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秦汉文化的宏阔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时间: 2023-01-14 19:00:4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秦汉文化的宏阔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是什么?

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4.奋发向上,气势恢弘 。让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秦汉文化的四大特点。
一是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汉朝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稳定的大一统的国家,稳定的大一统的秩序,形成文化的趋同与统一,同时,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又使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统一,使中华文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统一前提下的多样,又使中华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并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外交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表现在哪里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两汉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通畅,极大地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使中国能够大规模地吸取外来文化,同时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
第三,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数学方面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中医、中药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医药学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秦汉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很高,也很全面。这就使秦汉文化不仅在当时誉满宇内,而且泽被后代。
第四个特点是秦汉文化气度不凡,气势恢弘,而且充满自信,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秦汉时期的文化之所以具有这一特色,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给它提供了大制作、大手笔的可能性,同时这也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有关。至今,人们站在长城、站在秦陵兵马俑阵前,阅读《史记》、吟诵“大风歌”,无不为之折服,而由衷地叹其伟大、宏大与博大。
秦汉时期的文化

秦汉文化发展的原因:1秦汉封建大一统的局面和经济的发展,为秦汉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秦汉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交流和对外的频繁交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继承并发展了先秦的优秀文化. 特点: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2中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气势恢弘 影响:1秦汉文化是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秦汉文化的外传,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内容: 科学技术先进:(1)天文历法1西汉: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公认为世界最早. 东汉: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七百多年. (2)数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医学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文献,它奠定了我国医学理论的基础. 2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3东汉"神医"华佗 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4)造纸术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已经有了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2.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传播:朝鲜--越南--日本--印度--阿拉伯国家--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 哲学和宗教:(1)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斗争 1.董仲舒的"新儒学"(内容K3上P43)核心:"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 .2.王充<<论衡>>反对天人感应和有神论,从无神论出发,反对厚葬,提倡节俭.(2)宗教形成新格局1.外部宗教传入;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并请来两位高僧,为他们在洛阳建造白马寺. 2.本土宗教:神仙方术与道教学说相结合,形成道教,<<太平经>>. 史学成就巨大:(1)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黄帝--汉武帝) (2)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叙述西汉一朝). 文学取得新成果:赋.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班固的<<两都赋>>. 艺术成就辉煌(1)雕术:秦兵马俑,东汉成都的说唱俑,洛阳的杂技俑,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 (2)绘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彩绘帛画是汉代珍品;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性强.
一般认为,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化落后於山东六国,有“秦,虎狼也”的说法。

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

“焚书坑儒” 是秦朝为了国家政权安定统一的所执行的政策, 也是对当时中国文化的一次摧残。“焚书”政策针对当时的书册文物,只保留对民生以及执政所需的,大量对秦政权无益的珍贵文献从此失传,春秋战国的百家言论在这段时期受到严重的摧残;“坑儒”政策也是第一个被中国历史所纪录的国家政权对知识分子大规模的逮捕行为(儒家称之为“迫害”)。但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焚书坑儒”对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如下:1.所谓焚书,目的是为禁“以古非今者”,对私藏书籍的惩罚措施并不严厉。2.所焚书籍为民间藏书,博士官的藏书不包括在内,而当时民间的《诗》、《书》其实并不多。而在项羽击败秦军主力进入咸阳后火烧阿房宫却使秦国官方珍藏的大批珍贵典籍被焚毁。3.秦至秦二世而亡,真正执行的时间不超过十年,影响不会太大。“焚书坑儒”为何如此出名,关键在后世的“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占据了此后近两千年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非常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
汉朝学术自由,成就博深,春秋战国诸子之学,亦能彰明综括,非有人所称独尊儒术。
汉代的作家所开创的史学标准,直到18世纪都一直领先于世界。
汉代的治国思想。汉代在立国时用法家之法,文景时期,又用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儒家和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法律的重要性,又坚持约法省简,务在安民。
汉朝为中国道教、佛教两大宗教的形成及传入期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较稳定,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中外交往频繁,在此基础上,秦汉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文化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①通车性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②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④气势恢弘。
  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秦汉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秦汉文化发展的表现,又是秦汉经济发展的动力。
  秦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促进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强有力的政府也促进秦汉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文字,西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当然,封建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会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利作用,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但总体看来,秦汉统一帝国政府的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
  当然文化不仅与一定时代政治、经济互相作用,文化的特点还在于它能发挥超越时空的影响。秦汉文化的某些成就超越时空,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数学、中医、造纸等成就一脉相传,不断地被发展,许多今天仍在使用。我们现在依然为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的气势而惊叹,这些已不仅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宝贵遗产。儒家思想在诸子思想中取得独尊地位,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以后近2000年的封建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史记》及许多秦汉文艺作品,历代都有读者喜爱和研究。今天宗教依然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冲突仍在继续,许多观点对现在仍有启迪。秦汉文化的许多成就开始外传,促进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秦汉文化是秦汉时代留给后人的遗产。秦汉时代是中国人值得自豪的时代!
秦以法家治国,过于崇尚苛政酷法;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仁治天下。

概括秦汉文化的特点

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 “焚书坑儒” 是秦朝为了国家政权安定统一的所执行的政策, 也是对当时中国文化的一次摧残。

“焚书”政策针对当时的书册文物,只保留对民生以及执政所需的,大量对秦政权无益的珍贵文献从此失传,春秋战国的百家言论在这段时期受到严重的摧残;“坑儒”政策也是第一个被中国历史所纪录的国家政权对知识分子大规模的逮捕行为(儒家称之为“迫害”)。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非常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汉朝学术自由,成就博深,春秋战国诸子之学,亦能彰明综括,非有人所称独尊儒术。汉代的作家所开创的史学标准,直到18世纪都一直领先于世界。

汉代的治国思想。汉代在立国时用法家之法,文景时期,又用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儒家和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法律的重要性,又坚持约法省简,务在安民。汉朝为中国道教、佛教两大宗教的形成及传入期。

扩展资料:

绘画成就

两汉时期的绘画艺术得以快速发展。宫廷府寺的墙壁上,贵族、官僚、地主的宅第的墙壁、墓壁上,盛行以绘画装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汉景帝子鲁恭王在曲阜修建的灵光殿。据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记载,壁画先是太古裸体粗犷(guǎng广)奇怪的神话人物,其次是穿戴冠冕的黄帝、尧、舜,再次是夏、商、周三代兴亡。

凡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的事迹,国君的贤愚,政事的成败,莫不绘载。主题之外,饰以天文、万物、神怪、异事,是一组色彩鲜明、情态生动的巨幅图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汉文化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的时期。在政治大一统的新的历史环境下,齐鲁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认识这些发展及其特征对于我们进行齐鲁文化通史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秦汉时期,齐鲁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秦朝、汉初、西汉中后期和东汉四个阶段。这个时期齐鲁文化的发展有三条基本线索:一是齐鲁文化由地域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演变,二是齐鲁文化内部齐、鲁两个文化子系统的冲突和融合,三是齐鲁文化的对外扩张以及与其它地域文化间的交流。

