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相较于狮子和老虎而言,为何猎豹在演化时点满了速度的技能点,却弱化了力量,爬树与格斗技能,对此该怎么看

时间: 2023-03-03 14:00:5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8次

相较于狮子和老虎而言,为何猎豹在演化时点满了速度的技能点,却弱化了力量,爬树与格斗技能,对此该怎么看

东北虎林园的饲养员知道老虎与狮子谁厉害

都是一群的话,狮子打架厉害。都是单个的话,老虎打架厉害。

狮子和老虎是不同类型的动物,狮子是群居动物,老虎是独居动物。被人饲养的狮子和老虎几乎不会发生打架的事情,但是若是在野外,因为狮子懂得分工合作,所以打起群架来狮子更厉害。而老虎是独居的,对于单挑来说,老虎更强。

扩展资料:

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

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千克,全长可达3.2米。狮子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由于林区开发、人口激增,过去偏远地区都已发展为村镇,虎亦常到林区居民点附近觅食。

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

世人公认的两种最厉害的猫科动物是狮子和老虎。但是它们相比哪个更厉害?这个问题大家都感兴趣,而且众说纷纭,那么我今天就来详细地说一说吧。
  

  世界上现存的老虎有许多亚种,比如华南虎,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印支虎等。其中西伯利亚虎最大,成年雄虎体长可达3.3米,体重300公斤以上。我记得看过一个资料,最大的老虎是在原苏联中亚一共和国捕获的,体长4米,体重780公斤,是普通狮虎的两倍!所以论体形,老虎是最大的猫科动物。

  

  而目前狮子只有两个主要亚种:非洲狮和印度狮。(常说的美洲狮其实是美洲山猫之误,美洲狮是最大的猫属动物,它跟我们的家猫是同属一个属,亲缘关系更近。)其中印度狮体形较小,且数量已几近灭绝,我们常见到的是非洲狮。成年非洲公狮一般体长在2.3——2.7米,体重在250公斤左右。

  

  由于动物的体形通常决定了他们的力量,所以成年东北虎,西伯利亚虎的绝对力量胜过大多数非洲狮。从外形而论,它们都有骇人的尖牙利齿,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有强大的颚、裂齿,在咬合的时候有巨大的力量,而这巨大的力量就能用来杀死大型的动物。而细细论来,狮子,尤其是雄狮,其头脸由于鬃毛而夸张,身段反显得单薄;老虎的体魄雄浑,头面却稍嫌精巧。非洲公狮看上去十分威猛,全因一团鬃毛的缘故,所以视觉上头特别大,但是猎捕技能比较差,耐力速度也都很缺乏。而威猛的老虎成年后也有类似长毛,颜面颈脖处生出长毫,外形不输给公狮。而且从个体捕猎技能上来看,老虎力量速度兼备,能上树游泳,单独捕猎成功率很高,狮子则是群体作战,母狮的效率大大高于公狮。健美运动员身上的肌肉是非常非常结实,但是中国科学家在解剖东北虎的时候,发现它的肌肉一打开之后,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好看,还要结实,肌纤维极为粗,浑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余的脂肪,几乎很难见到脂肪,强壮的骨骼附有强大的肌肉,证明这种动物有极强的爆发力。虎的爆发力有过实证,在北京动物园狮虎山兽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东北虎抓裂的裂痕。剥掉皮的狮虎惊人的相似,而从解剖中发现,老虎心脏容量大于非洲狮。

  

  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狮子老虎不同的战斗风格和作战策略。广袤的平原上,适合发挥群体的力量,锁定目标,以逸待劳。而丛林中,猎物容易闪避、躲藏和逃逸,对个体的搏击技能要求更高。狮子是战略家,老虎是战术家。

  

  由于狮子、老虎不在同一地域环境中生活,似乎很难进行较量,就像相声里说的关公战秦琼。在西方,狮子向来有兽王之称;而在中国,兽中之王则是老虎。据说古罗马时代,人们曾让狮子和老虎在竞技场中进行格斗表演,结果,每次都是老虎战胜了狮子。曾有前苏联科学家试验让两只同性同体形的成年饥饿的狮虎相斗,结果老虎胜出。有的地理学家和动物学家提出:我国云南一带远古时期也有狮子。但为何现在匿迹消踪了呢?老虎奋虎威将狮子逐出了生活条件舒适,方便的山林,将其赶到印度西北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荒漠、草原上去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从地理分布来讲,老虎以西伯利亚为基地足迹遍布欧亚大陆直至南亚次大陆,发展为孟加拉虎亚种、高加索虎亚种和华南虎亚种,只有大海阻止其进入美洲。部分个体跨过南海进入印尼群岛,发展为苏门达腊虎亚种。从极寒到极热显示顽强的适应力,虎单独活动,只有繁殖期雌雄才有几天相聚,由雌虎独立抚养幼崽。说明虎的生存能力强于狮。非洲狮从非洲大陆北上进入阿拉伯半岛又进入南亚次大陆。历史上在印度发生过狮虎的竞争,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是狮子最终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加拉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狮子与老虎虽同属猫科,但习性不同。在自然状态下,东北虎是绝对唯我独尊的兽王,而狮子则是“社会性”较强的动物,自然状态下为群居,一般每群20余只。

  

  西伯利亚虎在所有猫科动物中捕食技巧最高,这是因为其栖息地高寒恶劣,野牲稀少,无法承受捕食失败。在食物链中无可争议处于顶点,其猎物包括所有大型且性情暴烈的食草兽如:马鹿、亚洲野猪。还有食肉兽如:亚洲棕熊、豹、黑熊、狼、猞狸、獾、狐。很多传闻雄性野猪战胜东北虎,不过野猪是防御方,不被捕杀就是胜利,能击毙西伯利亚虎的记载太少。而且受伤致死的虎一般是老年、残疾虎(缺犬齿)或年青幼虎。至于孟加拉虎,有资料说,杀人最多的记录保持者是孟加拉虎,与印度一带的环境有关。在印支一带的食肉兽中豺对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构成威胁,豺个体攻击力不如狼,但群体比狼群更多且坚韧,又没有种族之分,不同豺群会配合攻击虎豹。印度曾有20只豺群击一只雌性孟加拉虎,老虎在第一次对抗中杀豺7只,伤6只,摧毁了豺群的进攻力。但是残余豺群立刻召唤邻近领地的另一支豺群-26只豺加入对虎的攻击,虎在第二次抵抗中杀4只,伤2只后,开始逃跑。豺群追击40公里,第三支小豺群加入堵截,最后近40只豺捕杀这只孟加拉虎。虎被吃掉一半,在最后战场又有7只豺被杀。中国也有传说-豺是虎克星。但是亚洲象和亚洲犀牛、野牛不是孟加拉虎的对手。成年雄性亚洲象可以自保,但绝不主动攻击老虎与非洲象相反,而且雌性亚洲象无力抵抗孟加拉虎。与人类斗争经验最丰富的是华南虎。华南虎是中国独有的老虎,与国人奋斗了2000年,对如何攻击和躲避的经验技巧最丰富,处境也最危险。

  

  而非洲狮捕食能力相对差,只能依靠群体去伏击猎物,只有在旱季走头无路时才攻击大型动物如非洲象、犀牛、野牛。在捕猎过程中,主力是体形较小的雌狮,雄狮正面攻击、单挑的几乎没有。单独的非洲狮甚至无力生存,被狮群驱逐的老年雄狮一般可能被猎狗群捕杀,乃至被豺捕杀。

  

现在在学术界关于虎强于狮的观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下面通过虎狮的详细数据来进行说明,所列数据均为平均计。

