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1-04 18:00:5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西汉时期要是没有这甥舅俩,汉武帝的统治时间估计会缩短很多,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人在战场上奋力拼搏,为西汉抵制匈奴侵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就是卫青和霍去病。
可是大家知道他们两个人还有什么相似之处吗?为什么卫青去世后,卫家会被卷入政治风云,惨遭灭门,而霍家却能平平淡淡继续延续下去呢?
图片:霍去病领兵抵制匈奴剧照
大家都知道卫青是卫子夫,也就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的弟弟,羡慕他的幸运,却不知道卫青的身世非常凄苦。卫青的身世并不光彩,他是一个真正的私生子。
作为一个奴婢,为了让自己的主人少交些税,这个女子就草草嫁给了同样在府上的一名男仆,这个男人据说是姓卫。由于当时西汉对于奴仆的管理制度非常私有化,奴婢超过年龄还没婚配的主人要交税,因此,很多大户人家为了减少这笔费用,在奴婢16岁左右,就给她们在自己的男仆中找个人随便婚配了。
婚后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之后卫青的母亲居然和别人通奸了,也有一种说法是在她老公去世之后,卫青的母亲被来府上做客的一名小县吏勾搭上了,最后还怀了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卫青。
可是卫青并没有跟随亲生父亲的姓氏,因为这个小县吏根本看不上奴婢生的孩子,即便后来无奈带回了家,却任由卫青自由生长,最后卫青一怒之下,跑回平阳侯府做了一名骑奴。
图片:与人通奸剧照
霍去病的身世和卫青很相似,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的母亲也犯了自己母亲曾经犯的错,可能因为缺少父爱,又因为母亲的示范作用,卫青的姐姐不幸也选择了一个有妇之夫错爱一生。
这位卫家大姐对霍仲孺是情根深种,但是霍仲孺却从来不愿意承认她的身份,所以两个人一直是暗中往来,而霍仲孺为了避免麻烦,哄骗威胁卫家姐姐不能怀孕。
单纯的女人怀孕之后不敢告诉霍仲孺,隐瞒了下来直到霍去病出生,这样就给了霍仲孺推脱的借口,污蔑这是卫家姐姐是和别人生的孩子,所以历史上对于霍去病的亲生父亲是谁存在许多争议。
图片:霍去病人物资料截图
相似的身世让卫青和霍去病惺惺相惜,两人在战场的配合让他们力挫匈奴,一起获得了汉武帝的赞赏。后人因为各种原因都夸奖霍去病,而对卫青的褒奖就少很多,这其实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因为很多人认为,卫青就是靠着姐姐和老婆得到地位的,其实不然。
卫青后来娶了平阳公主,历史上关于两人的年龄差距有很多说法,比较多的是平阳公主至少大卫青6-15岁,古时候的封建思想浓厚,男子地位高,即便女方贵为公主,一些出身较好的男子也会觉得,这个大龄再婚对象并不合适,而卫青居然选择迎娶,可见就是为了获得平阳公主的支持。
其实当时卫青和平阳公主的结合,还是汉武帝一道圣旨决定的,关于这段婚姻,刚开始平阳公主是拒绝的,高高在上的她看不上曾经的奴仆,而卫青则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倒是汉武帝听说了之后很兴奋,觉得自己娶了卫青的姐姐,现在卫青来娶自己的姐姐,实在是缘分啊,于是一道圣旨促成了这段姻缘。
但是即便娶了公主,卫青还是依然征战在外,依靠自己的实力获得大将军的称号。
图片:卫青与姐姐初见平阳公主剧照
很多人认为霍去病去世的时候才24岁,他的能力肯定比卫青强,其实细数下来,霍去病的许多本领还是延续了卫青的真传。卫青在作战的时候注重谋略,直击对方要害,他不在乎自己兵力多少,而是想着要将对方的后勤先剿灭了。
当时和匈奴作战初期一直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匈奴擅于马战,塞北风光秀丽,水草充足,匈奴的战马吃饱了就在草原上撒开腿欢跑,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匈奴的战马都长得个头大,奔跑速度快,对于汉军的步兵而言就是致命的武器,而西汉时期购买一匹战马的费用,就相当于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了。
卫青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在每次作战的时候,都是采用迂回包围、远程袭击等方式,见好就收,将对方的战马、黄金珠宝、粮食谷物全部搬了回来,掏空了一只又一只匈奴人的钱袋子,导致匈奴不得不休战重新储备物资。
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两个最重要的将领,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而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两人有诸多相似点,比如都是私生子,军事才能都十分出众,都是汉朝攻打匈奴的得力干将。虽说两人有非常多的相似点,但是不同点也非常的多,比如从性格上、从作战策略上,从待遇上等等。今天我们就从多个方面来比较一下,看看这两位天才将领是如何上演一出《冰与火之歌》。
