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国内有哪些不好的习俗却一直被保留

时间: 2023-02-10 08:00:3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国内有哪些不好的习俗却一直被保留

中国的民俗民风至今还有哪些遗留?

小弟马上要考试了rn各位大虾们请说详细点rn谢谢先rn回答的好的话小弟会加分的
  经典的收藏:百图解说中国古民风民俗[组图]

  宋·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馀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明代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所咏的是『升天雷』,北方称为『二踢脚』。火药的发明,本是为和平生活用的,后来用于战争,乃是人类的不幸;用于侵略战争,更是人类的大不幸。

  宋·教坊自乐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宋代教坊*女原属宫廷,是为官*;『绍兴年间,废教坊职名,如遇大朝会、圣节,御前排当及驾前导引奏乐,并拨临安府衙前乐人』另有私*,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女,顾倩只应』。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波杂志》载:『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唐 饰梅花妆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名目。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晋 馈春盘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五辛盘又称春盘。《摭遗》载:『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馈贶。』《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宋·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苏辙《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云:『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风气渐东南。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南宋仍沿北宋风习。《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明·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如市。』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唐·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为元宵诗经典之作。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宋·蚕卜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云云。既说是里俗,可知是杨万里家乡江西吉州地方的风俗;也即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

  明·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清·猜灯谜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好谜者更组织有谜社。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清家震涛有《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清·请紫姑神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

  刘向《异苑》载:『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云是其婿) ,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大妇)小姑可出」。于猪栏边或厕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后来成为传说:唐代寿阳刺史李景,纳何媚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杀何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何为厕神。《荆楚岁时记》:『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故民间每于正月十五夜用畚箕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临,请她保佑蚕桑丰收,人畜平安。陆游曾有诗讥之:『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岂必考中否 一笑聊相娱。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祛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纷纷竟何益 人鬼均一愚。』虽为一种迷信活动,实则含有对旧社会不幸妇女的深刻同情,并希望她有保护善良人们的神力。

  元·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元赵孟頫有《结羊肠》诗:『十六初过上元节,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中心自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清·走百病摸门钉
  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爬城头“走百病”,摸门钉“祈添丁”。传说摸门钉能生男孩。

  唐·送穷
  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送穷之俗,自汉已有之。西汉扬雄有《逐贫赋》。据《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衣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祝送穷神,永不回来。至唐仍有此俗。韩愈有《送穷父》文;姚合有《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宋·春社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宋梅尧臣有《春社》诗云:『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

  宋·斗草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见画中题诗。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宋·迎富
  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又《天禄积馀》载:秦代在这天携鼓到郊外游玩,朝出暮归,名为迎富。南宋魏了翁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云:『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周 郑国·踏青
  溱洧河畔钟鼓交,踏青游人乐陶陶。红男绿女佩香草,两情相悦赠芍药。

  《诗经·郑风》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说:一对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边上去看集会,他们相互逗笑,并赠送芍药。高亨《诗经今注》说:『郑国风俗,每逢春季的一个节日(旧说是夏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在溱洧二河的边上,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来游玩。这首诗正是叙写这个集会。』实际上,郑国的上巳节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情人节。后来才移到七月七日。

  晋·流觞赋诗
  修禊文会聚溪头,羽觞载酒曲水流。酣饮赋诗联佳句,留得美名在士俦。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证明周代已有到水边洗涤污浊、消灾去病之俗。所谓修禊,即指临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晋代,变为临水流杯的文人聚会。《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东晋时,王羲之曾于上巳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会,并作有《兰亭叙》。

  北朝·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晋书》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为盛行。如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诗句,可见当时踏青之风。宋代在清明时踏青,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即描述清明踏青春游情景。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广义》说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闽粤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则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见青。

  唐·内宴冷餐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唐张籍《寒食内宴》:『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宋·担酒上坟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明·斗百草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明翟佑《四时宜忌》:『《荆楚记》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高启《斗草》诗:『摘拾遍丛丛,铺茵曲槛东。众家谁得?胜独有并红。』