以下都采用成年健康的狮虎,由于雌狮和雄狮的差别过大,因此狮子一般均采用雄狮。

1、体型比对

老虎是最大型的猫科动物目前已经没有任何异议。

但在古代西方世界,他们所能接触的是最大型的非洲雄狮和最小型的中南亚老虎,由此引起视觉上的误会,而认为狮子是最大的猫科,并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的标志。直到百余年前他们接触到了更大更凶猛的孟虎和西虎,才最终改变的这种观念,形成了由狮子中心说向老虎中心说的转变。

而在东方,老虎一直稳居中堂,是神的象征,而狮子不过是守门神,只是猛兽的象征。

这样由于东西方对狮虎主观意识的差别而最终引发了狮虎斗的千年争论。

猛兽之间的争斗体型大的往往占有相当优势,体型大的老虎胜狮子似乎没有说服力,下面提到的都是狮虎相当的情况。

2、生理数据

下面几乎缆括了猛兽的所有的生理特征:

(1)头颅比较

狮子因为鬃毛的原因,在视觉上感觉相当大,其实除掉鬃毛后和老虎相差无几,剥皮后的狮虎也很难分辨,因此颅骨差别不大。

鬃毛是雄狮的象征,以至往往被无限夸大,甚至成了决胜武器。生物学上将雄狮鬃毛的作用定义为:雄狮之间实力的显示、雌狮择偶的标准,

鬃毛对雄狮有一定的防守作用但同时会消弱它的攻击能力。

(2)心脏容量

在解剖学中,老虎心脏容量大于非洲狮,这一条相当重要。在同等生理素质的对手中,它反映了一个物种具有更大的爆发力、耐力和体能恢复能力。

(3)嘴

猫科嘴的张合度都约60度(剑齿虎可达100度),老虎颚部球型肌在猫科中最发达的,狮虎的咬合力差别不大,虎略强,虎约450kg,雄狮400kg(附:鳄后端约1000kg(合2200磅),前端770kg,大白鲨约770kg,人约80kg)。

虎犬齿长约6cm,雄狮约5cm,虎的咬合深度约为11cm,雄狮约9cm。咬合深度深1cm往往就能决定对方是生还是死,这也使狮子使猎物的致死率比老虎要小的多。

但狮子的齿根略粗于老虎。生物学家解释之所以狮的齿粗,是因为狮子无法快速将到手的猎物杀死而导致猎物的反抗,为了在猎物反抗中不致使犬齿折断,才使犬齿进化得更粗。

(4)前肢

老虎前掌是猫科中最大的,雄虎的掌宽约10.5-11.5cm,雌虎约8.5-9.5cm,雄狮约7.5cm。

掌击是虎的常用手法,其掌力居猫科之冠,可达1吨,力量比雄狮大10%,而狮子不论是博杀还是捕食,掌击都不是它的特点。

猫科都有磨爪的习惯,但成年后的狮子磨爪的频率有所减少,这和生活环境有关,因此爪子不如老虎锋利。

虎的爪子在猫科中最长,西虎约10cm,孟虎约9.2cm,狮约8cm。

狮子常被大型猎物从其身上甩落下来,可见其前肢力量不够、爪子嵌入不深,而老虎极难被野牛甩落。

(5)后肢

狮子后肢力量不足,只能半直立,因此狮子不擅掌击,而老虎后肢力量强大,可以完全直立,直立后可比狮子高一个半头。

后肢力量直接影响了跳跃能力。老虎可跳上2.2-2.4m的高度,雌狮约1.8m,老虎摸高可达6.5m,雌狮为4.5m,而雄狮几乎不会跳跃。

综合四肢老虎的更为粗壮,而狮子四肢相对瘦弱的多。

(6)肌肉

孟虎和狮子都属热带、亚热带,两者肌肉相差不多。虎的肩部力量强大,雄狮的力量集中在颈部。

东北虎的脂肪主要在皮下,而不是附着在肌肉上,其肌肉重量可占全身重量的70%左右。据中国生物学家对东北虎解剖报道:西虎肌纤维极为粗壮,几乎找不到脂肪,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结实。

(7)骨骼

老虎有更加完美的骨骼,其骨骼平均密度比狮子高约1.2%,这意味着老虎更加强壮,抗击打力更强。

(8)速度

东北虎冲刺速度约为56km/h,孟虎快得多约为68km/h,雌狮介于两者之间为64km/h,雄狮为56m/h。

(9)柔韧性

老虎的体型修长,而雄狮体型粗短,这意味着老虎可以做更大范围、更灵巧的转身。

(10)其它

平衡力方面,老虎可以走体操比赛中的平衡木,而狮子则不行。

老虎尾巴虽然没有传说中的强大,但依然是其攻击武器,狮子尾巴没有攻击作用。

猫科观察家认为:老虎习性狡猾、狮子则相对憨直。

上面是生理上的硬件对比,以下是狮虎在生活实践中的比对,其实就是技巧性的软件对比。

技巧对猛兽相当重要,之前曾经有人模拟出猛兽对决,但马上被引为笑话,因为他们只输入了硬件数据,却忘了输入技巧数据,因为按照这种模拟,那么猎豹将捕不到斑羚,而花豹也捕不到斑马,因为这些猎物比捕猎者更加强壮,斑马可一脚将花豹踢翻,而数据显示花豹不会躲避,100%会被踢死,因此该模拟认为地球上不可能出现能捕杀比自身大的猎物的猛兽,而实际上呢...

其实上面的生理数据已经说明了孰优孰劣。技巧性更多的是些人为观察的主观概念,但实践往往就是生理在生活中应用,我们姑且把它作为一个参考。

3、生活习性

(1)有的人因为狮子是群居而说其群体战斗力强,即狮群强于虎群。其实这种人是根据狮子的实际生活,即狮子的整体意识强来说的,但他们却把另一个事实忽略不计,即狮群在同类打斗中只有最强的雄狮才能决定胜负。

那么狮群会不会把老虎看成同类呢,答案是可能的,因为虎狮之间会发生自然交配的情况,这在野生动物中只有把对方看成同类才会发生。

(2)同样有人说雄狮是靠打斗为生,因此认为雄狮的战斗欲望更强,但殊不知老虎的领地性极强,体型小的老虎对闯入它领地的大老虎同样会不惜一战,有主场之利的老虎战斗力更强(因为这是饭碗问题)。相反雄狮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摆摆鬃毛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在动物园中老虎咬死狮子的情况大多都是老虎以为狮子闯入了它的领地,而在野外领地之争是常事,尤其是在老虎数量曾经繁盛的时候。

也就是说雄狮更多的是为配偶而战,而老虎更多的是为领地而战,它们的打斗频率本不相上下。

(3)雌虎不但要为领地还要为幼崽而战,雄性猫科都有杀死非亲幼崽的习性,单只雌虎为了保护幼崽而和体型大的雄虎时常都有打斗,而一群雌狮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就是缴械投降。虎为独居,由雌虎独立抚养幼崽,说明虎的生存能力相当强大,而雌狮根本就无法独立抚养幼崽。

(4)有的说雄狮不会衡量对手实力而勇往直前,其实这是严重误会,雄狮衡量对手的标准是鬃毛,鬃毛差的雄狮会选择自动退却,而老虎在雄狮眼里就是鬃毛差的狮子,因为雄虎就没有长的鬃毛,因此雄狮往往会认为老虎不如自己可以一战。

老虎和其它猫科一样因独居而谨慎,也会慎重评估对手的实力,因为评估失误会带来重伤而无法捕食,也就是说老虎不会打无把握之战,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和老虎打架的狮子在老虎眼里是可以战而胜之的猛兽,而这种评估肯定比人类的评估还要准确。

