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通史 1-100集解说词

时间: 2023-01-26 15:02:0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中国通史 1-100集解说词

《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85集 江南市镇(解说词)

第85集:江南市镇

相传明朝洪武初年,就在朱元璋,东进攻占苏州城后,不久,一位江南富商让这位开国皇帝龙颜大怒,惹怒朱元璋的,正是来自周庄的商人沈万三。相传他富可敌国,家中有聚宝盆。沈万三慷慨解囊,捐资帮助朱元璋修筑南京城墙,却不料,让草根出身打天下的朱元璋妒火中少。明史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

最终在马皇后的劝解下,朱元璋没有杀沈万三,而是将他发配到偏远的云南,洪武26年,沈家再度卷入蓝玉党案,从此萧条没落,周庄沈氏富有的程度。竟让皇帝都眼红,而这样的富户就生活在江南的一个小市镇中,到了明代中晚期,在太湖沿岸星罗密布大大小小的市镇之中,云集着更多的富商大贾,名门望族。

震泽镇,是座落在太湖南岸的一座江南市镇,这天,一个年轻的织工,带着他的妻儿来到这里,他们将在这座小镇开始新的生活。那时的震泽镇只有三四百户人家,此前元代诗人王杰曾以“存世萧条数十家”的诗句作为此地的景况写照。这一家人选择在此定居,是因为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更好的生活,逐渐发达的商业与手工业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震泽镇,在明代隶属于苏州府的吴江县,明代的苏州府下辖吴县、长洲县、常熟县、吴江县、昆山县、嘉定县和太仓州。相当于今天的苏州市以及上海苏州河以北的各个区。苏州府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的六个府之一,其余各府包括松江府、常州府、杭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它们处于环太湖流域,是明清两代最繁荣富庶、最有文化气息的地区,城市化程度很高,这便就是狭义的江南。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市和镇把它合起来作为一个名词,这个名词呢,一般的明代方志里都有,依旧是带有市场贸易功能性质的镇,叫市镇。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跟过去的军镇区别开来,它说明了农业的中国商品交换、商品贸易发生得很早,农业跟商贸是同时发展的。

明代的一家三口迁居之地震泽镇就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市镇。到弘治年间,已成为吴江县的四镇之一,尽管这个孩子刚刚到的时候,这里只有三四百户人家。然而等当他长到青壮年时,也就是到了弘治年间,短短二十几年时间,居民增加到了近千户。到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也就是十六世纪初,震泽镇已经成为地方三里,居民三千的中型市镇了。据学者统计,在明清时期,中国约有7100个小型城市,其中,绝大部分是市镇,而江南地区的市镇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密度上都具有代表性。那么,为什么市镇会大规模的出现在江南呢?

沈菊中和徐静红夫妇,在苏州市近郊的太湖湖畔,经营着一家丝织厂,工厂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每天几十台机器开动起来,生产量足以实现他们一家的小康生活。现代化大机械生产技术让一根根细细的丝线很快就被织就成结实耐用的绸缎,这在几百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不过,即使那时的人们使用者最传统的手工工具,苏杭一带,依然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现代私商,看到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远销海内外的那份喜悦,一定也是曾经在明代江南市镇因丝织业发达起来的私行绸庄主人们常有的心情。人们对丝绸的迷恋,不仅因为它的质地柔软轻薄,她的美丽时尚,更因为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那么,她与江南市镇又有着怎样紧密的联系呢?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丝绸的历史我们很久,夏商周以来(就有),说江南的丝绸的手工作坊实际上大多数是官府的。但是呢,后来发展了,发展了什么呢,官府手工业本身工作效率很低,后来采取什么呢,发包,发到过去的丝绸户,这样呢,所以丝绸呢也是一大头,我们的市镇呢主要是把生丝收来变成精丝,就盛泽这些地方呢才有丝绸加工”。

位于今天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盛泽镇,是明代重要的丝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如今这里已经很难找到古镇的建筑群落,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这片被被现代都市的喧嚣和不同时代的建筑层层裹夹的昔日庄面的遗址。

朱小田(苏州大学历史系 教授):“盛泽的庄面,简单的说它就是一个丝厂交易的场所,它的格局有点像科举时代的考场,里面有数百间的店铺,留着租给绸行使用”。

昔日的妆面,而今是普通的居民区,但这片遗址却见证着盛泽镇丝织业的辉煌。盛泽镇,原名青草滩,直到明代初年还只是一个村落,居民仅五六十家,到了成化年间,居民附集,商贾渐通。嘉靖初年,逐渐形成了一个市镇。至十七世纪初期,万历天启年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镇了,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段关于盛泽镇的描述: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桑蚕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原来,盛泽镇作为丝绸重镇的发展与当地百姓的桑蚕经济不无关系。由于丝织业的兴盛和高额的经济回报,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户由种植业转向种桑养蚕,而市镇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收购蚕茧的市场。

如今,生丝厂大多从江南迁到江北,但在没有大机器生产的明代,江南却是丝织业的中心。江南的人们用传统的工艺络丝缫丝,一捆捆生丝就是一箱箱白银,让中国成为全世界向往的丝绸王国。保持着当时任何国家无可匹敌的贸易顺差的神话。

在盛泽镇,至今保留着一座先蚕祠(江苏苏州),正殿中供奉着丝绸行业的祖师爷嫘祖,传说她是黄帝的妻子,由于教会了百姓养蚕缫丝被人们尊称为“先蚕娘娘”。“春蚕到死丝方尽”,从蚕宝宝吃桑叶,到吐丝成茧千百年来,华夏子孙受惠于先祖的智慧与文明。养蚕织丝,成为农民在种植业之外最重要的的副业之一。江南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江南的劳动人民在蚕桑养殖和丝织工艺上又能精益求精。太湖流域内大大小小的市镇不少是丝织市镇。