  唐·祭扫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按:传说介子推于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唐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垅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唐·走马射箭
  垂杨金堤翠幕连,健儿走马射堂前。国家尚武多才俊,方显干城诸英贤。

  孟浩然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五代·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 又为打球、秋千之戏。』注:《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战,以习轻戏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唐王建《秋千词》:『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足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自前明以来,此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

  清·卖柳条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齐民要术》:『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梦粱录》:『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后来妇女也将柳条戴在头上,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诗人杨韫华有《山塘棹歌插柳枝》:『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今盖师其遗意也。』

  唐·浴佛节
  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相传夏历四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佛寺常于此日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释迦之太子诞生像;纪念佛之诞生,称为浴佛节。唐代佛教信仰极盛,长安善男信女多于此日施舍。此风迄宋明依然。《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宋·挂五彩线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周处《风土记》谓:『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楝叶插头,五采系臂,谓为长命缕。』宋人余靖《端午日即事》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所谓五兵:弓、矛、戟、剑、戈;代表战乱,系朱丝避之。后剪采为小虎,粘艾叶戴之镇邪恶。《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宋·染红指甲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词之七》:『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斜簪茉莉作幡胜,鬓影过处绕香风。』

  辽·射柳
  端午祈雨置天棚,乐园东南柳色青。分朋赛射柔条断,赢得神箭誉满营。

  《辽史礼志》载:契丹族为祈雨,进行射柳活动。先置百柱天棚,后奠先帝。皇帝、亲王、宰执依次射柳;败者向胜者进酒。第二天植柳天棚东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赐赏。后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金史礼志》载:射者以尊卑为序。柳枝有削白处,如在白处射断,且骑马接在手上者为冠军;只断不能接者为次;其馀皆负。

  明·饮菖蒲酒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话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可证唐代已饮菖蒲酒。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明代诗人瞿佑有《菖蒲酒》诗云:『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金刀细切传纤手,玉斝轻浮送异香。厨荐鲥鱼冰作鲙,盘供角黍蔗为浆。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

  清·挂钟馗
  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

  《事物纪原》中说:唐明皇梦小鬼喧扰,有大鬼捉小鬼食之。问为谁,对曰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誓除天下虚耗妖孽。明皇乃召吴道子画钟馗像供之。后民间亦多供奉。清李福有《钟馗图》诗:『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幺么枝,免使人间鬼画符。』即描写在端午时供钟馗事。《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金·晒书翻经
  三伏朝爽晒书篇,庵院翻经结善缘。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尔雅翼》卷二:『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清潘弈隽有《六月六日晒书诗》。

  唐 蛛丝乞巧
  七夕织女赐新妆,挑来蛛丝盒中藏。明朝结成玲珑网;试比阿谁称巧娘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唐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也写过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宋代《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传针比巧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年年闺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周处《风土记》云:『七月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 即牵牛也) 织女。』唐诗人祖咏《七夕乞巧》诗云:『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穿针乞巧者,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醉翁谈录》:『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

  宋·供摩侯罗
  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

  《东京梦华录》载:『摩侯罗惟苏州者极巧,木渎袁家所制益精。』宋代苏州虎丘有玩具市场,被称为『虎丘耍货』,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画鲜妍,制作精良。杭州西湖玩具,被称为『湖上土仪』,有泥孩儿、莺歌、花湖船等。《梦粱录》载:『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叫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宋许棐『泥孩儿》诗云:『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双罩红纱厨,娇立花瓶底。少妇初尝酸,一玩一心喜。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

  清-丢巧针

  佳节女儿约诸邻,迭将水碗丢巧针。日光照得龙梭影,绣出鸳鸯如意君。
  《燕京岁时记》:『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或名丢巧针。清代诗人吴曼云《江乡节物诗》:『穿线年年约北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

  清--拜魁星

  七夕女儿祝织女,男士庙中拜魁星。佑我科举登榜首,供神猪头代三牲。

  清代台湾风俗,七月七日,妇女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狗祭魁星,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清郑大枢《台湾竹枝词· 七夕》诗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待何时。』钱琦《台湾竹枝词·拜文昌》诗云:『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里拜文昌。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当地人称织女为『七娘』;文昌又称文曲星,掌管文运之神。