首先,秦朝是齐鲁文化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尝试参与新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时代。这一尝试,被“焚书坑儒”事件所粉碎。

战国中后期,当时的文化中心在齐国的稷下。稷下学挟其学术优势,向周边地区施加影响,造成了齐鲁文化的扩散和传播。在齐稷下学中,占主流地位的学派为黄老学派,黄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至战国末年,黄老学传到秦国,其学术成果即《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1],显然在学术上是与稷下的黄老学一脉相承的。《吕氏春秋》为秦相吕不韦主编。元人陈皓《礼记集说》云:“吕不韦相秦十余年,此时已有必得天下之势,故大集群儒,损益先王之礼,而作此书,名曰《春秋》,将欲为一代兴王之典礼也。”可见《吕氏春秋》是为当时统治者准备的一部政治学术教科书,它的成书说明了齐鲁文化的扩张,已经进入了秦国的政治文化领域。但不久随着政治斗争中吕不韦的失势,《吕氏春秋》及其所代表的黄老学说遭到了秦统治者的摈弃。黄老学说的贬退不是偶然的。从其主要政治主张看,《吕氏春秋》讲“昔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2],主张君主无为,限制专制君权,认为“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3]。又主张重孝道,倡仁义,尊重社会的宗法背景。在文化政策上讲综合诸子,包容百家思想,其本身即是一部出入诸子融贯百家,“汇儒墨之旨,合名法之源”[4]的著作。这些主张与秦文化中强调君主专制,轻伦理,重功利,菲薄宗法观念,尚法而卑文的传统大相径庭。所以黄老学说的被排斥反映了异质文化间的斗争。从当时秦统治集团内部两派力量的对比消长的情况看,以秦始皇为首的军功集团势力根蒂深厚,长期的法家思想的灌输和军功爵制度的实施培植了一个势力强大的军功地主集团,他们构成了秦国的政治基础。而以吕不韦为首的客卿集团主要由关东地区投靠秦国的士人组成,他们的文化背景使他们更认同《吕氏春秋》的主张,而与秦的军功集团的好恶格格不入。两种文化背景不同的派别斗争是相当激烈的,这从吕不韦罢相的同年秦即下达了“逐客令”可以看的出来。吕不韦的罢相失势和“逐客令”的颁布,表明了军功集团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黄老学说在秦的贬逐成为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这也预示着齐鲁文化向秦政治学术领域第一次进军的失败。

秦统一后,借助于政治统一这一历史条件,齐鲁文化又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扩张,尤其是对居统治地位的秦朝官方意识形态的进军。先是通过博士制度的建立,以儒家为主的士人们进入中央政权,主要通过“备顾问”的议政宣扬儒家的传统思想和政治主张。同时秦始皇又信用了阴阳五行学说,“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5]此外,作为齐鲁文化组成部分的方仙道也为秦始皇所热衷,想以此求得长生不老的仙药。但终因来自东方的齐鲁文化与立足于西方的秦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6]而遭到排斥。这主要表现在“焚书坑儒”的事变中。与儒家在秦朝的遭遇不同,阴阳五行学说和方仙道几乎没有受到排斥和冲击。究其原因,盖因阴阳五行学说属齐文化系统,具有与时俱进以及较强的政治比附性的特征。阴阳五行学说,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体系,不如说是一种理论模式,其特色在于它独特的框架结构。其框架结架具有一种超常的涵容性和适用性,高度的抽象性质和阴阳、木火土金水等理论符号可以与许多理论互容和搭配,在秦朝它和法家思想,以及在汉朝与黄老学说和儒学思想互容互用便是例证。在秦始皇那里,水德的论证成为其推行“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的暴政的理论根据。方仙道也为秦始皇所信奉,对“三仙山”和不死之药的追慕几乎令秦始皇智昏,一代雄主被几位方士玩弄于股掌之上,显示出其幼稚可笑的一面。与秦始皇荒诞的动机背离,徐福的求仙却在无意间促成了一次探险远航,其结果是造成了齐鲁文化海外的传播与输出。综观秦朝的齐鲁文化,齐文化与鲁文化的融合还未最后完成,秦朝统治者对以儒家为代表的鲁文化采取了严厉的排斥态度,与之相反,对属于齐文化系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方仙道却表现出接纳的态度。从道德风俗文化的层面看,齐鲁文化中“孝”的观念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逐渐成为当时通行的社会规范,如齐人茅焦说秦王迎太后入咸阳,以及琅琊刻石中讲“匡饬异俗”、“六亲相保”就是显例。

其次,汉朝初年,是齐鲁文化走出地域性文化的畛域向全国发展,及其内部齐文化和鲁文化进一步碰撞融合的时期。黄老学说成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汉朝初年特殊的历史环境为齐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汉兴,经济凋敝,社会动乱,百废待兴。如何巩固统治,成为“布衣将相”为主体的统治集团思考的首要问题。齐鲁文化的代表人物不甘寂寞,积极参与了帝国建设的政治设计。先是陆贾倡言“诗书”,并著作《新语》一书主张儒道并用。继之以叔孙通倡作“朝仪”,使刘邦始知“皇帝之贵”,统治者对儒家思想刮目相看。之后曹参相齐,遍访社会贤达以觅治世良术,精通黄老学的盖公所谓“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成为治理齐国的政治要诀。曹参相齐九年,实行黄老学说“无为而治”的思想,约法省禁,与民休息,齐国大治。汉惠帝二年(前193),汉朝丞相萧何逝世,曹参继任汉朝丞相,将“无为政治”推向全国,黄老学说随之成为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史记·外戚世家》说:“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黄老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汉初年获得发展,首先应归功于历史的需要,“无为”思想是应对当时现实政治的良方,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奇效。其次应得力于黄老学说本身独具的特质。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指》这样评价黄老学说:“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黄老学说兼采众家的包容性以及“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应变性,是其获得发展的内在原因。

