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西方中心主义?
比较文学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及其危害?如有知道请发如我的邮箱yuanyuan31415926@126.com感激不尽西方中心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自觉的前提,从古至今。从某种程度上说,认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认为人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或者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所有这些,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它的最极端、粗劣也令人反感的形式是种族优越论。它的最温和的、使人觉察不到的,也“科学化”、概念化的形式是现代化理论,认为西方文化在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发展出来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制度装置、价值观念、生活取向,具有普遍意义。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它的成功,更强化着这种普通性的意识。因此,西方中心论是一种西方人与生俱来的有色眼镜,它本质上是西方的“看法”——只要处于这种文化中,便不自觉地拥有这种“看法”。正像人类学家告诉我们的,文化都是自我中心的,在文化接触的初期,每一种文化都认为自己高于对方;只是在持久的文化冲突中,得势的一方的这种观念才能保持下来。文化自我中心现象在中西文化第一次接触中,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甚至比西方文化还要厉害。
据希罗多德记载,当希腊人第一次碰到波斯人,便发现波斯人是有主子的,而希腊人是自由的,并因此引发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文化优越论,也是西方中心论的第一种形式。而当亚里土多德建议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对马其顿人用对付奴隶的办法、对希腊人用对付自由人的办法来管理而遭拒绝时,这也可以说是西方优越的第一次受挫。�
近代以后,启蒙主义早期对中国文化的建立在贫乏的了解之上的想象曾经产生了对中国的热情。这种热情在黑格尔那里完全消失了。黑格尔是西方中心论的经典形态。东方文化没有历史,因为在那里理性处于沉睡状态,而真正的历史是从希腊开始的,因为理性开始走向自我实现。理性顺着自我实现的道路,从希腊、基督教、启蒙主义直至普鲁士国家,达到其顶峰。西方文化是历史的中心,这是黑格尔的表面命题;西方文化体现的理性特征,是历史的动力与目标,这才是黑格尔的实质命题。�
如果说要使理论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必须再从西方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不说西方中心,也是不真诚的。西方中心论显示西方人的文化优越感。科学,只有在西方才达到典型的发展,民主制度、资本主义、现代化、合理性等等(这些概念本身既是描述词,又是价值词),这些普遍性的价值,只有在西方才得到充分发展。相反,非西方社会,一般表现为专制主义、非理性、愚昧、巫术,等等。西方中心论体现对“非我族类”非西方文化的蔑视。那些直接了当地表达文化优越感、蔑视非西方的人的观点,是不能忍受的。我们一般称作西方中心论的,乃是这样一种直陈的态度。然而,这样一种(如黑格尔那样)直言的、坦率的、挑衅性的西方中心主义,只是西方中心论的皮毛。真正的西方中心论是一种概念设定式的西方中心论,西方与东方被安排在高低不同的概念等级中,而这些概念所表示的,无往不是西方文化中的发展最完善的特征。以理性来对比,我们处于沉睡阶段,或未发展阶段,人家处于实现或渗透一切的阶段;以科学为例,我们处于经验阶段,人家处于理论阶段。同样可以那出来“比”的还有民主、自由、人权等等。因此,西方中心论是西方人以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用于东方社会时的一种自然表达。它本质上体现西方的观点或立场。它是由西方文化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这个文化的概念结构所规定的。使用这一套概念工具,采取西方的立场,其本身就是西方中心论的。
西方中心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自觉的前提,从古至今。从某种程度上说,认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认为人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或者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所有这些,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它的最极端、粗劣也令人反感的形式是种族优越论。它的最温和的、使人觉察不到的,也“科学化”、概念化的形式是现代化理论,认为西方文化在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发展出来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制度装置、价值观念、生活取向,具有普遍意义。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它的成功,更强化着这种普通性的意识。因此,西方中心论是一种西方人与生俱来的有色眼镜,它本质上是西方的“看法”——只要处于这种文化中,便不自觉地拥有这种“看法”。正像人类学家告诉我们的,文化都是自我中心的,在文化接触的初期,每一种文化都认为自己高于对方;只是在持久的文化冲突中,得势的一方的这种观念才能保持下来。文化自我中心现象在中西文化第一次接触中,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甚至比西方文化还要厉害。
据希罗多德记载,当希腊人第一次碰到波斯人,便发现波斯人是有主子的,而希腊人是自由的,并因此引发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文化优越论,也是西方中心论的第一种形式。而当亚里土多德建议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对马其顿人用对付奴隶的办法、对希腊人用对付自由人的办法来管理而遭拒绝时,这也可以说是西方优越的第一次受挫。�
近代以后,启蒙主义早期对中国文化的建立在贫乏的了解之上的想象曾经产生了对中国的热情。这种热情在黑格尔那里完全消失了。黑格尔是西方中心论的经典形态。东方文化没有历史,因为在那里理性处于沉睡状态,而真正的历史是从希腊开始的,因为理性开始走向自我实现。理性顺着自我实现的道路,从希腊、基督教、启蒙主义直至普鲁士国家,达到其顶峰。西方文化是历史的中心,这是黑格尔的表面命题;西方文化体现的理性特征,是历史的动力与目标,这才是黑格尔的实质命题。
肝病有几家
西方中心论对全球史的研究有哪些影响?请具体说明
①研究方法的影响,用“欧洲制造”的方法去研究全球史。
②价值标准的影响,用西方一元的物质进步论(价值标准)去认识人类历史。
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n法国的启蒙思想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法国是启蒙思想的发源地和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许多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作家,因此法国的启蒙文学比英国激进得多,富有强烈的哲理根基和深厚的政治经济底蕴。名噪一时的“百科全书派”的编纂者每个都是博学之士,在哲学、文学、史学上均有很深的造诣。这些学者型作家的作品无论是批判性还是哲理性都强于其他国家的启蒙文学。
18世纪早期法国盛行流浪汉小说。这种最早发端于西班牙的文学样式在社会底层广泛流传,揭开启蒙文学的序幕。阿兰•勒内•勒萨日(1668年-1747年)是成就最高的流浪汉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包括《瘸腿魔鬼》和《吉尔•布拉斯》等。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上半期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孟德斯鸠是法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家。他的理论著作《论法的精神》把法制提高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首位,并详细论证三权分立学说,成为关于国家学说的世界名著。他的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是第一部著名的启蒙哲理小说。伏尔泰(1694年-1778年)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最具领袖威望的作家,他倡导文艺为社会改良和宣传启蒙思想服务,但有强调应该遵守古典主义规则。他最具价值的文学作品是中短篇哲理小说26篇,著名的包括《如此世界》、《查第格》和《天真汉》、《老实人》等。伏尔泰精于讽刺,拜伦曾称赞他“简直像一阵风,随心所欲的飘刮,拨起一切事物的根,有时教愚蠢出丑,有时把皇座也震动。”
18世纪中期,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仍然持续活动,新一辈作家狄德罗、卢梭等人以更为激进的姿态登上文坛,把法国启蒙文学推向顶峰。
德尼•狄德罗(1713年-1784年)是法国启蒙文学的中坚,也是“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他十分博学,在哲学、文学、文艺理论等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在戏剧创作上,他第一次提出“正剧”的概念,并亲自创作名剧《私生子》、《一家之长》以及至今仍常演不衰的《当好人还是坏人》。此外,狄德罗还发扬了对话体小说体裁,创作了《拉摩的侄儿》和《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格调清新的杰作,宣扬启蒙思想。让-雅各•卢梭(1712年-1778年)是18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体现了启蒙运动激进民主派的倾向,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早年卢梭与狄德罗交好,为《百科全书》撰稿,其文学创作主要集中于后期。卢梭十分高产,以戏剧和小说为主,最优秀的作品包括《新爱洛伊丝》、《爱弥儿》、《忏悔录》等。这些作品站在“自然崇拜”哲学的角度,批判旧世界,主张用启蒙思想塑造新人。卢梭的作品在整个欧洲范围内产生了地震般的影响,以至于1762《爱弥儿》出版后,整个欧洲的封建势力联合掀起反卢梭浪潮。卢梭作品开辟的新倾向发展成为19世纪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文学。
比埃尔•德•博马舍(1732年-1799年)是法国成就最高的启蒙剧作家。他宣扬和发挥狄德罗的戏剧主张,创作了法国戏剧史上最杰出的市民剧《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在法国引发巨大的反响。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甚至下令禁演此剧,认为它会“毁掉巴士底狱”。
对明清中国经济状况的看法,在西方过去的几百年中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 16世纪到18世纪末以前,西方对于中国(当时是明清时代)持非常积极的看法。伏尔泰、魁奈、亚当·斯密等,一直把中国看作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18世纪末开始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黑格尔以来,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木乃伊式的国家,没有发生过变化,没有内在的动力。这样的看法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费正清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中国内部不是停滞的,而是有变化的。但这种变化是在外力的影响下,才会发生的。尽管1949年我们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史学体系,但是在整体看法上和西方的主流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 这一看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内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看法。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不是靠西方冲击下中国才能够发生变化,并且,按照它自身的轨迹发展下去,将来可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理论经过不断发展,后来逐渐成为我国对明清经济看法的主流。 在西方,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比较接近的是所谓近代中国的理论,是越战以来,出现的一个新理论。