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2-20 19:01:1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费尽了心机,到头来还是驾鹤西归。虽然长生不老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但如果真的能够长生不老,就我个人看来是一件好的事情。
最起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也不用经历人世间的病痛,以及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
长生不老是从古至今,一个让人无限向往的事情。很多帝王因为对于权力的留恋,最终都想要获得永久的生命。对于他们来讲只有长生不老,才能够永享荣华富贵。
我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没有皇帝这么远大的梦想。长生不老对于我来讲,有着下面这两个重要的意义:
一、永葆身体健康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这个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惧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挥之不去的病魔。
很多人都等到生病时候,才明白健康最可贵,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我想如果能够做到长生不老,相应的也就能够永葆身体健康,让我们的身体不再出现生病的情况。
二、不再经历亲人离别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很多的亲人存在。虽然亲人能够长久地陪伴在我们身边,但终有一天亲人也会离去。
每一次亲人的离去,都会让我们痛心疾首,而且面对亲人的离开,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缓过来,让自己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
如果我们都能够长生不老,可能亲人也就不会在死亡,这种让人痛彻心扉的离别情感,也就会不复存在。
但话又说回来,正是因为生命有了长度,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才让亲情变得格外的珍贵。
如果真的可以长生不老,或许我们也就不再需要繁衍后代,毕竟地球的资源有限,不可能让我们像现在这样繁衍生息。
根据历史考证,秦始皇被下毒的可能性根本没有,他是劳累过度以及多年征战旧伤复发死在了南巡的路上。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君王,他创建了君主制度,不仅统一六国,还统一文字、货币、度量等等,为后世的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这位千古帝王仅仅在五十岁的时候便撒手人寰,很多人猜测他是不是受人毒害,其实并不是这样。
秦始皇继承王位的时候六国尚处于连年战乱的时代,秦始皇立志要统一六国,此后他励精图治,在他的带领下秦军犹如猛兽,先后攻打下六国,而每次征战的时候秦始皇都会身先士卒,并且大大的发挥了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而这些伤痛为秦始皇日后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
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站到权势的顶峰,但他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压力重重,当时他给自己定下目标,当日事当日毕, 无论任何情况都会批阅好当日奏折,绝不拖延,卧病在床也不例外。而六国刚刚统一时,各地仍时有战乱发生,秦始皇下令,凡涉及军情的奏折,无论多晚都必须送到宫内批阅,很多个深夜已经熟睡的秦始皇都要起来处理这些突发事件,长此以往,秦始皇的精神越来越差。
除了在朝政上兢兢业业之外,秦始皇还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生活,在他继位之后先后进行了五次的巡查,当时的交通并不方便,虽然秦始皇乘坐的车撵宽大稳固,但由于道路不平整,车撵仍然不停摇晃,但秦始皇仍每天坐在里面数十个时辰阅读奏折,直到扎营休息。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即便时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当时秦始皇感到身体不适,但并没有听从内侍的劝说回宫修养,反而继续上路,最终病逝。
许多人认为秦朝的灭亡那是赵高弄权、秦二世昏庸无能所致。在他们看来,以秦始皇之雄才大略,如果让其再多活二十年或者继位为君是公子扶苏而不是胡亥,秦朝就不至于灭亡。其实这都是一叶障目的看法,论雄才大略,吴王夫差、隋炀帝也未尝不雄才大略;
拿破仑以及那第三帝国元首也未尝不雄才大略,然并卵以秦始皇那些“作”的行为,秦始皇就该是亡国之君,他的下场本该是与那后世的隋炀帝一样。其幸运之处,就在於其死的时机恰到好处,让其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名节,而让那胡亥替其承担了“无能败家”的恶名。
为什么说是胡亥替了秦始皇承担了“败家”的恶名?这是因为秦二世即位的第一年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而随即起义就如同烈火烹油一般在全国蔓延开了。秦末的起义是跟隋末、元末的起义一样的,都是全国范围内的大起义,这种起义一旦爆发就意味着已被宣布到了癌症晚期,是没法扑灭的,而只能坐等死。
而像明末的闯献起义,虽然起义规模也浩大,但是是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早期是陕北出现了饥荒而起义,后因河南出现的大灾荒而起义壮大。起义军主力仅限于陕北与河南,这种起义其实是完全可以安抚的。
隋末大起义,是隋炀帝接手皇位七年之后才发生的,所以就自然得由隋炀帝担责。而胡亥甫一接手大秦朝,大秦朝便已到了癌症晚期。所以,秦朝灭亡的恶名就实不该由秦二世承担,而应该由秦始皇承担。诚然秦始皇要比秦二世雄才大略的多,如果是其在位会为起义军增加些难度,但其作用也就仅限于此。
至于扑灭起义军却绝无可能,起义军越多头,起义的生命力就越强壮,并会从中杀出一批批的百战名将来了。像楚汉之际、唐初、明初出现的那么多名将都是从大起义的烈火中淬炼而出的。所以,即便让秦之名将白起、王翦复生也未必能当项羽、韩信;而且起义军里还有彭越、英布这些能独当一面的战将,并且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而秦军会越来越陷於穷困,渐至灭亡。
秦朝灭亡的根源在於其并国的速度太快,使得秦国并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去支配山东六国的领土。我们再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还继续对外用兵,北击匈奴可以理解,那是为了边防的安全。而用兵於百越那更是用兵於无用之地了。我国真正有能力大规模地开垦所谓的“百越之地”,是到了宋室南渡之后。
秦人本身也就500余万左右的人口,这点人口用来防范山东六国的人民起来作乱都不够,哪还有什么能力去开拓什么百越之地?这纯粹是其个人好大喜功所致。秦之败亡,并非是出于“暴政”,秦之所谓“暴政”又不是一两天的事,秦人都能忍受上百年了。
其根源在於秦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凭武力强取天下,与山东六国的人民结怨极深,却又滥用其民力。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秦朝的统治基础也只能是秦人。但是,秦人的人口数量却远远地不足以去支配、监督这些地方的人民。这些都是秦始皇种下的因,是其务虚好名,急名利於一时而导致强吞不化,以致秦之败亡,实与秦二世无尤。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