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2-04 04:58:5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事实上,宋明两个朝代都是资本主义萌芽社会,也可理解为早期资本主义向近代工业资本主义升级的阶段。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宋代就有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一直到了清末还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难道萌芽了六七百年都没结果吗?这还是萌芽吗?关乎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宋代和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到了严重的外来打击,没有得到一直延续下去的成长进步的空间。
宋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先后两次受到外来力量的侵略而中断,第一次是金国的打击导致北宋灭亡,不仅资本主义萌芽中断,而且失掉了北方煤铁资源重合的工业能源基地。这个打击是相当严重的,对以后宋朝资本主义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二次是蒙古的打击导致南宋灭亡,这次更是毁灭性的连根拔除。本来经南宋一百多年发展,资本主义已重新萌芽成长,虽然失掉北方煤铁基地,发展有许多不利,但假以时日,成为工业资本主义是不成问题的,结果又一次遭受外来侵略的灭顶之灾。
明代更无须多说,晚明资本主义萌芽蓬勃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新科技层出涌现,与外来交流也方兴未艾,此时遭受自然灾害以及清政权入侵统治,同样是灭顶之灾。
这样的分析算是回答了部分质疑。但这样的分析并不能令人满足,还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文明程度更高、经济力量更发达、已经拥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宋朝和明朝会如此脆弱,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同样的命运?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时候也同样脆弱,为什么西方就没有碰到类似的情况?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解答,不能回避的。
原因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原因,一是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又可分解成两个方面: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确实是相对脆弱的社会,这点必须承认,另一方面,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的脆弱又有其格外特殊的原因,须从整个历史的宏观趋势来进行整体分析。
外部原因也可分成两方面,一是外部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同,二是本身文化对外部落后民族的作用不同。
下面我们就一层层一个个来分析。
内部原因第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本身脆弱不稳定。任何一个文明都有强大坚固的时候,也有脆弱柔软的时候,那种始终保持强大坚固的文明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从来就不存在。一个文明脆弱柔软的时候,也往往正是它自我更新进化的时候,如果它能够挺过这关,就能走上更高的发展阶段,进入更辉煌灿烂的文明阶段;如果不能,就可能就此灭亡或者跌入历史循环动荡的怪圈。如果拿生物界的现象作类比,则非常容易理解。虫子化蛹时正是它最无力最脆弱的时候,蛇蜕皮也是如此,妇女怀孕时当然也是格外虚弱的时候。当一个社会具有资本主义萌芽,并且萌芽处于关键性突破的时候,正是旧的因素处于解体、新的因素正在成长却还没有真正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社会相对脆弱的时候,对外来侵略的抵抗能力难免降低。
如果因为一个文明经历了这样一个脆弱的阶段,就对这个文明鄙夷不屑,嘲笑唾弃,把经历这种脆弱阶段作为这个文明的缺陷,作为这个文明低劣的证据,那只能是极端无知。遗憾的是,现在有许多人正以这样的逻辑对宋朝和明朝的中国文明大加挞伐。
可是,西方也经历过资本主义萌芽社会,为什么西方没有因其脆弱而被外敌侵略打断?事实上,即便在西方,也是相对欧洲大陆有海峡隔离的英国资本主义萌芽先顺利成长,英国变成强大工业国家之后,才使资本主义在整个欧洲扩展开来的。英国是个岛国,但同时和欧洲大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一方面欧洲大陆先进的经济、文化、思想、科学能够及时传播到英国,另一方面当英国走向资本主义的时候,受到外来战争的干涉侵略从而使萌芽中断的危险降到了最低限度。这也是资本主义首先在英国真正发展起来,而在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则困难重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并不是全部原因,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亚洲的日本像英国一样同为岛国,但并未独立走上近代工业化的道路,就是因作为文明发源地、发动机的中国本土的进步道路被堵死,陷入黑暗的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之下,成了相对隔绝的封闭系统,缺少经济文化上源源不断的思想刺激、物质刺激,当然就不可能像英国那样了。
再来看内部原因的第二个方面。简单说就是,从宋代开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社会过于脆弱的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过度发展,更确切地说是,一千多年政治制度的进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太小。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外来侵略来临时,整个国家显示出与其社会经济发达程度极不相称的无力和衰弱。
我们说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本身就脆弱,但这种脆弱程度也不可能是无限度的,从理论上说,也并不会比古代长周期王朝的末期更甚。因为处于那个阶段的国家同样处在社会崩溃瓦解的过程中,而且同样缺乏新的力量支持。但我们看到,无论汉末还是唐末,游牧民族的侵略都无力侵占整个中国。东汉灭亡后是三国,三国之后是魏晋,魏晋之后是南北朝,南北朝之后是隋唐,隋唐之后是五代十国,没有一个时期是野蛮民族占据绝对优势和统治地位的。