在这一时期,齐鲁文化的发展还表现为其内部齐文化和鲁文化间交流碰撞加快,促进了齐鲁文化内在的融合。鲁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积极地进行自我充实和改造,其表现之一是对黄老思想的吸收。如陆贾的《新语》其主旨为“行仁义,法先圣”,认为“仁者道之纪,义者圣之学”,[7]为汉初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但其中专设《无为》篇,认为“夫道莫大于无为”,主张“君子之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将儒家的仁义思想和黄老学派的“无为”思想结合起来。被称为汉初醇儒的贾谊,也信奉黄老的“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其政治学说主张“明主者南面正而清,虚而静”,“衡虚无私,平静而处”,[8]反映了黄老学说的特色。而《韩诗外传》中也显现出一些“无为而治”的思想倾向。与之相对应,《淮南子》则从黄老学的立场出发,对儒、墨思想进行了吸收。与齐鲁文化内部的齐文化与鲁文化的融合同步,这两种文化间的冲撞也时有发生,不过这种碰撞是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或者说是文化融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典型的例子是关于汤武革命性质的争论。据《史记·儒林列传》记载:“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而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以上两人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儒家与黄老学派政治观点上的冲突。黄生从黄老学“天道自然”的理论出发,通过“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的譬喻,论证了“上下之分”的合理性,自然得到了汉景帝的支持,这也说明了黄老学说政治上的务实和老练。从辕固生的言谈看,仍然拘守孟子反暴君思想的传统,表现出理想主义的色彩和政治上的稚嫩。时过境迁,儒家的思想也应与时俱进。但这一争论无疑促进了儒学自我改造的进程。至董仲舒之后,儒家理想主义的色彩日益消退,而“三纲”说的形成则把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通过阳尊阴卑的论证固定化,这一变化,不能不说是黄老学说给儒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齐鲁文化的发展,还表现在社会的移风易俗这一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在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倡导用儒家伦理为主干的风俗模式去矫正“秦俗”的影响。如贾谊说:“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其遗风余俗,犹尚未改。”并针对这种状况进而提出了“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的主张。贾谊特别引用了《管子》“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9]主张用“礼义廉耻”力矫风俗之败坏,反映了黄老学说的影响。

第三,西汉中后期,是齐鲁文化完成了自地域文化向主流文化过渡的时期,儒学获得独尊。在这一时期里,齐鲁文化对内基本完成了齐、鲁两个文化系统间的融合,对外加强了对其它地域文化的扩张与整合,成为当时新的大一统民族文化的主干。

汉武帝宣布“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之后,儒家学说取得了学术上的独尊地位。当时儒学的代表是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董仲舒学说体系的一个特点是其趋时性。在先秦,儒学因其“迂远而阔于事情”而不为统治者所重视。但儒学并未放弃努力以适应时代政治的需要。荀子始讲“礼法”、“王霸”的结合,尝试从齐、鲁文化融合的角度改造儒学。汉初,叔孙通、陆贾、贾谊也努力改造儒学以就时宜。至董仲舒始告功成。董仲舒讲“大一统”,讲“君权天授”,讲“三纲五常”,讲“九世复仇”,讲“更化”,以迎合统治者的政治心理需求,自然成为汉武帝实施其“文治武功”的思想利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趋时的理论变化是儒学取得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董仲舒学说的另一特点是其杂糅性。他以儒学的原始教义为基础,兼收其它理论学说之长,建立了一个新儒学体系。他借用阴阳五行学说“天人”之学的框架,构筑了一个空前规模的“天人感应”的宇宙论系统,将儒学阴阳五行化了。又以“阴阳”喻“刑德”,给刑法以一定地位;加之宣扬“强干弱枝”,“责名考质”,表现出“霸王道杂之”特征。在“君道”上又讲“为人君者,居无为之位,行不言之教,寂而无声,静而无形,执一无端”,[10]这一思想显然来自黄老学说。而其“天论”在理论形式上几乎是墨子“天志”思想的翻版。从董仲舒学说的内容构成看,反映了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全面融合。而“独尊儒术”作为一种标志,显示齐鲁文化最终完成了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的转变。

齐鲁文化获得统治地位后,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传播扩散,成为统治者文化整合的手段。与“儒术独尊”相对应,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学成为取士的主要标准,这种“劝以官禄”的配套制度从社会的上流层次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从此官员多经学之士。其时齐鲁人士由经学而仕宦者尤多。《汉书·地理志》说:“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既反映了齐鲁地区经学的优势,而且齐鲁人仕途的通达,也有力地推动了齐鲁文化的传播。统治者倡导的移风易俗则从社会民间的层次推动了齐鲁文化的扩散。汉初,统治者无暇顾及社会文化的改造。自汉武独尊儒学,社会文化建设受到重视,如董仲舒、王吉等人都曾大力呼吁以儒学的伦理道德矫正异俗陋习。这是一项相对持久,难度更大的工作,其实质是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下,利用先进社会文化的影响,整合进而最后同化相对落后的社会文化。这一进程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汉书·循吏传》说:“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第四,东汉时期,齐鲁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学术文化的层面上是齐鲁文化内部齐学与鲁学的相互斗争与渐次融合,最终完成了学术上的统一,其标志是今、古文经学的一统化。在民间宗教文化的层面上是道教的形成,民族宗教道教的产生是齐鲁文化在民间传播普及的重要成果。基于此,齐鲁文化的主导地位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

在东汉,学术文化领域贯穿始终的是经学内部今、古文经学之争。今、古文经学之争肇始于齐鲁文化内部齐学与鲁学的不同学风。齐学与鲁学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学术表现形态。一般说来,齐学趋时务实,量权变通,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驳杂性的特征;而鲁学则法古求真,恪守原则,表现出保守性、稳定性和理性的特征。两种不同的学术风格,遂形成了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不同的治经方法与经说。今文经学主张趋时应变,在治经的过程中重在挖掘其中的“微言大义”,以至于流于穿凿附会,最后走向“谶纬”之学。而古文经学主张“实事求是”,[11]在治经的过程中着重于文字史实的训诂考证,站在理性的立场上反对“谶纬”迷信。综观经今、古文学的发展变迁,渊源于齐学的今文经学以其“趋时”善变而捷足先登,赢得了统治者的青睐,受到政治上的尊崇实赖于他们的创新精神。今文经学在政治上的积极进取,对促成政治文化的统一和社会的革新改造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政治的附丽最终却导致了学术上的堕落和庸俗化。而以鲁学的传统精神为宗旨的古文经学以其稳定和持重保持了自己对政治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维护了学术的自尊。至东汉后期,以郑玄为代表的古文经学以其恢宏精深的气魄手段完成了今、古文经学在学术上的统一,至此,齐鲁文化内部齐学与鲁学在学术上的此疆彼界也趋于泯灭。儒学原来作为齐鲁文化在学术上的代表,后经政治上的独尊成为“经学”。“经学”一旦完成了“一统化”,主流化,其地域文化的性质消解,而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

