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2-27 23:00:5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在故宫众多绘画藏品中,不管是论是年代久远还是论绘画技巧,这一幅千里江山图只能称得上“精品”,而算不上“极品”。宫里有几件作品,千里江山图和它们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展子虔的《游春图》
其他的不说,前段时间和《千里江山图》一同展出的一幅画作,和千里江山图比起来,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相传是隋代画家展子虔所做的《游春图》。
《游春图》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作品,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所画。上有宋徽宗赵佶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6个字,可以说是一幅流传有序的中国早期山水画艺术珍品。整幅作品画面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以青绿的色彩为主调,是早期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之作。
董源的《潇湘图》
董源被董其昌视为“南派”山水开山鼻祖,其画作风格对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印象。这幅藏在故宫的潇湘图,不以山之奇怪为美,而在一个文化的底蕴,这正是潇湘胜地人文的现实体现,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董源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郭熙《窠石平远图》
五代至北宋时期,是书画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开创了中国书画史上的多个新的风格画风,其代表人物有李(成)郭(熙)董(源)巨(然)等,然而现今能见到的郭熙作品并不多,《窠石平远图》是其中署有年款的一幅,是郭熙晚年的杰作,也是欣赏他的画作和理解他的美术理论的绝佳作品。对于书画圈外的朋友们,这幅作品好像不怎么熟悉,但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名画。
卫贤的《高士图》
卫贤的这幅高士图构图严密,勾线劲挺,屋舍以界画法刻画准确、精细,山石及树木的皴笔密集,近树精心勾画,远树则勾、点结合,重在以墨色由淡至深层层烘染,显得质感凝重。除了作品本身非常好之外,这幅图还是一重要的断代作品,体现了五代时期绘画承上启下的特点,在这之前,唐代一般是以人物为主,这之后北宋一般以山水为主,这幅作品山水和人物并重, 在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在国家宝藏里还被拿出来专门与《千里江山图》做了比较,具体怎么表述忘记了,大概意思是:清明上河图能成为流传的佳作,这幅千里江山图也可以,真的很佩服宋徽宗的审美,几百年以后的时候,都被预测的这么清楚。清明上河图在其五米多长的画卷上,事无巨细的展现了东京汴梁的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并清楚地体现了北宋时期的建筑、生活状态、市场等多种情况,除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除了《清明上河图》,上面其他几件作品好像很多人并不是非常的熟悉。在故宫展示历代书画作品的时候,好像也没有像清明上河图和青绿山水图这样的引发“故宫跑”,而是在某个焦虑里“被遗忘”,如果要谈及书画史,这几幅作品都是绕不开的“巨作”。
众所周知,故宫博物院馆藏丰富,现有藏品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其中一级藏品8000余件(套),可以称之为“国家宝藏”的文物不胜枚举,一个回答所能囊括的不过沧海一粟。介于题目中以《千里江山图》为例,下面的几个例子也从书画类入手。
1.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作
纵620px,横13200px
两年前,十年一现的《清明上河图》所引发的“故宫跑”至今为止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东角子门内外的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全画可分为三段:首段写市郊景色;中段以“上土桥”为中心,另画汴河及两岸风光;后段描写的是市区街道。全卷画面内容丰富生动,集中概括地再现了12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
2. 五牛图
唐 韩滉作
纵520px,横3495.0000000000005px
《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以牛入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体现了农业古国以农为本的主导思想。
3. 伯远帖
晋 王珣书
纵627.5px,横430px
《伯远帖》是晋王珣(350—401年)写的一封信。王珣本人有书名,此帖风神俊朗,潇洒流利,在王氏家族书风的基础上自具面目,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王珣《伯远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的尽间,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
4.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作(宋摹本)
纵717.5px,横8387.5px
作品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主客揉杂、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划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时期写实性较强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丰富,涵盖了家具、乐舞、衣冠服饰、礼仪等方面,是研究五代时期服饰、装饰等艺术风格的重要参照物,对研究中国古代绘画、传统服饰、民族音乐以及古代人文生活艺术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5. 平复帖
晋 陆机书
纵592.5px,横20.6com
《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文字资料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略有修改。局部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如想仔细欣赏全卷可以在官网上找到高清完整图片。
在北京故宫,能和《千里江山图》齐名的不过有限几幅。一、展子虔《游春图》,该作品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山水画作品,体现了早期山水画面貌。二、韩滉《五牛图》有限的几幅无争议的唐画名作。三、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名画,人物画巅峰之作,尽管画作本身作者及年代有争议,不失为巨作。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世俗画的代名词了,不说不行。五、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小青绿山水代表,艺术价值大于《千里江山图》可惜名气不够。以上都是元代以前作品,因“元四家”、“吴门画派”、“四僧”代表作都不在北京故宫,没法说了。故宫历代绘画珍存还有阎立本的步辇图卷,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卷,韩熙载的夜宴图卷等。中华几千年文明,堪称“国家宝藏“的惊世之作浩如烟海,我只把这些脑海里存有记忆的耳熟能详的略举一二了!
