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北魏的六镇之乱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时间: 2023-01-15 19:00:3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北魏的六镇之乱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六镇起义简介

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六镇起义简介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发起的动乱。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大起义。

  北魏王朝为防御柔然的攻扰、护卫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及强化北部边境地区的统治,于北魏初期即在平城以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今内蒙古五原东北、固阳西南、武川西、四子王旗东南、兴和西北)和怀荒(今河北张北境)六个军事重镇,以取代州郡。镇将全由鲜卑贵族担任,镇兵也多为鲜卑人,他们地位较高。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后,政治重心南移,北方镇务逐渐松弛,六镇将士地位随之下降。朝廷又将流放犯和死囚发边充戍,称为“府户”,他们备受镇将奴役和压迫。加以连年旱灾饥荒,矛盾日趋尖锐。

  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柔然大饥,求魏援救,未得满足,遂于四月入境剽掠。怀荒镇民因柔然劫夺而生计艰难,向镇将武卫将军于景请求赈济,遭拒绝,遂怒杀景。不久,沃野镇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反魏,杀镇将,建元真王。邻近诸镇各族兵民也纷起响应。破六韩拔陵引兵南攻,另遣别帅鲜卑人卫可孤率军围攻武川、怀朔二镇。怀朔镇将杨钧以贺拔度拔为统军,以其三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为军主,率兵抵御起义军。

  五年三月,魏以临淮王元彧都督北讨诸军事,镇压破六韩拔陵。四月,高平(今宁夏固原)镇民赫连恩等反,推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攻高平镇以应破六韩拔陵,为魏将卢祖迁击破,胡琛北走。卫可孤攻陷武川、怀朔,擒魏将贺拔度拔、贺拔胜父子。五月,破六韩拔陵大败临淮王元彧于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又乘胜击败魏安北将军李叔仁于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魏孝明帝元诩遂以尚书令李崇为北讨大都督,命抚军将军崔暹、镇军将军元渊受其节度,进攻起义军。魏夏、东夏、豳、凉诸州(约今内蒙古、陕西、甘肃一带)蜂起反魏,以应破六韩拔陵。(南北朝历史   )七月,破六韩拔陵与崔暹战于白道,大败之;又并力攻李崇,迫其退还云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与之相持。八月,东西部敕勒皆反魏,附于破六韩拔陵。北魏改镇为州,免“府户”为民,遣黄门侍郎郦道元前往抚慰,但此时六镇皆反,道元未能成行。十月,贺拔度拔父子与人合谋,纠合部分乡民袭杀卫可孤。不久,贺拔度拔在与铁勒人作战时身亡。北魏为镇压各地起义,维护其统治,不得不求助于柔然。

  六年三月,柔然可汗阿那瓌应北魏王朝之邀,率众10万自武川西向沃野,助魏镇压六镇起义。魏帝多次遣人送物劳赐阿那瓌。六月,破六韩拔陵率军围元渊于五原,遭魏军主贺拔胜所募200人攻击,受挫稍退。魏长流参军于谨说服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率3万余户叛破六韩拔陵降魏,破六韩拔陵领兵截击,被元渊伏兵击败,又被阿那瓌所部大破,接连损兵折将,遂南渡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破六韩拔陵下落不明(一说为柔然所杀)。北魏王朝将被俘义军和六镇居民20万人分徙于冀、定、瀛三州(治今河北冀州、定州、河间)就食。六镇起义至此失败。

 

  六镇大起义,沉重打击了渐趋腐朽的北魏政权,影响遍及各地,引发了关陇、河北人民起义。

六镇人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北方六镇指的是北魏前期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以北边境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
西魏丞相宇文泰又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配套的“府兵制”,让朝廷有了固定的兵员和军队。
均田制、三长制、府兵制......就是隋唐帝国强盛的密码。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实施范围一说始终仅实施于北中国,一说隋统一后实施于全国。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同时,西魏权臣宇文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创立了府兵制,一直沿用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起用募兵制,停用兵府鱼符,之后名存实亡。
三长,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三长享有一定的优待,得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此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北魏是公元4~6世纪鲜卑拓跋部族建立的一个中原王朝。在用武力统一北方以后,北魏统治者为了镇压被征服人民的反抗,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镇戍形式的军事制度。不过,这一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又根据不同地区居民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了不同的运作方式。在东南汉人大量聚集的地区,在设置军镇的同时,依然保留了州郡县三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并把镇与州的官员安排在同一个治所。镇的长官——镇将只负责军事事务,不负责管理当地的民政,但在西北鲜卑与其他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情况则有所不同。在这里完全不设州郡县,而只用军镇来进行管理,镇与镇之下的戍所起的作用与州郡县的大体相当。镇将与戍的长官——戍主也就相当于州刺史和郡太守,他们不但管军,而且治民。于是,这一区域的军镇成为了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机构。因此,北魏前期地方上最高一层的行政区划是州镇并称的。