如果说齐鲁学术思想文化主流化的标志是经学的一体化,那么齐鲁民间宗教文化主流化的标志即是道教的产生。在齐鲁学术文化领域中经学以鲁学为主并兼容齐学,而在齐鲁民间宗教文化领域道教则是以齐文化为主又吸收了鲁文化的伦理文化部分,秦汉时期的齐鲁文化就是建立在这种奇妙组合和对称搭配上的,构成了一种大体的均衡。道教起源于属齐文化系统的黄老道和方仙道。虽然黄老道和方仙道曾被秦汉时期的一些最高统治者所热衷,如秦始皇、汉武帝、汉桓帝都曾迷恋过它们,但这更多地反映了一些个人的嗜好,黄老道和方仙道却始终没有在当时统治者的观念形态中占得一席之地,主要在民间流传。原始道教大概形成于东汉中期,其教义经典《太平清领书》最早的记载在汉顺帝时。《太平清领书》有阴阳五行说,黄老的养性说,以及儒家、墨家的一些道德规范和说教,这些内容构成了原始道教的理论基础。道教形成的意义在于,它把齐鲁文化的价值观念用民间宗教文化的形式渗透灌输到民众的意识中,从而使齐鲁文化的精神深深植入社会生活的土壤,使这棵文化大树根深叶茂而更富生命力。



进入秦汉时期,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齐鲁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秦汉大一统的政治条件下,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走出原有的地域范围,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在先秦时期,齐鲁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尽管齐鲁文化以周文化的正统继承者自居,又以其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思想发达而著称,但受到了西周、春秋乃至战国时期政治上分裂割据状态的制约,其向外发展的势头受到了限制,虽有小规模的文化输出与交流,但仍然不能改变其地域文化的性质。这种状况随着秦汉统一王朝的出现而形成转机。秦汉王朝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为各地域文化走出地域限制,在相互的交流与竞争中融铸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条件。各地域文化在参与建设统一的新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在彼此的竞争融合中,必然以某种地域文化为主,通过吸收其它文化的合理因素,最后融合产生新的文化,那么这一为主的文化即为主流文化。从整个秦汉时期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齐鲁文化担当了这一角色,但它从地域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

秦朝,在高度专制的政治文化政策下,其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秦及三晋文化,这些文化在学术思想上的代表是法家思想。在当时的观念形态领域,是法家思想独尊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不是各地域文化自由竞争的结果,而是文化专制制度作用的产物。政治的干预树立并保证了法家思想的绝对权威。一般地讲,在各地域文化的竞争中,其本身的素质固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种素质只有在符合当时历史发展需要并得到统治者们认同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优势,并结出历史的果实,否则难以避免被历史抛弃的结局。就象古希腊、罗马的发达的文化,最终却被日耳曼的蛮族文化所征服取代,就是例证。但先进的文化毕竟是先进文化,最终它们又在文艺复兴的时代获得了新的生命。齐鲁文化的命运也与之有着惊人的相似。秦统治者对齐鲁文化的主要代表儒家思想和黄老思想进行了打压,其典型事件是“焚书坑儒”,齐鲁文化在竞争主流文化的进程中遭遇沉重打击而受阻,但先进的文化终究能显示出自己的优秀本色。

秦的文化专制政策连同其暴政被消灭,六国复国运动是对秦的政治文化专制政策的回应与报复。历史的发展要求给各地域文化一个相对自由的竞争氛围,所以在汉朝初年,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在当时对学术文化的禁忌几乎不复存在,文化领域是百家并存的格局。凭着其博大的内涵和鲜明的文化特色,黄老学说在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领域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讲求“无为”的黄老思想成为医治战争疮痍的良方。齐鲁文化凭借黄老学说在政治上的成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与此同时,借此机会,齐鲁文化的另一代表儒家思想也在进行自身的充实改造,以图问鼎统治者的思想殿堂。凭借博大精深的学术内涵,适应宗法社会的背景,积极吸收各地域文化之长,特别是兼容了黄老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墨家学说的一些学术思想,儒家思想最终使自己成为齐鲁文化当之无愧的学术思想代表。儒家学说的自我充实改造奠定了自身在当时学术文化领域无与伦比的优势。恰逢汉武帝时期统治者有一重大的政策调整,而此时的儒家思想与历史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政策需要一拍即合,遂获得政治上“独尊”的地位,齐鲁文化借此而上升为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从此之后,在长达二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里,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一直未有改变。这也表明,齐鲁文化由地域文化发展成为主流文化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

其次,齐鲁文化内在的学术综合和文化融合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学术文化体系和以道教为代表的民间宗教文化体系。

齐鲁文化以学术思想的发达而著称,儒家、兵家、墨家、黄老学派,以及阴阳五行家都是齐鲁学术文化的重要派别,名家和农家思想也与之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地域的关系和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齐鲁学术文化的综合统一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特别是进入秦汉时期以后,在强大的政治大一统体制的规范和推动之下,加快了齐鲁学术思想文化综合统一的步伐。早在秦统一前夕,黄老学的代表作《吕氏春秋》便以综合诸子,特别是吸收了儒、墨、阴阳五行家思想而被后人称之为“杂家”。其后《淮南子》又步其后尘,完成了黄老学说对齐鲁诸子思想的综合。在汉朝初年,儒家思想也开始了对齐鲁学术思想的综合统一,如陆贾《新语》对黄老学的吸收综合,贾谊《新书》和《韩诗外传》对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综合等。在这期间,用力最勤、贡献最大的是董仲舒。他立足儒家思想,借用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框架,构筑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天人之学”的体系,所以有人说董仲舒的学说是“阴阳五行化的儒学”。他采墨家的“天志”思想以塑造“天”的理论形象,又吸收了黄老学的“法治”和“君人南面之术”的思想来补充其政治学说部分,最终完成了儒家思想对齐鲁学术思想的综合统一。这种综合统一又通过儒术的独尊而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和维护,成为历代相承的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之所以能够获得统治者的尊崇,除了客观的历史原因而外,其主观的原因之一在于,他在综合统一了齐鲁学术思想文化之后,其学说体系表现出无可争辩的学术上的权威性与代表性。

道教的产生是秦汉时期齐鲁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融合的结果。齐鲁传统的民间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如黄老道、方仙道、八神将信仰,以及传统巫术等。其中的部分内容甚至反映在一些学术思想中,如墨家的“天志”、“明鬼”,阴阳五行家的“怪迂之变”部分以及黄老学的“养性”学说等。在经过了秦汉近三百年的融合演进,以黄老道的宗教神灵崇拜为主干,以阴阳五行学说中“调和阴阳”,“奉天地,顺五行”的思想为基本理论,采用了儒、墨两家的某些伦理观念作为其伦理思想的主体部分,又借用墨家的巫术仪式作为基本的斋醮科仪以神其教,[12]最终在东汉后期形成了道教。道教是齐鲁民间宗教文化的结晶。道教之所以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宗教,其根本原因是它深深植根于秦汉时期的主流文化亦即齐鲁文化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当齐鲁的精神文化逐渐成为我们民族的灵魂时,道教自然成为一种民族的宗教信仰。