4、打斗技巧

猫科的咬合力在猛兽中不算最大,但爪子却是最强,敏捷度也是最高,因此爪子是致胜武器,而牙齿只是至死武器。爪子加上技巧,这使猫科成了猛兽中唯一的能独立战胜比自身更强大猛兽的哺乳类(其它只能依靠群体力量)。

(1)老虎打斗采用掌击方式,实际就是一套组合拳,更多的是凭借其技巧,极少把脑袋早早的凑上去。

(2)雄狮是猫科的例外,他们之间的打斗其实就是在比谁的嘴大,由于四肢力量和技巧的不足,几乎抛弃了猫科爪子加技巧的优势。雄狮更多的是凭借身体和力量,是一种推搡的手法,但我们知道无论是体型还是力量狮子相对于老虎都不会占有优势。

老虎可以双掌齐用,而雄狮因后腿力量问题而无法完全支撑全身重量,要想完全发挥掌力,必须一只前掌撑地。

(3)鬃毛对雄狮咽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老虎往往都是先通过前肢的打斗,在取得了相当优势之后才会锁喉,因为在没有取得优势之前就冒然锁喉,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咽喉不负责任。

5、捕猎技巧

捕猎技巧可以从侧面反映猛兽所具有的技能。

(1)老虎捕食通常是偷袭,然后是短距离的冲刺,它要求具备更强的爆发力,因为如果反映迟钝容易使猎物逃脱,而长距离追赶不是老虎的长处,老虎对付野牛是跳上牛背后紧紧的抓住,乃至更大的成年亚洲母象也是如此,而狮子只能扑到野牛的后臀且很容易被甩落下来,而亚洲野牛比非洲野牛并小不到哪里去。狮子捕食通常是群体合围,主要靠群体力量的托拽将其扑到。

(2)狮子对较小的猎物采用咬颈,对较大的如野牛是咬鼻,而咬鼻窒息方式往往显得拖泥带水,狮群常常有到手的猎物逃脱的可能,电视中有5只狮子(包括有雄狮)捕杀一头野牛而最终被逃脱,其实这反映了狮子不能有效的快速杀死猎物,还有居然会使几乎没有博杀力的猎豹负重伤后逃脱,这反映了狮子的杀伤率。

老虎的击杀成功率相当高,击杀手法也更丰富,有拍断颈椎、咬喉、咬颈等,对较小的几乎直接就是拍断颈椎,对大于200kg如野牛是咬颈,这和狮子对付野牛的手法完全不同,但致命效率更高,往往是一击致命,到手的猎物极少有逃脱的可能,因为老虎承担不起这样的失误,特别是东北虎。

(3)狮群的捕食成功率根据猎物不同在10-20%之间,老虎成功率在5%左右,狮群成功率虽大于老虎,但平均下来就很低了。食物利用率也不及老虎,只能管一顿,而老虎捕食一次往往会管很久。

狮子是唯一吃腐食的猫科是单只狮子捕食成功率的一种体现。

(4)狮群和老虎都有能力在非常情况下捕杀超大型的猎物,如狮群之对于母象、长颈鹿等,老虎之对于母象、野牛等,但单只狮子无力捕杀比自身大的猎物,这在猫科动物中其实是很少见的,估计只有薮猫才是这样,但薮猫身手毕竟可算猫科之冠,象猎豹一样为了敏捷负出嘴小的代价情有可原。

6、生存竞争

狮群的生存环境主要竞争对手是鬣狗群、花豹,而孟虎是豺狗群、金钱豹,西虎是棕熊、远东豹。

(1)落单的狮子生活极为困难,被狮群驱逐的落单雄狮一般只有3种结局,即饿死、被鬣狗群追杀、被三色豺群谋杀。

(2)单只豺狗的实力不如鬣狗,但豺群的规模和韧性远大于鬣狗群,不同群的豺狗甚至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孟虎,曾经发生的先后近60余只豺狗以惨重代价搞定一只雌孟虎的著名战例就是不同的3群豺狗组成的。

(3)棕熊是比西虎大得多的猛兽,远东豹在西虎的打压下生存得极其艰难,但和远东豹同种的花豹在狮群的打压下则生活得相当滋润,可见狮群扼杀豹子发展的能力远不如老虎,花豹由此被称为生存得最为成功的大猫。

因此老虎和狮子竞争环境可以说同样凶险,但即便这样,排除人为因素,老虎独居得依然十分成功,而狮子的独居就意味者死亡。

7、博杀战例

现在所看到的狮虎斗都是圈养的,准确的说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但可以得出参考结论。

(1)圈养猛兽在能力上相比野生的都有所退化,但有一个重要事实,这就是圈养猛兽中其技巧性越强的损失越大。

如将趋向于力量的熊科和趋向于技巧的猫科都从小圈养,明显猫科的损失要大。同样人类也是一样,将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从小就关起来,其具有的人类特有技能的损失是最大的,而这种人只能从生物学上讲还算是人,但实际上和白痴无异。雄狮在于力量,而老虎在于技巧,其损失无疑比狮子会更大。

但即使这样,圈养老虎的胜率也远高于狮子,更不要说野生狮虎了。

(2)还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现在所有狮虎斗的记录或视频中,体型小的老虎战胜大狮子的事件并不奇怪,而从无体型小的狮子战胜大老虎的战例。

(3)在选择虎狮斗的战例中,一般更多的是选用雄狮,而对老虎,几乎都是不管公的母的一起选,而事实上雌虎比雄虎体格上还是有不小差距,只是没有狮子的差别大而已。但如果真的这样选,不妨拿一拿雌狮和雄美洲豹来斗斗。

但即便如此,雌虎同样有战胜雄狮的战例,而雄虎对雌狮就是屠杀,雌狮对雌虎也可以说没有什么胜算可言。

8、进化

狮虎出自同一祖先。目前野生的狮虎不可能相遇,但在历史上狮子和老虎的领域曾有过重叠,最后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在没有人类干扰之前,虎的足迹曾经遍布欧亚大陆,从极寒到极热显示了其顽强的适应力,而狮子只能局限于热带亚热带。

从生物、地理学上讲热带雨林是地球最富饶的土地,而这就是孟虎的生存地带。其实也可以通过美洲豹和美洲狮的竞争来作为对比,美洲豹强于美洲狮是不争的事实,美洲豹占据了南美热带雨林的中心地位,而美洲狮则只能偏隅一方。

将所有数据列出之后,才发现狮子几乎是全方位的落后于老虎,不占任何生理优势的野生狮子对野生老虎可以说几乎就是完败!

  如果真的硬逼着狮子老虎决一死战,那么打群架老虎或许斗不过狮子,而个对个单挑,狮子休想赢得了老虎,因为老虎在灵敏性、耐力、技巧和体重方面,都要胜过狮子一筹,老虎获胜,这应该是一定的结果。
老虎比狮子大,牙齿比狮子强,掌力比狮子大,速度比狮子快,性情比狮子凶猛,比狮子敏捷,经验比狮子多,扑击能力比狮子强。狮子有什么优势吗?除了它是群体
狮子厉害一些因为老虎是独行侠

狮子与老虎到底谁更凶猛?

