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周易》是历书还是纯粹的神秘学

时间: 2023-01-03 21:01:4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7次

《周易》是历书还是纯粹的神秘学

《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中的“形”是什么意思?

形,指的是感的事物,即规律。

只翻译一个“形”字恐有“断章取义”之嫌,现将与这句话有关的部分翻译如下: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哲学术语无关

现有关资料普遍都将《周易·系辞上》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提出来单独翻译,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

解读古文最忌断章取义,这句系词是《系词上》最后一大段文章中的一句,并且前面有“是故”二字,一看就是与上文成因果关系,前因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后果是“圣人立象以尽意,”进一步才是“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实际这里的“形”古通“型”。既“模型;楷模;典型”;

“上”亦非上下之上,乃是“崇尚,提倡”之意; 

“道”古文中亦作“导”。是“引导”之意;

“下”亦非上下之下,乃为“发表,宣告”之意;

“器”是“器重,重视”之意。(详见注释。)

连起来大意是说:由于一种专著不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载下来,因此作者决定用典型去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典型能受到崇尚是因为这些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典型能在《经》文中发表是因为对这些典型重视。

由此可以看出:《易经·系词上》中的“形而上、形而下”与现代的哲学术语根本没有半点关系。

现将这段系词简要翻译如下:

【原文】子曰:“书⑴不尽⑵言⑶,言不尽意⑷。”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⑸象⑹以⑺尽⑻意,设⑼卦⑽以尽情⑾伪⑿,系辞焉以尽其言。……是故形⒀而⒁上⒂者谓⒃之⒄道⒅,形而下⒆者谓之器⒇,……。

【译文】老师说:“某一种专著不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载下来,因此记载下来的也不可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既然如此编纂《易经》的圣人所要表达的内容难道就不能够完全看到了吗?老师说:“编纂《易经》的圣人决定用典型去最大限度地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创立了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用来最大限度地体现事情的来龙去脉变化,与占测符号联缀在一起的文辞用来最大限度地展现他的主张。……所以典型能受到崇尚是因为这些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典型能在《经》文中发表是因为对这些典型重视。……。

注释:⑴“书”特指某一种专著,如占兆书、历书等。《尚书·金縢》:“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

⑵“尽”统括某个范围的全部,相当于“都”。《尚书·盘庚上》:“重我民,无尽刘。”

⑶“言”记载。《左传·隐公元年》:“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

⑷“意”《百度百科》意思,文字、言行等所表达的内容。《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红楼梦》第二回:“子兴道:'依你说,“成则公侯败则贼”了?’雨村道:'正是这意。’”

⑸“立”确定;决定。《后汉书·郎顗传》:“恭陵火灾,主名未立。”

⑹“象”典型。《易经·系词上》:“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形:通“型”。模型;楷模;典型。)

⑺“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去”“用来”“目的在于”等。《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⑻“尽”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礼记·曲礼上》:“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⑼“设”创立,建立,开创。《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之所设。”注:“设,施也。”

⑽“卦”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说文》卦,筮也。按,所以筮也。

⑾“情”实情,情况(指事情的来龙去脉)。《史记·高祖本纪》:“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⑿“伪”通“讹”。改变;变化。《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骊姬之反情。”

⒀“形”《汉语大字典》通“型”。模型;楷模;典型。《汉书·王莽传上》:“仪形虞、周之盛。” 《潜夫论·德化》:“仪形文王,万邦作孚。”型:楷模;典型。《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⒁“而”能,能够。《尚书·周书·吕刑》:“狱成而孚,输而孚。”

⒂“上”崇尚,提倡。《诗经·魏风·陟岵》:“上慎旃哉!”《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⒃“谓”通“为”。因为。《列子》:“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

⒄“之”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这个,这样的,这种。《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⒅“道”后作“导”。引导。《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⒆“下”发表,宣告。《战国策·齐策》:“令初下。”例:下命令;下指示。

⒇“器”重视。《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器之。”《后汉书》:“朝廷器之。”