一、卫青和霍去病从小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
从出身来看,卫青和霍去病都是私生子。不过私生子和私生子也是存在巨大的不同。卫青本来是平阳人,他的父亲郑季是当地的一个县吏,因为在平阳公主做事,和卫青的母亲卫媪私通,生下了卫青。而卫青的母亲卫媪不过是平阳公主家的一个奴婢而已,况且生了六个孩子,根本抚养不了,所以就将卫青送回给了他的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
可郑季是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卫青作为私生子,自然是不受待见,郑季为了保护卫青不受嫡母的迫害,就让他去放羊。可以说,卫青从小生活的环境十分艰苦,活脱脱一个放羊娃,整天担惊受怕,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用可怜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而霍去病呢?他也是一个私生子,可是他的成长环境不知道比卫青好了多少倍。卫青的二姐是卫少儿,卫少儿嫁给的是陈平的曾孙陈掌,这个卫少儿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和平阳县的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
虽然霍去病是私生子的身份,可是这个时候,卫子夫已经深受汉武帝的宠爱,卫家是当时的当红炸子鸡,而且从卫少儿的婚姻情况来看,霍去病的成长环境也是卫青比不了的。因此霍去病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对比卫青,霍去病完全就是在蜜罐儿中长大的。
二、卫青和霍去病的性格大相径庭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和成长环境有最直接的关系。卫青从小生活在被欺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环境中,这段成长经历也形成了卫青自卑、坚强、谦卑和知足的性格。
相反霍去病,从小锦衣玉食,过着贵胄般的生活,也让霍去病形成了比较刚烈的性格,性格十分的张扬。
有几件事可以说明卫青的性格。第一件事,卫子夫受宠以后,陈阿娇就被废了,这引起了馆陶公主的不满,伺机准备暗杀卫青,卫青大难不死,逃过一劫,尤其是没向汉武帝告状,终其一生都没有提及此事,这是因为卫青内心深处自卑的性格,自己只是个贱奴,馆陶公主可是皇亲国戚,惹不起。
还有一件事说明卫青的自卑,有人给卫青相面,说卫青将来大富大贵,而卫青却说自己的人奴之子。
卫青在打了胜仗以后,经常将功劳分别其他人,做事从来不张扬,不得罪别人,在落寞的时候也不主动为自己争取。汉武帝封卫青为长平侯的时候,卫青也表现得十分知足,以至于后来霍去病的风头盖过了卫青的时候,卫青也没有任何抱怨,这些都是卫青知足的一面。
相反霍去病,性格就十分的张扬。汉武帝曾经想亲自辅导霍去病学习《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却被霍去病直接给怼了回去:打仗看自己的作战方略就行了,不用学习古代兵法。
汉武帝是什么性格,从来都只有自己怼别人,现在一个毛头小子的霍去病当面拒绝汉武帝,可是汉武帝不生气,相反更加喜欢这个年轻人。
还有一次,汉武帝要为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又直接拒绝了,并且说出了那句千古佳话: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从这两件事就能看出霍去病的性格,非常的刚烈和张扬,有时候居然不把汉武帝放在眼里。说的不好听一点,就算是霍去病的才能十分出众,但是天天怼领导,时间长了,汉武帝肯定也受不了。可惜啊,霍去病犹如一颗流星,虽然璀璨夺目,可是很快就陨落了。
三、卫青和霍去病的打仗风格也是千差万别
卫青大多时候都在稳扎稳打,不过也有出其不意的时候,基本上还都是循规蹈矩的作战策略。而霍去病呢?路子就非常野了,作战策略大多都是长途奔袭,深入几千里的敌后。这种作战方略有利有弊,有利的是,霍去病的队伍经常出现在匈奴人想不到的地方,经常打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不利的就是,这件事情看运气,运气好了,碰上一小股力量,能够大胜,可是万一碰到匈奴人的主力,那就很有可能因为孤立无援而导致全军覆没。好在霍去病有主角光环,运气出奇的好,从来没有硬扛过匈奴的主力部队。
还有一个点是两人非常不同的地方,卫青打匈奴人通常是几路人马协同作战,而霍去病的部队通常不是这样,其中最惨的就应该是公孙敖了。
有一次霍去病和公孙敖共同出击,相约好会和的时间,可是霍去病的军队都是轻装简行,速度极快,这就导致了霍去病按照约定的日子到达了会和地点,公孙敖还有赶到,在古代,打仗误期那可是死罪,好在公孙敖破财消灾,交了罚金,逃过一死。
而卫青通常是和部队的将领士兵打成一片,有功劳大家一起分,霍去病总是比别人快一步,别人根本没有追上的机会,像公孙敖这样的倒霉蛋,别说分功劳了,小命儿差点都没了,因此这也造就了卫青在军队中的声望非常高,深受将领和士兵的爱戴和拥护。
四、汉武帝对卫青和霍去病的态度