美国当时一批中年的史学家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不是没有变化,而且,变化与西方也比较接近。他们说明了中国经历的许多变化和西方是一致的,所以得出了中国经济是有活力的这样一个看法。这一看法在西方虽然逐渐得到了接受,但他们的主流看法还是中国是一个停滞的、没有外力冲击就不能发生变化的经济。 到了最近十几年,西方的看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1999年国际经合组织发展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的计算方法,对中国从汉代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特别是人均水平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了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叫人非常吃惊的。根据他的计算,1700年时,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多是相等的。在清朝的120年中,中国四倍于欧洲的经济增长。所以,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六大经济区中最大,而且增长速度也是第一。 在他之前,美国有一位政治学家保罗·肯尼迪,就作过一个估计,乾隆十五年(1750)时,中国的工业产值是法国的8.2倍,是英国的17.3倍。在1830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业产值是英国的3倍,法国的5.7倍。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的工业产值才刚刚赶上中国,而法国才是中国的40%。从他们这些看法来说,清代绝对不是一个停滞的时代,而且,清代经济的增长不是依靠外力,而是自己内部因素成长起来的。 现在一本很出名的书《白银资本》,从另外一个角度,从整个全球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作了一定的说明。作者弗兰克认为,中国经济不仅是规模很大,而且当时世界经济的网络里,它处于中心的地位。这种看法就是20世纪末最重要看法,而且比过去的资本主义萌芽或者是近代早期的看法有了一定的进步。 西方学术发生了两个很大的变化,一个是中国经济史研究开始进入国际经济史学的研究领域。中国经济史研究原来在西方中国史研究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西方汉学从来就不是西方学术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天,研究中国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研究近代和当代的居多。中国经济史开始进入到国际主流学术之后,国内外的学者就可以从一个更广阔、更全面的范围内来看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越战以后,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越来越激烈。科伦甚至要建立中国中心主义。到了90年代后期,在这一方面又大大进了一步。王国斌就提出,既不能是中国中心,也不能是西方中心,只能在同等的地位上进行研究。 所以,我认为,一方面是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一方面是中国经济进入国际学术主流,第三是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的进展,使我们对明清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发生了非常重大的转变。当然这一看法是否正确,是不是非常合适,还有待于检验,但是,我自己觉得如果说还是没有新的观点提出,我们还是基于过去那种从万历到乾隆,中国从先进到落后的三百年那样的一个看法,那么很多今天的问题就没法来解决。
有部分影响
关于西方文化史的论述题
我这有两道关于西方文化史的论述题,希望大家帮个忙。(字数每道题至少1000字)rn1.希腊文化史对人生的探索。如何认识和理解古希腊文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n2.三大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意义。rn谢谢~!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特定时期的思维和认识水平,又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多神教为特征的古希腊宗教正是形成希腊民族文化精神的滥觞。
希腊多神教从本质上看是自然宗教。它的产生是因为早期人类的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比较低下,对于一些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认识比较模糊,只能借助于想像力来解释世界和自身。所以,他们对自然界客体的认识就产生了一种“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
古希腊人在对神的信仰上有着较大的自由度。在希腊本土以及各个殖民地流行着各种不同的民间信仰。这些不同地域的神祗信仰经过交汇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诸神神系,这是希腊宗教的主体。以宙斯为首的新一代神遵循民主原则而宽容并存。
“宗教在本质上是不同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性、神话性和寓意性表示,它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内容。同时,宗教也给民族文化以重要的影响。”古希腊多神教首先从整体上影响着民族文化精神。古希腊民族是一个理性的民族,他们喜欢探究一切事物,对待所有的问题都加以理性的思考。他们不囿于已有的知识,总是试图找寻更多的答案。这种自由探究的精神是古希腊人所独有的。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使希腊人能够自由地思考有关人类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正是这种精神上自由、宽容的气氛才使得古希腊能创造出空前灿烂的文化,产生了灿若星斗的艺术家。希腊人的神只是大写的人,他们和诸神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希腊人的宗教没有多少功利色彩,他们祈祷和献祭的目的,是指望诸神能对他们表示好意。古希腊没有一个专门的祭司阶层,他们拒绝让祭司解释教条或统治知识领域,也不让祭司控制道德领域。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思想永远凌驾于信仰之上。