论单挑的话,显然是老虎更胜一筹。

证据一:老虎比狮子体型更大

由于动物的体形通常决定了他们的力量,所以成年东北虎,西伯利亚虎的绝对力量胜过大多数非洲狮。细细论来,狮子,尤其是雄狮,其头脸由于鬃毛而夸张,身段反显得单薄;老虎的体魄雄浑,头面却稍嫌精巧。

西伯利亚虎在老虎中体形最大,。资料记载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是前苏联中亚共和国猎取的西伯利亚虎,雄性、体长5米(不计尾巴)、体重760公斤,是普通西伯利亚虎或非洲狮的两倍。 非洲狮:体重350-400公斤,身长3。5米。

证据二:老虎是独居动物,狮子是群居动物,老虎战斗经验更突出

从个体捕猎技能上来看,老虎力量速度兼备,能上树游泳,单独捕猎成功率很高。狮子的生存之道则是结群捕猎(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真正群居的动物),讲究协同作战能力。 

狮子单独捕食能力很差,只能依靠群体伏击,只有在旱季走头无路时才攻击非洲象、犀牛、野牛,一般10只以上非洲狮一拥而上分割象群,由母狮在大象、野牛背后袭扰,雄狮正面攻击。雄狮单挑的几乎没有。单独非洲狮无力生存,被狮群驱逐的老年雄狮一般被狗群捕杀或被三色豺捕杀。

虎的体态

虎的体态雄伟强壮高大,毛色绮丽,从北而南呈黄色到红色渐变,有深色条纹。头圆,吻宽,眼大,嘴边长着白色间有黑色的硬须,长达15厘米左右。

颈部粗而短,几乎与肩部同宽,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较窄,呈侧扁状,四肢强健,犬齿和爪极为锋利,嘴上长有长而硬的虎须,全身底色橙黄,腹面及四肢内侧为白色,背面有双行的黑色纵纹,尾上约有10个黑环,眼上方有一个白色区,故有“吊睛白额虎”之称,前额的黑纹颇似汉字中的“王”字,更显得异常威武,因此被誉为“山中之王”或“兽中之王”。

虎各亚种之间的体型和形态差异很大。西伯利亚虎最大,雄性体长可达3.7米,体重423千克。雌性的体长最大为2.4米,体重为168千克。雄性印度支那虎虽然体形比西伯利亚虎小,但体长2.85米,体重195千克,具所有虎亚种中最长的头骨,长319-365毫米。苏门答腊虎是最小的活亚种,雄虎体长2.34米,体重136千克;雌虎体长1.98米,体重91千克。

许多学者与科学家将同等体型的狮子与老虎作比较,基本上都认为老虎较为厉害,这个厉害是说单体比较,而非群体比较,群体比较方面,狮子基本上公认是世界上众多食肉动物当中最厉害的。单体比较方面为什么老虎厉害些?这是由个体生活条件、环境而决定的,狮子—群体、生活在草原;老虎—单体,生活在森林。群体生活,捕猎存在合作,同时也造成依赖;单体,更多需要个体本身的强大与智慧。

首先从体积上来讲,世界上现存的老虎有许多亚种,比如华南虎,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印支虎等。其中西伯利亚虎最大,成年雄虎体长可达3.3米,体重300公斤以上。我记得看过一个资料,最大的老虎是在原苏联中亚一共和国捕获的,体长4米,体重780公斤,是普通狮虎的两倍!而目前狮子只有两个主要亚种:非洲狮和印度狮。(常说的美洲狮实在是美洲山猫之误,美洲狮是最大的猫属动物,它跟我们的家猫是同属一个属,亲缘关系更近。)其中印度狮体形较小,且数目已几近灭尽,我们常见到的是非洲狮。成年非洲公狮一般体长在2.3——2.7米,体重在250公斤左右。公狮体重150~250千克,最大的有过262千克。孟加拉虎最大的有290千克,西伯利亚虎均匀体重300千克,最大的有过950磅,约430千克。所以论体形,老虎是最大的猫科动物。由于动物的体形通常决定了他们的力量,所以成年东北虎,西伯利亚虎的绝对力量胜过大多数非洲狮。动物争斗一般以体重决定胜败,老虎占了上风。

再一个就是从外形而论,它们都有骇人的尖牙利齿,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有强大的颚、裂齿,在咬合的时候有巨大的力量,而这巨大的力量就能用来杀死大型的动物。而细细论来,狮子,尤其是雄狮,其头脸由于鬃毛而夸张,身段反显得单薄;老虎的体魄雄浑,头面却稍嫌精巧。非洲公狮看上去十分威猛,全因一团鬃毛的缘故,所以视觉上头特别大,但是猎捕技能比较差,耐力速度也都很缺乏。而威猛的老虎成年后也有类似长毛,颜面颈脖处生出长毫,外形不输给公狮。而且从个体捕猎技能上来看,老虎力量速度兼备,能上树游泳,单独捕猎成功率很高,狮子则是群体作战,母狮的效率大大高于公狮。健美运动员身上的肌肉是非常非常结实,但是中国科学家在解剖东北虎的时候,发现它的肌肉一打开之后,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好看,还要结实,肌纤维极为粗,浑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余的脂肪,几乎很难见到脂肪,强壮的骨骼附有强大的肌肉,证明这种动物有极强的爆发力。虎的爆发力有过实证,在北京动物园狮虎山兽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东北虎抓裂的裂痕。剥掉皮的狮虎惊人的相似,解剖数据显示,老虎的心脏容量大于狮子,这个数据意味着老虎比狮子具有更大的爆发力,耐力和体能恢复能力。 老虎的前掌是猫科中最大的,其掌力居猫科之冠,可达一吨,气力比狮子大约百分之十,且成年狮子的爪子不如老虎锋利,大型猎物常把狮子从身上甩下来,而老虎极难被甩落。狮子后肢气力不足,只能半竖立,因此狮子不善掌击,而老虎后肢气力强大,可以竖立。老虎可以跳上2.2-2.4米的高度,雌狮约1.6米,雄狮几乎不会跳跃。老虎有更加完美的骨骼,骨骼均匀密度比狮子高约1.2%,这意味着老虎更加强壮,抗击打能力更强。 老虎的尾巴可以作为攻击武器,狮子尾巴没有这个作用。“老虎的尾巴摸不的”这名谚语足以说明这一点。

狮子会为了食品而并肩作战,但在保卫领地争夺霸权的战斗中,没有一种食肉动物会群体作战(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狼、美洲狮和黑熊之间的关系能说明题目)。狮子会派出最强的一只和老虎战斗,其他狮子则会袖手旁观。最强的狮子失败后,其他狮子会一哄而散。然后狮子依靠体重较轻的上风爬到树上躲避老虎,伺机对老虎的幼崽和亚成体进行偷袭。 确实是老虎厉害,据史料记载,古罗马全盛时期的角斗场中经常会表演各种人与人,猛兽与人和猛兽与猛兽的血腥战斗。狮子与老虎的战斗自然是热门。古罗马人总是让体形相近的雄狮和雄性老虎打斗,可能是由于体形相近打得时间会比较好看。据记载,在一个地区的几个角斗场在几年内的所有狮虎之战,狮子从来没赢过,古罗马时代可能捉到的老虎只能是孟加拉虎,狮子是非洲狮。