再次,齐鲁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在秦汉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齐鲁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先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齐鲁文化的性质是一个地域文化。进入秦汉,齐鲁文化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后,齐鲁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也就相应地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学术思想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和作为民族宗教的道教融入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体系并成为其主体部分,它们逐渐失去了地域文化的特性。它们以后的存在发展不再受齐鲁地缘条件的直接影响而仅仅与齐鲁文化保持着一种历史的联系。但是,在齐鲁故地特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下仍然生存着一种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既是先前齐鲁文化的一种发展形态,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齐鲁文化,这种不同点主要是表现出更多的地域特征,这是一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地域文化。在宽泛的意义上虽然也可以将这种地域文化称之为“齐鲁文化”,但其概念与内涵已有了重要的改变。它的特色主要不再表现在体现价值观念的学术思想和宗教信仰上,而是更多的表现在风俗人情这个文化层面上,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施加着影响。即使这样也不能低估了文化传统的历史传承性和超越性,齐鲁故地的文化特色将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保持,这种文化现象是很值得加以考察研究的。
  秦汉文化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货币、度量衡、车轨等统一促进共同的经济生活和文化发展。语言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文化统一持续发展。儒学独尊加强了秦汉文化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一发达的农业文明,统一成熟的伦理制度、价值观念,民族凝聚力加强,促进了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格局形成。这一成就是秦汉时期完成的。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差异客观存在,因此在统一的前提下秦汉文化呈现多样性。秦汉文化这一特点也成为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说明秦汉文化已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丝绸之路的开通标志中外交流取得重大突破,是秦汉时期的一大贡献,秦汉时期成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频繁的第一阶段。中外交流促进秦汉文化的传播发展。丝绸、冶铸技术等的输出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及其他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成就都充分说明秦汉文化水平居于世界前列。祖先的成就告诉我们:中国人不缺乏探求科学的大脑和科学的精神,今天的青年应当在科技创新上有所作为,为当代中国的科技领先发挥聪明才智。
  4.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文化领域之间相互影响。秦汉的文化成就少有玄虚空谈,都与现实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科技成就是这样,哲学、宗教也如此。无论是董仲舒还是王充,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他们的思想观点都与当时的政治、社会密切相关。汉赋有较强的现实感,乐府诗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丰富现实生活更是在雕塑绘画上有全面反映。各文化领域之间相互影响,比如“天人感应”说使天象与王朝政治有了系统的关联,因此天文学研究受到政府重视,从而促进天文仪器的更新,促进天文学研究发展。
  5.气势恢弘,奋发向上。
  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宏大的规模、惊人的气魄已经成为秦汉文化的标志。司马迁的《史记》体现了一个学者博大的胸怀抱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连汉赋也展示了文字的气势,说唱俑是秦汉人活泼、进取的缩影。从有形的实物遗存到无形的思想都反映出秦汉文化气势恢弘、奋发向上的特点。甚至可以说秦汉文化精神已经铸就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魂魄.
这是个高中历史题吧?
老教材是这样写的: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4.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文化领域之间相互影响。
5.气势恢弘,奋发向上。  