盗掘东陵事迹败露,乾隆慈禧成了穷光蛋
清东陵作为清朝部分帝王和慈禧的陵寝,自然少不了奇珍异宝,然而,现在清东陵却空空如也,绝世珍宝已盗去。里头的宝藏是被谁盗走?又藏在哪儿?这些问题牵扯到一个历史名人──孙殿英。
据说,1928年7月2日,军阀孙殿英假借军事演习之名,偷偷挖掘了清东陵慈禧墓和乾隆墓,将里面大批金银财宝盗走──这些财宝至今下落不明。民间传说,孙殿英并没有独吞盗来的财宝,而是用部分宝藏贿赂上司徐源泉,以求获得重用。
徐源泉得到的清东陵宝藏又藏在哪里?据说,他将之藏在武汉新洲徐公馆的地下密室中。
徐公馆位于武汉新洲区仓埠镇,据说徐源泉为了建造这座占地面积4,230平方公尺、融中西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极尽奢华之能事的徐公馆,耗资10万大洋。
之所以会传说徐公馆有宝藏,一是因为公馆建成后,徐源泉派出两个连的兵力看守;二是因为在文革期间,人们在徐公馆附近挖出不少枪枝军备。
传说中孙殿英用来贿赂徐源泉的清东陵宝藏,究竟遗落何方?清东陵宝藏真的埋在武汉吗?现在,我们就一同来探究这个历史谜案。
李莲英口述慈禧陵墓宝藏,孙殿英「军事演习」全盗走清东陵是清朝的皇家禁地,那里埋葬著自顺治帝起的五位帝王。清东陵在刚修建时,还处于清朝初期,那时清朝国力强盛,政权也极为统一,所以顺治帝便将自己的陵寝,选在呈龙盘虎踞之势、有王者之气的北京郊外。之后,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均修建于此。虽然咸丰、同治时清朝已经处于衰败期,可是乾隆皇帝在位时,尤其是他中年时,清朝正处于巅峰;在雍正帝的大力治贪下,国库极为充裕,而乾隆帝本人极为奢侈,所以在修建他的陵墓时,可说是倾国之力,遍选天下精工美料,耗银两百多万两,最终完成了堪称集建筑艺术与精湛华美于一身、居清陵之冠的陵寝──裕陵。
统治近代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西太后慈禧,也将自己的陵寝定于东陵。慈禧的陵寝工程浩大,前后共花费白银227万两,持续修建了14年,直到慈禧临死前才正式完工。她的陵寝金碧辉煌,甚至比紫禁城还奢华。
封土宝顶下的地宫,是清东陵里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安放帝后棺椁的地方,所以虽然清东陵在1920年代,几经土匪和军阀的劫掠,地面上各座陵寝里陈设的珍品被大量盗掠,但深埋于地下的地宫并没有遭掠。
然而,这份好运止于一份神秘笔记。有关专家指出,晚清大太监李莲英口述,其侄子李成武执笔记下了一份笔记,起名《爱月轩笔记》,详细记载了慈禧地宫中陪葬的众多无价之宝:棺中有制价8.4万两白银的金丝锦褥;制价2.2万两的绣佛串珠薄褥;估值达85万两的翡翠荷叶;估值16万两、铺珠820颗的陀罗经被;估价120万两的后身串珠袍褂。在慈禧尸体四周放了各27尊、共108尊的雕刻佛像,其中有金佛,每尊重8两;玉佛,每尊重6两;翡翠佛,每尊重6两;红宝石佛,每尊重3两5钱。光是这些佛像,价值就高达62万两。
除了这些佛像,慈禧的尸体周围,还有2枚约值220万两的翡翠西瓜、4枚约值60万两的翡翠甜瓜、价值100万两的玉藕、价值53万两的红珊瑚树等。虽然这些陪葬品价值不菲,却都无法与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相比。另外,慈禧身上还填有约五百粒的大珠、约六千粒的小珠,共值22.8万两。总价值5,000万两白银的慈禧陵寝珍宝,又怎么不招致盗墓者的垂涎呢?
