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古代“绝地天通”前的神权时代是怎样的

时间: 2023-03-04 09:02:2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中国古代“绝地天通”前的神权时代是怎样的

绝地天通——上古时期的政教分离?

说到政教合一,我们很容易想到西方漫长的中世纪,又称为黑暗时代。那是一个宗教至上的时期,教权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皇权与教权长期处于矛盾与斗争之中。

随着斗争的日益尖锐,到中世纪后期发生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其实,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也有政教合一时期。在颛顼(zhuān xū)之前的上古时期也是政教合一,人神共居。

那是一个普遍崇善鬼神的社会,到处流行占卜、巫祝,反而农业生产被放置一边不被重视。

而鬼神也和人类一样,形形色色,鱼龙混杂。其中也不乏臭味相投者,狼狈为奸。

颛顼(zhuān xū)作为最高统治者,而且是一位英勇神武、体恤民情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自然不会放任这种风气蔓延。

经过反复权衡与思考,颛顼(zhuān xū)决定断绝人神往来。命自己的两个孙子重与黎,一个把天奋力向上举,一个把地用力向下压,最后人神的通道都断裂了,只剩下昆仑山上的一个通道。这就是绝地天通。

昆仑山的通道则亲自把关,严格审核。

通俗点说,就是把祭祀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并与皇权紧密挂钩。从而阻断了民间祭祀乱象以及人神之间的种种不正当往来,恢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

《尚书·吕刑》中:“黄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寡无盖。”

《国语·观射父论绝地天通》中:“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史记·太史公自序》:“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後,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从中国历朝历代不难看出,皇权掌握着祭祀大权,或者说是宗教极力为皇权服务。

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不仅标志着一个文明进入到了更科学更先进的社会形态,也促进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而较少受到各种鬼神等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是哪个朝代?

当然是商以前的“夏朝”!作为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可是就连《史记》对于夏朝的计载都很模糊!

第一章 远古时代

远古时代,人类发展历程共分为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对于这一阶段,历史分期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按照人类使用工具进行划分,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细)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第二种是按照人类社会形态进行划分,分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其中,氏族公社时期分为母系氏族时期和父系氏族时期。

中国自然区域主要分为塞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四个部分。其中,塞北区是牧业区和农牧混合区,华北区是半干旱区,华中区是亚热带地区,华南区是热带地区。这也导致了中国各地的文化不同。对于中国石器文化系统,有这样一种假说,认为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匼河—丁村系,其特征是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传统;二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其特征是船头状刮削器—雕刻器传统。

对于中国远古时代的文化起源与发展,也有着许多理论。苏秉琦认为,中国境内存在多种文明,散落在中国各地,称为“满天星斗”理论。费孝通认为,各大文明之间也是有联系和共性的,称为“多元一体”理论。严文明提出,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不同,有着不同的层次,在两大河流域优势文化影响和吸引下形成了有中心、主体和外围的整体,为重瓣花朵式格局。对于中国文明起源,中国文明探源工程启动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

在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猿是禄丰古猿。旧石器时代早期是直立人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形态是早期原始群状态。原来认为,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巫山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记录,但对于其是猿是人,学术界仍有着巨大争议。这一时期的文化区主要分为三个文化区:第一文化区以西侯度文化、匼河文化为代表,第二文化区以北京周口店遗址为代表,第三文化区以观音洞石器为代表。这一时期人类开始使用火,从考古发掘来看,用火的成熟时期应当在北京人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婚姻状态为群婚。

这一时期的遗址主要有元谋人、西侯度文化、小长梁石器、东谷坨文化、蓝田人、匼河文化、北京人、观音洞石器、南召人、和县人、沂源人、南京人、郧县人、郧西人。

元谋人于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其化石只有两颗化石,是一位青年男性的左右上内侧门齿。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蓝田人距今约80万到60万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其化石包括下颌骨、头盖骨各易居和若干牙齿,分别属于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类个体。在元谋人和蓝田人的遗址,都发现了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

北京人被发现于北京房山周口店,其生活的年代较为分散,约在距今70到20万年之间。总体来看,北京头盖骨低平,头骨较厚,脑容量大约相当于现代人的80%,平均身高也较矮,但四肢已与现代人接近。在北京人所居洞穴中发现的石器多达10万件,包括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等,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洞穴中还有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还能保存火种。