  元·孟兰盆道场
  道场超度安亡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庆赞中元贴门首,酒海肉山飨活人。

  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为『盂兰盆节』。《梦粱录》:『七月十五日,一应大小僧尼寺院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之日。其日,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僧寺亦于此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盂兰盆』为梵语音译,意为『解倒悬』。通常在道场还设有孤棚,离地六尺,广有十五六平方米,各家施舍之三牲、五牲、山珍海味等摆列其上,并插有『普醴阴光』、『甘露门开』等小旗。在放焰口仪式完毕,群众竞抢祭品,谓之『抢孤』。得到之小旗,被视为出海之护身符。

  明 放湖灯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扬州画舫录》:『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盆会。盖江南中元节,每多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燕京岁时记》:『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清蒋有尨《西湖竹枝词·放湖灯》诗。湖灯,即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又称『水旱灯』。传说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清·荷叶灯
  月到中元照衢明,小儿竞擎荷叶灯。成群结伴游巷陌,银花万点似火城。

  《燕京岁时记》:『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日下旧闻考》:『荷叶灯之制,自元明以来即有之,今尚沿其旧也。』查慎行《京师中原词》:『万柄红灯裹绿纱,亭亭轻盖受风斜。满城荷叶高价卖,不数中原洗手花。』庞垲《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清·鸡冠花供祖
  供祖瓶插鸡冠花,一时风靡满京华。只缘物稀价腾贵,移种四郊入农家。

  以鸡冠花供祖,在宋代已风行。《东京梦华录》:『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十五日供养祖先索食。』《梦粱录》载:南宋同。此习迄清代仍存。《枫窗小牍》:『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另有祭祖节,在十月初一日。

  辽·屠狗狩猎
  选屠白狗埋帐沟,牵鹰出猎起鸣驺。忽见御帽簪红叶,方知今日是立秋。

  《辽史礼志》:『八月八日,辽俗屠白狗于寝帐前七步瘗之,露其喙。后七日,中央移寝帐于其上。』《析津志》:『立秋日,张乐,大宴,名压节序,上簪红叶于帽。』立秋日,汉人也有簪叶之风,如明代田汝成《西
蒙古族的赛马,博克,摔跤等等阿,奶茶阿之类
正月十五看花灯,八月十五吃月饼,端午节上赛龙舟,九九重阳登高峰.

保留时间最长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围炉,祭祖,守岁,拜年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乡过年习俗很多,有些现在还保留着呢!俗话说:“过了小年就是年”、“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过完”,国人历来都将春节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从小年到正月十五,这ニ十天中有很多讲究,也ヌ有很多的地方传统习俗,时代在变,很多传统习俗的动式也在发生变化。

腊月ニ十三或ニ十四祭灶神,祭灶时,给小儿买糖(祭拜流传,因为家庭条件好了不会再给小动子买糖了,平时经常吃)。

一、吃团圆饭

吃团年饭不是在晚上,而是在早上或者中午,一个家族的要聚在一起吃饭,吃饭之前要放爆竹,还要点上香和蜡烛,烧纸钱,意思是故去的亲人也回来跟着一起过了年。不过如果各家的儿女都已经结婚成家了的话,就各过各的,不是嫁得特别远的女儿,大年三十那天一般都要赶两场团年饭,婆家早饭,娘家午饭,或者倒过来,虽然孩子们会辛苦一些,但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习惯,有女儿的老人,都不会在过年的那一天觉得孤单。

二、守岁

我小的时候,是一家人一起磕瓜子看春晚来守岁的,小孩子想睡觉也会被千方百计的弄醒(特别小特别小的就不会了),然后弄一个小火炉,一家人围在一起特别温暖,大概十一点半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放爆竹了,快到十二点,外面的爆竹声就会达到一个高潮,此起彼伏的特别热闹。