朱小田(苏州大学历史系 教授):“盛泽,为什么它发展这么快呢?重要的就是跟这个绸业发展之后的人口迁移很有关系。大家都知道无会不成镇,江南的市镇也是他们聚集的一个地方,徽商呢在这里不仅仅经营绸业他也经营,比如说徽墨,茶叶,典当啊这些行业,稍后一些时候呢,一部分绍兴人来到盛泽,从事丝绸后的行业,比如说染坊、踹坊和练坊蹭饭,那么这些活计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都是重体力活,盛泽本地人不愿干。明代的洪熙,宣德年间,这个时候有一部分苏州人到盛泽去传播织绸的技术,所以他就了下来“。

随着丝绸业的发展,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闻名于世的盛泽镇,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其中自然少不了那些身怀绝技的丝织技工。与盛泽镇相距只有20公里的震泽镇,同样也以桑蚕养殖和丝织业闻名,除生产蚕丝外,震泽镇及四乡农家还兼事丝织。不少机户会议丰厚的酬劳雇请有经验的机工,所生产的绫绸颇有名气。移民到震泽镇的的那一家三口,就是因为这里丝织业的发展,让自己有用武之地才来到震泽镇的。像震泽镇和盛泽镇这样的市镇也就不断推动者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像妻络夫织的生产模式转变,而市镇的人口也不断的扩大。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过去,明清时代的江南市镇,数量最多的可能有1000多个,所以我们今天用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来(形容),这个网络中间呢,底层的最大的基础是市和小镇,市和小镇的功能是什么样呢?就是每一个市和镇周围有四周的一个腹地,腹地大概是六、七里路,十几里路大的二十几里路,四周的农村的农民把他们的农产品和副产品农副产品卖到镇上来加工,所以再把这些产品由商人销往各地“。

这里是国家著名的5a级景区乌镇,今天,人头攒动的古镇西大街,在明清时曾经是乌镇最繁华的商业主干道。从大街上密集的店面,不难想象当年这座江南市镇商贸的发达程度,市镇起源于集市。江南市镇中的集市也多依水而建,在乌镇西栅景区内便完好地保存了这样一片水域,它被一条东西走向的木栈桥一分为二,木栈桥与景行桥隔西市河相望,水域东西两侧临河都建有水阁。昔日乌镇地处二省三府七县的交界处,河道密布,四通八达。四乡八邻的镇村居民习惯在清晨摇着船出来喝个早茶,顺便赶个早市,也有农民把自家种的蔬菜和养的家畜,带到集市上来买卖,添补家用。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江南市镇实际上是农业中国,也可以说是世界农业经济时代非常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它和工业化时代市镇城镇发展完全不一样,那么它是建筑在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带动手工业、带动商业、带动跨地区的贸易,农工商贸互动良性的发展,形成一个市场经济的新局面。这个状态在明朝,应该说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应该归功于北宋,北宋在江南地区的水利灌溉搞的很多,我们有一个专有名词“圩田”,“圩田”据说是当时农业的一个先进技术,这使得整个农田处一个水利灌溉网”。

明清最重要的大型市镇,会集中出现的江南,这要从江南经济的开发谈起,自唐宋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枢纽,无论是人口、税额、农业生产与商业经济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江南地区的人口压力逐渐增大,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也在激化,唐代以来,江南农民通过修筑围堤不断地开发适合耕地的低地湿田,叫做圩田。明代时期,江南耕地开发饱和,外延式的圩田走到了尽头,人们,又通过分圩的手段分割大型圩田,将残存于大型圩田中心处的湿地改造成耕田。这表明,经过数百年的人口迁移与持续开发之后,人多地少耕地紧张,成了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大问题,以太湖以南的湖州地区为例,在唐宋时期,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宋朝更流行着,“苏胡熟,天下足”的谚语。可是到了明代,湖州的种植结构与粮食供求状况开始发生改变,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耕田面积减少,而桑地面积增加。另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在粮食供应上,反而要依靠长江中游的湖广一带。

朱小田(苏州大学历史系 教授):“其实这个就是一个种植业结构的变化,它的原因主要是一个人口的这个增长,耕地的紧张,人地矛盾突出,然后,江南地区也是个重赋的地区,所以农民就要通过种植经济型的作物来寻找出路”。

金长根(苏州澄湖水八仙基地 主管):“这是我们苏州澄湖水八仙基地,有八个品种。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个红菱已经下市了,那边是鸡头米,这个是莲藕,这个是荸荠,这个就是茨菰了。你看叶子现在已经开始发黄了,这片全部是茭白,秋茭,水八仙一种,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传下来的”。

水八仙,江南地区独有的水生经济作物,它的生长都离不开太湖水。太湖在古代有一湖跨三州之说,这三州指的就是苏州 常州和湖州。明代的江南市镇事实上形成了一个环太湖城市群。浩渺的烟波秀美的山色为隐没于湖岸的市镇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江南农民勤劳,但是很苦,一年到头忙活,因为他要搞多种经营,所以这些是消费的重要对象,还有本镇的居民,本镇居民中间很大头的,是地主士绅。因为地主从农村出来以后,第一站,大量的居住在市镇,所以市镇教育发达文化发展,都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地主文人,那么这些地主家当然是消费对象,这些镇我都说,是小镇,最大都说小镇,那么大镇呢他一定实际上供求规律决定了这些产品具有超地区,甚至跨国贸易性质,那这个呢我们今天看来明朝主要是两样东西呀,一样是丝绸,一样是棉布”。

棉布业是与丝织业并驾齐驱的江南市镇主要经济来源,这种蓝印花布就曾是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从刻纸为版到刮去镂空花版上,用黄豆粉与石灰粉制成的染桨,再到蘸染上以蓝草提取的燃料,江南百姓,把这种质朴的美留在了各种棉布制品上。