这一时期石器和西方不太一样。中国石器的材料主要是石英岩、燧石为主,成品以石片为主,加工工艺主要是单面加工,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端刮器为辅,砍斫器较少。西方石器的材料主要是砾石,成品以石核为主,石器类型以砍斫器、手斧为主。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是早期智人(古人)时期,社会形态是后期原始群状态。这一时期石器制作水平上升,婚姻形态为血缘群婚、班辈婚。这一时期的代表是金牛山人、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马坝人、长阳人、桐梓人、新洞人,其遗址年代约在距今20到10万年之间。古人的石器打制技术更加进步,类型更加丰富。以许家窑人为例,遗址中发现的石器达3万余件,包括小型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用于狩猎的石球等等,形制远比旧石器早期复杂精巧。许家窑遗址还发现大量动物骨骼,但未见一具完整的尸体,表明都是食肉后的抛弃物,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狩猎业的发达。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

大约自距今5万年前起,人类体质形态的原始性基本消失,已与现代人大体相同,并且因所处地域的影响逐渐分化为各色人种。人类学家称此时的人为晚期智人(新人)。这一时期是晚期智人时期,社会形态为母系氏族社会。这一时期的代表主要有柳江人、资阳人、普定人、左镇人、保山人、富林文化、铜梁文化、猫猫洞文化、长滨文化、河套人、峙峪人、学田人、哈尔滨人、前阳人、小孤山人、鸽子洞遗址、山顶洞人(年代)、安图人、新泰人、丽江人、下草湾人、穿洞人。

山顶洞人是在北京猿人故居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当中发现的,距今约1.8万年,化石至少属于8个人类个体,他们的体质形态已明显表现出黄种人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石器比旧石器时代中期更加精细,形状对称、均匀,刃部锋利,小型石器较多,还出现了用于装饰的贝壳、石珠,说明当时的人已经具备了原始的审美观念;石箭镞则表明这时已开始使用弓箭,狩猎技术得到提升。遗址中还发现了磨制骨针和燧石,反映出其已经掌握了缝纫技术和人工取火的方法。

四、细(中)石器时期

这一时期是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社会形态为母系氏族,婚姻形态为组外婚。但对于这一时期是否存在,学术界存在争议。这一时期石器特点是细小化,工艺主要有间接打击法、压削法。这一时期工具种类多,除石器外,还有骨角器和各种装饰品。这一时期出现了弓箭这种远距离攻击武器,人类也学会了驯化动物。这一时期代表为峙峪遗址、灵井遗址、沙苑遗址、鹅毛口遗址、窑子头遗址。这一时期中国的人种为原始蒙古人种,智力与现代人接近,但仍有原始特征。

在旧石器时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的社会组织形态处于原始群阶段。他们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了一个个群体,群体内部过着群婚、乱婚的生活,一个大家族只有母系血缘关系可以得到明确。原始群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原始公社(血缘家族公社)。此时婚姻形态出现了初步的禁约,只有同辈男女可以发生婚姻关系,成为“班辈婚”。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先民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他们的婚姻已经排除了本族内部的通婚关系,由班辈婚过渡过族外婚。族外婚表明氏族公社的产生,但氏族公社的真正繁荣则是在新石器时代。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遗址分为六大文化区域,分别为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地区,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环太湖地区为中心的东南地区,以环洞庭湖地区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线的南方地区。另一种说法是东北地区、中原地区、山东地区、长江环太湖地区、环洞庭湖地区和江西广东地区。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

这一时期代表有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磁山文化、北辛文化、李家村文化、大地湾文化、河姆渡文化、罗家角文化、老官台文化、左家山文化、兴隆洼文化(三期)、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上宅文化、新乐文化、小珠山文化、查海遗址、玉蟾岩遗址、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仙人洞遗址、独石仔遗址、黄岩洞遗址、青塘圩遗址、大龙潭遗址、豹子头贝丘遗址、甑皮岩遗址、八仙洞遗址、大坌坑遗址、壳丘头遗址、富国墩遗址、白羊村遗址、大墩子遗址、老鹰山遗址、亚里村遗址等。

