立李治为太子。
其实,在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废魏王李泰,甚至,李世民已经向李泰承诺会让他做太子。但是,褚遂良站出来说了一番话,李世民立即就打消了立李泰为太子的念头。反而在不久之后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将李泰贬为东莱郡公 。那么,褚遂良说了什么让李世民的态度做了如此大的转变呢?
643年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在这一年,他的第五子李祐在齐州举兵谋反,当然很快被平定,李祐被斩首,李世民失去了一个儿子。他虽然觉得很痛心,但还有更痛心的在后面,李祐的谋反案竟牵出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李承乾的谋反还没有正式开始就被逮住了,谋反证据都摆在那里,由不得李世民不相信,但痛心归痛心,李世民还是想保李承乾一命,于是就耍赖般的问群臣该怎么处置李承乾。这本来并不是一个需要商量才能决定的事,毕竟,谋反是死罪,按律当斩。李世民哪里会不知道呢?他就是要逼着大臣主动开口为李承乾求情,果然当时还是通事舍人的来济就出来说好话,最终李承乾被贬为庶人流放黔州。
李承乾被废,魏王李泰当晚就入宫见李世民,在李世民怀里撒娇,表示假如自己成为太子并坐上了皇位,百年之后一定会杀了自己唯一的儿子李欣而让晋王李治做皇帝。李世民大为感动,许诺李泰会让他做太子,父慈子孝,好不快活。但是,第二天李世民在朝堂上说了这件事之后,却遭到了褚遂良的反对,褚遂良表示李泰做了皇帝后根本不可能杀了自己的儿子而让位于自己的弟弟,倘若李世民真想立李泰为太子,趁早还是把晋王李治给保护起来。这时候的李世民终于冷静下来,知道自己差点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
之后,李世民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李治等开了一个小型高端会议,会上李世民拔剑欲自杀来威胁大家,目的是要晋王李治为太子。当然,这种结果是长孙无忌乐于见到的,就直接答应了。就这样,李治成为太子,而李泰被贬。
为什么李世民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他自己曾说出过原因。
其一,如果立了李泰为太子,那么这就是向人们传达一个信号,太子之位是可以谋求来的。
李世民自己本身就是通过发动政变才坐上的皇位,他并不希望有效仿者。但是,很不幸的,李泰就和他很像,李泰也想当皇帝,正是李世民自己没有处理好两个儿子的教育问题,让李承乾和李泰同时误会他会立李泰为太子,这才让李承乾急于自保而谋反,而李泰也想效仿父亲以次子的身份做太子并在将来登基。这样的先例不能开,否则以后会有更多的效仿者。不过,本身李世民的成功已经为大唐将来出现的数次政变埋下了隐患,这就是后话了。
其二,李世民想要保下三个嫡子。李世民宠爱嫡子女是出了名的,按照李泰的性格和对皇位的执着,如果让他成为继承人,那么,李承乾和李治都得死。这不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而李治仁弱,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如果让他成为继承人,那么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人都能保全下来。于是16岁的李治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最大赢家。
褚遂良和长孙无忌都支持李治为太子,并且在后来成为李世民为李治安排的辅政大臣,两人原本以为李治仁弱,关陇集团的利益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但凡事都有例外,武则天出现了。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支持王皇后而反对武则天的。但最终李治和武则天克服重重困难还是让武则天成为了皇后,等着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是极其悲惨的命运。李治处理起长孙无忌的谋反案来可是毫不手软。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