北魏西北军镇所管理的镇民主要有三种人,一是占大多数的拓跋族固有的成员,他们已习惯于原有的生活方式,不愿意随王室内迁,依然实行着部落式的制度。另外一部分人就是被迫迁徙到这里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北魏建都平城后,为了充实首都及其北部(今内蒙古中部)的人力与物力,统治者便把在战争中掠夺来的人口都安置在这一片地区,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或者是游牧业的劳动。这样,在这片区域内就出现了拓跋鲜卑人与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杂居的现象。还有一种人就是被发配到这里的罪犯。对于上述三种类型的人采取军镇这种军管式的方式,让他们都从属于军镇之下,不再另设民政机构进行管理,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北魏的军镇设置,主要盛行于太武帝到孝文帝前期60多年的时间内(约422~484)。后来,内地的军镇都相继改成了州,成为了纯粹的民政机构,只有北部的军镇,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南下和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而保留了下来。这些北部军镇,从西向东,顺序为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西南古黄河沙洲上)、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镇(今内蒙古固原西南)、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之土城)、抚冥镇(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土城子)、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台基庙东北)、怀荒镇(今河北张北)、抚夷镇(今河北赤城北)。所谓的北魏六镇,指的就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它们分布于今内蒙古的中部区域。

北魏前期,因为北方六镇靠近首都平城,是边防上的一道重要屏障,因此备受中央政府的重视,无论是在镇将的选拔,还是在镇兵的招募上,统治者都是非常用心的,只有亲信与可靠的人才能获选。另外,由于六镇的将士经常要与南下的境外少数民族柔然从事战争,保卫边疆,所以,他们还享有特殊优待,赋税与徭役也都被免除。但是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北魏六镇的情况便不比从前了。这主要是因为内迁的拓跋鲜卑贵族有许多已当上了高官,他们联合汉族的高门地主,把持朝纲,那些留在六镇的拓跋鲜卑贵族便自然受到冷落,几乎不再有进一步升迁的机会。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对自己的这种境遇深感不满。

与此同时,因为都城南迁,北方边防不再受到特别的重视。不仅镇兵的质量有所下降,就连朝廷派来的镇将也大不如前。这些镇将极其贪婪,对广大的镇兵与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与剥削。

景帝四年(503),宣武帝为了缓和北方六镇内部日趋激化的矛盾,派了一个叫贺怀的大臣前去考察官吏的施政情况,并同时赈济当地的贫苦人民。结果令贺怀大为吃惊的是,他在六镇之中,居然没有找到一位可以称得上是廉洁守法、秉公办事的官员,当时担任沃野镇将的于祚、怀朔镇将的元尼须等人,都是百姓痛恨的大贪官,每天向贺怀告状的老百姓络绎不绝。这件事说明,六镇内部已危机四伏。

孝明帝正光四年(523),怀荒镇的军民在遭受柔然的抢劫后,要求镇将于景发给他们一些救济粮,以便可以维持生活。没想到,他们的这一合理要求遭到于景的拒绝。镇内军民对此十分愤慨,于是联合起来,杀死了于景,从此揭开了北方六镇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帷幕。

第二年三月,沃野镇的匈奴人破六韩拔陵率领众人起义,先杀死了高阙戍主,又杀死了镇将,占领了沃野镇。其他各镇的各族人民见此情形,争先响应。燃起了六镇人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

破六韩拔陵率领的起义军虽然大败北魏军队,一度攻占了武川与怀朔二镇,但最后还是被镇压下去了。随着六镇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失败和军镇城池的残破与荒芜,北魏的镇戍制度最终也走到了它的尽头。

造成北魏军镇体系出现漏洞并最终导致起义的基本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六镇地位变化导致的变乱。

拓拔鲜卑与柔然之间的外交往来是公元四世纪后期到公元六世纪初期北方地区历史的主要线索,北魏北方军事策略多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拓拔鲜卑建立北魏后,先后打败高车、库莫奚、刘库仁部、刘卫辰部,攻克后燕都城,北方草原地区出现了“诸部率皆服从,独柔然不事魏”的局面,初步形成柔然与北魏南北对峙的局面。公元402年,社伦统一漠北正式建立柔然汗国,先后征服敕勒诸部、匈奴余部拔也稽。至此之后,柔然尽据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水草丰茂的地区,实力大增。其势力范围“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1](卷103,P2291)北魏与柔然南北对峙的局面明朗化。
第二,流民问题引发的动乱。

