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闯关东对中国的历史有什么影响

时间: 2023-02-26 08:01: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闯关东对中国的历史有什么影响

山东人闯关东有什么影响吗?

不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更多的是激扬澎湃,上下不定的。在中国古代一直到近代有很多次人口大迁徙,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闯关东下南洋等等,这不但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谋生的艰难,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们的坚毅和勇敢。那么历史上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生存的缘故,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推动。

一、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清朝同治年间,也就是19世纪中叶,在如今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一带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当时我国的经济还是以土地为主的,封闭的农村自然经济,所以一旦出现这样大姑,我的洪涝或者其他灾害劳动人民都是无力反抗的。所以他们面对的除了饿死,也只有前往其他的地方寻求一线生机。而那个时候关东平原土地肥沃,并且人口不很密,所以就成了许多山东人的方向。

二、封建思想的影响

山东其实距离关东并不是很远,这跟封建思想中的父母在不远游以及狐死首丘等等,思想非常接近。一方面他们确实是要为了求生,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想离自己的故土过于遥远。所以关东就成了很多山东人足迹能至的地方。所以说封建思想中的本土思维也让关东成为山东人理想的迁入地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方面的原因

其实历史上还有一次闯关东是在清朝之前,那一次主要是因为辽东以及今天的省为清朝的满读文化所统治,所以产生了一定的文化割裂。所以那个时候的闯关东,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汉文化所迫,而实际上就是不想被承受曾经所鄙视的少数民族统治的屈辱。不过我认识,因为生活上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统治阶层的原因,受苦的都是底层的老百姓,可以闯关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逃难,希望如今社会不会再次上演。

闯关东、走西口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 谢谢帮忙回答一下撒 急需 万分感谢哈

闯关东”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所迫,但是,这一移民过程除了对移民本身,对东北三省,对民族、国家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东贫苦农民向东北三省的迁移,大大促进了东北三省农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0世纪以前,除辽宁省有一部分耕地外,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几乎都是围场和牧场,土地荒芜,人烟稀少。20世纪初东北三省的土地方得到迅速开发,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11年东北耕地约为1200万垧(1垧=1公顷),1913年为1391万垧,1925年为1521万垧,1928年为1932万垧,1931年为2060万垧。在20年的时间里,东北三省耕地增加了860万垧,平均每年增加43万垧。东北荒地的开垦,耕地的扩大,应当说,主要是关内移民的功绩。东北地区早期的工业十分落后。20世纪后,随着东北三省殖民化的加深,帝国主义为了掠夺中国的物资资源,开始在东北发展现代化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北的工业发展相当迅速,在这些近现代工业中从事艰苦劳动的,主要是关内移民。东北发达的商业和纵横交错的铁路建筑,无不浸透着关内移民的血汗。因此,山东移民对东北三省的开发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山东移民东北,促使东北三省与全国人口的分布趋于合理。东北三省自古以来地广人稀,1910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仅23人/平方公里。由于自清末以来山东数以千万计移民的移入,改变了这一状况。到1949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即达54人/平方公里,这同全国1953年人口密度60.5人/平方公里相差无几。
  山东移民东北,大大促进了汉民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融合。我国中原地区自辽、金、元、清以来,侵入者大都来自满州和蒙古,使汉族不能向北发展而向南移动。满清以来,复封禁满洲与蒙古,汉人仍不能向北发展,自清朝末期至民国,关内汉人才大规模向东北迁移。所以,山东移民于东北,对汉族向北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汉民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的融合。
  山东移民东北增强了东北边疆的防卫力量,移民在同日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清末以来,东北三省逐渐成为日俄帝国主义角逐之地。20世纪初沙俄妄图向黑龙江南各地移驻侵略军50万,日本帝国主义称我东北三省及热河等地为“满蒙”,恣行其侵略政策。但是,由于关内人民大量移往东北三省,充实了东北三省的力量,并且不断反抗殖民者的侵占和掠夺,有力地遏止了日俄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头。特别是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关内移民起而反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据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1932年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胆寒。”这正表现了山东移民抵抗外侮、保卫东北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什么“闯关东”?
“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是清朝中后期关内人民闯关求生运动的继续。进入民国,山东封建剥削日益加重,军阀混战连年不已,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在山东烧杀抢掠,因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上升,加之不可抗御的水旱灾害,把山东广大农民推向更加痛苦的深渊。他们为了谋求生存,每年以几十万人的规模向生存条件稍好的东北三省迁移。
灾荒与战乱是促使山东人口大规模迁移的直接原因。从清代末至民国时期,山东天灾频繁,战争连年不已,酿成极严重的饥荒。例如1927年,山东大灾荒几遍五六十个县,受灾者20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60%。灾区中之居民,有田不得耕,有房不得住,于是颠沛流离,辗转而赴东三省者,不下百余万人。移民中最多者,为山东沂水、黄县二地之民,日照、莒县、济宁、临沂、菏泽、定陶等地次之。1925年至1928年军阀张宗昌盘踞山东时,任意加捐派款。天灾人祸,导致了1926年至1930年的移民高峰。临朐县1940年至1942年3年大旱不雨,粮食不收,加上日寇汉奸和土匪杂牌军对人民烧杀抢掠,致使该县成为骇人听闻的“无人区”。1940年全县38万人,到1942年只剩下8万人,逃荒东北三省的竟达12.8万人。蓬莱县1942年至1943年由于战乱和旱灾渡海到东北三省者达12.1万人,占当时全县人口的35%。据陵县县志载:1942年至1943年在遭到旱涝夹击的同时,又发生了特大蝗虫灾害,许多人被迫逃荒东北。旱、兵、蝗灾之外,尚有水灾。据历史记载,1921、1924、1925、1937年黄河决口,许多县遭灾,受灾百姓携儿带女,肩挑步行,逃往东北。