盗墓者除了垂涎慈禧陵寝内的珍宝外,还有皇帝的陪葬珍宝。据《清史》中记载,清东陵内,仅三大殿所用的金叶子,就有4,592两多,内外的彩画上有两千四百多条金龙,64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的盘龙,而内壁的「五蝠捧寿」(编按: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吉祥图案,由五只蝙蝠围着寿字或桃子所构成,寓意多福多寿)、「万字不到头」(编按:又称为万字锦、万字纹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具有吉祥意义的几何图案)图案等雕刻上,也全都筛扫红、黄金,以金碧辉煌来形容可说是实至名归。
此外,清东陵的梁、枋都是用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木中上品──黄花梨制成,据说现在这种黄花梨木料已濒临绝种,可谓寸木寸金。
读了李莲英的《爱月轩笔记》,使孙殿英选定乾隆的裕陵、慈禧的定东陵地宫,作为首要盗掠的目标。孙殿英是谁?他怎么胆敢盗掠清东陵?
孙殿英,河南永城县人,从小不务正业,长大后坑蒙拐骗、无恶不作,后来靠著勾结大批地痞流氓、贩卖大烟(鸦片的俗称)起家,成为一名军阀。1928年,蒋介石的南京 *** 军北伐,孙殿英挡不住攻势,退到河北遵化一带后,投靠了蒋介石,从军阀身分一跃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
孙殿英投靠蒋介石后,就驻守在遵化。他虽然加入国民革命军,但仍不改土匪习气。他得知李莲英《爱月轩笔记》的内容后,便率部于1928年7月4日至10日,到达清东陵附近,借口进行军事演习,把清东陵附近方圆30里封锁起来。就在他封锁清东陵的那几天,附近的老百姓听到无数次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之后,人们发现清东陵里拿得走的珍宝,全都消失无踪,显然是被孙殿英洗劫了。
据说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考虑到如何将清东陵的宝藏运出的问题,毕竟挖出宝藏不是他的目的,他还想拿走这些宝藏。于是,孙殿英就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了30辆大车,来运送他盗掘清东陵所得的宝藏。
当孙殿英的「军事演习」完成后,当地人就看到他的军队,拉着这30辆大车离开清东陵。这30辆大车里装了多少宝物,没有准确的资料记载,不过根据清朝内务府的档案,和李莲英的《爱月轩笔记》,我们即可想像得到。另外,这30辆满载而去的大车,也从侧面显示出慈禧墓和乾隆裕陵的随葬品之巨。
除了极有收藏价值的宝藏,其他金银财宝对孙殿英来说,还不如大洋实际,所以盗掘清东陵后,他便想要销赃。由于没有很好的销赃门路,孙殿英只好派师长谭温江等人潜入北京(当时称北平),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销珍宝。然而,可能因为他们对销赃这行不熟悉,谭温江的赃物被北京卫戍司令部截获了。
此外,8月4日,青岛员警厅侦探队,在大港码头缉拿了孙殿英部的逃兵张岐厚等三人。青岛员警厅侦探队队员,从张岐厚三人身上搜获36颗宝珠。在讯问中,张岐厚如实交代有关这些宝珠的资讯,他说他们原本一共有46颗宝珠,少的那10颗宝珠,被他在天津以1,200块大洋卖掉了。青岛员警厅侦探队队员,问他这46颗宝珠从哪里得来,他答说这些都是他在慈禧陵墓地宫里捡到的。
想想,一个普通的士兵都能拥有46颗宝珠,那么连、营、团、旅、师、军长得到的宝物该有多少?
