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2-23 09:00:4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故事重最浓墨重笔的一个故事,当年在董进以后出现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作乱,这些人纷纷在中原想要趁机称霸,残害同胞,那么为何同样是天下大乱,在三国时期却没有出现五胡趁机作乱的事情呢?
1.北方快速统一。一般北方边境的少数民族攻入中原,都是因为中原的领地空虚,没有很多人的把守,所以他们很喜欢趁虚而入,可是在三国时期,当时的曹操在北方迅速崛起,统一中原北方地区,生产力和经济水平都是非常稳固的,所以这样的形势,五胡想要作乱却没有机会。
2.五胡都在分裂。因为匈奴和鲜卑族等部落,已经被打散了,所以内部的情形根本就不明朗,所以他们内部就已经打的不可开交了,根本无暇顾及外面的事情,而相对统一的羌族人,他们的势力元不如匈奴和鲜卑族人,乌恒虽然也算是很牛的,可是他们都被曹操打的落花流水了,就被说内部不团结的那些部落了。
3.诸侯实力强大。都被各路诸侯给打退了。而且在各路诸侯打外族的时候,哪怕是关系不和的其他诸侯都没有背刺。举例有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打的乌桓不敢入我汉家边关。孟起大败匈奴和羌,曹操写的观沧海就是在打赢乌桓回来路上写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不用说了吧?还有孙权也平定百越国,等等。
总之,晋篡魏,司马氏为了防止自己像曹魏那样也被篡位,于是大封司马氏为王,并且都是有兵权有实封的,但是呢司马氏继位的皇帝不是傻子就是年幼要不就是没啥能力,各王就混战,导致中原元气大伤,到了末帝晋慜帝自己都被俘虏了,让他青衣小帽端茶送水,从此五胡乱华,民不聊生。五胡乱华的祸根主要还是晋国改郡县制为分封制,最后八王争权导致中原大乱,异族趁虚而入。魏国一直以来就有丰富的对外作战经验,可以说曹魏不灭,就不会有后来的五胡乱。
自古以来,一旦中原地区陷入大的动乱时期,各方的少数民族都会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发动一些侵略战争。可是,三国时期作为中国时期有名的动乱年代,各方诸侯混战,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但是,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事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守边的又是谁呢?
三国时期外敌分析
1,亚洲诸邻国
首先,在讨论三国时期有没有大量的外敌入侵之前,我们不妨先对环伺在中原周围的各个国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总结。三国时期,贵霜(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斯坦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安息(现在的亚洲西部伊朗地区)、罗马帝国等诸邻国,都相继进入了王朝的衰败期,已经自顾不暇,更不可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而紧邻、或者隔海的日本诸国,在三国时期那个航海技术不甚发达的年代,远洋航海都是个难事,遑论侵犯中国?而朝鲜诸国,也是抱团取暖的时期,没有实力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东亚人当时的文明程度还不高。所以这些现在看来是中国的邻居之国在当时没有实力对中国发动战争。
边境游牧民族
而环伺在中原周围的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战争,一直都存在。如,东汉时期就和河西走廊西部西羌不断地在打仗,时间跨度甚至达百余年。但是,在三国时期个少数民族虽然对内有侵略战争,但是各个民族的发展情况却不太一样。在讨论外敌入侵时,也要对周边游牧民族的发展状况做简要分析。
三国时期,北方的匈奴分裂成了好几个部分。并且,匈奴的活动区域多是在曹操所统治的地盘,所以,对于匈奴的管控自然是曹操出手,而他采用的是分别管理各个击破的办法,在允许匈奴保留自己习俗的情况下,成功管理匈奴,具体的守将我们在下文再说。
而另外的羯族,在当时还只是一个很小的部落,人口不多,经济文化更是落后,并且,一直被其他少数民族压制,尚且不成气候,不会威胁中原。其次,氐族与羌族,在东汉末年早起就已经正式进入关内定居,和当地的汉人杂居,已经很好的和汉族融合了,所以不算是危险因素。甚至,其中还有许多人加入到三国时期的割据混战之中,如董卓、马腾的西凉军中就有许多的羌人。
另外,鲜卑族虽然曾建立了几乎横跨整个大漠的政权。但是,鲜卑族所建立的政权却十分的薄弱,仅仅维持了十数年就灭亡。到了三国时期,整个政权四分五裂,对中原地区构不成威胁。所以,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少数民族赌中国并不能构成大的威胁。在加上当时,各个部落之间还会相互厮杀,更不会对中原地区有大的危害了。
三国时,各国的守边配置
而上述问题只是少数民族自身的原因,并非中原地区自身的因素。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原地区各国在守卫边境的配置。
魏国