但是,自上个世纪以来,狮虎之战都是发生在马戏团,狮子和老虎各有胜败,老虎变怂了?这只能“回功”于人类,野生老虎被人类大量的捕杀,野生种目前不超过3500只,其中最多的是孟加拉虎,超过2000只,而狮子很幸运,目前在非洲野生种已经超过了10万头,而且数目还在进一步增长。老虎在大量的被捕杀过程中优秀的基因在不停的流失,也就是说现在的狮虎之战老虎使不出“全力”了。 我提醒各位,争论狮虎谁更厉害时没什么意义的,都是强大,漂亮的动物。还有要想确定到底谁厉害现在只能凭数据和严密的推理,真正能支持定论的只有实践,要想实践,就要先把喜欢变成帮助,让这两个物种都恢复健康。 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狮子排名第二,这是科学事实。八个老虎的亚种个头大小不一,但是老虎的均匀体重高于狮子。史上最大的东北虎体重达384公斤(这已经是阿拉斯加棕熊和北极熊的重量级),也远远大于有记录的最大的狮子。中型的老虎亚种如华南虎、孟加拉虎(雄)体重大约200公斤,而这在雄非洲狮中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体形最大的狮子是西非狮,和老虎相近,但是已经灭尽。狮子集群狩猎,因此在争夺栖息地方面的确有上风。雌狮是主要的猎手,但是打架还是主要靠雄狮。经常看到两头雄狮就将一群有七八头雌狮的狮群赶走的场景。 单打独斗很可能是老虎获胜,由于老虎体型更大,体力更强,而且搏斗和捕食的技巧更高超。在自然界中很难预料结果,由于在正面冲突的时候狮子的集群上风未必能真正在搏斗中起作用。但是狮群的合作使得其捕食效率更高,因此在争夺栖息地上会占有很大上风。 狮子曾经出现在亚洲,最后退出了老虎的领地,不一定是由于老虎竞争的原因,而很有可能是人类的因素在起作用。由于狮子的习性使其不擅长隐蔽(也不喜欢避开人类),非常轻易和人类发生冲突;换句话说,在一个地区只要有人就不会有狮子。而老虎单独行动,深居简出,性情谨慎和怕羞,总是将自己躲的很隐蔽,假如不是特殊情况(病虎和年老受伤),老虎总是避开人类。

因此人类还没有这么强大的时候,在人类的活动不是很频繁的地方,老虎和人类是可能共存的。这可能是狮子后来推出亚洲而老虎留下来的原因之一。当然主要的原因应该和这两种动物的起源地点和环境因素有关。 另外,补充一点,狮虎斗的时候,由于均属猫科动物,狮子不采取群攻的策略,而往往是找一条最强壮的狮子与虎独斗,假如狮子败北,整个狮群全部逃跑,这是狮子与其他动物搏斗时不一样的场面.实际上,从古代罗马到今天的动物园,假如真发生狮虎打斗的情况,比如生死搏斗,狮往往是终极的失败者.虎的天性多疑,所以,有时它逃跑,但不要以为它斗不过狮子,那是还没有到决定生死的时刻.虎的个头比狮大,气力也大,技巧也高,所以,一般情况下,狮是斗不过虎的. 例如:1.在非洲,单独一头狮子不敢对大象怎么样,但是一群狮子经常攻击小象,这里的一群指20余头,采取的措施是跳到象背上咬/压,母象根本照顾不过来,小象死得很多. 2.在亚洲,一头虎就可能攻击象,呵呵,也经常把象吃掉.多看看动物方面的知识就知道啦. 先看个虎熊斗的案例: 1.虎往上扑,熊气力很大,一巴掌就把虎打翻,虎跑; 2.熊很生气,拼命打四周的树,这时,虎在四周盯着熊看; 3.看熊累了,虎再次上来,熊又是一巴掌,虎跑; 4.熊更生气啦,再次打四周的树木,把树都打断了,虎在四周看; 5.熊没有力气啦,虎再次上来,把熊咬死吃了. 虎是很狡猾的,他一般并不力取,而是袭击或智斗,尽管他可以力取,但不要忘记,假如他受了伤,就是死路一条,由于虎总是单独活动,假如受伤,他会捕不到猎物,就会饿死,在这种环境下,虎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有时会回避战斗.但假如你逼他搏斗,虎会咬死任何动物,包括狮子,古罗马狮虎斗,狮子从未胜过虎. 我国内地动物园内,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群非洲狮和一群虎养在一起,虎还未成年,结果狮子总欺负虎,抢他们的饭吃,慢慢的,虎长大了,终于有一天,一只虎群中最大的虎抢着吃了其他所有虎的食品,晚上,就听到狮虎笼里发出阵阵的吼声,第二天一看,笼中的8只狮子全让这只虎给咬死了.虎急了,什么动物也档不了,但在不急的时候,他是很轻易逃跑的,这点与狮子不同,狮子威猛,虎多疑,不打无把握之仗.给你老虎一些数据,测试数据显示,老虎的咬协力度约为450千克,狮子约为400千克;老虎的咬合深度约11厘米,狮子约9厘米。

  在技战术方面,狮子前肢不能同时腾空击打对方,所以在搏击中只能打单拳,靠推搡之力打击对方,但老虎喜欢用双掌击打的方式打组合拳,这在力度和手段的灵活性上就比狮子占上风,因此其杀伤力比狮子大些。

  狮子没有单兵作战的聪明,必须集体作战才有可能围歼猎物,较小的猎物,狮子会咬其颈,对较大的猎物,如野牛,则喜欢咬鼻子,通过咬鼻让猎物窒息的方式往往显得拖泥带水,不轻易奏效,因此狮子狩猎的成功率不高。老虎虽喜欢单兵作战,但很讲究战术,它的核心战术就是偷袭,常使用拍颈椎,咬喉或咬颈等方法,得手的猎物极难逃脱,当然狮子围猎也好,老虎单打独斗也好,成功率都不是百分之百,但总体上看,把狮子围猎的成功率分配到参加围猎的每个狮子头上,就跟老虎没得比了。

  照此来说,狮子与老虎谁称霸的题目应该没什么悬念才对,但为什么这个题目长期以来一直是分歧很大,争论不休呢?动物学家以为这是由于老虎在自然环境下称王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在非自然情况下,胜利的希望就变得非常渺茫,狮子的情况则与此相反,而人们在比较它们高下的时候,并没有做这样细致的区分,所以就各说各的理,各捧各的场了。

  动物学家指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自然情况下,老虎和狮子单一交手还是占上风的。

  狮虎出自同一祖先,历史上二者的领地曾有过重叠,后来双方的领地也有一部分交叉,但由于狮虎同祖先,彼此偶然还会在自然条件下交配,说明他们双方还不是特别仇恨,即便双方因饥饿而又决战的意图,真正打起来的可能性也很小,由于假如是单个老虎对群狮,狡猾的老虎觉得寡不敌众,就会知难而退;假如真是一对一的狭路相逢,双方也会因彼此块头差未几,估计没有便宜可占而各自走开。只有一种情况可能引发双方格斗,那就是单个狮子误进老虎领地,老虎会因保护领地不受侵犯而奋起攻击,结果往往是狮子败逃或丧命虎口。正由于有这些因素的存在,所以人们在野外目击到的情况,大都是虎胜而狮败。

  但在人工环境下就要另当别论了,人工圈养条件下,老虎的王者风范就逊色于狮子了。想想看,无论历史上帝王安排的狮虎斗还是近代人们目击到的狮虎斗,都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要么是人们驱使它们在特定的地点格斗,或是它们在人工圈养的地方出于某种原因发生格斗。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狮子和老虎在格斗之前都是被人类俘获并圈养过的,这说明,这时候的狮虎斗不是在野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而在这种条件下,人们经常看到的情景是,双方平手或老虎败北。

  为什么环境变了,老虎就恨难称王呢?动物学家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在人工圈养的条件下,野兽种技术和战术越高的一方损失就越大,老虎和狮子相比,明显的上风就在于技战术水平相对较高,然而一旦被圈养,老虎的能力下降很大,而狮子的实力下降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狮虎斗,狮子反占上风,老虎取胜的机会不大。这也难怪有人对“老虎是霸主“的评判不服了。

  由此看来,有句话很有哲理:环境改变英雄,环境造就英雄!特别是对旗鼓相当的两个对手来说,环境因素的变化往往直接决定着胜败成败!