老官台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在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发现而得名。但该遗址内涵贫乏,后来发掘了规模较大、同类遗存内涵丰富的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其年代距今8000至7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境内的渭河流域。早期以北刘类型为代表,晚期以北首岭类型为代表。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已经出现了氏族公社,人类社会也逐渐进入氏族社会。这一时期是母系氏族时期,婚姻形式为对偶婚。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后岗文化、薛家岗文化(四期)、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齐家文化、小河沿文化、新开流文化。

仰韶文化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以后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所发现类型相近的众多文化遗址皆以仰韶文化命名。其年代范围大约在距今7000至5000年之间,其农业、畜牧业、制陶业都有很大发展。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半坡类型,其代表是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第二种是庙底沟类型;第三种类型是西王村类型;第四种类型是后岗类型,但该类型是否存在存在争议。

红山文化因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同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距今约5000年左右。其中出土了许多精致的玉礼器,还有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其典型代表为代表为东山嘴遗址和牛河梁遗址。

马家窑文化于1923年首次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类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便是所出土的彩陶。马家窑文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马家窑类型;另一种是半山类型,后来发展为马厂类型,代表为菜园村遗址。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

这一时期是父系氏族时期,婚姻形式为一夫一妻制。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峡文化、卡若文化、西樵山文化(三期)、石家河文化、昙石山文化、芝山岩文化、圆山文化、凤鼻头文化、樊城堆文化、云星遗址、居木遗址、加拉马遗址。

龙山文化是在黄河中游发现的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按地域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三种类型。山东龙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代表是城子崖遗址。河南龙山文化是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有王湾类型、后岗类型、王油坊类型、三里桥类型和下王岗类型五种类型。陕西龙山文化共分为早晚两期。

石家河文化因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其共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青龙泉类型、季家湖类型、尧家林类型、石家河类型。石家河文化已经发现了青铜铜块、玉器、祭祀遗址和类似于文字的符号,同时还发现了城址。这说明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

四、铜石并用时代

野蛮时代是使用石器的时代,文明时代是使用金属(主要为青铜器)的时代。所以,野蛮时代约等于石器时代,文明时代约等于青铜时代。在石器时代和金属时代之间,是否存在一个铜石并用的时代。例如,石家河遗址中就发现了青铜器,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存在时代,学术界没有定论。

在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组合成了部落,部落又成了部落联盟。也是在这个时期,私有制出现了,也选出了部落联盟的领袖。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一步步地转变为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村公社,国家的概念正在逐步形成。

第三节古史传说

一、古史真伪

由于史前史时期尚无文字,所有没有同时代的记载,相关历史职能口口相传。在民国时期的历史研究中,出现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这些历史内容是否可信、可信度有多少,一直存在巨大争议。在中国的史书中,中国远古时代的统治者为三皇五帝。所以,这一时期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三皇五帝展开。在古史辨中一直对相关问题进行过争论,至今也没有有力的考古发现证明其真实性。

二、三皇五帝

远古时代,先有三皇,后有五帝。对于三皇五帝的说法也有多种版本。列入“三皇”的主要任务有伏羲氏、女娲氏、燧人氏、神农氏、有巢氏;列入“五帝”的主要人物有伏羲、神农、太昊、少昊、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在炎黄时期,炎帝与黄帝联合,在涿鹿之战中战胜了蚩尤。后来,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战胜了炎帝,获得了最高统治权。从此以后,最高权力由一人独掌。在颛顼时期,实现了绝地天通,最高领导垄断了神权。这一时期的王位传承是禅让制,最典型是尧舜禅让。但是,在《竹书纪年》中,却提出了舜帝和大禹是通过政变获得的王位。在尧舜时期,政治制度为四岳十二牧制度。在这一时期还发生了大禹治水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最高权力机关为四岳十二牧。但对于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发生过争论,究竟是部落联盟制,还是军事民主制,至今未有定论。在这一时期,是否出现了国家也是有着极大的争论。

三、中国国家起源问题

国家出现的标志是什么?学术界一直有着极大的争论。恩格斯认为,国家应当以地域划分国民,而不是按照血缘。与此同时,只有出现了公共权力与公共管理,国家才有可能成型。中国的国家开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夏朝说,一种是殷商说。