其次,古希腊多神教从内容到形式上影响着民族文化。在古希腊,宗教生活与世俗性的文化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奥林匹克竞技会、戏剧表演以及其他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同时也就是盛大的宗教集会,因而宗教渗透到城邦生活的每一方面。古希腊文化活动的中心就是神庙,许多特殊的行业都是从宗教祭祀活动中演化而来。例如医生便是在崇拜医神埃斯科拉庇俄斯的活动中成长起来的,而演员则是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拜。希腊人为了纪念酒神狄俄尼索斯,每年都要举行酒神节。希腊人在酒神节里举行群众性的化装歌舞会,人们披上山羊皮,戴上各色各样的面具,载歌载舞,放声歌唱。伴随着浓浓的醉意,歌颂神,歌颂英雄,歌颂酒神狄俄尼索斯。悲剧在这种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艺术活动中诞生了。
多神信仰给希腊人的生活注入了一种精神自由的因素,这种因素不仅对希腊人的个人精神素质产生创造性、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最终影响着古希腊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走向。决定一个社会文化是否繁盛的关键是一个时代的个人精神素质,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化无疑是古希腊社会普遍弥漫的自由精神和宽容气氛的结果。
古希腊多神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本质特征是它的感性主义。希腊人的神是感性的神,希腊人的宗教是感性主义的宗教。这种感性主义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就形成了希腊民族特有的生活观,即对美的事物的不懈追求,对现实生活的珍视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对美的事物的热爱是希腊神话的灵魂。著名的金苹果之争,帕里斯在财富、智慧和美这三者中最终选择了美,这是典型的希腊式的选择。将美凌驾于财富与智慧之上,显露出了希腊人强烈的爱美意识。他们在日常生活,如竞技、造型艺术、戏剧等方面将这种唯美意识发展到了极致。希腊人比较重感觉,对肉体的崇拜更甚于对精神的关怀。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诸神并不是一些枯燥泛味的道德偶像,而是一大群相貌俊美,体魄健壮的有血有肉的神灵。诸神在精神或道德方面并没有超人之处,只是在肉体上比人更强壮、更健美,而且能够长生不死。这些极具感性色彩的神成为希腊人的生活理想。对人的自然形体之美的崇拜使希腊出现了特有的运动形式裸体竞技。希腊人为了取悦宙斯每四年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克附近举行一次竞技会,参赛的每个运动员均须裸体出场。人们丝毫不以裸体为耻,相反倒是以拥有一副矫健的体魄而感到无上的荣耀。这就使得奥林匹克竞技会成为力与美的展示,得胜归来的运动员被当成英雄加以崇拜。裸体竞技使雕塑家得以观察人体在各种自然形式和姿态中的情况,于是体育和宗教的结合产生了造型艺术的美。通常雕塑家关注的是人物外在形象是否健美,试图通过对美的形体的描绘表现出人物的内在意韵之美。如米隆的“掷铁饼者”和波里克波利特的“持矛者”。即或是取自宗教题材的神像雕刻,雕刻家仍然追求外在形体之美。在希腊人观念中,美的心灵是寄托于美的肉体之中,健美的身躯应当包容着智慧、善良、美德。这种万物一体的观念是希腊精神中较为典型的特性。
对美的不懈追求使希腊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更甚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描述了远征归来的特洛伊英雄奥德修途经地府遇见已死的阿喀琉斯的一段对话。阿喀琉斯说:“我宁愿活在世上作人家的奴隶,侍候一个没有多少财产的主人,那样也比统率所有死人的魂灵要好。”阿喀琉斯对生命的留恋反映了古希腊奥林匹斯宗教的世俗精神,是希腊人生命观的体现。希腊人热爱生活但也不惧怕死亡。古希腊人相信人死后另有一个世界,人的死亡只是由生界到该世界的变迁,而非人体的消失。他们相信人死后魂灵同肉体共同幽居于地下墓中。苏格拉底就曾经说过,倘使死是由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而那另一个地方又是奥尔弗斯、赫西阿德、荷马所居住的,那么我将乐于在那里。由于这些死去的英雄都有一个很好的归宿,因此希腊人能以平常之心对待死亡,进而使他们有勇气直面生命中的悲剧。古希腊民族具有浓烈的悲剧意识,对生命独特的理解使他们选择悲剧的艺术形式来观照生命本能世界。从《荷马史诗》中的命运难测到俄狄浦斯对命运的反抗,希腊人的命运观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这一变化是希腊人对人的价值的再次肯定。人的生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然而在其深处,人的理性和自然感性生命永远处于对立冲突之中,由此造成命运难测。而索福克勒斯则通过俄狄浦斯对命运的反抗试图表明,人类不甘心于此,宁愿以生命为代价抗争命运,揭开人生和社会之谜。俄狄浦斯精神实质上就是希腊人勇于接受挑战,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这是希腊民族精神之魂。希腊人创造了这种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成为不断地推动希腊人乃至西方人创造新的世界和新的人的精神源泉。
在世界各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与文化息息相关,共同发展。文化是本质的,宗教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宗教与文化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民族基本的精神特征。深入研究古希腊宗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古希腊人在长期的宗教熏陶中所形成的自由、唯美、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已成为古希腊民族文化现象中最基本的精神特征。正是这种蕴含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基本精神特征,成为推动古希腊民族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的精神动力,进而也推动和影响着西方文化的发展
2021012《西方哲学史》
Day 1.