三、洗澡换新衣

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吃完了饭之后都会舒舒服服地洗一个澡,然后换上年前新买的衣服,小孩子基本上从里到外都是新的,大人们节俭则一般都只换外套,象征着辞旧迎新。

四、给故去的亲人上坟

换完新衣之后,一般妈妈和奶奶会留在家里收拾换下来的脏衣服,爸爸和孩子们会出去给故去的亲人上坟,点上蜡烛让他们在大年夜不要迷路,烧纸钱让他们可以出去嗨皮,还要帮着他们锄一锄坟头的杂草,最后再放上一卦鞭炮。

像这些过年的习俗,就应该好好地被保留下去,过年时才热热闹闹的,有过年的氛围。

这些风俗习惯就是贴春联的习惯,吃饺子的习惯,吃年夜饭的习惯,在过年的时候放鞭炮的喜欢,还有过端午节以及过元宵节的习惯。
七夕的时候一起吃巧果,希望能心灵手巧。端午节吃粽子,用大枣和糯米制作。元宵节,在北方会吃甜口的元宵等。
大年初一长沙人会在家里堂屋祭祖祈福,堂屋的中间置放一小桌,桌上打扫的一尘不染。桌上供奉鸡、肉、鱼等牲禽,寓意吉祥、富足、有余。三柱香点燃,一对红烛在神龛上的香炉里熊熊燃烧,烟花炮竹响起祈愿家人平安家业兴旺。

为什么在中国很多节日都被人遗忘了,吃的习俗却一直保留?

中国的许多节日都被遗忘了,但由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饮食习惯一直保持着,当然,有很多节日。其中,有些节日被现代社会定义为法定节日,我们对这部分节日相当熟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根据中国传统的农历,它是农历正月初一,新年的开始。

2008年,上元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这是上层阶级的活动。上元节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华超节的起源现在还不清楚,但它的兴起是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在皇宫里,花朝节通常以制作和食用花糕来庆祝。后来,庆祝花朝节的习俗从宫廷传到全国。

华超节的起源现在还不清楚,但它的兴起是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在皇宫里,花朝节通常以制作和食用花糕来庆祝。后来,庆祝花朝节的习俗从宫廷传到全国。元宵节始于公元一世纪,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流行。元宵节当晚,许多城市举行灯会,展示各种造型新颖、形式多样的彩灯;在农村,举行烟火、高跷、龙灯、秧歌、秋千等文化娱乐活动,尽管华侨节在古代非常重要,现在很少有人庆祝。

据说是金代文公为纪念介子提而设的节日。在寒食节那天,家庭不能生火和吃寒食。因为寒食节之后是清明节,所以现在我们只有清明节,寒食节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

民以食为天,所以大家只会越来越注重吃的,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纪,节日就不同了
民以食为天,别的无所谓,你要不吃饭你就饿死了
因为民已食为天,所以人会一直记着
吃的习俗却一直保留,这只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当然不会忘记

中国有哪些习俗,延续了上千年且没发生过变化?

中国有很多习俗都延续了很久,就像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延续下来了。例如汉族的春节,可以说春节是汉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了,现在不仅汉族过春节,像是东南亚的华人们以及国内的一些其他民族也会庆祝春节的,毕竟春节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在这一天要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说吉利话,希望新的一年能够顺顺利利。除了春节,还有像是清明节祭奠逝去的亲朋好友,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传统节日都已经流传了很久了,一直到现在依然还被保留下来了,不过没有具体考察过,不知道这些传统节日有没有达到千年之久。

另外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大家肯定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我们每天都会体验的一个习俗,那就是使用“筷子”。我们每天吃饭都会使用到的工具,我们可以用筷子吃面条,夹花生米,当然除了我们使用筷子,韩国日本也会使用筷子,但是因为历史原因,使用筷子还是作为东方特色,是中国人的一个特点。对西方人来说,学会使用筷子还是非常难的,尤其是使用筷子夹花生米之类的。

尊老爱幼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流传已久的观念。在中学时期的学习中,我们就学习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得出自哪里,这句话呢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尊老爱幼的观念真的是源远流长。