明代的棉纺业主要集中于松江府一带,即今天的上海一带,包括当时属于苏州府,而今已划归上海市的嘉定县等地。明代万历至清代康熙年间。松江府以它的特产——标布誉满全国,朱家角镇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标布贸易中心。这里以生产棉布闻名。在明中叶,崭露头角,在万历年间,朱家角镇一跃成为商贾云集的巨镇。今天,这里去上海四大古镇之一。就位于青浦区。当年,青浦县所产棉布,号称衣被天下,朱家角镇,更吸引着全国各地前来购买标布的客商。那时,松江府一带的棉纺业会从华北和长江中游各省输入棉花,在嘉定县制成的棉布也远贩至北方各省。朱家角镇,可以说是年度交易的一个中转站,供各地往来客商停留休息的客栈、饭馆……林林总总。崇祯松江府志记载说:朱家角镇,商贾凑聚,贸易花布,京省标客往来不绝。

明代的江南市镇靠着丝绸与棉布两大产业,四通八达的水运交通,不仅成功的解决了人口压力和耕地紧张的矛盾,还吸引各地客商到这里发展跨地区贸易,其中,徽商的频繁往来,不知不觉间,造就了江南市镇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也是在今天的许多江南古镇中多集中着一些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明天启年间,一位年轻的徽商,乘着乌篷船,来到了太湖南岸的南浔镇。这在当时是一座丝绸业大镇,盛产蚕丝,船还没靠岸,他便迫不及待地站到了船头,看一看这座对他来说陌生而又充满希望的地方,他准备在这里大展拳脚,闯出一片天地。在太湖东南面积不大的扇形地带上,分布着大批丝绸业市镇中,南浔镇是最著名的一个。在明清两代,南浔镇隶属于湖州府的乌程县,但同时与苏州府嘉兴府毗邻。自明代万历时期以来,南浔镇,进入到了空前的繁荣鼎盛期,繁荣的丝织手工业与贸易,使他一跃成为江浙雄镇,镇上富豪达数百家。

如今镇上的高墙大宅依然能见,一座连着一座,民间,将南浔镇的著名望族,称为四象、八牛、72金狗,他们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南浔镇,作为蚕丝贸易中心的经济优势持续兴盛了数百年而不衰。这背后主要依托于当地的丝织业生产。湖州府农民生产的一种优质湖丝,又叫辑里丝或七里丝,享誉海内外。

陆士虎(南浔镇民间 历史研究者):“湖丝的历史是很早很早的,三国的时候已经成为王家的贡品,到了唐代呢,他已经成为全国蚕桑丝绸的一个重要的程序,那么明代的时候就是南浔的辑里村的人,用了串珠湾的息荡桥的水,水清丝白,由于这个水缫丝缫出来这个丝非常好,成为湖丝的极品。明代的中叶,辑里湖丝声名鹊起,成为皇家的贡品。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这个镇呢,依靠这个辑里湖丝的发迹,商人们,就是镇上的人都是生意人,农民的养蚕缫丝,慢慢的就是富裕起来,辑里湖丝在明代的时候已经是蜚声京都,远销海外”。

著名的湖丝便出产于这座村庄辑里村又名七里村,因距横街,马腰,南浔等地均为七里路而得名,如今的辑里村早已全然没有了昔日湖丝主要生产的的热闹景象。但是农户家门前养蚕的竹盘和过去传统丝织业踹坊用的元宝石,却像是一些历史的余音缭绕于村头。

明代江南市镇的水道上也常有大大小小的忙碌的船只,四乡农户都会划着船来到离自家不远有水运便利的繁华市镇,为自己的蚕茧和湖丝寻个好的价钱。在市镇中,农民生产的生丝或其他商品往往不与外地客商直接贸易,而通过镇上的牙行进行,这时候,便有一种特殊的职业在市镇中应运而生。那就是专门从事居间贸易的牙侩及其雇用的店伙,他们充当贸易的中介,是市镇经济运行的枢纽。在明清时代编纂的供商人出行的手册上,江南市镇,往往被标注,是商人们的必经之地。那位来到南浔镇的年轻徽商,也是和当地牙快的讨价还价的过程中迅速寻找商机。他以极具市场优势的价格做起了辑里丝的生意,很快便在镇上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丝行。

南浔镇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古桥,原名浔溪桥,后改为通津桥,这座桥所在的河段正好是东西南北方向的交汇处,从湖州到平望的运河沿东西方向从镇中穿过,南北方向的市河与运河在镇中心交汇,这是典型的十字港型的市镇。明清时期,每年都会有大批的船只来到十字港,采购优质的湖丝,也就是辑里丝。通津桥就位于十字港正中,是全镇的水陆码头。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我们江南地区本身是湖网地区,所以所有的交通啊,不是靠陆路,因为陆路被湖网所隔,所以它一定是水道,船是主要的运输工具,所以市镇兴起的时候,它一定是在水道上,而且多数水道是交通要道口,交叉口最容易发展,那么水地和陆地相连呢,很多是用桥,所以你看,市镇一定多桥,否则这边跑到那边就不行,最大镇呢是十字港,你看十字港以后去东南西北四个头,那么这四个头旁边农商进来,是先到这个地方,所以慢慢这四个头的地方呢也会有商店,人口多了,过往多了,他有个治安管理,就是栅这个东西是治安管理需要”。

明代的乌镇作为京杭大运河边上的一座丝织业大镇,其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块,西栅景区,以旧修旧,再现了一座河道纵横百步一桥的迷人乌镇,在今天的乌镇西栅景区内,依然保留着过去江南市镇的一座栅门,只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这座西栅大门早已不再发挥昔日的作用了。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早晨开栅,晚上闭栅,晚上也不准船只进来了,这保证正常的居民的安全,那么边上有四栅”。

与乌镇相距二十多里的南浔镇,也有东西南北四栅,四栅也通常是市镇范围的明显标志,按照四栅的范围计算,南浔镇的规模很大,东西三里,南北七里,而且南浔镇在嘉靖年间已是烟火万家,其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县城和府城。当时的俗谚就说,湖州一个府,不及南浔半个镇。江南市镇繁华的集市商行,虽然已不复存在,但今天生活在南浔古镇里的居民依然保持着和水乡河道的紧密联系。位于古镇东北侧沿老运河两岸建造的百间楼是南浔镇最富明代建筑风格的生活区。几百年过去,这里依然有河边洗衣的居民,只是河道两岸,安静的进只剩下捶打衣物的声音,高跟鞋的脚步声如同穿越时空的隧道,发出清脆的混响。