何为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何为哲学家?哲学家就是爱智慧的人。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
比较有趣的是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说过的给我映像最深的一句话是:“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的给我映像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而柏拉图说过的给我映像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看得见的事物都是暂时的,看不见的事物则是永恒的”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甘愿为哲学献身,从容面对死亡,即使是在被判处死刑的时候,仍能从容不迫面对,用辩证的方法思考:“我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提问和追求知识,不会再有人将我处死”更可贵的是,苏格拉底一直坚持说自己一无所知。一个人内心的纯洁才是最本质的东西。
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为我们清晰地为我们描绘出一类型的人:一个自信满满的人,思维敏捷,不被世俗成败所累,相信自己被一个神圣的声音引导着,并相信唯有思想清明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
柏拉图说:哲学家就是能够“洞见真理”的人。但是对柏拉图的乌托邦不是很能理解。
柏拉图认为“眼睛就仿佛灵魂,而阳光就是真理或者“善”。”还有就是:一个假说如果能够启发人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去思考事物的话,那么,这一假说不论多么荒谬,它都是有用的。
柏拉图总结出:“不朽的灵魂在脑袋中”“知识在于真理而不在于印象。”
亚里士多德认为“ 能应用理性,并培养自身理性的人,其心灵状态最为美好”“真正的友谊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亚里士多德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其中在逻辑学上的影响颇为显著,提出来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关于哲学曾见到过一首打油诗:
莫说玄妙与高深,
哲学就在生活中。
处处留心皆学问,
开窍在于动脑筋。(时2021.04.11)
Day 2.
想起上学期,和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争论起来,忘了是因为什么事了但是争论很是激烈,他可以说是我大学里面比较好的朋友,也是舍友。事后自我反思了很久,突然意识到一个比较有意义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如何更好地让他人认识自己?
然而在这学期读的许多哲学书上都发现了一句话,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也是苏格拉底常说的一句话。
后来在武志红心理学课上听到这样的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在于认识你自己。
所以对“认识自己”,和“如何让他人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感触更加深刻了,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我相信,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人永远也不会迷路。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如何让他人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保持心胸的开放和辽阔,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说,需要去组建团队需要带领团队,我觉得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别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如果别人都不清楚地了解你相信你,那么怎么可能会追随你呢?有人说过,所谓的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而这一切,首先得让别人更好地认识你。
但是,我们也需要学会允许别人误解自己,要有“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从容和气魄。
对于如何更好地让别人认识自己?我现在的回答是做好你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我有深深的问过自己: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答案现在并不是那么肯定,原因有:比如有所不够自信,有时候被情绪左右,有时候感觉自己虚度了很多时光,有时候甚至感觉I'm a loser,I'm a failure.但我觉得这些能罗列出来的原因都不是主要的,我需要去思考去找出更深刻的原因,然后调整好状态,活出真正的自己! (时2021.04.12)
Day 3.
这次接着谈我对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感触。
武志红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认识你自己”。猎豹CEO傅盛说:“成长就是认知的升级。”
我们要不断去提升我们自己对自我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对人性的认知。
我们不但要追逐诗和远方,也要关心茶米油盐;不但要了解国际风云天下事,也要能深入底层了解社会的本质;不但要了解下里巴人,也要能够曲高和“众”。努力开拓生命的疆域,拓宽人生的格局。去接触和学习更多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去尝试去挑战不同的领域,以从容平和的心态去追逐心中最深最崇高的信仰。
我始终坚信,我所经历过的每一件事,我所走过的每一步路,我所遭遇的挫折或失败,都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只要心中存有感恩与敬畏,一切都能变成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而让我们走得更远。
“生命的意义在于认识你自己”,曾经一个朋友和我聊天他告诉我,大学里面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然后学习它,去追逐它。这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知道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能在大学里面就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或者是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那这一定是人生极大的幸运。
信仰引领信念,使命高于生命。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赋予,信仰,信念,使命也是需要我们自己赋予自己的,这也是我们自己心里的东西,如果你用心去听自己的内心,你就能听到它。问一问自己,有哪些事是你即使感到迷茫也会依然坚持的?即使是希望渺茫只有一点点希望也会一直坚持的?