为什么说《易经》是君子的事业(转)求答案

易家认为,一阴一阳,相生相灭,相辅相成叫做“天道”,能继承天道行事的就是“善”,能成就阴阳变化的就是“天性”,丰富万有的叫做“伟大事业”,天天自新向上的叫作“盛大美德”,化生生命叫做变易,形成卦象叫做“乾”,仿效天法的叫作“坤”,穷极象数预知未来的叫做“占”,通晓变易道理的叫做“事”,阴阳变化难以测定的叫做“神”;易德被仁义者称为“仁德”,易理被智慧的人称之为“知识”。《易经》主张君子要设法显示出易卦的仁义美德,这伟大的事业也就至善至美了。所以说,《易经》是君子的伟大事业。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懂了《易经》后观其象,不是观象来研究《易经》。这个象,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我们自己个人、身体、家庭、国家、世界天下的关系。这一大现象就是一本《易经》,随着八卦的法则在变。平常处在这大环境中,观其象,对这大现象变动的前因后果都知道了,再看文王《周易》中所研究的内容,但并不是说文王怎么说,我们就相信,而是要“玩其辞”,通过他的思想创出自己的思想。于是姓王的也可著一本《王易》,姓李的著一本《李易》。
人生一定要动的,“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我们自己有时候动了,要观察动所产生变化的现象,而玩其占,事实上占、卜、筮是三件事。古代用骨头卜卦,把骨头用火烧后,看上面所裂成的纹路,这是卜。各种卜的方法很多。占是用数理来推定结果。筮是《周易》以后的卜卦方法,用筮草的一定数字来卜。以现代来说,庙里的抽签,看签诗,这是近于筮。这是神秘学的范围、精神学的范围、心灵学的范围,有它的道理。如历史上的风角之术,演变为梅花易数,都属于占卜一类。梅花易数,假托是邵康节发明的。
乐天知命“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易经》这个法则与天地相似。天地就是宇宙、太阳、月亮的运行,有一个固定的法则,不能变。春、夏、秋、冬、白昼、夜晚、南极、北极,一切变化的法则都是固定的。而《易经》学问的原则也相似,真理的准确同宇宙的法则一样的固定,所以人类提出来的任何学问,都不能违反《易经》所提出来的法则,超不出《易经》的范围,不管人类任何学问,人类如何伟大。比如人类今日到达了月球,也只到达了月球,并没有超出宇宙,月球、太阳,都在宇宙的范围之内,而《易经》的学问,就有宇宙这样伟大,所以,没有办法违背。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这里说了,为什么我们要懂得《易经》这个学问?因为懂了以后,才能“知周万物”。知即智——智慧充满了,对万事万物的大原理无有不懂,然后“道济天下”,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随便做哪一行职业,都可以达到救世救人的目的,因此不会有错误了。在《论语》上看到孔子的感叹,他在四十九、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读《易经》,而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假如上天多给我活长久一点去学《易经》,可能达到没有错误。故以他的立场来说,人生的修养必须要学《易经》,才能智慧周乎万物,不致发生错误,也和无违的道理一样。如果欲济世救人,就要很大的学问,大学问的原则,就在《易经》,懂了《易经》才能济世救人,因为任何学
问,没有超过《易经》的。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旁行是什么?研究易数时说过,就是旁通,也是错综复杂的“错卦”,如乾卦的三爻动了,就会成天泽履卦,等于大家坐在这里,只要其中任何一个人动了,都会影响每一个人互相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旁通,也是旁行。宇宙万事万物,不能永恒不变的,有纵的关系,还有横的关系,但旁行不流,流是散的意思。它是有规律的,不会散开,能旁行不流,对人生的生命非常清楚。乐天知命,知道自己,也知道天命,永远是乐观的人生。我曾告诉佛教界的人,一切宗教都是悲观的,尤其佛家的大慈大悲是讲悲的,只有中国儒家讲乐。像《论语》上几乎没有悲字,都是乐。有一本明朝的笔记,曾经统计过《论语》上都是乐字,而不谈悲,这也是中国文化不同的地方。谈生命只谈生的这一头,不谈死的那一头。人多半是悲观的,本来生命是很可怜的,以另一个角度看是很令人悲观,但以《易经》的角度看生命,是乐天知命,很乐观的,没有忧愁。所以人欲达到真正的乐观,只有从观念中懂了《易经》的法则。

怎样看待周易、五行、八卦、阴阳等玄学?