还有很多流传至今的习惯和风俗,例如婚嫁丧娶里面的很多习惯都是从古代延续至今,还有汉字也是,虽然进行了简化,但也是从古流传至今的。对待传统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发扬优良传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民族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也是为了自己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不仅历史悠久,众多春节中的风俗习惯,也都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这个习俗已影响到了世界,变成了世界性的习俗。
办“出灯酒”,这是在广西很多地方都还会存在的,现在的人也没有说抛弃这个习俗,而且还将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传了下来。
春节放鞭炮,一开始放鞭炮是为了赶跑年兽,现在放鞭炮是为了辞旧迎新去霉运,这一习俗延续了几千年,相信未来还会继续延续下去的。
春节团圆、中秋节赏月、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纪念先祖等一直以来都是传统习俗。

你知道有哪些农村至今还很常见的陋习?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9月21日消息,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全国妇联、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关于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第一个陋习:天价彩礼


彩礼是中华民族男女结婚习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婚姻嫁娶过程中,必然有彩礼。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统习俗中的彩礼已经完全变味,成为少部分人敛财的工具。如今,天价彩礼之风在农村愈演愈烈,几经压制,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农村大龄青年结婚难,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收入有限,家庭条件一般无法满足女方有房有车还要彩礼的要求。在当今社会,一个农村男人结婚,必须在城市里面购买房产,要有自己的车子,结婚前至少还要给一大笔钱作为彩礼。“万紫千红一片绿”、“万里挑一”等等,听起来非常不错的说法,其实背后都是几十万的彩礼钱。如果拿不出来,就结不成婚。这种让人生厌的天价彩礼之风,已经成为农村最大的陋习。如果不能控制,会影响到一大批青年的结婚问题。大龄青年结婚难,最终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

第二个陋习:花样百出的份子钱

在中华民族中,婚丧嫁娶、抓周做寿、小孩考学,家中进房,都要邀请亲朋好友来聚会。作为礼仪之邦,到人家去做客自然不能空手,要出一份人情包一个红包。这本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交往过程中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但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红包份子钱的习俗愈演愈烈,已经完全脱离了本来面貌,成为一部分人敛财的工具。

我曾听人说过,有些人为了想方设法请客吃饭,让别人掏红包,连家里老母猪生了10个小猪仔,都要通知亲朋好友前来观看。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层出不穷,借口也花样百出,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讨一份红包。更关键的是,红包的价钱越涨越高,过去50到100就算好的了,现在500到1000才能拿得出手。

一个农民在家辛辛苦苦种地一年,其收入还不够红包份子钱。就拿我自己家里来说,每年要支出去的人情至少3万块。这让农民苦不堪言,但又没有太好的办法。如果不改变这种陋习,只会让农民的日子更难过。

第三个陋习:随意丢弃堆积的垃圾

目前很多城市里已经在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处理,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垃圾污染十分严重,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非常普遍。尽管有一些农村已经开展了垃圾定点回收工作,在村里的主要干道上放置了垃圾桶,但很多村民依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自家的生活垃圾依然随处丢弃。

我们村里原来有两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村民们洗衣淘米都在河中进行。如今河水已经接近干枯,河道两边铺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有装农药除草剂的塑料袋,有女性的卫生巾,有喝完酒扔掉的空酒瓶,有食物残渣和人畜排泄物……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农村的生活垃圾,不能规划农村的下水道,未来农村不可能实现青山绿水,污染只会变得更加严重。乱扔垃圾的陋习一定要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好。

第四个陋习:无处不在的攀比

人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又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份子。在农村相对封闭传统的社会结构中,村民们既能和谐友好的相处,又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斗殴。当然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大家的观念基本一致,都处于同一认知水平上。为什么很多人怀念过去农村中家家户户互帮互助、友好团结的温馨场面,而怀疑如今农村矛盾重重的局面?