之前从人民日报上了解到“地球上曾活过的人类有1150亿人”,所以我感觉到其实所谓的历史,只是历史上少部分人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世界,了解到的世界是不完全的,我总在尝试突破自己思维的局限,突破自己视野的局限,对自己不是真正了解的事不去妄加评论,因为即使是我们亲眼所看到的,也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因为那可能只是事情的局部,很多事情都有很多起伏和转折。
真正的智慧在生活之中,真正的阅读也是来源于生活,因为所有的文字其实都是对世界,对生活,对世界上发生的事的记录以及对世界上的事的思考。我们阅读,必须能够从书本回到生活中来,毕竟读阅读不是生活,生活才是生活,但是可以用阅读指导生活,一切都可以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而努力。有空就多去看看世界,哪怕只是出去走走也是好的,用心去感受生活,“透物见文”,去阅读更多的“无字之书”。
对于认知,下面是我最近的一些思考,我不再赞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法,我认为,“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言之以情”才能更好地说服他人。
我们需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和思维去思考这个社会的本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真理对于我们也是同样适用。曾经的自己有清高的毛病,对自己看不惯的人或事总是避开,但其实这只是无形中束缚住了自己的视界。但现在能够去接受和容纳更多的东西而不为所动,不生气,不愤怒,越来越从容平和,越来越能和各种各样的人相处。因为与人同流才能与人交流,同流却不合污,君子合而不同。有如林肯所言“消灭敌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成为你的朋友”以你尊重与包容去赢得对方的尊重。
我一直在改变自己,突破自己,放开自己,挑战自己,这也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曾经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放不开,很容易给自己画地为牢,不过现在我都放开了,我相信“因为锻炼自己而留下伤疤永远不会让你感到低人一等”。
认识自己,我们要相信自己。关于自信,这个很矛盾,我对未来充满了自信,但是在某些方面不够自信。但是我决定好了,要永远超越自己地活着,要一直自信地活着,自信与学历无关,与贫穷还是富有无关,但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关,与你决心要怎样过好今后每一天的生活有关。认识自己,需要突破自己。
认识自己,需要敢于直面自己,敢于直面痛苦,敢于直面失去,从而让自己更加强大。无愧我心,无愧自己,便无畏失去。
认识自己,是为了成长。认识自己,这是一个漫长的生命的旅程,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每一个时期的自己,以活出自己。
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对未知的事情心存敬畏。今天听到了一句话:任何人和事失去了敬畏你离失去它就不远了。愿我们都心存敬畏,愿我们都心中有天地,敬天爱人。愿我们都珍惜生命旅途中遇到的每一点感动,理解所有的艰辛与不容易。
哲学是灵魂之药,认识自己才能活出自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明白自己擅长做什么?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什么?……这些东西无论是对职业规划或是对人生规划都是需要面对的,都是极其重要的。
人生中有许多的路,许多的挫折,都需要我们自己一个人去面对,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让自己付出血的代价自己才会成长,能够用自己的血汗,用自己的真金白银,自己的尊严去承担错误。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如果心中有向往,就奋不顾身去追逐吧,all in!
不破不立,突破自我。突破思维的局限,突破认知的局限。明白变乃唯一的不变,万事万物皆在变化,我们要去拥抱变化,也要有所坚守。
我清楚地知道,现在的自己一无所有,但是我心中有不能言说的骄傲,那或许是一份坚持,或许一份坚守,也或许啊一份信仰或者一份相信,但是,我不能说,只有我知道,那样我就可以一直去修正它,就永远也不会把它弄丢了。我想要的其实只是即使一无所有也依然能够坦然开心,可以不为所动不害怕会失去。但是就这个现在我显然还做不到。
生命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殊途同归,走向死亡。所以说有时候结果不是重要的,过程才是重要的,留下了什么才是重要的,我从不害怕死亡,我只怕若干年后自己什么也没留下,如果有我可以留下来的东西,那么我便不再畏惧死亡,如果有可以留下来的东西,那么即使我一无所有,那也应该会很坦然。
有位哲学家说过:“你所看到的都是流变的“假象”,真正不变的是事物背后支配自己的力量,某种恒定的,不可分割的“本体”。”我们要认识自己,就是去努力去找到自己身上那些恒定的东西,当我们把那些恒定的,不随时间或者环境而改变的东西找到,那种东西与外界任何评价或者考核机制无关,而是我们身上我们心中固有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那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一定会很深刻,我们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时2021.04.13)
Day 4.
接着谈“认识你自己”
我认为认识自己是活出自己的第一步。认识自己,需要找到我们为什么活着?
我热爱阳光,但是却不敢直视它;我喜欢诗词,但是却不懂诗也不懂词;我离不开空气,但是我却常常忽略它。
今早轮滑课,感觉很累不想动,我躺在草坪看着天空,我用手挡住阳光,因为她的光芒太刺眼。太阳在很远的地方,但是阳光却无处不在。
我想听一听,草的声音。虽然微风过处,芳草依然很寂静,但是我知道,草与草之间是有声音有对话的,就如同不远处的两棵树,虽然相隔,只能在空中相望,但是我知道,在大地的深处,它们的根是缠在一起的。
在我们的生活里,一定有被我们所忽略的及其宝贵的东西,我们常常会被我们所追逐的东西局限了视野,可回首发现的时候那些东西已不再,于是我们继续向前,一路追逐着一路遗失着,直到到达没有摆渡人的生命的荒原里,然后继续向前。
认识自己,认识曾经被自己忽略的自己,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认识自己,能否放下自己对自己固有的认识,去重新去认识自己一次?