首先就是魏国,他们在防御外族入侵上的配置,算是很不错了:任命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同为护鲜卑校尉。如田豫更是常年戍卫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等等,功劳很大。如,田豫在了解到当时数十个部落合谋不卖马匹给中原地区时,就采用各个击破的手段,先挑拨离间他们,让他自相仇视,互相攻杀,让他们盟约毁灭,再各个击破,盛名威震北漠。
除此以外,牵招也是魏国的守边大将,黄初六年(225年),牵招作为雁门太守,除了认真练兵,还教当地的百姓作战的阵法,让他们在盗贼来临时自卫,如此军民团结很大的打击了游牧民族的侵袭。另外,牵招还离间各个部落,使得他们互相不信任,很大的打击周边部落。对于那些归附的部落,牵招还送他们中间有才识的人才到太学去读书,之后荣归故里,又最大程度上得到了周边部落的信任,可谓是恩威并施。此外,魏国的夏侯渊也是守边的大将之一。
蜀汉
当时中原地区,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有曹魏镇压,而西南的边疆则是由蜀汉护卫。当时西南的边境主要为羌族,但是,河西诸羌和武都、阴平的羌族分别各自归顺了曹魏和蜀汉。所以,对于蜀汉来说,边境劲敌则主要是南蛮。所以,在公元225年,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亲自率军平定南中之乱,在此战使得其族长孟获归顺,在当地设置了庲降总督管辖当地。以后,基本没大的叛乱发生了。而蜀汉的守边布置则是:马忠镇守南方,邓芝镇守东部,王平守卫北境,这几位都是骁勇善战之将。
东吴
而东吴的守边将领则是孙韶,他镇守东吴的边境几十年,在他任职期间,善待兵士,善于练兵,警戒边境,还善于刺探军情,所以他是个常胜将军,并且,当地的很多百姓都来归顺。很重要的是,当时袁绍还大力发展海上外交,在内陆稳定的情况下,他派使臣朱应、康泰泛海到夷洲、亶洲补充人口、到辽东、朝鲜半岛、林邑(今越南南部)、扶南(今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沟通联系,这些都扩大孙吴在海外的影响力。
总结
综上可见,三国时期并非完全没有外地入侵,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各方诸侯虽然混战,但是对于外敌还是权利抵抗防御的,并没消极懈怠。并且,当时少数民族的发展情况并不允许他们对中原地区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再加上各方势力,也一直派遣大将镇守边疆,所以在客观上实力就不允许的情况下,再有大将镇守,这才一直没有大规模的侵犯中原的情况发生。
这是因为在三国时期,中原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强劲的。虽然是三分天下,但是对于外族入侵也是毫不手软的。所以说并不是三国时期没有外族入侵,而是因为在三国时期,成功地使得外族受制于我们中原的国家。所以才没有外族在这个时期入侵中原大地。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当时的世界强国,比如安息,贵霜,罗马等帝国都是距离我们中原大地很远的,而且当时的他们正在逐渐走向衰落,可能也不是我们中原三个国家的对手。瀛洲等国还眼巴巴的等在海岸线生活。高丽等地区的国家也是互相抱团取暖。至于其他地区就更不用说了,当时还只是一群蛮夷。
至于当时的北方,也只有匈奴等部落可以对我们产生威胁。但是匈奴的势力大多数都在以曹操为首的地方势力的控制之下。而且加上曹操对于匈奴的治理,也是十分合理的,并且还允许匈奴的一些部落保留他们的传统习俗,从而控制他们,让他们不敢侵犯。
至于吴国,因为地势问题,他们的国境边缘只有山越这个外民族。但是由于孙策孙权的家族,世代都在那里治理者这个地方,也是打的山越人抱头鼠窜,疯狂逃进深山老林。出都不敢出来更别说是入侵吴国了。
至于蜀国,对于接壤地区也是治理得井井有条。诸葛亮对于南蛮王孟获,七擒七纵,全面使得南蛮部落臣服于蜀国,丝毫不敢有二心。所以说也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心的。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三国时期中原大战,各方的势力都为了自己的欲望,频繁的发动战争,在战火纷飞的中原地区,中原四分五裂,国力特别衰弱,在国内衰落,国家分裂的情况之下,外族十年依旧没有入侵中原,反而在一统天下之后的朝代频繁的入侵中原。这个原因和当时镇守边疆的将军密不可分。
当时的这个将军镇守边关数年,防线从西北到东北长达几千公里,使得三国时期的中原免受外族的侵袭,这个家族带领的军队善战,兵强马壮,士气昂扬,他们团结一致,这个将军非常重视军队的训练。不论是士兵还是武器,在中原地区都是佼佼者。
所有外部的势力想要入侵中原,几乎像登天一般的难,有外部的势力试图突破防线,但是被这个将军率领的部队穷追猛打,吓破了胆。外族的势力从此没有敢进入中原地区,这个家族的骑兵较多,骑兵的实力和外族的骑兵不相上下,甚至略高一筹,因此外国的势力在三国时期进入中原每次都是伤亡惨重。他们知道守边疆将军的力量是特别强的。
这个家族就是马腾马超马氏家族,他们吃苦耐劳,在中原地区奋战,为中原地区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当马腾马超去世之后,马氏家族也渐渐的没落,以至于统一天下后的很多朝代,边疆地带频繁的受到外族势力的侵扰。所以说三国时期是中原地区最为安全的时期,完全得益于马氏家族的震慑。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