‍‍

哲学:科学是具体的,哲学是抽象的。在古代哲学曾包揽一切,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各门科学先后逐渐从哲学里面分离出来成为一门门独立的学科。到现在为止,似乎只有人生哲学、价值哲学还纯粹属于哲学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科学虽已从哲学里分化出来,但科学在研究方向上仍然需要哲学的指导,而科学的研究结论与成果,反过来又补充和纠正哲学。所以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干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互补关系。玄学:玄学与易学、术数学、神秘学这几个概念极为接近。 玄学最初是指魏晋玄学,但现代民间用来指八字术、风水术、相术、紫微斗数等较为玄秘的学术。 易学通指以《易经》为基础或核心的各种学术学问,如六爻占卜术、风水术、奇门遁甲等等。术数一词则首见于黄帝内经,《汉书-艺文志》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六方面列入术数范围。

九十年代出版的《中国方术大辞典》则把星占、卜筮、六壬、奇门遁甲、相命、拆字、起课、堪舆、择日等等都纳入术数学范围。 玄学是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天人同构、天人感应等哲学观念为前提,并经历长期无数人的实践应用,逐渐发展成的庞大的学术体系。玄学除了其哲学的来源以外,可能部分玄学另有其神秘的来源(如古圣先贤对宇宙直观的认识),像中医里面的经络穴道学说,今天已不可追溯其来源了。玄学书籍在书店及图书馆里常归类到哲学一栏里,很多人也认为玄学属于应用哲学的范畴。但既然玄学已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就应从哲学里面独立出来了。

‍‍
‍‍

玄学,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也属于哲学的一类。 学过中国历史的应该知道,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等心性理学,继承了历史上很多大思想家的思想,是思想体系很有价值的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算是我们中国的早期哲学思想。 现在玄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触比较多的就是“算命”,久而久之玄学就根算命,风水,八卦,这些扯上关系。我们这行的人很少知道,当你对自己的命越了解的时候,同时你对玄学、术数越接近真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这人胆越来越小。为啥呢?你就会觉得怎么什么事你很多事都能够提前感应,或都知道一些。他的事怎么你比他还清楚?你就觉得特别怕。你如果算不准也就算了,也觉着当成玩。但是就怕算准,一算准可就危险了。

‍‍
‍‍

如果要批评某理论你应当的作法是深入其中,然后去找出其自恰性的错误,而不是用另一套自恰的理论去反对它。比如你用经典力学去看量子力学显然是错误的。易学当然不是科学,两种范畴的理论。就像看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角度。科学看来没道理的不代表就是错的。比如科学看中医豪无道理,特别其五行配脏腑理论等,但不妨碍其理论自恰,并真可以治病。本质说,科学依然是一种宗教,一种巫术。如果科学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根本不存在统计分析的概率问题。正因为存在概率,说明它依然有解决不了的方面,那么为什么不放开心胸换个思维看事物呢?

‍‍

中国十大旷世奇书

中国十大旷世奇书如下:

一、《周易》

《周易》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思想造诣最深的一本书,《周易》讲述了许多关于玄学、预测学、神秘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很多思想虽然没有科学基础,但远远凌驾于科学之上。

二、《阴符经》

《阴符经》内部的精髓思想和《周易》类似,但是《阴符经》涉及方面更广,关于军事谋略,日常养生,为人处事方面都有指挥作用。

三、《道德经》

《道德经》是十大谋略书籍之一,这是一本几乎每一位中国人必读的书之一,其中的次数蕴含了人生的大智大慧,对于指导人为人处事、立身养性有巨大的作用。


四、《考工记》

《考工记》是我国一本关于物理学方面的著作,是我国人民通过日常劳动中所归纳出了一系列关于物理学方面规律的总结。

五、《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一本具有传奇色彩的神话小说,表达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于美丽世界的美好想象,是一种朴素思想的体现。

六、《鬼谷子》

《鬼谷子》内部富含很多关于谋略方面的思想,对人的思维逻辑能力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多读《鬼谷子》,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口才。


七、《素书》

《素书》是道家学说的经典名著,素数讲究的中心思想是为人处事,要顺其自然,道法自然,合理地利用自己身边的事物,帮助自己取得成功。

八、《心书》

《心书》是蜀汉丞相诸葛亮所作,攻人者,攻心为上,诸葛亮十分重视对人心灵层面的攻击,只要将人内心战胜,此人就不攻自破。

九、《论语》

《论语》是儒家至圣孔夫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言、所行、所感,讲述了一代儒圣,内心的思维活动,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警醒的作用。

十、《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部最为完整的医学典著,《黄帝内经》上重点介绍了中医的精髓,对人治病养生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文章标题: 《周易》是历书还是纯粹的神秘学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0522.html

[《周易》是历书还是纯粹的神秘学]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