中国国家是如何形成的?按照塞维斯的酋邦理论,平等的氏族社会会发展成为部落联盟或酋邦,产生地位永久化的酋长,产生集中化的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官员和分层化的社会。部落联盟可能会衍生为较民主的国家,酋邦会演变为较专制的国家。中国是否出现过酋邦呢?在炎黄部落联合体、尧舜禹时代、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襄汾陶寺文化中都有可能出现过酋邦。不过,苏秉琦和严文明认为,中国是从古国演变而来。苏秉琦认为,古国在距今五千年始,后在距今四千年发展为方国,在战国时又发展为帝国;严文明认为,从皇帝到夏朝建立这一阶段为古国,夏商周为王国,秦至清为帝国。

中国早期国家是一种亚细亚生产方式,专制王权、官僚制度、农村公社和土地国有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但是,这一时期是不是原始社会,还是东方奴隶社会,亦或是东方封建社会或东方独特类型社会。中国早期国家是一个治水社会,因为农业生产力低下而产生了权力集中。但也有提出质疑,这未必是生产力低下造成的政治手段的权力集中。这一时期,血缘关系仍旧发挥着巨大作用。虽然国民的划分已不再按照血缘,但王权仍对血缘关系有着依附性,家族统治仍是政治模式。

绝地天通的名词解释 就是大致是个什么事情?不要古文...

“绝地天通”的关键在于:天地相分,人神不扰.这是一种有序化、制度化的文化秩序重建,这为儒家的礼制提供了依据,也为法家提供了根基,为神仙家提供了神仙的体系,为远古先民的历史提供了思想治世的基础.
绝地天通——中国的思想开展,我们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天地相通的原始思想阶段,意义世界由巫来管理.这是民众没有意义自主的阶段.二是人人都是巫的阶段.虽然意义的源泉开放了,意义自主了,但这又是意义世界的战争时期,意义与意义,信息与信息的冲突.第三个阶段是绝地天通,政教合一阶段,以集团或阶级或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诉求,来赋予个人生命的意义.接下来第四个阶段的来临,正是前面三个阶段的合题,既不是没有自主,没有权力的被赋予状态;也不是意义世界各自为政,意义与意义的战争状态,而是既有意义,又有区分;既自主,又和谐的一种状态.
世界各国的神仙历史都有类似这样的前后阶段.

绝地天通的名词解释

《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孔传: “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只不至於天,明不相干。”意谓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纲纪秩序。

在中国上古的黄帝时期,有过一次"绝地天通"运动。什么叫"绝地天通"?什么叫"地天通"?"地天通"是说人可以、能够与天地相沟通。

传说在黄帝之前,这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黄帝之前是什么时候?是伏羲、神农时候。若按照易经的理论,神农时期即《连山》时期。《连山》、《归藏》、《周易》被称作三坟。其中的《连山》,就应该指的是神农对《易》的运用。

我们所称的中华民族始祖中的三皇,伏羲、炎帝、黄帝,其中的炎帝即指神农。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的医药之祖。相传神农采药,踏遍千山。研究易经的人就应该从易经的角度想到,神农是把《易》运用到了对山的认知上,对山石与山上所出产植物的认知上了。即对易经8个主卦中重艮卦的应运。即对《先天64卦方圆图中方图上重艮卦横排8卦与竖排8卦共15卦的发挥与应用。并且所排"神农64卦方圆图""应该" 是 以重艮卦为首卦。由此被称为《连山易》。后世对神农用易知之少,研究少。或许是因为神农也只是一个用易的人,不是原创者。后世以至我们当代做易经的,是没有人不知道伏羲的。我们又对伏羲知道多少?在无文物、无史料的无史可稽的情况下,我们怎样能够尽可能多的知道伏羲?

"绝地天通"这句话,是经书中讲到的。"绝地天通"是一次历史事件。发生在黄帝时期。这应该是一场类似发生在20世纪的文化大革命一样的事件。它是一次历史运动。这次运动杜绝了人民原来人人能够作到的与天地交通的自由。我可能是中华民族史上第一个说黄帝坏话的人:他是一个独裁者。政治上的,统治上的,军事上的。也正是因为这样,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凝聚、统一做出了贡献。做出了比只顾创造易的伏羲、只顾山上采药的神农在政治统治与民族凝聚方面的贡献。从"绝地天通"这一历史中透漏的信息是:黄帝之前,伏羲、神农时期,人人可以与天地交通,人人享有与天地交通的自由。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
文章标题: 中国古代“绝地天通”前的神权时代是怎样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5118.html

[中国古代“绝地天通”前的神权时代是怎样的]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