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2-27 16:01:4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在古代皇权制度的压迫下,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成为人们向往并想得到的位置,皇帝的轮换和国家的兴替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一个朝代的开端。在诸侯各国纷乱战争几百年后被秦嬴政统一,也成为中国历史中第一位皇帝。他做出许多不朽政绩如“统一了文字和货币,把沿用多年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官位中划分为三公九卿的制度等等”他修建的万里长城为后世汉武帝战胜匈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他的这些政绩并没有被人所看到,贾谊《过秦论》中一句“天下苦秦久矣”成为人们评价秦朝统一时代的现状。
历史中人们的评价也是奇怪,嬴政上位以来一直都是精心政业惟日孜孜,在对待身边的谋臣将士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也没有随意杀害一个开国功臣,但人们对他的意见这么大,原因就是嬴政对待百姓太过苛刻,修建的城池和万里长城是要消耗和埋葬多少百姓的骨骸和鲜血,百姓们叫苦不迭让后世人记恨。
刘邦在统一天下后把身边的大将如:韩信、英布、彭越等都杀害了,但他依然是历史中人们所敬重的汉高祖。对待百姓他减轻赋税整治严谨,但因为从沛县的一个小亭长一下子升级为万人尊崇的君王,一夜之间的荣华加身自然害怕被别人夺走,而且在他身边的勇士都是很有智谋和策略的,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有过犹不及的本事,刘邦害怕他们后期有自己的想法,以前可以造反先主现在也可以推翻他,所以才上演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悲剧。
嬴政先说出身,虽然父亲异人在赵国作为人质,但也是堂堂正正的秦后代子孙,名正言顺的秦朝接班人,他一生下来就有天生的富贵,根本不用跟别人去抢什么,这就是刘邦不如嬴政的地方,总归嬴政被后人诟病也是太急于有所作为,导致民生哀怨,一代皇帝如果没有顺应民心那么他离骂名也就不远了。
要谈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先来看看当时的时代背景。
嬴政所处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时代,不管是书同文,行同轨,统一度量衡,还是郡县制,焚书坑儒,其本质目的是为了“统一”这样一个核心思想。但是当时秦刚刚灭掉六国,全国范围内仍有不少六国遗老寻求复辟,所以当时的人们对“统一”的思想是具有一定排斥性的。而刘邦则不然,他称帝的时候天下满目疮痍,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六国思想在时间的沉淀下也渐渐淡去,故反对他的人就少了许多。
其次,秦国自商鞅以来,便崇尚法家。法家的特点便是以严刑峻法来约束百姓,秦法也因其严酷性闻名于诸侯,甚至还曾有过“苛政猛于虎”的说法。
嬴政在统一六国后,按理应该与民生息,好好地发展内政。但当时匈奴势大,秦始皇便四处征发民夫修建长城,其目的也是为了保护本国不受侵犯,但这样却使百姓身上的负担变得沉重,民间的反对声浪也就一点一点地扩大。
要说所谓的区别,那就是嬴政比起百姓更重视身边的人,不管是李斯赵高,还是王贲蒙恬,他都能做到共患难同享福;而刘邦则更懂得收拢民心,只要天下民心向汉,杀几个功臣又有何妨。
从地图的大小上来看,现在的欧洲跟我们的中国在大小上几乎不差多少,但我们中国是统一的,而他们却是小国林立。假如当年刘邦没有一统天下,建立所谓的大汉王朝,我们会不会也跟欧洲一样小国林立呢?
大家都知道项羽非常的讨厌秦始皇,明明自己已经离成功一步之遥,却还是搞了个分封制,将整个天下再次回归了诸侯并起的时代。
假如刘邦没有打败项羽,而是在鸿门宴之时就被杀了,以项羽的个性,会不会再让古代的中国四分五裂呢?