简述秦汉文化繁盛的原因和表现.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这一发展是对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又为此后二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决定这一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发展,二是封建国家长期统一和社会比较稳定.
  其表现: 一、经学 哲学 宗教
  1. 经 学
  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
  今文经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很不重视儒学。至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儒家思想言论这个禁区开始松动。从这时起,到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弟子们因找不到书籍,就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本文和解释记录下来,这样的经典就是所谓的“今文经”,释文谓之传。文帝时,开始设置经学博上,由今文经学家充任,以备顾问。武帝时,置五经博士,亦由今文经学家充任,在太学教授弟子。从此,今文经学得到广泛的传播。
  今文经来自老儒的记忆,因每个老儒的记忆有出入,解说有差异,于是出现了一经有几家说法的情况。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些学术流派。宜帝时,在太学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二家,共十二博士。东汉初年,增为十四博士。
  古文经
  古文经是用秦统一以前的篆书抄写的经典。秦在焚书时,人们将这样的经典和其它一些古书埋藏起来。西汉前期,由于拆除老房,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书。武帝时,下今献书。成帝时,设官负责收集古书,并着手进行整理。西汉末年,刘歆在整理古书时,发现古文经典不仅经文与令文经互异,而且篇章也多出不少。如《礼》多三十九篇,《书》多十六篇。《毛诗》和《左氏春秋》等则为今文经所不载。这些新发现的经典就叫做“古文经”。
  刘歆对于古文经很赞赏,建议在太学立学宫,但却遭到今文经学博士们的激烈反对。刘歆批评这些博士“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可是由于执政大臣也反对,刘散的建议未被采纳。平帝时,王莽专权,为了利用古文经进行“改制”,就立《古文尚书》、《毛诗》、《逸礼》、《左氏春秋》四个博士。东汉初,又被取消。
  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古文经中固然有些内容是经过两汉学者窜改或增加者;但总的说来,古文经学家是按字的形、音、义解经,极力恢复经的本义,不作任意发挥。于是形成了系统的训话方法。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兼通令文经。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得到经今、古文两派的赞许,号称“郑学”。至此,基本上结束了经今、古文斗争。贾逵的学生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学派根据隶书经典,穿凿附会,曲解经文,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收古文(战国文字)、籀(zh騯宙,西周、春秋文字)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全书分为五百四十部,全部解说不过十三万三千多字,简明扼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
  2.哲 学
  两汉时期,哲学的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西汉中期的董仲舒,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东汉前期的王充。
  唯心主义
  董仲舒是今文经学派的《公羊》学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一书中。他反对天道自然观,进一步发展了先秦的“天人同一”思想,这个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说。他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又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是法则、规律,这里借为封建制度。由此看来,董仲舒的宇宙观是唯心主义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
  唯物主义
  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曾做过州郡小吏,大部分时间以教学为生。他著《论衡》一书,计八十五篇(今存八十四篇),二十余万言。
  他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及其分离,轻者为天,浊者为地。”人和禽兽也是由元气演化而来。他认为元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神论,发展了古代的天道自然观。他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又说:“人之死,犹火之灭也。”他认为鬼只是人们的一种幻觉。
  王充的论证方法是“引物事以验其言行”,是比较科学的。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不甚发展,引作论据的事物有些不真实,因之做出的结论也难免有错误。他在对社会问题或历史人物评述时,往往归之于命,这是唯心主义。
  3.宗 教
  两汉时期的主要宗教有道教和佛教,都是在东汉时期开始流传的。
  道教
  道教是由黄老学说与巫术结合而形成的。东汉顺帝时,琅邪人宫崇向朝廷献其师干吉所得《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这是我国最早的道教经典。今存的《太平经》残本基本上保存了这部经典的面貌。
  东汉末年,道教分为三大支派,一支为太平道,以张角为教主,在黄河南北传教,另一支为天师道,亦称为五斗米道,以张修和张鲁为教主,在仅中、巴蜀一带传教;第三支以于吉(与上同名)为教主,在长江下游传教。三派的信徒多为贫苦农民,这些信徒的多数成为农民大起义的主力。
  佛教
  佛教是迦毘至印度研究佛学归来,在雒阳建寺译经,中国开始有汉译本佛经。东汉末年,安息(今伊朗)僧人安世高、月氏僧人支谶(ch镴衬)等相继来到雒阳,翻译佛经。汉人严浮调从安世高学经,并参与翻译。从此,佛教教义也在中国流传。
  二、文学艺术
  1.文 学
  秦汉时期的文学,以散文、赋和诗歌为主。
  散文
  散文可以《史记》为代表,这是一部很好的散文集,许多篇传记具体生动地记述或刻画了社会各个方面的事件或人物,形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和憎。
  两汉时期有很多文字生动、说理深刻的政论文章,其中以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徙民实边策》最有代表性。桓宽撰的《盐铁论》是一部以讨论西汉王朝的盐铁政策为中心内容的著作,文字生动,语言流畅,是一部优秀的对话体文学作品。
  赋
  赋是两汉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材,一般文人都喜作赋。西汉的赋起初尚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西汉中期以后,成为最高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工具。这样的赋篇幅很长,叫做大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是这样一些典型。虽有一点讽刺统治者的味道,但不起什么作用。
  东汉时期的赋篇幅短小,向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叫做小赋。张衡的《思玄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都表达了作者讶当时社会的不满,揭露了宫场的黑暗腐朽,对于人民的贫困生活也有一定的同情。
  诗歌
  两汉的诗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乐府》也叫做《乐府诗》,是汉武帝时期由乐府采集民间诗歌选编配乐而成的诗集,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平陵东》、《思悲翁》、《东门行》、《有所思》、《陌上桑》等,分别反映了人民的悲惨遭遇,对繁重徭役、横征暴敛的不满,反映了妇女不幸的命运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中后期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这些知识分子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为求功名利禄,背井离乡,四处奔走。他们把对社会的感触,倾注到作品之中。如《冉冉孤生竹》、《孟冬寒气至》、《明月何皎皎》、《迢迢牵牛星》等,就是倾述生离死别、情感追求、仕途坎坷的诗篇。《生年不满百》、《青青河畔草》等,则充满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反映了作者走投无路,内心苦闷的境况。
  两汉的诗歌形式自然朴素,用语通俗深刻,与赋体大不相同。它发展了《诗经》中的《国风》的现实主义精神,对于后代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艺 术
  绘画
  两汉时期的绘画艺术很发展。宫廷府寺的墙壁上,贵族、官僚、地主的宅第的墙壁、墓壁上,盛行以绘画装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汉景帝子鲁恭王在曲阜修建的灵光殿。据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记载,壁画先是太古裸体粗犷(guǎng广)奇怪的神话人物,其次是穿戴冠冕的黄帝、尧、舜,再次是夏、商、周三代兴亡。凡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的事迹,国君的贤愚,政事的成败,莫不绘载。主题之外,饰以天文、万物、神怪、异事,是一组色彩鲜明、情态生动的巨幅图画。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幅彩绘帛画,全长二○五厘米,上部宽九二厘米,下部宽四七·七厘米。帛画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上部左右分别绘扶桑九日和嫦娥奔月两个神话故事,中部绘贵妇出行图,下部绘宴饮图。主题之外,饰以飞龙、异兽、特钟、巨磬等等,以朱砂、石青、石绿绘制,线条流畅,着色鲜艳精细,人物情态自若,鸟兽栩栩(xǚ许)如生。
  雕塑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很发展。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是一座雕塑艺术的宝库。这个俑坑是1974年发现的,陈列着武士俑六千余个,每个武士身高1.8�1.86米,有的身着短褐,有的外披铠甲,有的持弓,有的执剑,都生气勃勃。出土陶马,高1.7米,长两米多,都翘首仰颈,双目前视,四腿挺立,气宇轩昂。这实在是一个强大的军阵,似在待命出征。
  西汉的石刻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群。其中的“马踏匈奴”刻石是为纪念霍去病的战功而刻的,形象生动逼真,最为著名。其他石刻都是用巨大完整的天然石料顺势加工而成的。有伏虎、卧马、牯(gǔ古)牛、跃马、卧象、人熊相搏,猛兽食羊等。
  东汉时期的雕塑,以1969年在甘肃武成雷台的一座墓葬中发现的铜马、铜俑最有代表性。有铜马四十匹,铜奴婢二十八件。有一匹天马,凌空飞驰,形姿矫健,头微左扬,三足高举,一足踏一飞燕,燕展翅疾飞,作惊悸回首状。这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一件极为优秀的代表作。
  东汉时期主要用于垒砌墓葬的画像石(砖),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雕刻艺术。画像多用单线阴刻或阳刻技法,内容有官吏出行图、狩猎图、战争图,还有农业生产、煮盐、锻铁、木工、纺织、宴饮、百戏、烹调等场面,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浮雕艺术。
  三、史 学
  两汉时期,封建统治者继承了前代由国家修史的传统,在中央设史官,编修历史。其中最有名的史书是《史记》和《汉书》。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公元前135枣前93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武帝时,为太史今,学识渊博。原拟撰写一部史书,未及撰述,就因病去世。司马迁幼时聪慧,十岁开始诵习古文。二十岁时,周游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山东、河南的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了解了各地的一些风尚习俗和民间传说,接触过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物。后为郎中,奉使到今四川、云南等地,对当地少数民族等有所了解。继父任太史今后,又得博览史官所藏图书。他的学术根基深厚,经历丰富,这是后来他撰写《史记》的极有利的条件。