东北三省地广人稀,土质肥沃,对山东破产农民有很大的吸引力。1931年东北三省已有耕地2亿亩,人口2380万,人均耕地8.5亩,为当时山东同时期人均耕地的3倍。土质肥沃,三江平原谷物收成较山东为好:1931年东三省谷物亩产93公斤,比山东解放前正常年景亩产62.5公斤要多30.5公斤。此外,东北三省尚有大量可垦荒地,这无疑对山东想获得土地的破产农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东北三省工商业比较发达,也是吸引山东破产农民迁移的重要因素。东北三省有丰富的农产品、森林资源以及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这对工商业的发展极为有利。日俄帝国主义的侵入,加速了东北三省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三省作为军事侵略的基地,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工商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吸引着与东北三省毗邻的山东人去经商做工。山东胶东地区每年有大批人去东北三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日本帝国主义的征招,使山东大批劳动力被遣往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应付战时紧急状态所需的庞大劳动力不得不依靠关内。据伪满调查,1939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每年都强行征集和招募二三百万劳工。1940年关内进入东北三省的劳动力即达122万人,山东便是这些劳动力的主要供应地。据对惠民县1948名迁移者调查,被骗去当劳工的就达1712人,占88%。
  山东与东北三省毗邻,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大抵有两条路线,第一条是西路,由京奉铁路入关,然后沿京奉、南满、四洮等路分散。此外,还有许多贫苦农民拖儿带女,肩挑步行,从柳条边的威远堡门、法库门、辽东边墙的各边口及喜峰口、古北口等处进入东北三省。第二条是东路,移民大都是坐车或步行到烟台、威海卫、青岛、石臼,然后坐火轮船到大连登陆,由南海转赴长春、滨海等地。或是在沿海的小渡口,如黄县的龙口,蓬莱的兰家口、刘家旺、蓬莱城等渡口,坐帆船到营口、丹东登陆。由于路程近、交通便利,路费比较便宜,迁移者只要变卖点家产,或亲朋相助,即可解决。
  山东与东北三省广泛而密切的社会联系,是山东移民东北三省的心理因素。山东人“闯关东”历史悠久,到清朝末年移民数量已不下几百万。这些移民散居于东北三省各个地区,从事各种职业。他们与山东老家的亲属邻里保持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山东广大破产农民由此取得各种信息,形成迁移动机。如果缺少这些社会联系,移民新到一地,举目无亲,是很难落脚的。

山东人“闯关东”的意义

闯关东意义或影响

专业点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
闯关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

关东之要「闯」,说明那是越轨犯禁的行为。其实,在近代自咸丰十年(1860)后,前往关东谋生,不仅不违禁,而且成为合法的了。「闯关东」一语在近代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这一词语早已存在,并已约定俗成。「闯关东」由来已久了。

