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1-16 01:01:1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确切的说,西域是一个复杂的称谓,在历史、地理甚至文化领域各有不同的面貌。要认识西域,必然需要搞清楚观察的出发点。
不过,西域首先是一个历史和地理相交错的概念,并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西域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政权和地区。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西域也被特指汉、唐两代中国政府安排的行政机构所管辖的今天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成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域对东西方国家的贸易文化交流起到中转站的重要作用。而广义上的西域则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及丝绸之路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参见《中国历史地理学》上的论述)。
今天生活在新疆的人回望西域的苍茫辽阔,常常会听到西域历史上有三十六国的说法,那一段久远而迷人的时代,流传下多姿多彩的文化古迹。即使今天新疆的很多地州县份,依然还保留着不少历史陈迹,作为诸多西域古国存在过的凭据。
不过,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虽然《汉书·西域传》开头就是:“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但在历史上,不论是西汉还是东汉,西域从来都不是三十六国。作为信史的《汉书》、《后汉书》的《西域传》所能罗列的西域大大小小政权,前者是四十九国(前辈历史学家岑仲勉的名著《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不止49国,包含了所谓东汉分出的国家),而后者是二十二国。一直到清代著名的边疆地理学家徐松写出《汉书西域传补注》之后,才流传下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三十六国一说。
在这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声名远播的三十六国指的是:
(1)乌孙: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的部分;
(2)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一带;
(3)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4)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
(5)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南、罗布泊西北一带;
(6)楼兰: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罗布荒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与今天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有别,所以今天鄯善县打造的楼兰鄯善文化其实是戴错了帽子);
(7)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西南;
(8)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东、车尔臣河南岸,为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小的国。
(9)戎卢:在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南;
(10)纡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东;
(11)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南;
(12)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目前尚有皮山古城废墟;
(13)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
(14)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一带;
(15)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
(16)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和喀什市;
(17)莎车:今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后被于阗吞并;
(18)尉头: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
(19)温宿:今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一带;
(20)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后被焉耆吞并;
(21)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
(22)卑陆: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带;
(23)乌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24)卑陆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东一带;
(25)单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东北;
(26)蒲类: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27)蒲类后国: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28)西且弥:今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
(29)东且弥: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30)劫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东北;
(31)狐胡: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北;
(32)山国: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
(33)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
(34)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
(35)车师尉都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
(36)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周围。
很显然,还有一些今天新疆人较熟悉的西域古国没有在其中,例如大名鼎鼎的大宛、月氏、精绝、苏毗(就是女国,因为大小国王都是女人,是一个母系氏族政权,到《西游记》中被敷衍成为全是女人的女儿国)之类。
当然,这些国家有的在《后汉书》中出现过,有的在胡三省给《资治通鉴》卷二十附注中记载过,表明汉代的西域诸国如何演变为50余国。另外,著名的民族史学家林干先生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一书也据此有过一番梳理。