所以宋明被野蛮民族侵略,整个中国全盘沦陷,导致文明倒退,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被打断,须另找原因。事实上,这样的恶果就是资本主义萌芽过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太小造成的。而关于这一点,不能仅仅从朝代本身去寻找,而必须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持续时间过长的历史大背景下去寻找。如前所述,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期间经历了几次皇朝盛衰的循环。而这些循环并非每一次都只是原来社会的简单重复与周期轮回。事实上,每一次循环都是在原来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变化。总体来说,这些变化体现出的历史趋势是,王室与政府的界限日益分明、政府结构不断完善、平民知识分子的政治力量不断上升、贵族势力不断下降、等级制度不断打破、皇权不断架空、反地方割据意识不断加强。
宋明代的一些政治现象,如政府的开放、民主的扩张、舆论监督力量的增强、皇权的衰弱、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中央集权的强化、军队的国家化等,应该说都是一千多年积累下来的政治进步和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必须承认,这些都是进步,而且是很大的进步,和当时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相比,这样的进步不能不说相当惊人,相当值得赞叹。
但是当一种进步过早来临,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并非同步进行而是脱节开来的时候,那么这种进步恐怕不但不是进步,而是悲剧和灾难了。就如同一个孩子长高是好事,但如果他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长到了一米八,那恐怕没有哪一个家长笑得出来。再比如,一个人一条腿长得快,一条腿长得慢,那也定然是让人痛苦的事情。宋明面临的情形正是这样,一方面政治制度已经高度进步、高度成熟,另一方面,这种进步却并不是随着经济和科技进步发展到相应阶段而同步产生的。
宋明这种政治制度上的进步与成熟,是从战国开始的一次次社会周期性盛衰循环下,一个朝代一个朝代政治制度不断改进提高而逐渐积累下来的,是政治制度按照自己内在逻辑变革演化的结果,而并非完全是与经济科技发展相伴而生的产物。与此同时,每一个朝代在经济和科技的高度发展之后都遭受了一次大崩溃、大破坏、大扫荡,下一个周期又在破坏崩溃后的废墟上重新开始。虽然这种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并非简单重复,确实能够达到比上一个周期更高的水平和阶段,但比起政治制度上一个周期一个周期的直接积累和进化,还是脱节了很多。
宋明这种政治体制上相对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超前许多,对于面临转型时期的社会(从前资本主义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外敌环绕的周边环境(无论宋代还是明代,周边都有野蛮民族政权的威胁)来说,是一个相当不利的因素。这一点对比同时期的西方,其不利是显而易见的。
众所周知,清朝是一个由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政权一度在康熙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随后,这个国家就走向了下坡路,甚至,把中国带进了一个落后、屈辱的泥潭,让百姓遭到了战火的洗礼。不过,为了拯救、维护清朝的统治,清朝的有识之士,做出了一系列举措。
这期间,就出现了短暂的“同光中兴”。
同光中兴,被称为“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回光返照”,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同治帝与光绪帝之间的一段中兴之治。与历史上其他“中兴”不同的是,同光中兴更像是一次回光返照,一段王朝覆灭前的平稳期。
这一时期,国家虽然并未变得繁荣昌盛,但是,却涌现出许多思想进步的人士,使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苏。虽然,这些复苏的迹象对于陷入内忧外患的王朝来讲于事无补,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清朝的衰落期。
首先,清廷已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两场大规模的战争已使国库中的银两不存一二,清廷迫切需要一场改革,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入不敷出的窘境。可以说,这两场战争就是推进同光中兴的动力。
最终,在朝中大臣和各界先进人士的倡导下,光绪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兴办洋务、派遣学生远赴海外留学、任用先进人士等。总体来说,这些改革举措为国家繁荣带来了良好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西方列强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粉碎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美梦;经过一场中西方碰撞之后,清廷被迫签订了多项丧权辱国的条约,不得不任由外国人随意使用港口。虽说,这段往事对中国人来说是屈辱的,但凡事终有利弊,外来文化促进了清朝的进步,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并且,随着资本主义思想在清朝开枝散叶,这种思想一度成为先进人士的主流思想。由此来看,清朝的同光中兴亦是大势所趋,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所致。
最后,这两位皇帝统治期间朝廷涌现了许多栋梁之材;虽说,此时官僚系统的腐朽已根深蒂固,但是,亦有许多忠心耿耿,有能力挽大厦于将倾的大臣,愿意为清廷效犬马之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恭亲王奕欣这几位大臣。
这些人能力出众,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那么,同光中兴时期,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呢?