放下所有的心中的遗憾,才能让遗憾不再是遗憾。放下所有利己之心审视一下自己,放下所有利己之心去闯荡,全身心投入到最伟大最光辉的事业中去。
我有深深的绝望过,深深的痛哭过,就在昨天,就在夕阳落下的时候。我曾去山上等日出,在深夜出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爬到了山顶,终于等到了黎明,可却等到了一场大雨。我找不到避雨的地方,那时候我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没有伞的人。
我曾在人海中漂泊,在深夜行走在北京的大街上直到黎明,因为我想感受一下流浪者的心境,那时候我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流浪者。
我想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可我发现有些东西一旦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那时候我发现自己像一朵无助的云,不知道下一刻会被风吹到何方?
我深深的痛哭过,而且是撕心裂肺不能自已,难过的时候蹲在树根下望着黑夜,而我最大的安慰就是此时下着雨,老天陪我一起哭泣。我可以抱紧自己的膝盖安慰自己。
我想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想微笑着面对生活……
我想去看一看大海,但是我不会去。因为我害怕去过了之后我就找不到自己很想去的地方了,那样就可以一直向往。
我知道我会去的,就在当我把第一个梦想实现的时候,然后去感受一下面朝大海的感觉。
我相信春暖花开的世界并不只是在春天,只要心中有阳光,即使是在寒冬,也依然会有鲜花绽放。
莱昂纳德·科恩说: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生活不能给自己太多矫情的时间,因为肩头的重,是力杠山河的霸气。
刚刚做完实验,明天有考试,就写到这。(2021.04.14)
Day 5 .
依然接着谈“认识你自己”
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一定有一个我们渴望成为的自己,那也是我们心中的自己,而且那个自己是可以通过努力和自我改变来实现的。
那么,你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如果生命只有三年时光,你会打算怎样去过?
我想我想要的不是去享受生活,而是去提高人生终点的高度。
你如何成为心中的那个自己?我一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虽然我有很多朋友,但这不矛盾。
要成为心中那个自己,我觉得我们可以不在乎任何人对我们的看法,先允许他人误解自己,勇敢地去改变,勇敢地做自己,先通过正义的途径让自己取得可以支持我们成为心中那个自己所需要的成就,然后修正着朝着心中那个自己前行。
之所以要这样做,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去改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容易被他人误解,举个很小的粟子就比如你因为想要节约时间去做一些事情而不能和一起经常去吃饭的小伙伴再一起同行了,你突然的改变会不会让他误解呢?
当然,要彻底地改变自己真正的阻力可能比这个强,可能来自方方面面,但是如果内心足够坚定,那就一定阻力也不会有了。
“叛逆者往往比卫道者更衷于层层规范后的内核”,我觉得在某些方面我们出于怎样的目的或态度去做事比我们做了什么更重要。当然这里指的叛逆主要是敢于坚持做自己,敢于坚持自己的内心,敢于去反对外界质疑的声音,敢于去坚持自己的信仰,而不是按他人所期望的或者屈从于某些规范去生活。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要敢于站出来去质疑权威。就如有一句话“即使你现在站在了世界的对立面,也要相信有一天世界会站在你这一面”。
请相信,有的独行的路,终会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尽管我前面已经从很多方面来认识自己,但是我一直只把心中的那个自己当做自己,那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我追逐的方向。
前面的所有谈到的对自己的认识都是有意义但却不重要的,有意义是因为只有通过这些全面的对自己的认识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就好像是在回答一下我们来自何方?不重要是因为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我们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需要回答我们将要去何方?
正如《大学》里面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前一个“止”是到达,达到的意思,后一个“止”是我们人生所要达到的高度,或者境界,或者是目标,或者某种状态,这是我自己的诠释,也是我揣摩了三四年的一些理解。‘明明德’:发扬美德;‘亲民’:去恶从善,自我革新;‘‘至善’是我们整个人一生中所要达到的崇高境界或者到达的人生高度。
‘知止而后有静’,知道我人生所要达到的高度或者境界之后,能够心静不乱,静下心来去拼搏。每当想起“知止而后定”,总能让我静下来去重新去思考一些东西。
“止”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栖息,居住的意思,哪里是你的栖息之所?谁能让你感到心安?你追逐着是为了谁?你最想要去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想去?
你真的有了解自己吗?真正的孤独,不是忘了和他人对话,忘了和世界对话,而是忘了和自己对话。你有认真地对待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天吗?你有感到充实或者感到快乐吗?用心才会开心,付出才会快乐,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我相信,我们所经历或遭遇的一切,终将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对于过去,我们的总结与思考更重要;对于未来,我们态度与行动更加重要。
向“外”走,向“内”求。如果说向外探索是为了拓宽生命的宽度,那么向内寻求便是为了增深生命的深度。除此之外,我们不但要内心充满阳光,还要努力向外发光发热,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我相信“相信的力量”。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持续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
改变不一定会有改变,但是持续不断的改变一天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风雨兼程,虽不一定到达彼岸,但一定可以到达远方!