与此同时,国民 *** 内务部接收大员──宋汝梅在遵化被截获,当时他随身携带着24尊铜质佛像,以及10块乾隆用的拓印条幅。
在孙殿英名为军事演习、实则盗墓案发的两个多月后,他向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上缴自清东陵所得的文物,其中有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三百余件。从他上交的赃物来看,称他为「东陵大盗」可谓名副其实。
盗墓案发,孙殿英疏通官员破财消灾孙殿英为什么要上缴赃物?虽然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也损害了他的个人利益。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恶行被全国人民知晓后,举国哗然。
1928年8月5日,《路透社》(Reuters)以醒目的标题披露了这则丑闻。8月6日,全国各大报社均予以转载。盗墓案惊现后,全国许多民众团体纷纷电请国民 *** ,呼吁纠查主谋。
然而,就在 *** 迫于民情派大员进行调查时,孙殿英泰然自若的以十二军军长,和案情以外的「第三者」身分,向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递交呈文,为谭温江辩护;呈文上罗列作为盗陵要犯的第八师师长谭温江,与盗陵案绝无关系的种种理由。
徐源泉看了孙殿英的呈文后,写信给孙殿英,告诉他逃脱责任之法,信中的意思是这样的:你这次办事太过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韪,各方已经大哗,我也难以一手遮天、为你庇护。如果想逃脱这次的罪责,你们必须设法疏通所有关键人物,至于行与不行,就要看你们的手段了。你们这回掠获不少珍宝,外面甚至传说价值有几亿,想平息风波,就要下大本钱,不光关键人物要打点,甚至连各军团长、各军长也要设法打点到。只要他们不对你群起而攻,民众再吵,也压得住。
孙殿英虽然贪心,但他对徐源泉的话还是极为听从,所以他从自己在清东陵盗取的宝藏中取出一部分,用于贿赂国民党高官。他送给蒋介石的一批珍贵文物中,甚至包括一柄九龙宝剑,剑面上嵌有9条金龙,剑柄上嵌有宝石。另外,孙殿英也送了一把宝剑给何应钦(编按:中国国民党军政界首要人物,在黄埔系当中,有蒋、何并称地位)。至于特务头子戴笠,孙殿英则下了大本钱,送给他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编按:清朝官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中,最大的2颗朱红色珠子。他送给宋美龄一颗慈禧嘴里含的夜明珠,这颗夜明珠最为珍贵,打开时是两块,而合拢后是一个圆球;分开时夜明珠是透明的,没有任何光亮,可是将它合拢后,就会发出绿色的寒光,使人在夜间能看到百步以内的头发丝。
除了以上这些巨头,孙殿英送给宋子文(编按:宋美龄的哥哥,历任国民 *** 财政部长、行政院长等)一个翡翠西瓜──慈禧的枕头。送给孔祥熙(编按:孔子第75代孙,国民 *** 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和宋霭龄(编按:宋美龄的姊姊、孔祥熙之妻)2双朝鞋上的宝石,而送给阎锡山(编按:北洋军阀晋系领袖,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部长等)的是他十分喜爱的黄金──价值50万元。
在孙殿英大方赠送后,以津卫戍司令阎锡山组织的军法会审,虽然有商震(编按: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为审判长主持其事,也不过是逢场作戏,最后不了了之。
蒋介石并不喜欢孙殿英,主要因为他出身臭名远扬的杂牌军,因此,孙殿英想要贿赂 *** 要员,只能透过他的上司徐源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小命是徐源泉保下来的。仅仅为疏通上面的人,孙殿英就送了那么多珍宝,可想而知,为了报答徐源泉的救命之恩,他肯定送不少清东陵宝藏给他。
那么,徐源泉得到清东陵财宝后,把它们藏在哪里?人们将目光聚焦到富丽堂皇的徐公馆。于是,徐公馆密室藏宝的传言就此传开,久居武汉的人更是对此深信不疑。
有人说,中国是没有宗教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重来世、只看今生,是实用主义的民族。
就如子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又曰:“未知生,焉知死”?
但历史学家李开元先生却说,中华文明的宗教,就是“历史”。
我们没有《圣经》,但有古代典籍;
我们没有圣殿神庙,但有祠堂宗庙;
我们没有神谕,但有历史的教训;
我们没有最后的审判,但有所谓“历史的裁决”;
我们没有地狱和火狱,永世不得翻身,但有“历史的耻辱柱”,给你遗臭万年;
我们没有天堂和极乐净土,但有“留取丹心照汗青”,让你光宗耀祖……
那你说,历史不就像中国人的宗教吗?无论你是否觉察的到,它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三观,指导着我们的为人处世。
历史的载体,有史籍、口述和文物实物。读万卷书,我们可以看史籍,但要采集口述,观看实物,就必须行万里路,至少,要到各大博物馆里,去探访祖先留下的那些稀世珍宝。
但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我们又确实,不太方便出远门。
好在,有一本《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就可以帮助我们,走遍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独坐家中、博览九州。
书中精选国内30余家顶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按时间排序,把100件国宝级文物全方位呈现,将五千年中华文明,娓娓道来。
人面鱼纹彩陶盆
白鹿原下的神秘古村落,遥远的史前半坡遗址,共发掘完整房屋遗迹40多处,墓葬200多座,生产生活用具近万件。在这里,中华文明蒙昧发端。
人面鱼纹彩陶盆,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神秘的人鱼合体图案,究竟是何含义?是古老的图腾,是鱼神的崇拜,还是女阴生殖崇拜?
这背后,又有哪些曲折优美的故事?