正是因为过去农村很穷,家家户户都差不多,没有谁比谁好,没有谁比谁差。在所有人的财富状况和生活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攀比之心自然就淡了。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一部分人至今仍然贫穷。这种贫富分化的差距让一部分人眼红,也就导致了攀比之风越来越严重。东家建了一栋漂亮的房子,西家哪怕再没钱,举债也要盖新房。张三买了一辆车,李四就不能落后。

农村攀比之风越来越严重,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不能及时扭转这种陋习和不正之风,农民辛苦挣的钱都花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攀比之上,哪有什么幸福生活可言?

总而言之,不管是天价彩礼还是花样百出的红包份子钱,又或者是涉及到农村生活条件的垃圾乱扔现象和攀比之风,都是农村非常重要的4个陋习,如果不能及时改变,农民未来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将更加繁重,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虽然现在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农村依然保留了很多陋习,老一辈人的思想,多多少少还有些封建残余,就例如一直延续至今的,重男轻女,婚礼葬礼铺张浪费狂收彩礼,还有女性的地位低等等,这都是农村还保留的陋习。

首先就是重男轻女,这个陋习可以说是流传很多年了,甚至成了一种风俗。在农村,即使现在对男孩女孩都比较看重,但是在老一辈的农民眼中,还是男孩子能够传宗接代。如果新婚夫妇新添女孩的话,一般父母会催生二胎,希望可以再生一个男孩。虽然美其名曰凑个好字,但说到底还是想有个男孩子,有一个传宗接代的孙子。像一些老一辈的农民朋友还是没有男女平等的意识,女孩在一些农村就比较吃亏。

还有就是妇女的地位低,在逢年过节亲戚聚餐吃饭时都是男的先吃,然后才能轮到女的吃。因为在多数农村,都是男的在外赚钱养家,而女的只需要照顾好家里即可,所以地位略低,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女的也能顶半边天了,所以这种陋习也再慢慢的被淘汰了,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仍有这种习惯,女性的地位得不到保障。

最后就是婚礼葬礼铺张浪费,农村在结婚时要宴请整村宾客,每个到场的宾客都要给足礼金,葬礼的时候,并不是急着给逝者下葬,而是举行葬礼三天左右才下葬。这些都是现在农村还保留的陋习。

第一个陋习:天价彩礼
彩礼是中华民族男女结婚习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婚姻嫁娶过程中,必然有彩礼。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统习俗中的彩礼已经完全变味,成为少部分人敛财的工具。如今,天价彩礼之风在农村愈演愈烈,几经压制,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这种让人生厌的天价彩礼之风,已经成为农村最大的陋习。如果不能控制,会影响到一大批青年的结婚问题。大龄青年结婚难,最终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
第二个陋习:花样百出的份子钱

在中华民族中,婚丧嫁娶、抓周做寿、小孩考学,家中进房,都要邀请亲朋好友来聚会。
作为礼仪之邦,到人家去做客自然不能空手,要出一份人情包一个红包。这本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交往过程中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但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红包份子钱的习俗愈演愈烈,已经完全脱离了本来面貌,成为一部分人敛财的工具。
一个农民在家辛辛苦苦种地一年,其收入还不够红包份子钱。就拿我自己家里来说,每年要支出去的人情至少3万块。这让农民苦不堪言,但又没有太好的办法。如果不改变这种陋习,只会让农民的日子更难过。

第三个陋习:随意丢弃堆积的垃圾
目前很多城市里已经在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处理,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垃圾污染十分严重,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非常普遍。
尽管有一些农村已经开展了垃圾定点回收工作,在村里的主要干道上放置了垃圾桶,但很多村民依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自家的生活垃圾依然随处丢弃。
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农村的生活垃圾,不能规划农村的下水道,未来农村不可能实现青山绿水,污染只会变得更加严重。乱扔垃圾的陋习一定要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好。

一、农村大妈喜欢搬弄是非

基本上在我国的农村的任何一个地区,都可以看到几个农村大妈坐在农村的街道旁闲聊,村子里面的大小事务她们简直是了如指掌,村东头谁的儿媳妇不孝顺,村西头谁家的儿子多大了还不结婚,村南头谁家的儿媳妇又和婆婆吵架了等等,别人家的生活琐事似乎成为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在农村大妈的添油加醋之下,原本的一件小事在农村大妈的炒作之下,变成了一个天大的事情。

