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2-19 19:00:4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8次
华夏民族经历几千年,人类的冶炼水平已经发展到不可想象。在我们古代也出现了高超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甚至有的和现代一些工艺品近似,令人刮目相看。
战国谷纹琉璃璧
上面的乃是战国谷纹琉璃璧。看这形状,可能觉得没什么,玉璧乃是战国常用的物品,一般作为玉玺用。最后作为殓尸用。其实这个材质是用琉璃做成的。琉璃是玻璃的一类,在商朝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制作琉璃的萌芽。琉璃大都是通过一些水晶经过高温制成。在战国时候已经大范围制作。只不过材料不易得,一般在皇室贵族通用。战国时候琉璃制作,颜色比较单一,而唐朝由于经济贸易发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五颜六色的琉璃制品。下面是唐朝的蓝颜色琉璃制品,是不是很精美?
唐蓝色琉璃香薰杯
其实这还不是惊讶的,因为玻璃在古埃及早就制造了,有4000多年历史。我要说是下面这两个杯子。是不是觉得我开玩笑?拿两个普通杯子做什么?不,这是文物。一个是战国的水晶杯,一个是在内蒙古辽公主墓出土的系金链水晶杯。水晶制品在古代是常见的工艺品,达官贵族如果没有几件水晶制品,都不好意思说。主要说的是,这两个杯子和现代太像了。还有一点是看似普通,其实靠古代的技术,把水晶掏空,磨圆,上宽下窄真的是一大考验。这水晶杯展现了水晶制作技术的顶尖水平。
战国水晶杯
辽系金链水晶杯
如果你觉得可以理解,那么下面这两样东西你怎么看?很普通,制作也容易。一个是先秦工匠用的铜手钳,一个是东汉王莽时期用的游标卡尺。他们都是当时时代的通用工具。他们的思想先进到可以接近现代。
战国秦铜手钳
东汉王莽时期游标卡尺
上面的两样东西还体现不了科技水平。这款西汉时期的透光镜则反映了一定的光学和力学原理。此物乃是铜铸件,光线照到镜面,镜背面的花纹折射到对面的物体上。这透光镜难就难在铜铸件需要研磨打光,花纹需要压缩到一定条件,才能在对面物体出现光影。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写道,“世有透光鉴……人有原(5)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这种透光镜,不是那么容易做成的。所以我们要对古人有敬畏之心,不要觉得过时,不可取。人类发展的道路就是靠我们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提高水平才能快速前进。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