远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汉族流民出关觅事,来去自由,大可不必「闯」。清王朝建立之初,流民出关也不存在「闯」的问题,相反,得到清政府相当的鼓励。关东本来就人烟稀少,加上开国战争的影响,人民走死逃亡,「民人畏出关如虎」。福临入关建都北京,百万满族人随军入关者就达90万之多,以致关外「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一片荒凉。关东是「龙兴之地」,为强根固本,清廷屡颁诏令,命地方官「招徕流民」,开垦荒田。顺治十年(1653)设辽阳府(下辖辽阳、海城二县),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宣布开放辽东,奖励官、民招揽、应招。《条例》规定,「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薄,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名口给月粮一斗,每地一,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在这一优惠政策的「激励」下,「燕鲁穷氓闻风踵至」者不少,但规模有限,仍属涓涓细流。尽管如此,清廷却颇感不安,《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颁布15年后,也即康熙七年(1668),宣布关闭山海关的大门,《条例》作废。清廷所以封禁东三省,当然有许多理由,如关东为人参产地,旗民生计所系,流民入山偷采者成千累万,屡禁不止,不得已而封关。还有,东北设有围场,供皇室狩猎之用,但围场地面辽阔,无法禁绝「游民借开荒之名,偷越禁地,私猎藏牲」,干脆封禁。再有,清廷鳃鳃以旗民生计为虑,深恐流民如猬之集,抢了旗民的饭碗,「必致(旗民)生计日蹙」。这些理由固然很充分,但在我看来,保守满族固有的文化才是「闭关(山海关)」的深层的原因。「上谕」说得明明白白:「我满洲人等,因居汉地,不得已日与本习相远,惟赖乌喇、宁古塔等处兵丁不改易满洲本习耳。今若崇尚文艺,则子弟之稍颖悟者俱专于读书,不留心于武备矣。……将朕所降谕旨……晓谕乌喇、宁古塔等处人等知悉,并行知黑龙江将军,共相勉励,但务守满洲本习,不可稍有疑贰」;「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吉林为我朝根本之地,……流民潜往,……初为佣工,继则渐向旗人佃种田亩;迨佃种既多,旗人咸耽安逸,不知力作,必致生计日蹙,且耳濡目染,习成汉俗,不复知有骑射本艺,积重难反,其害岂可胜言!」类似上谕,屡有颁行。在清廷看来,满族的尚武之风不能丢,满族的风俗习惯不能杂糅,要想不使满人「习成汉俗」、被中原文化同化,只好把「自我」封闭起来。在满洲贵族的脑海里,「满汉之见」甚深,对此,恐怕没人提出质疑。或可以说,「闭关」正是「满汉之见」主导意识下的「理智」行为。「满汉之见」的产生,除文化固有的「排他性」之外,主要还是战争的阴霾,「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等一系列暴行,造成很深的民族矛盾,汉人屡起抗争以及「反清复明」的不绝于耳,更使「满汉之见」难以消散,因而屡颁禁令,一次比一次严厉,不仅要「永行禁止流民,不许入境」,而且下令「逐客」。干隆五年(17)上谕命「寄居奉天府流民,设法行遣,……定限十年,令其陆续回籍。」干隆十五年(1750),流民归籍期限已满,再颁严令。当然,清廷也清楚,仅「闭关」仍不足以抵制「汉俗」的侵袭,流民泛海可至辽东,经蒙古亦可进入关东腹地。有鉴于此,康熙年间花了几十年时间设置「柳条边」,「有私越者置重典」。

尽管清廷煞费苦心,但并不能做到令行禁止。相反,北方流民入关谋事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康熙五十一年(1712)「上谕」称,仅山东流民入关者就达十多万。据估计,干隆四十一年(1776)在关东谋生的华北农民(包括已改变流民身份定居关东者)总计达180万人。所以,「虽然清王下诏禁止华人进入他们帝胄的故乡去,虽然他们设法安下他们自己的旗人使之不离开满洲,他们终于不能遏止那威尔司(H. G. Wells)所谓『中国垦殖文化』的『蔓延与扩充的大力』。满人为种族关系而保守祖乡的举动,只不过是胜利者之失败的滑稽记述而已。」
政治方面:闯关东后关东地区由人烟罕见变得渐渐稠密,外来的汉人与少数民族更紧密的融合,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同时也更加有力的证明了东北地区的地域所属性.奠定了东北为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事实.
经济方面;由于东北地区的开发,大大缓解了山东,河北,山西等几个省份人民的生存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土地危机和灾害威胁,缓解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同时也给东北地区的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使关东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

清朝末年的闯关东,对东北造成了哪些影响?

