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三道浮桥两道关"各指什么?
请问"三道浮桥两道关"各指什么?天津卫最早的桥梁就是“浮桥”,
南运河上的“钞关浮桥”(俗称“北大关浮桥”、“北浮桥”)
北运河上的“窑洼浮桥”
东门外海河上的“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
二道关:北大关、海河关
早年有句俗话,叫做“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九条河都要往天津流,想过河就得靠浮桥。打开地图,您会发现,海河水系就像个扇子面,大小支流无数,所谓“九”,是个虚数,言其多也;不过,说实在的,至少有5条大河要流到天津汇入海河入海,这就是:南、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与永定河。
先说南运河与北运河,实际上,这两条河加起来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从前,南、北运河在天津老三岔河口与海河相交,往上驶,直通北京,叫北运河;往下行,可抵江南,叫南运河。可见当年南、北运河就是以天津为坐标区分出来的。
大清河古称清水河,上游支流遍布,淀泊众多,河水经过洼淀沉沙,再往下走自然清澈多了。大清河在天津静海县独流镇北,先汇入子牙河,再流入海河。历史上的大清河,每逢汛期水势凶猛无比,所以解放后从大清河汇入子牙河的独流镇,开挖了一条减水河,到塘沽入海,以减轻洪水对天津的压力,这就是有名的独流减河。
子牙河也叫西河,发源山西。乍一听,这条河一定和姜子牙有点什么关系,其实是因流经河北献县的子牙镇而得名。子牙河在静海县有大清河汇入,在天津市红桥区的西沽汇入北运河。由于子牙河上游各支流坡陡流急,下游排水不畅,经常发生水灾。所以在1963年大水之后,根据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指示,自献县起开挖了一条子牙新河,到天津大港区流入渤海。
永定河古称无定河,因为河水混浊,也叫浑河或小黄河,跨越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是海河水系中最大的一条河流,但经常泛滥成灾。过去,只能采取筑堤束水的办法。1698年康熙皇帝命人在上游筑堤,赐名永定河,但也无济于事。解放后先在上游修建了官厅水库,在卢沟桥修建了分洪闸,1971年又从天津屈家店开挖了永定新河,到塘沽入海,这才打根儿上防止了永定河的水患。
历史上天津是个多水的城市,一直享有“水乡泽国”的盛誉,除了海河纵贯全市,还有南、北运河和子牙河流经市区,再加上密布全市的河网,上溯下行,水上交通别提多方便了。春日冰融,轮船、帆船、河拨、对槽、篷船、游艇络绎河上;严冬封河,大小冰床往来如飞,真是别有一番景象。这些年,凡是流经市区的大小河流,全都进行了治理和绿化、美化,特别是竣工不久的津河、卫津河、北运河、复兴河、月牙河,成为天津的新水景。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7616/728282.html
九河下稍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是什么意思?
1、”九河下稍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意思是:
九河下稍的尽头是天津卫,那里有三道浮桥和两道关卡。
2、九河下梢是古人称呼海河的,是我国的七大江河之一,她好像一把巨扇铺撒在华北广袤的大地上。上游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等七条河流,最后汇集在天津市区的三岔河口,贯穿市区后,至大沽口处注入渤海。
三道浮桥指西沽浮桥,钞关浮桥,盐关浮桥,两道关指钞关和盐关。
《天津大辞典》和《天津百科全书》二书 , 对“九河下梢” 一词的解释基本相同,下梢就是尾闾,是九河汇流入海之处 。
对“九河”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与康熙考证列出的那九条河相同,其形成是与历史上黄河三次改道北上,和天津的成陆有关。第二个说法依据是三国时期的《水经》和《水经注》称“九河”为清、淇、漳、洹、滱易、涞、濡、沽、滹沱九条河同归于海。
扩展资料:
天津自元代起,就是一个水上交通要道,地处九河下稍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天津在明代形成了南粮北运的枢纽,漕运构成了天津的经济大动脉。
《吴粳万艘》就是描写海河上商船急驶,日夜兼程。南方的大米随着商船的到来,源源不断地运入天津,形成一派繁忙景象。“长江西上接天津,万舰吴粳入贡新。漕卒啸风前后应,篙师乘月往来频。千年国计须民力,百里山灵护水神。秸钅至古来先甸服,万方无处不尧仁。”
从三岔河口一直到海河下游,码头上堆积着从南方运来的各种货物,李东阳恐怕就是走遍北方大地,也是很难见到如此情景,不由得随感而发,留下了一篇名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河下稍
百度百科-天津八景
百度百科-天津卫
天津历史
天津最早起源于三岔河口,俗话说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天津文化主要来自于三岔河口的码头文化,因此爱吃河海两鲜,有俗话说,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可见海鲜在天津人心中的地位。天津有着六百多年历史,明朝皇帝朱棣夺取帝位成功,始发于渡过沽河,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明朝文人李东阳的《重建三官庙碑记》,碑记里注有:“天津象征天子车马所渡之地”的词句。
天津,简称津,地处华北平原,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经历600余年,特别是近代百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近代百年看天津”,成为世人共识。
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天津逐渐背上了过去的包袱,没有及时实现发展转型。
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天津完整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并将“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国家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2009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增速连续多年位于全国领先位置,天津已经形成了“双城双港”的城市形态。
120年前,8国联军,天津大估口登录
百度百科问去!
问啊
文章标题: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4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