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狮子老虎不同的战斗风格和作战策略。广袤的平原上,适合发挥群体的气力,锁定目标,以逸待劳。而丛林中,猎物轻易闪避、躲躲和逃逸,对个体的搏击技能要求更高。狮子是战略家,老虎是战术家。

由于狮子、老虎不在同一地域环境中生活,似乎很难进行较量,就像相声里说的关公战秦琼。在西方,狮子向来有兽王之称;而在中国,兽中之王则是老虎。据说古罗马时代,人们曾让狮子和老虎在竞技场中进行格斗表演,结果,每次都是老虎战胜了狮子。曾有前苏联科学家试验让两只同性同体形的成年饥饿的狮虎相斗,结果老虎胜出。有的地理学家和动物学家提出:我国云南一带远古时期也有狮子。但为何现在匿迹消踪了呢?老虎奋虎威将狮子逐出了生活条件舒适,方便的山林,将其赶到印度西北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荒漠、草原上去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从地理分布来讲,老虎以西伯利亚为基地足迹遍布欧亚大陆直至南亚次大陆,发展为孟加拉虎亚种、高加索虎亚种和华南虎亚种,只有大海阻止其进入美洲。部分个体跨过南海进入印尼群岛,发展为苏门达腊虎亚种。从极寒到极热显示顽强的适应力,虎单独活动,只有繁殖期雌雄才有几天相聚,由雌虎独立抚养幼崽。说明虎的生存能力强于狮。非洲狮从非洲大陆北上进入阿拉伯半岛又进入南亚次大。历史上在印度发生过狮虎的竞争,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是狮子最终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加拉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狮子与老虎虽同属猫科,但习性不同。在自然状态下,东北虎是绝对唯我独尊的兽王,而狮子则是“社会性”较强的动物,自然状态下为群居,一般每群20余只。

西伯利亚虎在所有猫科动物中捕食技巧最高,这是因为其栖息地高寒恶劣,野牲稀少,无法承受捕食失败。在食物链中无可争议处于顶点,其猎物包括所有大型且性情暴烈的食草兽如:马鹿、亚洲野猪。还有食肉兽如:亚洲棕熊、豹、黑熊、狼、猞狸、獾、狐。很多传闻雄性野猪战胜东北虎,不过野猪是防御方,不被捕杀就是胜利,能击毙西伯利亚虎的记载太少。而且受伤致死的虎一般是老年、残疾虎(缺犬齿)或年青幼虎。至于孟加拉虎,有资料说,杀人最多的记录保持者是孟加拉虎,与印度一带的环境有关。在印支一带的食肉兽中豺对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构成威胁,豺个体攻击力不如狼,但群体比狼群更多且坚韧,又没有种族之分,不同豺群会配合攻击虎豹。印度曾有20只豺群击一只雌性孟加拉虎,老虎在第一次对抗中杀豺7只,伤6只,摧毁了豺群的进攻力。但是残余豺群立刻召唤邻近领地的另一支豺群-26只豺加入对虎的攻击,虎在第二次抵抗中杀4只,伤2只后,开始逃跑。豺群追击40公里,第三支小豺群加入堵截,最后近40只豺捕杀这只孟加拉虎。虎被吃掉一半,在最后战场又有7只豺被杀。中国也有传说-豺是虎克星。但是亚洲象和亚洲犀牛、野牛不是孟加拉虎的对手。成年雄性亚洲象可以自保,但绝不主动攻击老虎与非洲象相反,而且雌性亚洲象无力抵抗孟加拉虎。

与人类斗争经验最丰富的是华南虎。华南虎是中国独有的老虎,与国人奋斗了2000年,对如何攻击和躲避的经验技巧最丰富,处境也最危险。

而非洲狮捕食能力相对差,只能依靠群体去伏击猎物,只有在旱季走头无路时才攻击大型动物如非洲象、犀牛、野牛。在捕猎过程中,主力是体形较小的雌狮,雄狮正面攻击、单挑的几乎没有。单独的非洲狮甚至无力生存,被狮群驱逐的老年雄狮一般可能被?狗群捕杀,乃至被豺捕杀。

如果真的硬逼着狮子老虎决一死战,那么打群架老虎或许斗不过狮子,而个对个单挑,狮子休想赢得了老虎,因为老虎在灵敏性、耐力、技巧和体重方面,都要胜过狮子一筹,老虎获胜,这应该是一定的结果。

1995年10月,我国沿海某市一开放式动物园曾发生过东北虎咬死非洲狮的事件。某夜,分隔狮虎笼的闸门因故障打开了,出于大型食肉兽间的竞争原则,实力相当的食肉兽相遇后要么互相退让,如果没有退路就必须背水一战,结果,当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非洲雄狮已倒毙在虎区正中央!经调查,非洲狮是经充分准备后入侵虎区的,但结果却是让东北虎一击致命,东北虎首次攻击就击中非洲狮的咽喉要害,根本没给对手还手的机会!击毙对手后,东北虎还拖着比它重一倍的狮子走了30多米。

西伯利亚虎(东北虎)是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首先在体格上胜狮一筹。从捕猎技巧上说,虎向来是独来独往,捕猎都是靠自己,单兵格斗能力自然很强;狮子的生存之道则是结群捕猎(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真正群居的动物),讲究协同作战能力,因此,一对一打,狮子决不是虎的对手。

在历史上,虎的分布一度远达土耳其,有西伯利亚虎、华南虎、印度虎、孟加拉虎、黑海虎、新疆虎、苏门达腊虎、爪哇虎、巴哩虎等亚种,但今天仅存前四个亚种。狮子的分布一度也很广,除非洲和印度外,还有希腊狮和伊朗狮两个亚种,其中伊朗狮和黑海虎还发生过激烈的生存竞争。