随着改革措施的逐步实行,诸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建马尾船政等机构逐渐成立,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工业。在此期间,天津、浙江两地的纺织业发展迅速,湖北重工业也在张之洞的治理下蓬勃发展,西方商人间接促进了广东水陆运输行业的发展。
从表面上看来,这些新兴产业促使国家经济得到急速攀升,但是,为什么这段中兴之治无法挽救满清覆灭的命运呢?
在此期间,中国已初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这种萌芽是在封建政体下发展的,注定是会受到限制的。通过西方国家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体制的改革。显然,顽固的满清统治者根本不允许封建体制出现丝毫的变动。
可以说,这种守旧的观念牢牢限制了新兴思想的成长。随着国家对改革需求的日渐加深,先进人士与旧势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到了光绪在位期间发生的“戊戌变法”,就是这种矛盾最直接的体现。
综上所述,同光中兴的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这场中兴是清政府尝试自救的一种体现。
在同光中兴期间,所有的改革政策均围绕原有的封建体制,受到封建框架的约束。所以,很多人将同光中兴看作是“中国首次资本主义改革”,但是,这种认识并不全面,严格来说:同光中兴只是一次资本主义改革的尝试。
在此期间,虽然全国各地民族工业林立,许多新式企业被创办,但是,并没有进入到大机械化生产的阶段,因此,整个清朝社会仍处于非常落后的局面,而临时组建的北洋海军看似装备精良,但是,他们仍然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
我们在肯定“同光中兴”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衰落,始终无法取得与其同期的日本的成就。倘若,在同光中兴期间,清政府能及时意识到全面改革的重要性,及时完成政体改革,清朝的强国之梦说不定还会实现呢!
只可惜,历史是无法改写的,这场同光中兴不彻底的改革,已经使清朝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了。
1500年,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西方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之后又通过宗教改革确立了这一新力量,并且为之后的新航路开辟奠定基础,新兴的西方开始崛起。1688年的光荣革命首先在欧洲大陆上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之后法、俄、德、美等西方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且走向对外殖民扩张的强国道路。而此时的中国仍处于漫长的封建进程中,仍处于王朝更替的儒家帝国里,1500年正值明朝中叶,嘉靖在位,正处君主专制的巅峰,然而此时的大明却没有被上帝遗忘,东南沿海一带的手工工场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方的没有太大区别。可为什么后来中国没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走向强国之列,偏偏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有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小编认为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根深蒂固,长期延续。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封建漫长又盘旋?主要有四点原因:一、官僚政治
秦始皇建秦后废除之前的世卿世禄制确立官僚政治。这对贵族来说是灾难,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好消息,因为他们有做官的机会了。后来选拔制度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隋唐之后,科举制逐渐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对他们来说是公平的。这就使布衣可以做宰相,为公卿,可以参政。而这一点也是官僚政治获得弹性,使政治上社会对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封建的延续。二、土地私有和买卖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财富。然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土地是私有的并且允许自由买卖。这一特点造成土地不断集中同时又不断地分散,又造成社会个别成员之间财富的对流。而这种财富占有权的非连续性,提供一弹性,使封建社会延续。三、宗族和行会的产生
农村的社会组织,是以家庭为主的宗法组织。是中央集权官僚政治的基石。城市里,行会是主要的社会组织。行会以工商业中的行业为纽带,是买卖人和手工业者的互助组织。这两种社会基层组织,对封建社会的稳定起了巨大的作用。
四、儒学的正统
儒学在春秋战国时,就大放异彩,但由于时势所需法学成大流,并被秦始皇看中。后到汉武帝时期,儒学才扶上历史舞台。并且经过各朝各代思想家的改进,使儒学满足统治者的需要,为维护封建的持续发挥大的作用。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