四羊方尊
这是商周青铜时代的绝世精品,这是上古中华手工艺的巅峰制造,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历史课本里记录过的神器,竟然不是中原地区华夏文明的产物?没错,商代的两湖平原,正是“三苗”部落的大本营,四羊方尊,正是中华三苗文化的典型代表。
你可知,当年在日寇的轰炸下,这件国宝碎裂了20多块,它是如何被修复的?
方尊的工艺之美,该当如何鉴赏?
湖南宁乡又和三苗文化有什么联系呢?
早前的时候,大家总会觉得博物馆这个地方太过于庄严,以至于很多人总觉得只有考古爱好者才能够来到这里。但其实在我看来,随着这两年《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关于博物馆的综艺节目热播之后,让很多曾经不喜欢博物馆的游客,也纷纷的步入博物馆中去欣赏这些古代的遗存,相信未来全民逛博物馆的状态会逐步推广。
夏天的时候,因为杭州城很热,于是总会躲进博物馆一边吹着空调,一边欣赏着国家宝藏,如果说杭州哪个博物馆可以让我逛上一个下午的话,那么一定非浙江省博物馆莫属,毕竟这可是中国一级博物馆以及馆藏丰富。
浙江省博物馆主要分为两个展区,分别是地处西湖文化广场的武林展区,另一个就是地处西湖旁的孤山馆区。如果旅行者时间不多的话,可以重点关注武林展区,毕竟大部分的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都在这里。
首先来说一下武林展区的状况,整个馆区主要分为3层,其中1楼为浙江省 历史 展区,大部分的浙博镇馆之宝都云集在这里,2楼为图片资料展区可以不用重点看,3楼的话主要是一个手工艺品的展区,虽然这些展品的年代都不管太久远,但是凭借着匠心工艺同样藏着3件镇馆之宝。那么下面小马就来重点介绍一下,哪些展品最值得一看。
个人比较喜欢的第1件文物--玉琮
在哪里: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1楼越地长歌良渚文化区域
文物年代:新石器时期
之前去过良渚古城遗址的时候,就了解过在新石器时期的古人对于玉就非常喜爱,因此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文物,其中这枚高约8.9厘米是众多玉琮中最大、最重且做工最精致的一件,几乎成为了玉琮王,因为如此的珍贵,这件文物被列入了第一批禁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
个人比较喜欢的第2件文物--春秋伎乐铜屋
文物年代:春秋时期
哪里看:和玉琮在同一个展区
这件被单独放在展架中的文物,可谓是浙江省博物馆中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且宝贵的一个文物,并且它还是唯一一件先秦时的房屋模型。起初并没有发现它的特别之处。当我细细看文物的话,发现它的精美设计在于房子室内的6个乐手,可以看得出来前排为2名歌手和一名手执槌击鼓人,后排为3个人,分别演奏着笙、琴和筑。可以看得出来虽然这个文物体积不大,但是展现出来的人物复杂且工艺精湛,简直就是栩栩如生。
个人比较喜欢的第3件文物--彩凤鸣岐
文物年代:唐代
哪里看:在浙博物3楼的非凡心声展区
如果没有国家宝藏的原因,或许我会把这件文物给忽略了。毕竟在非凡心声展区中,看起来同类型的古琴其实并不少。但是因为在《国家宝藏》中,提到了它是一把有着1300多年 历史 的古琴,并且在它的琴腹内刻有中华第一制琴师的雷威名字。加上曾经唐朝更是古琴制琴技艺的巅峰之期,而彩凤鸣岐唐琴更是唐朝古琴中最经典的一把,因此彩凤鸣岐成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无可厚非。
个人比较喜欢的第4件文物--万工轿
文物年代:近现代
哪里看:在浙江省博物馆3楼的十里红妆展区
虽然这个万工轿的 历史 并不久远,论 历史 它比不了浙江省博物馆任何一个镇馆之宝,但是凭借着高超的工匠技艺,它同样成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万工轿的精美之处在于远眺它金碧辉煌,近看的话,你会看到它的奢华程度和工匠技艺怕是现在也很难完成。在轿子上雕刻了400多个人物,搭配的花鸟虫兽更是数不胜数。况且不但是数量丰富,在内容方面也是多姿多彩,既有魁星点状、八仙过海这样的戏曲故事,也有喜上眉梢、天官赐福这样祝福的主题。正是因为这顶轿子的出现,才让我们记住了中国传统民俗中的重要地位。
显然馆藏丰富的浙江省博物馆自然是 探索 杭州乃至浙江人文风俗的最佳之地,每一件文物的背后又讲述着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