一般地说,食肉兽只捕猎体型小于它或与它相当的动物,对于与其实力相当的食肉兽,一般采取回避的原则,如虎遇到熊,尤其是最大的食肉兽——棕熊,一般都互相避让,但在印度,虎有时会捕猎鳄鱼,印度虎甚至能从鳄鱼嘴里抢食物
老虎更厉害。 世界上现存的老虎有许多亚种,比如华南虎,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印支虎等。其中西伯利亚虎最大,成年雄虎体长可达3.3米,体重300公斤以上。我记得看过一个资料,最大的老虎是在原苏联中亚一共和国捕获的,体长4米,体重780公斤,是普通狮虎的两倍!所以论体形,老虎是最大的猫科动物。 而目前狮子只有两个主要亚种:非洲狮和印度狮。(常说的美洲狮其实是美洲山猫之误,美洲狮是最大的猫属动物,它跟我们的家猫是同属一个属,亲缘关系更近。)其中印度狮体形较小,且数量已几近灭绝,我们常见到的是非洲狮。成年非洲公狮一般体长在2.3——2.7米,体重在250公斤左右。 由于动物的体形通常决定了他们的力量,所以成年东北虎,西伯利亚虎的绝对力量胜过大多数非洲狮。从外形而论,它们都有骇人的尖牙利齿,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有强大的颚、裂齿,在咬合的时候有巨大的力量,而这巨大的力量就能用来杀死大型的动物。而细细论来,狮子,尤其是雄狮,其头脸由于鬃毛而夸张,身段反显得单薄;老虎的体魄雄浑,头面却稍嫌精巧。非洲公狮看上去十分威猛,全因一团鬃毛的缘故,所以视觉上头特别大,但是猎捕技能比较差,耐力速度也都很缺乏。而威猛的老虎成年后也有类似长毛,颜面颈脖处生出长毫,外形不输给公狮。而且从个体捕猎技能上来看,老虎力量速度兼备,能上树游泳,单独捕猎成功率很高,狮子则是群体作战,母狮的效率大大高于公狮。健美运动员身上的肌肉是非常非常结实,但是中国科学家在解剖东北虎的时候,发现它的肌肉一打开之后,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好看,还要结实,肌纤维极为粗,浑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余的脂肪,几乎很难见到脂肪,强壮的骨骼附有强大的肌肉,证明这种动物有极强的爆发力。虎的爆发力有过实证,在北京动物园狮虎山兽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东北虎抓裂的裂痕。剥掉皮的狮虎惊人的相似,而从解剖中发现,老虎心脏容量大于非洲狮。 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狮子老虎不同的战斗风格和作战策略。广袤的平原上,适合发挥群体的力量,锁定目标,以逸待劳。而丛林中,猎物容易闪避、躲藏和逃逸,对个体的搏击技能要求更高。狮子是战略家,老虎是战术家。 由于狮子、老虎不在同一地域环境中生活,似乎很难进行较量。在西方,狮子向来有兽王之称;而在中国,兽中之王则是老虎。据说古罗马时代,人们曾让狮子和老虎在竞技场中进行格斗表演,结果,每次都是老虎战胜了狮子。曾有前苏联科学家试验让两只同性同体形的成年饥饿的狮虎相斗,结果老虎胜出。有的地理学家和动物学家提出:我国云南一带远古时期也有狮子。但为何现在匿迹消踪了呢?老虎奋虎威将狮子逐出了生活条件舒适,方便的山林,将其赶到印度西北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荒漠、草原上去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从地理分布来讲,老虎以西伯利亚为基地足迹遍布欧亚大陆直至南亚次大陆,发展为孟加拉虎亚种、高加索虎亚种和华南虎亚种,只有大海阻止其进入美洲。部分个体跨过南海进入印尼群岛,发展为苏门达腊虎亚种。从极寒到极热显示顽强的适应力,虎单独活动,只有繁殖期雌雄才有几天相聚,由雌虎独立抚养幼崽。说明虎的生存能力强于狮。非洲狮从非洲大陆北上进入阿拉伯半岛又进入南亚次大。历史上在印度发生过狮虎的竞争,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是狮子最终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加拉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老虎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之一,特别凶猛、厉害,战斗力是所有猫科动物中最厉害的,所以老虎一定比狮子凶猛。
老虎有“百兽之王”、“山中之王”和“丛林之王”的美称。无论是公虎还是母虎战斗力都是比狮子强的。 老虎家族和狮子家族不一样,老虎家族中是母虎当家做主的,都是公虎出去捕猎,公虎捕猎回来后,没有经过母虎同意不可以提前吃,必须先让母虎吃饱喝足之后,母虎让公虎吃的时候公虎才可以吃,因为公虎最害怕母虎,并且没有母虎权利大,也没有母虎厉害。狮子家族是雄狮当家做主的,雌狮捕猎,雄狮先吃饭,雌狮后吃,因为在狮子家族中雄狮的权力大比雌狮的权利大,所以在狮子家族里雄狮比雌狮厉害。在老虎家族中为什么母虎比公虎厉害?想知道的就继续看下去吧!
1.敏捷。公虎体型较大,体重250~350千克,平均300千克,。母虎体型较小,体重150~250千克,平均200千克。所以公虎体型比母虎大,就比母虎笨重,自然就是母虎比公虎敏捷、轻快、灵活。
2.虎牙。公虎牙长5~7厘米,尖15度。母虎牙长6~8厘米,尖10度。所以母虎牙长既比公虎长,又比公虎尖,所以伤害也比公虎大,可以深深的扎进公虎的脖子,造成致命的伤害,母虎就占据优势。
3.爬树。母虎和公虎都会爬树,但公虎太重,上不了树,一爬树树枝就会因撑不住它的体重而断。而母虎是爬树高手,可以爬上数十米高的树。
4.速度。公虎因为体型大太重所以跑不动,速度只有50~60千米每小时。母虎体型小体重轻,比公虎灵活,没有母虎那么笨重迟钝,所以速度比公虎快,时速60~70千米。
5.爪子。公虎和母虎的爪子都很厉害,但是母虎的爪子比公虎更厉害。公虎指甲长3~4厘米,平均3.5厘米。母虎指甲长4~5厘米,平均4.5厘米。所以母虎指甲的伤害也比公虎大。
6.倒刺。公虎舌头上的倒刺长0.6厘米,母虎舌头倒刺长0.8厘米。母虎舌头一舔就会造成伤害,公虎伤害比母虎小。
7.跳跃。公虎因为笨重,所以跳的比母虎进,但也可以跳8~10米。母虎因为轻快,跳的比公虎远一点,可以跳10~12厘米。
8.凶猛。母虎比公虎凶猛,所以公虎很害怕它,这就是母虎当家做主的原因,公虎捕猎,母虎先吃的原因。尤其是生了小虎的母虎或者母虎生小虎的时候,公虎最怕母虎了。
9.咬合力。公虎咬合力400千克,母虎咬合力500千克。所以母虎的咬合力就比公虎大,咬一口就比公虎厉害,所以公虎看到母虎一般不会招惹它,因为如果被咬一口就完蛋了。
10.尾巴。老虎的尾巴就像个鞭子一样,打上非常厉害。公虎尾巴长0.8米,粗3.5厘米。母虎尾巴长1米,粗4厘米。所以母虎尾巴打上比公虎疼、力量大。
狮群中的雄狮基本不事捕猎,所以捕猎技巧远不如老虎。但雄狮的责任是护卫狮群,与外来入侵者搏斗,如果失败就意味着失去狮群和后代,而离群的雄狮因不善于捕猎,将很难生存。所以对雄狮来说,每一次战斗都是生死战,没有半点退路,它只有玩命战斗,要么赶跑对手,要么死于战斗。雄狮一生会经历无数次这样的生死搏斗,这种战斗勇气和战斗经验是老虎不能比拟的。由于战斗的需要,雄狮进化出了防护咽喉的鬃毛,而母狮和老虎因为专注于对食草动物的猎杀,所以没有进化出浓密鬃毛,这也是大自然物竞天择原则的体现。因为老虎和雄狮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老虎脸部很少出现伤痕,而雄狮脸上一般满是伤痕。现实中的雄狮很少有“辛巴”那样干净漂亮的脸,大多是“刀疤”那种布满伤痕的脏脸,因为经常有未愈合的伤口,所以狮子脸上经常落满了苍蝇。

狮子的胜率远高于老虎,这些记录有很多被记载于古代文献中,在如今的一些博物馆里可以见到这些古文字记录。

老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但仅有西伯利亚虎比非洲狮要大一些,其他亚种的老虎一般都比狮子小。但即使在西伯利亚虎中,也只有少数个体比非洲雄狮大。网上所流传的西伯利亚虎动则三百五十公斤甚至四百多公斤的说法并不真实,根据中俄两国多年的考察,野生环境下的西伯利亚虎很少超过两百五十公斤,一般不足两百公斤。俄罗斯在1992-2004年间跟踪观测了多头西伯利亚虎,其中最重的一头虎名叫dale,它的实际称重为206公斤。西伯利亚虎在圈养条件下才可能达到三百公斤,但看上去已经胖成球了。

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捕杀,老虎数量快速减少,几乎濒临灭绝。老虎的处境引起了人们的怜悯,对全球仅剩的几千头老虎也是倍感珍惜。人们对某种事物倾注感情后,就宁愿相信其一切都是完美的,这种情结和人们当初加之于藏獒的情结如出一辙。在人们的认知中,老虎猛于狮子的想法也正是在老虎陷入生存绝境的几十年里出现的。然而,客观事实并不会因为人们的情感投入而发生改变。

速度,让猎豹成了大猫中的“猎杀之王”,同时也埋下了哪些隐患?