陆士虎(南浔镇民间 历史研究者):“说起这个百间楼,有一个传说,相传就是明代的礼部尚书叫董斌,老家是在这里,他的孙子要讨媳妇了,这个媳妇就在我们这里南浔邻乡的毛坤的一个孙女,毛坤也是一个名人,也是个进士,那么毛家那就是,到这里来说。你们家的房子太不够,她陪嫁的丫鬟有100个怎么办,那么,董家说没关系,我造100间楼房,让你们的丫鬟尽可以很舒服地住在这里,因此呢他就在这里一河两岸造了100楼房,因此这里的建筑有一个特点就是明代的一种风格,但是明代这个砖木结构的房子,经过历史的沧桑,它已经都要修复的,历经百年沧桑。

如今我们要在江南市镇中找到一座明代建筑已经非常不容易,经当地民间历史研究学者陆老介绍,我们在南浔镇的董家弄四号,找到了还在明代老宅中的李先生,“我们还能在哪看到一些明代的痕迹呢?”,“可以的,你这边可以先拍一下那这个墩子,古时候的一个必须造房子的时候他必须要有这个,垫起来的,我在这里做了快50年了,这是我外婆的家,舅舅的家,从小就搬到这边来了外公姓董妈妈姓董,我两个舅舅姓董,这个楼梯也要小心一点的,有一点危险的,这个楼梯没走习惯危险,好像都是,些,古时候的稍微有一点古的东西柱子上面这个最明显的就是,好像还不太看得清楚,还在那里呢,哎,这些人都是名人……”

江南,既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又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之地,因为经商致富的富商大贾会积极培养子弟读书,追求功名和仕途。在明代,人文气息很浓厚,曾经有过七名进士,二十七名举人,在商品经济的脉动下,在喧闹的市井之中,财富的激增,却推动者士大夫们营建了一处处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园林不仅展示江南的财力与成就,也彰显江南的文化与品位。明天启年间,来到南浔镇闯天下的那位年轻徽商也随着江南市镇经济腾飞发了家,不出几代,他的子孙们便都生活在了大宅子和富有情趣的私家园林里,从经商致富到追求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市镇给他们带来了机遇,他们也给市镇营造了不一样的天地。在南浔镇上,有一座著名的园林,名叫小莲庄,他曾经是南浔镇首富刘墉的私家花园,也是南浔五大名园之一,亭台楼阁,莲叶成片,在繁华喧嚣的市镇之中,这里别有江南园林的清幽之韵。浓厚的商业氛围和清雅的文人气息,就这样奇妙的混合在水乡泽国之间。

明代处于鼎盛发展期的江南市镇如今在现代都市和新的经济结构中已隐退于历史的长河,然而他曾经的辉煌,以及对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极为深远。伴着它密集的市镇网络和通向出海港口的水运交通,对外贸易空前发达,常年巨额贸易顺差导致白银大量涌入中国,一个闪亮的白银时代悄然来临。

《中国通史》每一集的笔记内容是什么?

《中国通史》每一集的笔记内容是如下:

一、第一集中华道路,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及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心思想是探索中华道路中儒家思想的引领作用及各民族集大统的客观规律。

二、第二集中华起源,主要讲述中华民族祖先进化过程,中心思想是中华民族是自中华大地产生并延绵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

三、第三集农业起源,主要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开始种植及生产粮食的过程,纯叙述无思想。

四、第四集文明起源,主要讲述各个文化作用圈的形成及互通过程,为讲述邦国的形成奠定基础,纯叙述无思想。

五、第五集邦城时代,主要讲述各邦国即初始国家的兴衰过程,为讲述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夏朝奠定基础,纯叙述无思想。

幕后制作:

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中国史学会等单位的十余名专家齐聚甘肃省天水市,召开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拍摄指导暨“中国古代军事、兵器与服饰研讨会”。

《中国通史》出品人、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主任阎晓明介绍,此次研讨会是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特别组织了来自中国社科院等历史、文博专家学者组成顾问委员会,进行科学研讨,从文稿撰写到拍摄指导,从中期研讨到后期编审,对该纪录片拍摄进行全面介入和科研指导。

中国通史第53集宋太祖解说词

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第五十三集:宋太祖

综述:

唐朝末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从公元907年起,中国历史又步入一个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乱世。梁、唐、晋、汉、周,五个割据政权前后仅存53年,皇帝却更换了13个,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五代所有开国之君全是前朝重将,他们靠政变和杀戮夺取皇位,却根本没有治理国家的本领,于是很快又被别人赶下台去而身死国灭。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统治者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激烈角逐,兵荒马乱,生灵涂炭,这是黎明到来的前夜,老百姓急切盼望着一位能够结束乱世、救他们于水火的英雄出世。

这是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手工技艺:汴绣,在北宋时期被誉为“宫廷绣”,又叫“官绣”。宋太祖赵匡胤就专门在京师设立绫锦院,生产汴绣。《双龙戏珠》是汴绣中的传统题材,展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光义的传奇故事。但由于年代久远,原先的图案早已失传。对于郭宁来说,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郭宁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两个多月的选料、上绷架、画稿、劈丝、绣制,这幅《双龙戏珠》绣品即将完成。在她看来,现在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在编织着赵匡胤传奇的一生。

公元927年三月二十一日夜里,在洛阳一个叫夹马营的驻屯军营里,传出婴儿响亮的啼哭声。这个婴儿,正是后唐禁军军官赵弘殷的儿子——日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据传赵匡胤出生时,屋内红光漫天,跟着了大火似的。更不可思议的是,赵匡胤生下来浑身散发着扑鼻的香气,夹马营因此香了三天三夜。因为这个缘故,赵匡胤小名叫做“香孩儿”,夹马营后来改名“香孩儿营”。在中国历代开国帝王的传记中,像赵匡胤这样神奇降生的传说并不少见,然而,在宋太祖赵匡胤身上,有一段传奇却是绝无仅有的,这段传奇源自嵩山少林寺。

