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1-26 22:00:2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 :满江红·怒发冲冠 作品别名 :满江红·写怀 创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处 :《岳武穆遗文》 文学体裁 :词 作者 :岳飞 作品原文,注释译文,词句注释,白话译文,创作背景,作品鉴赏,整体赏析,名家点评,作者简介,作品争议, 作品原文 满江红 ⑴ 汤阴岳飞庙《满江红》手书词碑 怒发冲冠 ⑵ ,凭阑处 ⑶ 、潇潇雨歇 ⑷ 。抬望眼,仰天长啸 ⑸ ,壮怀激烈 ⑹ 。三十功名尘与土 ⑺ ,八千里路云和月 ⑻ 。莫等闲 ⑼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⑽ 。 靖康耻 ⑾ ,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⑿ 。壮志饥餐胡虏肉 ⒀ ,笑谈渴饮匈奴血 ⒁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⒂ 。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等。双调九十三字。 ⑵怒发(fà)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 ⑶凭阑:身倚栏杆。阑,同“栏”。 ⑷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⑸长啸:大声呼叫。啸,蹙口发出的叫声。 ⑹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⑺“三十”句:谓自己已经三十岁了,得到的功名,如同尘土一样微不足道。三十,是约数。功名,或指岳飞攻克襄阳六郡以后建节晋升之事。 ⑻“八千”句: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八千,是约数,极言沙场征战行程之远。 ⑼等闲:轻易,随便。 ⑽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 ⑾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靖康,宋钦宗赵桓的年号。 ⑿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当时被金兵占领。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⒀胡虏: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 ⒁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这里指金入侵者。 ⒂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明代王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 白话译文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放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著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此词约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前后,也有人认为作于绍兴四年(1134)岳飞克复襄阳六郡晋升清远军节度使之后。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词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毛体书法作品《满江红》 开头五句,起势突兀,破空而来。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这时,一阵急雨刚刚停止,作者站在楼台高处,正凭栏远望。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又失掉的国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作者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他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气愤填膺。岳飞之怒,是金兵侵扰中原,烧杀虏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飞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岳飞之怀,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这几句一气贯注,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忠臣义士和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励自己,不要轻易虚度这壮年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三十功名尘于土”,是对过去的反省,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宋朝以“三十之节”为殊荣。然而,岳飞梦寐以求的并不是建节封侯,身受殊荣,而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土,完成抗金救国的神圣事业。正如他自己所说“誓将直节报君仇”,“不问登坛万户侯”,对功名感觉不过像尘土一样,微不足道。“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这是对未来的瞻望。“云和月”是特意写出,说出师北伐是十分艰苦的,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虏廷”(《五岳祠盟记》),赢得最后抗金的胜利。上一句写视功名为尘土,下一句写杀敌任重道远,个人为轻,国家为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莫等闲”二句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既是岳飞的自勉之辞,也是对抗金将士的鼓励和鞭策。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靖康耻”四句突出全词中心,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大无畏的乐观精神。 “壮志”二句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待从头”二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一腔忠愤,碧血丹心,肺腑倾出,以此收拾全篇,神完气足,无复毫发遗憾。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名家点评 明代沈际飞:“胆量、意见、文章悉无今古。”(《草堂诗余正集》) 明末清初潘游龙:“胆量意见,俱超今古。”(《古今诗余醉》) 明末清初刘体仁:“词有与古诗同义者,‘潇潇雨歇’,《易水》之歌也。”(《七颂堂词绎》) 清代沈雄:“《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明其心事。”(《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清代丁绍仪:“至寓议论于协律宫,犹觉激昂慷慨,读之色舞。”(《听秋声馆词话》卷九) 清代陈廷焯:“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白雨斋词话》) 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将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着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岳飞像 作品争议 《满江红·怒发冲冠》自明代发现以来,世人一直认为是岳飞的作品。明代弘治(1488—1505)年间,浙江镇守太监麦秀命将《满江红·怒发冲冠》刻于杭州岳飞庙碑之上,并由赵宽书写,显然认为此词系岳飞所作。明人徐阶(1503—1583)所编《岳集》持相同观点。此后数百年间,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然而,至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有余嘉锡、夏承焘、徐著新等学者提出对《满江红》为非岳飞所作的质疑。其理由主要是,岳珂所编《金佗稡编》《鄂王家谱》都没有收录《满江红》词,而且弘治十五年(1502)赵宽所书《满江红》词碑之前,从未见到过此词在世间的流行。 有人疑为明人伪托。其依据是岳飞遇害后的历史背景。迫于秦桧及同党 *** ,岳飞来往文稿多被损毁灭迹,而且此时岳飞一家已被定性为朝廷忤逆,眷属被远戍遣散,时人唯恐避之不及,和岳飞关联的史迹皆被毁匿。他认为作伪者是麦秀、扬子器、赵宽、李桢等。 有人疑《满江红》为明弘治年间时人反抗西北鞑靼人欺扰,可能为王越或幕府手下人等为鼓舞人心而作。明时对岳飞愈加“隆崇”,因而岳飞诗文影响“突出于明之中叶”是十分自然的。有人质疑的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指出贺兰山与黄龙府方向相对、相距甚远,而且是岳飞没有经历过的地方,不可能在词作中使用。 有人疑《满江红》作者是明朝大臣于谦。他认为这是明代诗人由“土木之变”联想到“靖康之变”,借岳飞抗金事迹抒发胸中愤慨激烈心情写成的。他认为《满江红》和于谦的《石灰吟》等作品意境风格一致,在文笔上“等闲”一词也许是诗人于谦习惯。 很多学者对这种质疑提出反驳,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是岳飞不可动摇。如邓广铭、王瑞来等认为: 一、《满江红》表述的思想感情和那种慷慨激昂的风格,和岳飞被《金佗稡编》收录的若干题记、诗词中的情感、风格基本一致,说岳飞写不出这样的词作是站不住脚的。 二、从汤阴岳飞庙发现王熙天顺二年(1458)所书《满江红》词碑,早于赵宽所书《满江红》词碑44年,可见有人说赵宽所书此词之前未曾见过此词出现的说法错误。王越生于1423年,他先后在西夏地区与敌军交战的年代最早是成化八年(1472),最迟是成化十七年(1481),而王熙所书《满江红》词是天顺二年(1458),早于王越作战之时。 三、元人杂剧的《岳飞破虏东窗记》第三折中有《女冠子》一词:“怒发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抱激烈。功成汗马,枕戈眠月。杀金酋伏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言愁绝,待把山河重整,那时朝金阙。”曲作中有的用了《满江红》词的全句,有的句子是演变而来,这也是明代之前就有《满江红》词流传的证据。
1、《满江红》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2、《满江红》的背景:当时北宋灭亡,南宋成立,金朝当时发动“靖康之变”虏走宋徽宗与宋钦宗,南宋成立后大举抗金,在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表达了收复失地,雪耻杀敌的决心和意志。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