可是,为什么西域丝绸之路上这么多的国家后来又统一成了三十六国?一个很简单的解释就是:有一些西域国家,后来不包含在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中国境内,例如安息、康居、大夏等,他们属于广义上的西域范畴。其实这不是一个全面的理由,例如苏毗就完全在新疆境内(北接于阗、东北邻青海通天河、西至天竺、东与吐蕃接壤,也算一个大国),但它为什么也不在其中?
精绝在三国两晋时神秘消失,留下了今天的精绝尼雅遗址,根据史书记载,有研究者推测是被苏毗国攻击,苏毗显然比精绝国强大。在《汉书》中,精绝全国仅480户,人口仅有3360人,能战斗的士兵仅500人上下。尽管苏毗人的生活方式有着浓厚的原始风情,平时喜欢往脸上涂抹颜料,头发不论男女一律披散。但苏毗却是个富有的国家,属民以畜牧业、农业为生,男子务农狩猎,女子要么出将入相,要么就是尽享一家之主的荣光。苏毗出产有上等黄金,还有黄铜、朱砂、麝香、牦牛、蜀马、骏马等。国中尤盛产盐,与印度有贸易往来,具备相当殷实的国力。比起精绝受较为糟糕的自然条件威胁:“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苇茂密,无复途径”,所以人口并不多,无论如何,苏毗都应该比精绝更有优势。
所以,西域有三十六国的说法是一个不准确的概念,或者这仅仅是一个概数。我们有必要认清,历史上的真实西域面貌。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需要说明,西域历史的演变并非是这36国和50余国的互相传承,这仅是汉代400年间的西域。之后南北朝有柔然汗国、突厥汗国、高车、厌哒、铁勒诸部落,隋唐时期的曲氏高昌、回纥、回鹘、黠戛斯部;两宋时期的葛罗禄部、东西喀拉汗国、回鹘高昌、李氏于阗、花喇子模、西辽国、乃蛮部、康里部;元明时期蒙古诸部察合台汗国及其分裂政权、瓦剌等等。所以,实际上西域2000年来的有过的国家和政权大大小小多达上百个,也因此才铸就了丰富多彩、传承不绝的多民族文化。
秦国一共存在了549年。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扩展资料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1]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国的基础。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并巴国和蜀国。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国
春秋时期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越国: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
卫国:首都朝歌,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鲁国:周朝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
郑国:以商业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国君为姬姓,伯爵。
扩展资料: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
春秋初期诸侯国共有140余国。
春秋是大战乱时期。春秋初诸侯国140余国,到孔子周游列国时“面70余君”,说明那时至少还有70多个国家,而到了春秋结束时只有14、15国了。200多年间,见于史乘的大小战争有483次。不过,有人细细统计说不止这个数字,而是大约有1000次。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基本上是对的。
当时的春秋就是这样一个大乱局,战乱让数百万无辜百姓丧生。根据各方面资料的综合核算,夏禹初(前21世纪)的人口是1355万,治水成功后应有所增长,当在1500万人上下。到周成王时(前11世纪)为1371万人,周庄王时(前7世纪)只有1184万人了。由此可以推断,在三百年的战乱中至少有上百万人死于战乱。
扩展资料:
1、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一直写到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人们把这段历史称之为春秋时期。有人说,之所以叫“春秋”,是因为孔子写了本名为《春秋》的书。
2、现在我们说的春秋时期,的确与孔子的《春秋》有很大的关系。从时间段的确定,以及对春秋这段历史的评述,都与《春秋》有所关联。不过,这并未指明“春秋”一名与当时人们观念变化之间的关系。
要知道,春、夏、秋、冬在夏商周三代是天时的观念。四时的运行和变化,对古人来说,体现着上天(上帝)的意志,那是极其神圣的。而历史是记人事的,在三代一般称为“史”“书”“典”,但不可能称为“春秋”。“春秋”是天时、天条,不可以与人事混为一谈。
参考资料:人民网_春秋时期为什么圣人涌现
百度百科_春秋
共14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
重要的有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其他诸侯国
鄾国、任国、邳国、胡国、代国、彭国、苴国、鱼国、轸国、扈国、荀国、桐国、极国、贾国、鄫国、吕国、虞国、州国(姜姓)、州国(偃姓)、州来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芮国、沈国、庸国、权国、谢国;
炎国、鄅国、毕国、申国、邓国、唐国、刘国、黄国、厉国(后改随国)、淳于国、钟离国、钟吾国、巴国、蜀国、息国、郤国、祝国、鄣国、聂国、巩国、叶国、项国、江国、葛国、戴国、宿国;
罗国、蓼国、绞国、茅国、巢国、雍国、顿国、黎国、费国、郇国、胙国、夔国、郐国、应国、国、肥国、鼓国、鄟国、蓐国、耿国、苏国、冀国、诸国、共国、井国、缙国、杨国、毛国、邘、皖国、邿国、郜国、弦国、郕国、梁国、向国、凡国、谷国、赖国、牟国、柏国、焦国;
祭国、道国、微国、丰国、六国、瑕国、观国、岐国、箕国、莘国、鄚国、逼阳国、小邾国、祝其国、倪国、滥国、遂国、卢国、须句国、颛臾国、大庭国、根牟国、甲父国、翨阳国、有穷国。
扩展资料:
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划分:
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 (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燕国、楚国、宋国、郑国、卫国、鲁国、吴国、越国、秦国等。
其他诸侯国有:
鄫国、吕国、虞国、州国(姜姓)、州国(偃姓)、州来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芮国、沈国、庸国、权国、谢国;
巴国、蜀国、息国、郤国、祝国、鄣国、聂国、巩国、叶国、项国、江国、葛国、戴国、宿国;
炎国、鄅国、毕国、申国、邓国、唐国、刘国、黄国、厉国(后改为随国)、淳于国、钟离国、钟吾国;
鄀国、肥国、鼓国、鄟国、蓐国、耿国、苏国、冀国、诸国、共国、井国、缙国、杨国、毛国;
邘国、皖国、邿国、郜国、弦国、郕国、梁国、向国、凡国、谷国、赖国、牟国、柏国、焦国;
罗国、蓼国、绞国、茅国、巢国、雍国、顿国、黎国、费国、郇国、胙国、夔国、郐国、应国;
鄾国、任国、邳国、胡国、代国、彭国、苴国、鱼国、轸国、扈国、荀国、桐国、极国、贾国;
祭国、道国、微国、丰国、六国、瑕国、观国、岐国、箕国、莘国、鄚国、逼阳国、小邾国、祝其国;
倪国、滥国、遂国、卢国、须句国、颛臾国、大庭国、根牟国、甲父国、翨阳国、有穷国。
扩展资料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
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又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扩展资料: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
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而新兴的诸侯大国,先后取得霸主地位,而实际上,等于接替周王室王朝共主。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在晋阳打败智氏,其后逐步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9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