卫青横空出世的时候,深受汉武帝的喜欢,卫青的第一仗,仅仅杀了数百匈奴人,汉武帝就迫不及待的封卫青为关内侯,后来打赢了河南之战,夺取了河套地区,汉武帝又紧跟着封卫青为长平侯,再后来卫青打赢了漠南之战,卫青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从这样的晋升速度来看,卫青是一骑绝尘,在对战匈奴的十年时间,卫青立下了无数军功,也获得了别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成就。
如果说卫青平步青云坐的是飞机,那霍去病坐的就是火箭了。霍去病第一次参战的时候只有十八岁,杀了两千多匈奴人,直接就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划给霍去病一千六百户的食邑,元狩二年,霍去病一年之内被汉武帝再次追封,受封分别追加两千户、五千户和一千七百户,加上原来的一千六百户,达到了一万零三百户,这妥妥的是万户侯。
而且汉武帝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大司马的职位,卫青和霍去病同任大司马,霍去病只用了二年时间就得到了卫青用十年时间得到的一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且在对战匈奴的过程中,卫青甚至一度被弃用,让霍去病作为主攻手,足以可见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
这个场景就类似于汉武帝以前叫卫青小甜甜,现在有了霍去病,就不管卫青的死活了。
从以上四点来看,卫青和霍去病都是私生子的身份,两人的成长环境、性格、作战方略却完全不同。不过在我看来,他们两个都是天才,一个往左,一个往右,不过最后都站在了成功的终点。
霍去病与卫青并称,但后人更喜欢霍去病。
这是人们对悲剧英雄的感慨与同情。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猝然去世。距离他立下不世功勋,仅仅一年多时间。他给予国家的敌人致命一击,完成了历史使命,然后就飘然而去,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私人的时间。
霍去病离开人世的时候,年仅23岁。这是何等的悲剧?
就像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石,刚刚雕琢完毕,就摔得粉碎;就像一部慷慨激昂的大戏,刚刚开场,就戛然而止;就像严冬刚刚过去,春天满眼热烈,时间却突然停止了,一切绚烂美好,像张名画一样被撕掉,只剩下死亡的底色。
汉武帝异常悲伤,在霍去病的葬礼上,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死因,历史没有记载,一代战神,为何在人生最好年华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突然凋谢,已是千古之谜。
或许,从他的名字,“去病”,就能看出,他从小身体并不好,母亲希望他能健康成长,无病无痛。或许他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莫测,因此能够抓住一切属于自己的时间,把生命力张扬到极致,不浪费一分一秒。因此他能够专注于疆场杀敌,留下千古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史书上没有关于他的相貌的记载,但他应该是当时的偶像级人物,孔武有力,又极具浪漫主义情怀,否则怎么解释,他在征战途中,能够把皇帝赠予的美酒,倾倒泉中,与诸将士共饮?
霍去病战功显赫,也懂政治,从不结党,更不养士(门客)。
他的人品也很好,他是私生子,从小没有见过生父霍仲孺,等他已经名满天下时,途经霍仲孺的家乡时,能够邀请相见,并行跪拜礼:“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您的儿子。”
没有尽过一天父亲的职责的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这个霍光,后来位极人臣,成为西汉末年一个极具影响力的重磅人物。
他也有冲动的时候。“飞将军”李广,因为在一次出征中迷路(打仗迷路,简直成了汉代将军们的噩梦,为什么不学习霍去病重用匈奴人的做法呢),延误战机,被卫青斥责,羞愧自杀。
他的儿子李敢非常愤怒,认为是卫青害死自己的父亲,于是一箭射伤了卫青。卫青涵养很好,为人沉稳,或许对李广之死也有内疚,总之没有追究此事,还想隐瞒下来。
但霍去病知道后,在一次打猎中,一箭射死了李敢。汉武帝没有给霍去病治罪,对外说:李敢被一头鹿撞死了。
这固然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袒护,但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宽容和肯定复仇。
当时有个叫赵娥的女子,父亲被仇人杀害,她的三个兄弟都先后病亡,这个弱女子,苦等十几年,找到机会,杀死仇人,然后坦然自首,县令居然“解印绶欲与俱亡”,我不当官了,一起跑路吧。那是一个把情义看得比天还重的年代。
霍去病是个有情有义有血性的青年,虽然很遗憾在23岁就猝然离世,但他没有经历壮年的欲求、中年的油腻、老年的悲鸣,他没有时间去谈养生,没有时间去追求岁月静好,没有时间去研究厚黑学,也没有时间去经历政治的复杂与严酷,载沉载浮。
他留给历史的背影,就是一个青年英雄。
他的名字,永远与青春、热血联系在一起,永远与中华民族的那个青春年代联系在一起。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