这座天下第一名刹,因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在历代传习的少林拳术套路中,有一种神秘的拳法,被称为“太祖长拳三十二式”。出身军人家庭的赵匡胤自幼喜欢骑射和练武,随后,他来到少林寺学习拳法,很快便表现出过人的武术天赋。这套以赵匡胤命名的太祖长拳三十二式,更是融合了少林寺武术的精髓。一直流传至今。释延奥承袭了先人的衣钵,如今,他是少林太祖长拳的重要传人。

解说词:

(一)

释延奥:相传赵匡胤年轻时曾进少林寺,练习的时候,他把这套拳练的是出神入化,他比较喜欢这套拳,他把这套拳练的很精。所以以后大家为了尊重他,取名太祖长拳。

赵匡胤不仅长拳打得出神入化,他还精通多门兵器,其中最拿手的铁棍,同样来自少林寺。宋代一直有“太祖一根哨棒打下四百州江山”的说法。赵匡胤之后的北宋皇帝出外巡行,专门有人扛着一根铁棍跟在后面,据说那就是赵匡胤当年的兵器,上面还有他的指纹。如今到少林寺来学习棍法和拳法的人越来越多,但想要达到赵匡胤的境界,在释延奥看来几乎没人可以做到,即便是他自己每天都要不停的顿悟太祖长拳的真谛。

释延奥:学武是一个修行的方法,然后修行里面的禅学,每一个干大事的人,他缺乏的首先就是冷静的心,赵匡胤进少林寺,他在这深造的就是有禅心,禅心一修定,他能更好地思考大的问题。

要成就出一番大事业,必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21岁这一年,赵匡胤离开少林寺的时候,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接下来,练就一身武艺的赵匡胤将开始演绎他人生的“三十二式”。

但他似乎还没有找准人生的方向,赵匡胤起初往南走,一天,他走到襄阳,住进一家寺院,寺院住持帮他重新确定了人生的坐标。住持是一位百岁高僧,高僧指点他,汉水以南各个政权比较稳定,只有乱世才能出英雄,他应该北上而不是南下。赵匡胤觉得老僧说得有道理,便听取了他的意见,径直往北而去。此时的北方地区正是一个风云乱世,那里一直在等待着有一个英雄去收拾残局,现在,这个英雄已经踏上征程。

(二)

邓小南:北方是在53年的时间里,更换了5个王朝,当时历史上有个说法,说是8姓13君,就是更迭非常频繁的一种状态,实际上还不止有13君,应该说至少有14个皇帝,北方确实是经过战乱,长期以来相对来说比较动荡。

公元948年,赵匡胤觅得良机。当时,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正奉命讨伐河中节度使李守贞。赵匡胤投到了郭威旗下,两年后,郭威推翻后汉政权,建立后周,赵匡胤成为一名禁军军官。不久,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赵匡胤很快成为柴荣身边的要臣。但作为一名军人,他的进一步升迁还需要更多的资本。而眼下最缺少的是,赵匡胤亟需打赢一场战争,来向周世宗证明自己真正的价值。

机会很快到来,周世宗即位不久,公元954年二月,北汉联络契丹进犯后周。周世宗亲征,赵匡胤随驾出征。三月,两军在高平展开激战。战斗开始,北汉军队即占上风。后周几员大将见势不妙,竟临阵脱逃,后周军队立即阵脚大乱。此时,赵匡胤临危不惧,他果断按照周世宗的部署,将禁军分成两部,一部压住敌人的进攻,亲率另一部左翼包抄,直扑北汉敌营,一举扭转了败势,几乎全歼北汉军队。赵匡胤一战成名,他不仅救驾有功,更重要的是,他替周世宗保住了后周的江山社稷。

(三)

李晓:那么这一战的作用,还不单纯表现在这一方面,更加重要的,还是他赢得了周世宗柴荣对他的极大赏识,如果没有周世宗柴荣对他的信任和欣赏,也就不可能有后来赵匡胤快速升迁的故事了。

高平之战后,周世宗着手整顿禁军。同时,为了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周世宗把天下勇武之士召募进京,再严加挑选,编成一支新军,称为“殿前诸班”,使之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最精锐的禁军部队,负责这支禁军部队的选拔和组建工作的正是赵匡胤。

公元959年,周世宗在北伐契丹途中身染重病,被迫返回大梁,半个月后驾崩,年仅39岁。周世宗英年早逝。他刚满六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史称恭帝。建立才九年的后周政权随即陷入“主少国疑”的动荡之中,岌岌可危。周世宗病危之际,对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产生了怀疑,于是解除了他的兵权,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似乎是冥冥之中命运注定,重整山河的历史重任,实际上提前落到了赵匡胤的肩上。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正是七岁的小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然而,天下并不因为新年的到来而太平无事,前方传来消息:北汉勾结辽兵进犯后周。据后来考证,这很可能是赵匡胤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所谓的北汉进犯纯属子虚乌有。仓促之间,符太后令宰相范质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商议派人带兵前往御敌。讨论的结果认为,赵匡胤带兵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这样的结果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意见。

就在赵匡胤出征的前一天,即正月初二,“点检作天子”的传闻弥漫京城。禁军殿前都点检,正是赵匡胤当时担任的官职。“点检作天子”,意思是赵匡胤将要谋反,夺取后周天下。谣言有的往往就是未经披露的真相,传闻甚嚣尘上,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赵匡胤此时进入到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如果手握重兵的赵匡胤随即在京城发动兵变,将会触犯众怒,导致人心向背。临危不惧才能成就大业,对于赵匡胤就不仅体现在战场上, 对于出征前的准备,赵匡胤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部署,他没有受到谋反之说的影响。

史载,正月初三这一天,相传开封府上空同时出现了两个太阳。赵匡胤军中有个叫苗训的小军官,首先发现这奇异的天象之后,找到赵匡胤的亲信楚昭辅说:看来又要出一个新天子了。