  《史记》的撰述,开始于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约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撰成。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武帝时),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此后二千年间的正史编纂创立规范。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官,原来写作目的是为了宣扬“明圣盛德”,“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先人所言。”以为西汉王朝的统治服务。可是天汉二年(前99年),他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腐刑(宫刑),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思想上起了某些变化。他说:“诟莫大于宫刑”。他当时极度悲愤,曾想到死;可是为了完成《史记》一书的写作,还是需要活下来。他孙子膑脚、屈原放逐等古人古事来自勉,借撰述以抒发郁结,申述己志。他对西汉统治者极不满,对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在政治方面的残暴行为,生活方面的奢侈腐朽,有所揭露。他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则给予同情。他说:“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因而为陈胜、吴广作“世家”,同五霸、七雄等诸侯并列,评价很高。除此以外,还为古代、当代的著名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以专章论述,比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
  班固与《汉书》
  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的父亲班彪,是著名的史学家。因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乃收集史料,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以补足《史记》的西汉部分。书未成,彪死,其子固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他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修成《汉书》一百卷(后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始于刘邦起兵,终于王莽覆灭,记述了二百三十余年间的史事人物。属于西汉前期的内容,多采自《史记》。全书体例也仿照《史记》,惟改“书”为“志”,废“世家”人“列传”。《汉书》十志比《史记》八书的内容详备。《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和《百官公卿表》等是班固的新创。《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断代史。各传、志多载录有关学术、政论文章,因之又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班固死时,“八表”和《天文志》还没有写好,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和史学家马续完成。
  《汉书》的主要缺点是封建正统思想严重。晋人傅玄在评论《汉书》时说:“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书。”《汉书》的思想性远不如《史记》。
  四、科学校术
  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
  算学
  稍晚于《周髀算经》的算学著作是《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前期。全书分为九章:(1)方田(分数四则算法和平面形求面积法),(2)粟米(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8)衰(cuī催)分(分配比例的算法),(4)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法),(5)商功(立体形求体积法),(6)均输(管理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法),(7)盈不足(盈亏类问题解法),(8)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术),(9)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和简单的测量问题的解法)。其中负数、分数计算,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等,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全书由二百四十六个算术命题和解法汇编而成,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的完整体系的形成。
  天文学
  两汉时期,关于天体结构,有三种说法,一是宣夜说,已失传;二是盖天说,《周髀算经》即持此说,认为“天象盖笠,地法覆盘。”这种说法违失太多,史官多不采用。三是浑天说,认为天地之象如卵之裹黄,“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这种说法对于天体结构的设想比较近于实际,多为史官采用。
  东汉安帝时,太史令张衡掌天文,撰《灵宪》一书,比较正确地阐述了许多天文现象。如说:“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他在西汉的浑天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浑天仪,以漏水转动,星宿出没,与灵台观象所见的情况相符合。
  张衡还作候风仪和地动仪。候风仪制法失传。地动仪是用精铜制造的,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内置机关,在八个方向各安一个龙头,口衔铜丸一枚。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同方向的龙头就口吐铜丸,发出警报。
  张衡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制造,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一大成就,还促进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对东汉喧嚣一时的谶纬迷信思想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崔瑗在张衡的碑文中称赞他“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
  历法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颁行《颛顼历》。《颛顼历》是一种四分历。一回归年为365日,一朔望月为29日,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为后九月。武帝时,《颛顼历》已行用百余年,出现了“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情况。武帝以司马迁、星官射姓、历官邓平和民间历算家唐都、落下闳等二十余人修改历法,于太初元年(前104年)编成新历,这就是有名的《太初历》。《太初历》比四分历科学,行用一百八十九年才出现重大差误。《太初历》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少年来史官的记录,制定了一百三十五个月的日食周期(称为“朔望之会”,约在十一年中有二十二次日食)。自有了这个周期,历家可以校正朔望,预知日食。太初历还把二十四节气第一次收入历法,这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太初历》的编制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
  医学
  两汉时期,医学很发展,宫府设有医官,民间医师也很多,多数方士兼通医道。
  西汉初年,著名的医学家有淳于意,因曾任齐的太仓长,号仓公。他年少时,从同郡人阳庆学“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西汉后期的楼护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医学家,他读过医经、本草、方术书计有数十方言,在长安一带行医很有名。
  东汉时期的医学更加发展。最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名机,南阳人。东汉末年,南阳一带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为了给人治病,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一书。至北宋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前者论述当时属于“伤寒”的若干病症,后者论述妇科、内科等多种常见病。
  69 张仲景像(蒋兆和作)
  张仲景还从临床实际出发,吸取当时医学上的新成就,把《内经》以来的病因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同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辩证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总结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法则,还论述了一些处方用药的加减变化规律。这些都是对祖国医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张仲景为后世医家尊为医圣。
  华佗字元化,沛国樵(今安徽亳州)人,约于张仲景同时。他是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亦精干针灸技术。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我国的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学。他施行手术时,先使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然后破开腹或背,剜去瘀积,或清洗内脏,然后缝合,敷上药膏,四、五天伤口便愈合,一个月后,就能痊愈。华佗的麻醉学和腹腔手术,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70 华佗像
  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编成“五禽之戏”,传授给人们,以锻炼身体。五禽戏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与气功结合的健身运动。
  《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共著录药物三百六十五种,计有植物药二百五十二种,动物药六十七种,矿物药四十六种。如桂枝、麻黄、杏仁、石膏、附子、黄芩、黄连、知母、柴胡、地黄、当归、芍药等,在临床上有卓越的疗效。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纸
  周秦时期,以竹木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绘画材料。简重帛贵,不便使用。西汉中后期,宫廷中已使用一种丝质纸,薄而小,叫做赫蹏(x� t硐诽悖�I缁嵘弦延杏弥参锵宋�圃斓闹秸拧£
  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将树皮、麻头、敝布、渔网等植物纤维捣成浆液,制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张,于元兴元年(105年)献给和帝。从此,这样的造纸方法得到推广,造出的纸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又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到了晋朝,有很大进步,纸张成本低廉,平滑合用,完全代替了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我国的造纸术约在公元三、四世纪传入朝鲜半岛,后又传到日本。唐中期,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非和欧洲。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问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急、、、