在清朝统治者心中,无论是黑龙江,还是长白山和盛京,都被视为他们民族的发祥地。因为他们的祖先还叫靺鞨人的时候,就曾经创造了立国二百余年的渤海国;渤海国灭亡以后,黑水靺鞨部落摇身一变成为了女真人,又建立了与南宋并立的大金国。自从满族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中华民族的行列以后,又彻底改变了明代东北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的状态,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民族。所以,清朝统治者就把黑龙江定为其祖先的发祥之地;把长白山定为其祖先的诞育之地,把它们和努尔哈赤创业的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永陵镇)看得同样重要。

清朝统治者在忙着完成统一中国霸业的时候,屡遭战火摧残的“祖宗之地”就略显得荒凉,特别是清朝入关以后,东三省更显示荒芜。所以,清朝统一全国以后,特地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鼓励关内的农民向东北移民,以便恢复“龙兴之地”的繁荣与辉煌。

此时,中原诸省历经李自成起义、清兵南下,广大劳动人民纷纷失去了土地,特别是清朝统治者又认为“满汉杂错易生争端”,于是不管有主还是无主的土地,只要满清贵族看上了,就可以任意圈占。一时间,整村整屯的穷苦劳动者失去了土地,被赶出了家园,成为了无田无家的游民。《辽东招民开垦例》的颁布,让走投无路的劳动者看到了生活希望,他们携家带口,成群结队奔向辽东地区。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永远也开垦不完的土地,还可以从事采参、狩猎、伐木和开矿,甚至跑到山林中当土匪。于是,东北成为了中原诸省失去土地汉人流连忘返的乐园,在明清之际遭受战争破坏的东北农业又得到了恢复。

然而好景不长,清朝统治者认为在祖先的“龙兴之地”,满族人与汉族人杂居共处,民风就不淳朴了,语言、骑射之术也就不那么精纯了,所以,在康熙七年,清政府又废除了《辽东招民开垦例》,同时筑柳边条,将长白山地区和松花江中下游地区设为封禁之地,禁止汉人流入,原本开垦的千里肥沃良田又变得荒芜丛生。加上不断抽调满族八旗兵丁入关打仗,使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的东北,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0.1%,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2人。

不过,这并不能阻挡关内劳苦大众对东北沃土的向往,为了糊口,他们就披荆斩棘、翻山越岭,躲过官府严查死守的大道,犹如闯鬼门关一样,向东北地区而去,从此,“闯关东”一词就产生了,这一闯就是整整二百多年。

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外国列强的侵入和国内矛盾的越来越尖锐,满族皇室再也顾不上自己的“龙兴之地”了,东北地区也又一次开始解禁,并在东北地区设置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游民事务,比如,长春厅就是在那个时候设立的。

东北由鼓励汉民开垦,到封禁、松禁再到开禁,由容民私垦再到招民开垦,前后经历了二百余年,在这个历史演变过程中,关内的汉民逐渐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主角。他们不仅将东北地区广袤的荒野变成了千里沃田,还把关内的文明带到了这里,让东北地区的原生居民逐渐走出了森林、荒原,摆脱了原始的洪荒状态,创造了独特的东北文明,为东北地区在建国以后成为共和国的摇篮奠定了基础。

第一,初步开发了东北的千里沃野。第二,让许多无法生存下来的百姓活下来了,进一步推动了东北的开发,让更多的农田成为了沃田。第三,让东北逐渐充满了人气,人慢慢多了起来。第四,为以后共和国的战争提供了基础,作为粮仓。
清朝末年的闯关东,对东北造成了不少的影响,让当时东北的百姓过在了水生火热的生活中,人口也逐渐的下降,很多人都逃往了其他地方,当时的东北几乎荒芜人烟,田地也无人耕种,不少人当时也饿死了。
文章标题: 闯关东对中国的历史有什么影响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4631.html

[闯关东对中国的历史有什么影响]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