如果当时成功的人是项羽的话,诸侯并起、小国林立是肯定的事,虽说秦朝已经实现了一统天下,由于时间太短,大家的生活习惯还没有完全发生改变。
毕竟春秋战国延续了这多年,整个天下的诸侯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各种划分地盘,因为地盘的划分,才能产生更多的贵族,每个所谓的诸侯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国家。
而这每一个国家从上到下所有的丞相之类的职工是一个不能少,然后就可以养一大批所谓的贵族,如果天下都统一了,大家都合并了,这些国家的岗位就会大幅度减少。
于是这些失业的贵族们就要造反了,也就是说当时的项羽其实也想一统天下,只是时机不对,自己还做不到一个人怼全下人的能力。
而秦朝的统一思想还需要时间来发酵,还需要时间让更多的人来认可,而这个过程就要一点一滴的进行推动。
很明显项羽自带英雄主义思想,首先把自己定型为西楚霸王,就说明了问题,虽然他很想一统天下,但所谓的统一是以春秋战国之前的周王室为基础。
也就是说他没有一个明显的统一想法,只是想当一个类似于武林盟主一样的人,以自己声势来让别人听话,而不是直接将对方的门派给干,然后自己当他们的家,作他们的主。
但世界上的聪明人还有很多,项羽的脑子玩不转这些阴谋诡计,可刘邦却对这方面很有研究,所以刘邦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当一个英雄,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管理者的位置上面。
要知道人都是有野心的,如果秦始皇之前没有成功,或许大家的内心当中可能并没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出现了,哪怕只有短短的十五年时间,可是人家吃的很爽,这让后来人都看到了希望,或者说有了压迫感。
以前大家都是诸侯,有了问题找周王调解,现在是项羽,有了问题也可以找他来解决,可是一统天下的这个念头出现后。
有些人就不这么想了,尤其是秦始皇还干过焚书坑儒这件事,说白了就是把大家的思想全部给坑杀,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也不清楚,下一个被坑杀的人是谁,或者说谁的文化知识被坑杀。
想要自己不被人鱼肉,唯一的方法就是将别人弄成自己的属下,他们的文化知识与生命都由自己来掌控,这样就可以解决自己将来被坑杀的命运了。
大秦帝王当了十五年的天子,是整个天下的天子,真正的实现了所谓的一言九鼎,他可以成功,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
要知道什么人最闲,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尤其是古代的环境之下,这些大人物们在自己的领土里,每天听听歌,跳跳舞,没事喝喝小酒,生活实在是太无聊了。
无聊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当想到秦始皇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现在的一切跟人家相比,差的好像不是一星半点。
很多时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一对比很多诸侯们就会发现,自己突然有了新的人生目标。
就算这些君王们没有,但是他们的手下却是有的,毕竟自己管理一个县城与管理一个省城,其中的权势可是天差地别呀。
如果你不这么想,别人这么想了,后果不一样的,说白了大家都是经过秦始皇的年代,让秦始皇教会了如何当人,虽说现在的天下又一次进入四分五裂,却也让自己有机会登上那个天子的宝座。
我们人类为什么会进步,说白了就是欲望的驱使而已,给自己选个妃子,只能从自己的一郡寻找,和从整个天下寻找,其实的品质能一样吗?
假如某个诸侯想吃南方的荔枝,如果对方不卖给你,你这一辈子就不吃了吗?所以说最好的办法,就把这些地盘全部变成自己的,自己想吃什么直接让手下去拿好了,根本就不需要跟你们说,这才是人生最开心快乐的事。
然后就不用说了,虽说这些诸侯可能会在项羽的压制下,先分裂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大家的思想还有想法的改变,古代中国的统一只是迟早的问题,毕竟我们已经有了秦始皇,这就是一个标杆,不管后来者想不想,总会有人想去实现这个想法的,肯定不会像欧洲一样,出现小国林立这种事情。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古代的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者说特产,有些地方盛产粮食,而有些地方盛产马匹,单独依靠某个区域很难面面俱到,一旦出现所谓的灾年所面临的结果就是全线崩盘。
所以这些地区就要相互扶持,而最好的扶持方法就是将这些区域全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不然的话凭什么人家就要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分给你吃呢?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或者说为了整合资源,所以古代的中国看似经常出现小国林立的局面,但是其结果并不长久。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