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北平都司与大宁都司有什么关系

时间: 2023-02-24 17:01:4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7次

北平都司与大宁都司有什么关系

明廷为何放弃大宁都司

小冰期,那里太冷了。种不了粮,补给困难,还有已经那里是宁王地盘,朱棣怕他搞事情,就撤了。朵颜卫有功劳,赏给他们。
太远了,那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大宁都司的治所大宁卫在现在的内蒙古赤峰一带。
后来明朝设九边之后,大宁都司下辖范围就不属于防御圈了。而建立万全都司,放弃大宁都司,配合着北平都司变为京卫,迁都,明朝在北方的军事实力其实加强了。当然,土木堡之后,就只能守居庸关——大同一带了。

《明史》卷四十 志第十六(8)

延庆右卫 本隆庆右卫,永乐二年置於居庸关北口,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来属,徙治怀来城。隆庆元年更名。

开平卫 本独石堡,宣德五年筑。六月自开平故城移卫,置於此。(东有东山,韭菜川出焉,经城南,与毡帽山水合。又南有独石水,下流合於龙门川。南有半壁店、猫儿峪等堡。东北有清泉堡。)西南距都司三百里。

龙门卫 宣德六年七月置於故龙门县。(东有红石山,红石水出焉,下流合於龙门川。西有大松山。北有洗马岭。西北有金家庄堡。东有三岔口堡。)西距都司百二十里。

兴和守御千户所 永乐二十年自兴和旧城徙宣府城内。宣德五年六月改属。

龙门守御千户所 宣德六年七月置於李家庄。(西有西高山。东有白河。北有牧马堡。东有宁远堡。东北有长伸地、滴水涯等堡。东南有样田堡。)西南距都司二百四十里。

长安岭堡(永乐九年置。弘治二年置守御千户所於此。有长安岭,名枪杆岭。西北有鹰窝山泉。)西南距都司一百四十里。

雕鹗堡(宣德五年六月置。北有浩门岭。南有南河,下流入於白河。)西南距都司一百七十里。

赤城堡(宣德五年六月置。东有赤城山,又有东河,即通州白河之上源也,又有西河,合焉。西北有镇宁堡,弘治十一年置。)西南距都司二百里。

云州堡(元云州,属上都路。洪武三年七月属北平府。五年七月废。宣德五年六月置堡。景泰五年置新军千户所於此。东北有龙门山,亦曰龙门峡,下为龙门川。又北有滦河。东北有金莲川。西北有鸳鸯泊。又金莲川东有镇安堡,成化八年置。)西南距都司二百十里。

马营堡(宣德七年置。西北有冠帽山。南有滦河。又西北有君子堡。西有松树堡。东南有仓上堡。)西南距都司二百里。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 本大宁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宁卫。)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领卫十。永乐元年三月复故名,侨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虚。景泰四年,泰宁等三卫乞居大宁废城,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天顺后,遂入於三卫。西南距北平布政司八百里。

大宁卫(元大宁路,治大定县,属辽阳行省。)洪武十三年为府,属北平布政司,寻废。二十年八月置卫。九月分置左、右、中三卫,寻又置前、后二卫。二十八年四月改左、右、后三卫为营州左、右、中三护卫。永乐元年二月省,又徙中、前二卫於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宁王府建於此,永乐元年迁於江西南昌。南有土河。东南有大碱场。东北有惠和县,又有武平县。东有和众县。元俱属大宁路,洪武中俱废。)

新城卫 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永乐元年废。距行都司六十里。

富峪卫本富峪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置。二十四年五月改为卫。永乐元年二月徙置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会州卫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永乐元年废。(南有冷岭。西北有马孟山,广袤千里,土河之源出焉,下流合於漌河,又南入於辽水。)距行都司里。

榆木卫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永乐元年废。距行都司里。

全宁卫(元全宁路,直隶中书省。)洪武中废。二十二年四月置卫。永乐元年废。(有潢河,又有黑龙江。)西南距行都司二百里。

营州左屯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永乐元年三月徙治顺义县,属大宁都司。(南有塔山。)距行都司里。

营州右屯卫(元建州,属大宁路。)洪武中,州废。二十六年二月置此卫。永乐元年三月徙治蓟州,属大宁都司。西北距行都司四百里。

营州中屯卫(元龙山县,属大宁路。)洪武中,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此卫。永乐元年三月徙治平谷县西,属大宁都司。(南有榆河。)距行都司里。

营州前屯卫(元兴州,属上都路。)洪武三年七月属北平府。五年七月废。二十六年置此卫。永乐元年三月徙治香河县,属大宁都司。(西有新开岭。南有老河,源出马孟山,流经此,又经行都司城南,东北入於潢河。西南有兴安县,元属兴州,顺帝后至元五年四月废。)距行都司里。

营州后屯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永乐元年三月徙治三河县,属大宁都司。距行都司里。

兴州左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玉田县,直隶后军都督府。距行都司里。

兴州右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迁安县,直隶后军都督府。距行都司里。

小兴州在哪里

洪洞大槐树迁民的故事在华北流传甚广,而河北由其是保定地区历来流传着“问我祖先何处来,来自山西小兴州”的说法,其实是由于山西迁民影响太大,以致于把小兴州前也错误地加上了山西二字。

《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七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华县之白檀镇,泰和三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小兴州。明初改置宜兴守御千户所。永乐初废。今其地有令利塔,拉川,俗亦称为兴州河,迤南三里为小城子,盖宜兴故城址也。” 康熙朝《畿辅通志》卷二十一载:“滦河……东南流古北口边外小兴州。” 《方舆纪要》载:“城西为新营,口外三十五里为青沙岭,又五十四里即小兴州,其东即古北口。”《潜邱剳记》卷三载:“古北口外旧有小兴州、大兴州、宜兴、凤州等处。宋苏辙《古北道中》诗:‘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常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古谷凤州西。’明初隶版图,永乐中弃大宁,沦沙漠矣。”史料所载“古北口外小兴州”,就是现在的河北滦平大屯乡兴洲村。

据《明史兵志》记载:在古北口外设大宁都司,辖大宁前、后、左、右、中五卫及会州卫、营州中护卫 、兴州中护卫。当时的小兴州在大宁都司的管辖范围。《明史》卷六载:(永乐元年一月)“壬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宁地畀乌梁海。” 《明史》卷九十载:“永乐元年,罢北平都司,设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迁大宁都司于保定。” 《明史》卷四十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 本大宁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宁卫。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领卫十。永乐元年三月复故名,侨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虚。”当时的卫所迁移是军民一起悉数迁移的,以致“其地遂虚”。明朝建立后,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古北口外小兴州遂成为山西洪洞齐名的中国八大移民基地之一。
文章标题: 北平都司与大宁都司有什么关系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4498.html

[北平都司与大宁都司有什么关系]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