猫科动物是大家公认的漂亮,而在猫科动物中要你选一个最漂亮的话,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有人会选雪豹,白色毛发上装点着黑色的斑纹,如同雪域精灵一般;也有人会选雄狮,一头浓密的鬃毛更显霸气;而我则更加青睐猎豹,它四肢修长身形优美,集优雅与美丽于一身。

猎豹主要分布在非洲及西亚地区,曾经在这些地区广泛存在,但如今猎豹的栖息地已经缩小到原来的9%了,尤其是亚洲地区的猎豹,早已濒临灭绝,仅伊朗有少量存在。

猎豹分布图

说起猎豹,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的速度,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虽然平时捕猎时的速度多在64千米每小时左右,但冲刺时的瞬时速度能达112千米每小时,这让它远远领先于其他动物之上。

靠着速度优势,猎豹能够追得上草原上的所有物种,所以捕食起有蹄类动物来,比狮子、鬣狗等任何一种大型捕食者都要轻松许多,同时它也以58%的捕食成功率,问鼎大猫之最,成为大猫中名副其实的“猎杀之王”。

猎豹

猎豹算大猫吗?

有人说判断现代猫科动物为“大猫”,还是“小猫”的方法主要看它们会不会像狮虎一样吼叫,也有人说只有豹亚科的成员才算得上是大猫,严格来说猎豹不能算大猫。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大猫”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划分的规则就是依据体型判断而已,猎豹的舌骨已经完全骨化,无法发出洪亮的吼声,也属于猫亚科的成员,但它与美洲狮同样也属于大猫中的一员,毕竟一些较大的猎豹体重能达70千克以上。

美洲狮

其实无论是用声音,还是用猫科系统分类来划分大猫的归属,都是不太准确的,比如豹属里面的雪豹,体型较大,是公认的大猫,但是它的舌骨骨化程度比猎豹低,但比狮虎高,所以它既不能发出狮虎般的吼叫,也无法发出小猫般的“咕噜声”,而是只能发出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声音,类似于喘粗气。另外,云豹虽然属于豹亚科成员,但它的体型偏小,并不在大猫的行列。

云豹

猎豹原本单独成一亚科,叫猎豹亚科,经重新修订之后,猎豹亚科被取消,而猎豹也归类到猫亚科,成了美洲狮谱系下的物种。

虽然猎豹与美洲狮在外形上差异很大,一个浑身遍布斑点,颜值较高,一个为纯色系,但是你知道吗?猎豹与美洲狮“分家”的时间很短,仅有几百万年时间而已,它们在中新世期间还有共同的祖先,直到670多万年前,猎豹才与美洲狮分了家,各自往不同的方向演化,最终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模样。

猎豹

“猎杀之王”是怎样炼成的?

2021年,有研究机构对塞伦盖蒂草原上的猎豹捕食行为进行了统计,记录下了猎豹的192次捕杀行为,其中有114次成功了,表明它的捕食成功率为58%,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数值没有什么概念,毕竟没有参照物对比。

在猫科动物中,58%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值,要知道卡拉哈里的花豹捕食成功率也只有14%,纳米比亚东北部地区的花豹会略高一些,但也只有38%。

单个的狮子捕食成功率只有17%-19%,即便是三只联合捕猎,也只有25%;作为有名的“孤独猎手”,老虎的捕食成功率也不高,在一项针对俄罗斯远东地区东北虎的研究发现,老虎捕食鹿类时成功率为38%。

而猫科动物的捕食冠军黑足猫,也仅比猎豹多两个百分点,为60%,由此可见猎豹的捕食成功率在猫科里面有多高,足以问鼎大猫之冠。

猎豹捕食

猎豹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捕食成功率,主要靠速度取胜,2021年,一些学者测量了一只叫“萨拉”的11岁大母猎豹,它仅用了5.59秒的时间就跑完了100米,创造了世界纪录,因此这只猎豹也被誉为地球上跑得最快的猎豹。

速度对于猎豹的捕猎活动至关重要,在非洲大草原中,生活着各种强悍的捕食者,它们要么自身实力强大,要么群居集合众个体的力量,甚至就连大多数食草动物,都是呈大型群居,而猎豹要在它们的“夹缝”中生存,必须要有“两把刷子”,而速度就是它最大的王牌。

奔跑中的猎豹

依靠速度优势,猎豹能够捕杀绝大多数的中小型有蹄类动物,也能够冲进兽群叼起角马幼崽就跑而不被成年角马伤害。有时候我们不禁会想,为何猎豹会跑得这么快呢?这其实与它们独特的构造有关。

我们可以观察猎豹的整个外在形态,会发现它们的身材高挑体重较轻,肌肉虽然纤细却很结实,加上又长又灵活的脊椎,这明显就是为短跑而生的体态。另外,猎豹的鼻腔比一般的捕食者都大,这样就可以使得它们在高速奔跑时能够保证足够的氧气吸入。

当然,光有速度是不够的,要想成为大猫中的“猎杀之王”,猎豹还必须具备另外一些本事,那就是如何在高速奔跑时保持身体平衡、有较高的灵活度,以及要时刻能看清猎物。

有过短跑经验的人可能都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当我们跑得越快的时候,转向能力就越差,而且视线也会变得模糊,不能看清某一物体,而猎豹却没有这个烦恼,这主要得益于它独特的内耳构造。


《科学报告》杂志上有一篇研究论文,它就向我们揭示了猎豹内耳中独特的构造,可以使它们在高速奔跑时依然保持大脑平衡,眼睛始终可以盯着猎物。

科学家们分析了21只猫科动物的头骨,发现猎豹的前庭系统在内耳所占的比例比任何的猫科动物都大,比例在38%-43.7%之间,而多数猫科动物的前庭系统在内耳的占比则为32.4%,这样的差异使得猎豹比其他猫科动物在运动更能保持大脑平衡,以及有更佳的视觉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猎豹即便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也不会弄丢了猎物。

高速运动下的隐患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既然给了你如此优异的速度,势必会从其他方面拿走点什么,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猎豹虽然有着其他动物无法媲美的速度,这个速度也让它成了大猫中的“猎杀之王”,但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直接影响着它的日常生活。

原来猎豹虽快,但却无法维持长时间高速奔跑,它的耐力极差,如果尝试剧烈运动的话,会让猎豹的呼吸系统及内在循环系统都超负荷工作,而体内积累的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排出,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累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

进食中的猎豹

在很多纪录片里面,我们常常看到这么一种现象,那就是当猎豹进行一次捕猎之后,如果猎物跑掉了,它就不会再追上去了,主要就是因为它在一次捕猎之后需要进行长时间休息,以便恢复体能。

同理猎豹在完成一次猎杀之后,也是不会立马就进食的,这倒不是说它不饿,而是在高速奔跑之后,它几乎连进食的力气都没有了,必须休息一段时间后才能开始进食。

所以现实中斑鬣狗、棕鬣狗等一些捕食者,往往会瞅准这样的机会,对猎豹实施抢夺,要放在平时,猎豹是有护食能力的,但如果是在刚完成捕猎行动之后,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鬣狗将好不容易捕获的猎物抢走了。

棕鬣狗抢夺了猎豹的食物

10%,是猎豹食物被抢走的概率,这就意味着猎豹平均每捕获10次猎物,就会有一次猎物被抢走的现象发生,这的确够惨的。然而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此,而是在生命安全上面,如果猎豹进行了一次捕食行为之后,恰巧遇上了狮子这一类强大的捕食者,极有可能会逃不掉;另外,由于猎豹高速奔跑的消耗很大,如果它连续三次捕猎都没有成功的话,那么就会有较大的概率死亡了。

文章标题: 相较于狮子和老虎而言,为何猎豹在演化时点满了速度的技能点,却弱化了力量,爬树与格斗技能,对此该怎么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5040.html

[相较于狮子和老虎而言,为何猎豹在演化时点满了速度的技能点,却弱化了力量,爬树与格斗技能,对此该怎么看]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