陈桥驿,地处距开封市50公里的封丘县,虽然这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但由于地处偏僻,如今已鲜有人来这里参观。李宗堂已经在这里守候了大半辈子。每年正月初三,李宗堂老人都要给这里供奉的主人赵匡胤敬上三杯酒。这是历来看门人都必须遵循的一个传统,因为谁都知道,在这一天,赵匡胤不能没有酒。

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这一天,赵匡胤带兵出征,夜宿陈桥驿,当天晚上喝的大醉。第二天清晨,忽然外面喊声四起,醉梦中的赵匡胤急忙跃起,刚一出门,一伙人便拥上前来,将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还没等赵匡胤反应过来,眼前已经跪倒一大片,大家高呼万岁。

就在梦境与现实交接之间,赵匡胤变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陈桥兵变”,事件的主角就是赵匡胤。如今,在陈桥驿显烈观里供奉的赵匡胤塑像,依旧是黄袍加身。

(四)

邓小南:在官方的史籍里通常都这样讲,但是,我想如果我们去看看当时历史材料留下来的蛛丝马迹,而且把这样的一些内容,把他拼叠在一起,实际上我们还是比较能够把握到事件的全貌。陈桥兵变的这个整个的过程,我想还是在赵匡胤和他的一群周围的一些谋士,包括智囊人物,在他们的总体策划之下,一步一步地进行的。

兵变计划的周密部署是在正月初一开始实施的,当赵匡胤接到御前会议让他带兵出征的命令后,他先支开并非亲信的慕容延钊,让其率领前军提前一天出发;让侍卫亲军司的高怀德、张令铎随己出征,抽空京师侍卫亲军的兵力;将两位爱将兄弟石守信、王审琦安排在开封城内,以便内外策应。同时,就连家人的安全问题赵匡胤也早有考虑:据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记载,出军时,赵匡胤的家人全都躲进名叫定力院的寺庙藏经楼,以防不测。如此看来,赵匡胤并不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他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伟业,完全是依靠他过人的胆识、高超的智慧和周密的部署。

不过,事情假如只是到此为止,那么,赵匡胤的行为跟五代时期所有依靠叛乱夺取权力的军阀毫无区别。然而,赵匡胤接下来的做法,却真正显示了一个开启伟大王朝的政治家风范。在陈桥驿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率军杀回京城开封,逼迫幼主柴宗训让位。然而,这位兵变的主角却下达了一道特殊的命令:要求所有将士回到京城之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许抢掠国库,服从命令者重赏,违反命令者诛灭满门。一道似乎简单的命令,却把赵匡胤与五代时期的所有政变者区别开来。

(五)

李晓:其他的那些政变者为了获得政变的成功,甚至是放纵乃至鼓励手下的将士们大肆抢掠,所以杀死前任的领导人,大臣弑主,犯上作乱的情况是层出不穷,这种情况带来的是社会更大的动乱。

正月初五,赵匡胤带着他的叛军回到了京城,果然军纪严整,秋毫无犯,但仅此不足以顺利登上皇位,他只剩下最后一个阶梯,就是让后周大臣诚服于他。面对后周大臣的严厉谴责,赵匡胤一边哭诉一边自责,这是马上就要篡权登基的赵匡胤十分尴尬的一刻。此时,必须要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将历史往前推一把。作为赵匡胤的贴身侍卫,罗彦瑰从赵匡胤身边走出,按剑喝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就这样,一声呵斥终结而来后周的历史。赵匡胤正式登上了皇帝宝座,改封后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

因赵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的任所在宋州,新的王朝便以“宋”为国号,定都东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登基的消息传到华山隐士、“易学大师”陈抟那里,这位老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天下从此平定!”

李晓:从安史之乱以后,一百多年当中,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一百多年了,兵连祸结,苍生涂地,老百姓乱都乱怕了,所以渴望和平,渴望安定,这是时代之方向,社会之潮流,人心之所向。

对赵匡胤而言,“黄袍加身”意味着开始,因为,陈桥驿只是他17年帝王生涯中的一个小驿站,要给五代以来的乱象彻底划上句号,开创一代盛世王朝,赵匡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赵匡胤首先面临的是,唐末以来军阀混战后四分五裂的江山,统一版图和复兴中原的使命在召唤着他。但统一序幕尚未拉开,就有人举起了造反的大旗,这是赵匡胤始料未及的。

赵匡胤登基不久,李筠和李重先后在山西潞州、泽州和江苏扬州起兵反宋,宋太祖御驾亲征,很快将叛乱镇压下去。剿灭“二李”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揭竿造反,天下归于平静,然而,宋太祖却为此失眠了。他认定,五代乱局的恶性循环到自己手上并未根绝,相反,还有继续蔓延下去的可能性。每次失眠的赵匡胤,都会想到跟随自己征战几十年的患难兄弟—如今的当朝宰相赵普。

(六)

游彪:不管是在他打江山的过程中,还是说他后来建立宋朝后,在治国安邦的过程中,一直很重用赵普,他为什么很重用他(赵普),就是因为赵普的确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在他的政治、谋略上,还有其它的方面,他的确有过人之处,所以宋太祖才会重用他。

这是一个雪花飘飘的夜晚。宋太祖冒着大雪,敲开了赵普家的大门。关于这天晚上的谈话,在北宋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有详细记载。四个月之后,发生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这又为赵匡传奇的一生写下了一笔。

即便是到了现在,开封人依然对此津津乐道。作为扮演赵匡胤的专职演员,李保田也记不清楚二十多年来,他演绎了多少次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公元961年初秋的一天,宋太祖设宴款待跟随他立下赫赫战功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一批高级将领。酒过三巡,太祖显得愁眉不展,石守信等人忙问其故。太祖说:做皇帝真是太难了,因为谁都想做皇帝。石守信等人一听,惊恐万状,纷纷表白自己决无异心。太祖说:你们虽然没有异心,但要是你们的部下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那也不得不做皇帝啊。众将一听,吓得一起离席叩头,请求指示一条生路。太祖就给他们出主意,解甲归田,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置下永久产业,再买些歌儿舞女饮酒相欢,以终天年。众将终于明白太祖的意思,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便都称病辞职,请求解甲归田,太祖顺水推舟,把他们调到外地当官,一举收回了禁军兵权。