1、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 

2、两汉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非常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汉朝学术自由,成就博深,春秋战国诸子之学,亦能彰明综括,非有人所称独尊儒术。

3、中华文明始祖在三皇五帝,先秦时代就非常重视文教,既敬畏神明,同时更重视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归纳,并与传播,至五帝时期已兴设“成均馆”,至夏成校。

扩展资料:

秦汉时期文化的成就:

1、《九章算术》

春秋时期,己发明九九乘法表。公元前一世纪以前的《周髀算经》,记录了勾股定律的运用。西汉的《九章算术》,涉及到算术、代数和几何等问题,其中关于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和十进小数概念等,是当时世界上都是先进的。

2、《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汉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君子文化与党文化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较稳定,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中外交往频繁,在此基础上,秦汉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文化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①通车性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②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④气势恢弘。
  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秦汉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秦汉文化发展的表现,又是秦汉经济发展的动力。
  秦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促进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强有力的政府也促进秦汉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文字,西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当然,封建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会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利作用,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但总体看来,秦汉统一帝国政府的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
  当然文化不仅与一定时代政治、经济互相作用,文化的特点还在于它能发挥超越时空的影响。秦汉文化的某些成就超越时空,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数学、中医、造纸等成就一脉相传,不断地被发展,许多今天仍在使用。我们现在依然为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的气势而惊叹,这些已不仅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宝贵遗产。儒家思想在诸子思想中取得独尊地位,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以后近2000年的封建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史记》及许多秦汉文艺作品,历代都有读者喜爱和研究。今天宗教依然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冲突仍在继续,许多观点对现在仍有启迪。秦汉文化的许多成就开始外传,促进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秦汉文化是秦汉时代留给后人的遗产。秦汉时代是中国人值得自豪的时代!
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4.奋发向上,气势恢弘 。让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秦汉文化的四大特点。
一是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汉朝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稳定的大一统的国家,稳定的大一统的秩序,形成文化的趋同与统一,同时,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又使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统一,使中华文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统一前提下的多样,又使中华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并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外交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表现在哪里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两汉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通畅,极大地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使中国能够大规模地吸取外来文化,同时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
第三,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数学方面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中医、中药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医药学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秦汉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很高,也很全面。这就使秦汉文化不仅在当时誉满宇内,而且泽被后代。
第四个特点是秦汉文化气度不凡,气势恢弘,而且充满自信,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秦汉时期的文化之所以具有这一特色,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给它提供了大制作、大手笔的可能性,同时这也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有关。至今,人们站在长城、站在秦陵兵马俑阵前,阅读《史记》、吟诵“大风歌”,无不为之折服,而由衷地叹其伟大、宏大与博大。
秦汉时期的文化

秦汉文化发展的原因:1秦汉封建大一统的局面和经济的发展,为秦汉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秦汉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交流和对外的频繁交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继承并发展了先秦的优秀文化. 特点: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2中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气势恢弘 影响:1秦汉文化是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秦汉文化的外传,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内容: 科学技术先进:(1)天文历法1西汉: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公认为世界最早. 东汉: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七百多年. (2)数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医学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文献,它奠定了我国医学理论的基础. 2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3东汉"神医"华佗 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4)造纸术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已经有了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2.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传播:朝鲜--越南--日本--印度--阿拉伯国家--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 哲学和宗教:(1)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斗争 1.董仲舒的"新儒学"(内容K3上P43)核心:"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 .2.王充<<论衡>>反对天人感应和有神论,从无神论出发,反对厚葬,提倡节俭.(2)宗教形成新格局1.外部宗教传入;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并请来两位高僧,为他们在洛阳建造白马寺. 2.本土宗教:神仙方术与道教学说相结合,形成道教,<<太平经>>. 史学成就巨大:(1)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黄帝--汉武帝) (2)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叙述西汉一朝). 文学取得新成果:赋.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班固的<<两都赋>>. 艺术成就辉煌(1)雕术:秦兵马俑,东汉成都的说唱俑,洛阳的杂技俑,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 (2)绘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彩绘帛画是汉代珍品;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性强.
  先秦时期社会的文化
先秦政教文化、先秦朝聘文化、先秦生活文化、先秦感觉文化、先秦和谐文化等内容.
先秦时期社会的哲学
奴隶社会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哲学.始自商周时期,至秦统一中国之前.
历史背景 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殷商和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中国奴隶社会保留了公社共同体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土地属奴隶主国家所有,强迫奴隶集体耕作,春秋至战国初,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产生了用个体生产代替集体耕作、用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公有制的经济条件,宗族奴隶制在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中逐渐瓦解.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了反复的斗争和较量,封建制终于战胜了奴隶制,先后建立了魏、赵、韩、齐、楚、燕、秦7个封建国家.秦国实行封建化改革最晚,也最为彻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一跃而为战国后期的强国,奠定了后来统一中国的基础.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先秦哲学随之产生和发展.
发展过程 先秦哲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中国哲学的萌芽、诸子前哲学和诸子哲学3个阶段:①萌芽时期.哲学的萌芽是同原始宗教相联系的,主要表现为相信灵魂不死和崇拜自然物的自发观念.在殷商奴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上帝神权观念,周灭殷后发展为天命主宰一切的观念,周公提出“敬德保民” 、“以德配天”的思想 .以《易经》和《洪范》为代表的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尚未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表现了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幻想的一种联系.②诸子前哲学.西周末至春秋时期,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天命神权也发生了动摇.在《诗经》中出现了疑天、责天的思想.出现了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对自然界的变化作了某些唯物主义的解释,表现出无神论的倾向,同时发展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伯阳父、史伯、管仲、医和、子产、晏婴、史墨等人,可以称为先秦诸子前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③诸子哲学.春秋末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是中国哲学进入诸子百家之学的开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中,先后出现儒、墨、道、法、名、阴阳等重要学派,围绕着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以及名实、礼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哲学论辩,学派之间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吸取,每个学派内部也不断分化和发展,使这个时期的思想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哲学的繁荣.
主要派别 先秦诸子哲学的主要派别有①儒家.这是创立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②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年的墨子,他的哲学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后,“墨离为三”.战国后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迷信成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③道家.传统认为老子是其创始人.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通过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稷下道家则提出“精气”说,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战国时期道家的一派还和名家、法家相结合,发展成为黄老之学,为后来的汉初统治者所推崇.④法家.其先驱为管仲、子产,真正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论,他继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⑤名家.是战国时期专门讨论名实关系和概念同异、离合问题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他们对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问题作了探讨,对古代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⑥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他把阴阳五行说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克的顺序来说明王朝的更替,提出“五德终始”说,为新兴封建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除上述派别外,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还有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学派.
历史地位 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它广泛地探讨了宇宙本原和自然规律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人性善恶问题、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等,把哲学研究伸展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已包含着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二世而亡。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秦汉宏阔的文化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大神们帮帮忙

原因:一.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确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二.封建国家长期统一和社会比较稳定,结束多年战乱。 表现:1.经学哲学宗教的兴盛和发展。2.文学上词赋等多元化,后代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3. 史学医学等,取得了较高成就,如《史记》《汉书》等。4.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 补充: 这个答案应该准确点,希望对楼主有用 突出的特点表现为:一、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秦朝 建立了“车同轨, 书同文 ,行同伦”的统一国家;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但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二、 中外文化交流 空前繁荣。秦汉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展,中国大规模地吸取了外来文化,特别是 张骞出使西域 以后,中亚、 印度文化 沿着 丝绸之路 流入中华。同时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三、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秦汉时期, 造纸术 的、 《九章算术》 的问世、 天文 和医学的成就等,表明那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四、气势恢弘。秦汉大一统的帝国,涌现出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果,巨龙般的万里长城,再现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 秦陵兵马俑 ,史学辉煌巨著 《史记》 ,等等。所有这些,都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 精神面貌 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
文章标题: 秦汉文化的宏阔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1595.html

[秦汉文化的宏阔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