西晋末年开始,流民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是造成社会动荡的一个主要因素。 周一良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提到“西晋以来,大量流民移动,史不绝书,社会因而动荡。大抵西晋末多为避灾就食而流移,起义领袖如王弥、张昌、王如等,多依靠流民起事。”[3](P110)到北魏末年因旱灾严重,北方地区出现大量饥民,人口流动更加严重。第三,孝文帝汉化改革引发的六镇鲜卑心理变化。

保持鲜卑传统文化与汉化是北魏政权内部一直存在的两个对立倾向。北魏前期汉化作为一种自然融合状态,在北魏政权中潜移默化展开,保持鲜卑旧俗和汉化两种倾向的矛盾在魏初并不尖锐。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张旗鼓的实行汉化改革,致使两种倾向的对立明显化。政权内部存在一大部分鲜卑贵族“雅爱本风,不达新式,至于变俗迁洛,改官制服,禁绝旧言,皆所不愿”。[1](卷14,P360)公元496年孝文帝的太子拓跋询因“意每追乐北方”发动叛乱,这次叛乱被镇压后,太子被杀。随后,拓跋宗室元思誉、元珍与勋贵穆泰、陆睿等人再次想据平城起兵,其时“代乡旧族,同恶者多”,可见当时孝文帝的改革受到了强势阻挠,尽管叛乱被挫败后,汉化倾向已经在北魏政权中心的近洛地区占据上风,但是在北镇地区,保持鲜卑传统旧俗,甚至各民族的鲜卑化实占据主导地位。第三,孝文帝汉化改革引发的六镇鲜卑心理变化。

保持鲜卑传统文化与汉化是北魏政权内部一直存在的两个对立倾向。北魏前期汉化作为一种自然融合状态,在北魏政权中潜移默化展开,保持鲜卑旧俗和汉化两种倾向的矛盾在魏初并不尖锐。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六镇之乱平定,北魏帝国为何就走向末路了?

首先起因是北魏贵族贪污腐败,不管六镇,在六镇人民经历了天灾人祸还有各种的折磨,和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抢掠,最后六镇发起了大起义——六镇之乱。六镇兵变的发生,直接削弱了北魏的实力,导致北魏分裂,从而有了后来的北齐和北周。

北魏禁兵在镇压六镇起义的过程中屡次失败,他们的军事实力,财力基本被摧毁,起义他们直接蔓延到河北、关中,北魏无力制止,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他们请了敌人柔然来帮助平定起义,起用秀容川契胡部落兵来帮助镇压起义,契胡首领尔朱荣他率兵在他的带领下基本平息河北大乱。契胡在平定六镇之乱后,迅速崛起为国内头号实力派。北魏灵太后和孝明帝在这个时候还在进行权力之争,贸然引其入京,酿成不可挽回的大乱。这就是为何在平定叛乱后,北魏走向末路的一个原因。

如果不是他们经常拖欠六镇粮饷不逼他们上绝境是不会发生叛乱,而由于受限于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六镇在经济上很难自给自足,加上朝廷不发饷粮,六镇军民生活都难,长期导致北方六镇政治性丧失,军事性降低,组织混乱,还有各种矛盾交织。就这样经过几年折腾,六镇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还有他们部分留在六镇的鲜卑贵族不但是得不到任何好处,还被洛阳朝中同僚瞧不起。而他们又享受不同的待遇,这种巨大明显的反差加剧了六镇和洛阳朝廷矛盾。以上就是北魏帝国走向末路的导火索。后触碰到了六镇军民的最后底线,终于起义了 虽然最后没有胜利,但是也是让北魏损失惨重。由于他们自己对六镇军民的态度才引发了后面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做人也一样不要太欺人太甚,要给对方留一点退路对大家都好。

因为北魏帝国平定完六镇之乱以后,伤及国家根基,导致百姓死伤严重,民不聊生,进一步的激化了社会矛盾。
这恐怕恐怕是因为,六镇起义,将统一北魏政权撕裂,形成两个权力集团,于是北魏实力在两派权力斗争中,被分化。从此一蹶不振。
虽然当时的六镇之乱已经平定下来的,但是因为在平定过程中北魏帝国大伤元气,恢复不起来了,所以就走向了没落就,就和安史之乱一样。
文章标题: 北魏的六镇之乱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1679.html

[北魏的六镇之乱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