(七)

李晓:赵匡胤能够当皇帝,靠的是陈桥兵变,他不是一个地方实力派,而是一个中央的高级将领,他凭借这样一个殿前都点检的位置,成功地发动了一场政变,而他的成功之处,也恰恰意味着最大的危险是在哪个地方。所以杯酒释兵权他解决的,是中央禁军的高级将领的新老交替。

自安史之乱以来,一直到五代时期,社会窜窃成风,兵变似乎成为一道无解的难题,虽然同样得益于兵变,但赵匡胤知道,必须改变这种局面,不然北宋也将成为继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朝代。杯酒释兵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想成为历史的过眼烟云,宋太祖必须要更为有效地打出他的长拳三十二式。

五代时期,节度使权力无边,中央失去控制。针对这种状况,宋太祖取消了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兼领支郡的制度,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职,直接对中央负责。宋太祖还利用节度使调任、致仕、入京朝见等机,会解除他们的权力,将他们投置闲散,使他们再也没有威胁中央的可能。

为削夺藩镇兵权,宋太祖将骁勇之士选送京城,编入中央禁军。这样,各地军队中的精华都集中到京师,地方上再无精兵壮勇。但兵变不是只出于藩镇,陈桥兵变正是源于禁军,对禁军的控制更是至关重要。

宋太祖确立了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共同统领禁军的“三衙”鼎立体制,使禁军将领之间相互牵制,确保了皇帝作为全军统帅的地位。

(八)

邓小南:这个三司也就是三衙,他们是有握兵之重,但是呢他们没有发兵之权,所以这样呢,把发兵权和握兵权分开了,就从制度上形成一种制衡,这样的所谓的三衙和枢密院的统军体制,就使得宋代它的禁军发动兵变的可能,几乎是被消弭到一种不可能的状态,那么这样呢,也为后来宋代的平稳的发展铺下了一条道路。

宋太祖将二十余万禁军的一半部署在京师,其余一半分散到外地驻扎,使京师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也使外地驻军合并起来能够制止京师可能发生的变乱。宋太祖还推行“更戍法”,驻屯京师的禁军和驻扎外地的禁军经常调动,轮流换防。同时,军队将领也须经常更换,防止将帅与士兵之间形成牢固的渊源关系,避免了骄兵悍将犯上作乱。

宋太祖的举措不仅只体现在军事制度上,同时,还形成了以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的中枢分权格局,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与宰相共同参决朝廷政务,这种格局分散了宰相的制权,防止个人权力的过度膨胀,造成宰执群体内部的相互牵制和平衡,从而加强了君主专制。宋太祖在政治、军事、财政各方面,通过推行一系列措施,在制度层面上有效地遏制住兵变,终结了历史的轮回。

邓小南:就赵匡胤个人来讲,在这个十六七年的在位期间,他从一个军阀成功地转变了角色,成为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一个君主。那么,就他统治下的这样的一个政治局面来讲,也有效地从那种动乱转向了比较安定,用当时的人的话来说呢,就是抑乱为治,把这个混乱改变成了一个相对治理的这样一个时期。那么我想呢,赵匡胤他的这份政治遗产,不光是对于北宋来说,对于宋代是很重要的,而且对于后来的历代君主,其实都有启示的意义。

下面,宋太祖该祭出他一生中最重要而又最富历史性争议的招式了,这就是:文人治国。

众所周知,唐末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武人最为专横的时期,文人的地位落到了历史的谷底。

宋太祖本人虽然行伍出身,却十分喜爱读书。赵匡胤早年随周世宗远征淮南,返回京城时,带回几个大箱子,有人诬陷他搜刮金银珠宝准备私吞。周世宗十分生气,派人搜查,结果全是书籍。

他说,五代时武人把百姓害苦了,他现在就用读书人,找百十来个文人管理天下,就算这些读书人再混账,再贪赃枉法,造成的祸害也不及一个武夫。他教育手下的大臣:“今之武人,亦当使其读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

其实,英明的帝王都明白一个道理:武力可以夺天下,文治才能迎来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为了压制武夫悍将,宋太祖提拔了一大批文臣官僚,将他们放到重要的岗位,并一再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为了培养崇文好学的风气,宋太祖不但率先垂范,而且时时督促手下文武大臣认真读书。在太祖的大力倡导下,好学之风愈来愈盛,与五代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整个宋朝一代,中国文人的地位被抬到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太祖留下了一条“祖宗家法”:不杀士大夫和言事之人,北宋每一位新君即位之前,都要在宋太祖留下的“誓碑”上发誓,其中一条是凡上奏章的士大夫,不管他写的奏章言辞有多么尖锐激烈,也绝对不能杀。

然而,改革讲求平衡,过犹不及都将遭受沉重的教训。由于片面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宋朝社会以习武为耻,以学文为荣的风气越来越盛。由于过分注重政务部门和官员之间的相互牵制,严重影响了行政效能的发挥,造成了宋朝政治的诸多弊端,其隐患在以后的岁月中渐次展开、凸显,给宋朝统治带来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问题和危机,造成宋王朝武功不振,严重削弱了王朝抵御外侵的能力,这导致宋太祖之后的北宋皇帝大多寝食难安。

即使消除了来自政权内部的政变威胁,赵匡胤晚上还是睡不着觉。又是一个飞雪之夜,赵匡胤再次敲开了赵普家的大门,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弟弟赵光义,这一次问题在于,赵匡胤觉得自己睡觉的床太小。赵普很快明白,皇上不是嫌自己睡觉的床太小,而是嫌宋朝的地盘太小。