比如河南省周口市刘家村就有几位大妈,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磕着瓜子,聊着村里面的八卦,在这些人的“传播之下”,许多村里面的年轻人都成为了村子里面的负面教材。比如村子里面有的年轻女性结婚后,婚姻过得不是很幸福,最终选择了离婚,但这些大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说这些女性在外“偷人”,被夫家给赶回来了。

甚至她们还能人为地编造出离婚女性所带的孩子的“身世”,许多人拿这些人没有一点办法,若强行和这些人争辩,恐怕农村大妈会编造出更大的故事来,这让许多在农村生活的年轻人经常感到苦恼不已,有的年轻人看到她们都是躲得远远的,生怕自己成为这些大妈下一个议论的焦点。农村大妈的“碎嘴子”想必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吧。

二、农村的份子钱越来越高

农村社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熟人社会”,它的形成更多是通过传统的宗亲制度所形成一个个村落。在“熟人社会”下,传统的婚丧嫁娶熟人之间是需要相互走动的,这种也是我国农村传统人情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这种相互的走动之下,也容易增加农村人之间的感情。但是这2年,农村的份子钱彻底地变味了。

以笔者所到的河南省周口市刘家村为例,几年前村子里面有老人去世的时候,大家随的份子钱可能才几十元,但是这2年基本上农村里面的份子钱基本都上涨到了几百元。份子钱本身是一份心意的代表,但在如今的农村地区却成为了农民的负担,对于有的农民来说,若遇到家里面事情多的时候,一个月的份子钱就有大几千元。而有的农村地区,为了收取所谓的份子钱。通过各种所谓的宴席,强行收取,这给农民增加了许多的负担。农村的这种份子钱之风必须要得到遏制。

三、农民普遍觉得读书无用

如今在我国许多的农村地区,不少农民觉得自家孩子读书不读书无所谓,甚至对他们来说,家里面的孩子还不如提前辍学,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呢。形成这种陋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下我国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式,让许多农民看不懂读书的希望。二是农民觉得读书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远远的不成比例,他们觉得读书花了那么多钱还不如让孩子去早点打工赚钱来得实在呢。

农民让自己的子女辍学也是基于经济上的综合考虑后而做出决定的,他们认为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根据效益最大化,他们认为上学不仅要花费很多经济成本,同时也损失了很多机会成本,子女的教育投入那么多而得不到回报或者回报很小,他们就认为在上学上自己亏本了,慢慢地他们就对上学不太看重,上大学对他们已经不再有吸引力了。

而且农民不让子女上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如果孩子读完书后找不到工作,他们又不适应农村的生活,使孩子在以后的农村生活中感到艰难。随着社会转型,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加之社会上找工作靠花钱,找关系等诸多现象,使广大的农民更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上学,而且持有这种思想的人还为数不少。从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可以看出,报考人数减少的幅度很大,虽然有人口减少的因素,但是部分学生放弃高考也是重要原因。

农村至今还常见的陋习有:有些地区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形象,当然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农村存在,城市也是存在的,但犹以农村为甚。因为这是农村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宗族观念实在是一时半会淡化不了。彩礼。彩礼本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种礼尚往来的礼节,但是有些农村地区将彩礼发展成一种敛财的工具,这是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玩坏了的表现。配阴婚。也是集中表现在农村地区指的是给已故的,但是未婚的男人找一个结婚对象,也是有财力的多则十几万。这很明显与咱们现在的主流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封建迷信。这一点很严重,给社会带来一定危害的,例如有病不去医院,而去求什么大仙跳大神。观念问题,还需要教育来解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家族氛围浓重,极易被父辈所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庭可能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陋习和优良传统一样都是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才得以延续,陈规陋习和观念有关,沉坷已久,不可能说一句革新改一下习惯就能改变,村容村貌易改,而人观念难易。因此需要教育潜移默化。

文章标题: 国内有哪些不好的习俗却一直被保留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3818.html

[国内有哪些不好的习俗却一直被保留]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