通过努力,通过改变,通过坚持,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最想要的模样。关键是你愿意去努力,去坚持,去改变吗?
(2021.04.15)
Day 6 .
今日随笔:
清晨微雨,像极南方,独行在清风里,烟雨笼罩着青山和房屋,有声声鸟语,有一路花开。
禅心无语,花开见禅,只是用心去感受雨后风中的静谧,而不去作任何诠释,只是走着,便觉得很美好。
任目光在书中留步,岁月在笔尖流走,思绪在雨中漂泊…
(2021.04.16)
1.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2.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基础之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
3.有一种存在永远不会变化,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
4.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5.把你的脸迎朝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6.幸福是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
7.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6.那天夜里,我看见了“永恒”,
它像一个纯洁的大光环,
光辉而又寂静。
7.斯宾诺莎认为“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有自由。”
8.当我们仰望星空,细想人类一生所经历的一切--幸福或不幸--只不过是宇宙中沧海一粟,我们就会感到欣慰。
9.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只有理性才能拯救人类。
洛克认为:人世间真理难以辨明,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应该对现实持几分怀疑态度。
10.洛克认为:“事物或者是善或者是恶,那仅仅是个人对快乐或痛苦的感觉……”但问题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11.圣奥古斯丁认为时间有三种:“过去事物的现在是回忆,现在事物的现在是视觉,未来事物的现在是期望”
12.圣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一切精神实质都是非物质的,也是不朽的
13.有个性的灵魂是不死的
14.以理智为基础的哲学真理,以启示为基础的神学真理。
15.罗吉尔·培根在《大著作》中阐明愚昧有四种原因:
(1)信奉权威所树立的典范,而这些权威又是“脆弱的,不适当的”
(2)受习惯的影响
(3)相信无知群众的见解
(4)一些人炫耀表面的“智慧”,掩盖自己内心的愚昧。
16.自由自在地生活,创作,成为很多艺术家,诗人追求的梦想
17.哥白尼对待科学的态度:判断一个事物的真伪,并不在于他们相信的事物本身,而在于它抱什么态度相信它,根据什么理由相信它。
18.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19.笛卡尔:“我”的一切本性或本质在于思维作用,不需要以场所或物质事物为存在前提。
我思故我在。
20.卢梭社会契约论可以用以下话来概括:“我们每人把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共同置于总意志的最高指导之下,我们把每个成员理解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1.卢梭: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22.卢梭: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23.卢梭: 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24.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总的来说是用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
25.人不是孤独不群的动物,只要社会生活还存在,自我实现就不能说是伦理最高的原则。
26.洛克的名言:“启示必须由理性裁判”
27.洛克认为爱真理的一个标志是:“抱任何主张时,不怀有超出这主张所依据的证明能保证的自信”
28.洛克是经验主义的始祖,他认为:“人是全部知识都是由经验来的”
人们的全部知识都在经验里扎根,知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经验。
29.海拉的观点:“存在是一回事,被感知则是另一个问题”
30.对于“心”和“物质”的拷问:
“心”是唯心论者坚持的东西,认为舍此不能解释世界,而“物质”是唯物论者坚持的东西,也认为舍此不能解释世界。……
一些事件可以既不是心的,也不是物质的;而另一些事件既可以是心的,又可以是物质的。
31.康德:“再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
32.康德: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33.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4.黑格尔:“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
35.黑格尔:“精神及精神的发展的发展过程,是历史哲学的研究对象。把精神和它的对立物,即物质加以比较,便可理解精神的本质。物质的实质是重量,精神的实质是自由。物质在自己以外,而精神在自身以内,且具有中心”
36. 黑格尔:存在即合理。
37.黑格尔: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38. 黑格尔: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39.叔本华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40.叔本华: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41叔本华: 事物的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
42,叔本华: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43.叔本华: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44边沁:善便是快乐或幸福
45.马克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在马克思看来,一切感觉作用或者知觉作用都是住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客体离开了知觉者的活动,只是原材料。
46.马克思:“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47.在马克思看来,任何时代的政治,宗教,哲学和艺术,都是那个时代生产方式的产物,或者说,是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48.柏格森说:“理智是生命向外观望”
49.记忆是一种习惯
50.每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都是由改良以前的阶段产生的,而不是否定以前的阶段产生的。
科学的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在观察事物和推导结论时,能够不带个人色彩,不带地域性及气质性的偏见。
文章标题: 西方伪史论是否是对西方中心论产生的应激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