宋太祖夺取后周政权后继承下来的只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各地,广袤的中华大地,大多仍为五代十国的残余政权所占据。这种形势,用赵匡胤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卧榻之侧,全是呼呼大睡的敌人。

(九)

李晓:赵普他就讲,陛下您现在的疆域虽小,但是,开疆拓土统一全国,也正在此时,赵匡胤就问,那你有什么意见呢,赵普就讲,这个北汉仗着后边有契丹的支持,所以一直与我们为敌,该打,打呀也能把他打下来,但是一旦解决了北汉以后,我们就跟契丹全面接壤了,契丹可是个劲敌,仗着燕云十六州,不是很好收拾的,所以呢他主张先向南打。

于是,一个先南后北统一全国的建议被赵普提出来,这与赵匡胤的想法不谋而合。从公元963年正月起,赵匡胤开始了他统一中原的霸业,他先后消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江南,用13年时间,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除吴越、北汉外,大体实现了国家统一。

赵匡胤一生与雪有缘,他两次雪夜访赵普获得治国良策,他生命的最后还是以雪为伴。

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开封城中风雪弥漫,这是这一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来得要早。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和地上的银白世界,赵匡胤心情很好。他派人将弟弟赵光义请来喝酒。兄弟俩喝到酒酣耳热之时,不知为何,宋太祖将旁边侍候的太监宫女统统支走。

关于这场夜酒,史书记载:遥见烛影之下,赵光义时不时离开席座,看样子似乎有谦逊退避之状。禁漏三鼓之时,这场夜酒终于喝完了,这时,院子里的积雪已经下了数寸,宋太祖拿着一把玉斧在地上戳雪,一会儿回屋,解衣上床,鼾声如雷。当晚,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时年仅50,宋太宗继位,宋太祖时代宣告结束。

宋太祖之死,烛影斧声留给后人一个千古谜案,有人说赵匡胤死于谋杀,有人说,赵匡胤死于常年饮酒过度,或突发脑溢血。时间之河奔流不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考证这位宋朝开国皇帝的死因已显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就像这幅汴绣上穿云破雾的龙一样,赵匡胤有限的生命焕发出巨大的正能量,用他的卓越智慧和超人胆识,终结了乱世,给天下百姓带来而来久久期盼的和平,书写了宋太祖的传奇一生。

中国通史每集内容如何概括?

1、第一集中华道路,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及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心思想是探索中华道路中儒家思想的引领作用及各民族集大统的客观规律。

知识点:百家争鸣:法家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孔子亚圣荀子王阳明阳明,心法、仁爱、尊卑有序,道家老子庄子无为;儒学完善历程:儒学、刘邦建立汉王朝孔子祭祀标志儒学登入上流,汉武帝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学,阳明心法,新旧儒学,明朝反腐。

民族统一历程:北魏改汉、大唐长安文化自信、海陆丝绸之路、吉尔吉斯斯坦乡愁。

概括:孔夫子巨牛逼,五十六个民族一个家。

2、第二集中华起源,主要讲述中华民族祖先进化过程,中心思想是中华民族是自中华大地产生并延绵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

概括:谁说我是外来人口,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知识点:猿人至古人至智人至现代人,主要变化为脑容量的增大、下颚的凸起、眉骨的凸起等。

3、第三集农业起源,主要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开始种植及生产粮食的过程,纯叙述无思想。

知识点:南方稻谷驯化为野生稻至生产稻,北方狗尾巴草与谷子驯化为谷子,直至明朝一直为第一大生产作物。狗尾巴草为莠,良莠不齐的典故来源。

扩展资料:

《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以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为主线,描摹了中国境内从远古人类起源到清朝灭亡的宏大历史场景。

导演团队:李东艳、黎亚军、滕忠彬、沈世平、魏圣泽、闫非、锺艺萱、田波、宋春来、李倩茹、蒋俊杰、杨景、刘领浩、Marc C. Pingry、Sigal Bujman、René Seegers。

中国通史第100集中有哪些八年级上册学过的知识点

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心思想是探索中华道路中儒家思想的引领作用及各民族集大统的客观规律。 知识点: 1.百家争鸣:法家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孔子亚圣荀子王阳明阳明,心法、仁爱、尊卑有序,道家老子庄子无为; 2.儒学完善历程:儒学、刘邦建立汉王朝孔子祭祀标志儒学登入上流,汉武帝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学,阳明心法,新旧儒学,明朝反腐; 3.民族统一历程:北魏改汉、大唐长安文化自信、海陆丝绸之路、吉尔吉斯斯坦乡愁。 2.中华起源: 主要讲述中华民族祖先进化过程,中心思想是中华民族是自中华大地产生并延绵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 知识点: 猿人至古人至智人至现代人,主要变化为脑容量的增大、下颚的凸起、眉骨的凸起等。 3.农业起源 主要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开始种植及生产粮食的过程,纯叙述无思想。 知识点: 南方稻谷驯化为野生稻至生产稻,北方狗尾巴草与谷子驯化为谷子,直至明朝一直为第一大生产作物。狗尾巴草为莠,良莠不齐的典故来源。 4.文明起源 主要讲述各个文化作用圈的形成及互通过程,为讲述邦国的形成奠定基础,纯叙述无思想。 知识点: 红山文化、牛河梁文化等(史前五千年左右) 5.邦城时代 主要讲述各邦国即初始国家的兴衰过程,为讲述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夏朝奠定基础,纯叙述无思想。 知识点: 史前四千年左右三大集团有华夏、三苗、武夷,发现的遗址有陶寺(文尧的遗址)、良渚、石茆(疑是黄帝遗址待证),石茆因气候骤降南迁而衰,良渚因气候骤升洪水而衰,陶寺因外族入侵与内斗而衰;万邦万国呈繁星点点直至夏朝出现而向月明星稀转变;中国一词源于陶寺,表示中城之都、中土之国;上古时代的龙山时代,又称三皇五帝时代,五帝一般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6.夏朝觅踪
文章标题: 中国通史 1-100集解说词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2590.html

[中国通史 1-100集解说词]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