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应该过洋节!对吗?(希望得到肯定回答!)
我是个学生,马上要辩论了,我方持的观点是不应该过,希望各位朋友帮帮忙,说说自己的观点啊!急~我提倡过洋节,虽然我不怎么过,我觉得过洋节有以下好处:
①、有些洋节确实挺有意思的,比如“圣诞节”、“感恩节”什么的,中国人体验一下没什么不好的。相反,还能促进中国人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开阔视野。
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加上中国人现在的日子都好过了,多过几个节日有何不妥?不仅多了几个机会和亲朋好友相聚,还为“大吃大喝”找到了理由,多好呀!
③、这都什么年代了,大街上跑的汽车,人们吃、喝、用的东西,包括语言等各个方面不都是“进口”的吗,何况过几个洋节呢?
④、有些国家不是也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吗,像端午节、泼水节什么的,只要外国人感兴趣,人家才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呢,只要高兴就行!所以,中国人过洋节也很正常。
⑤、不管是洋的,还是土的,有的节日过就好。这是全球一体化,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的一种表现,只要大家接受就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存在国人强于或者弱于西方人的问题。过不过洋节,全凭个人的一种体验,没有经历过,大家体会一下,还是可以的。
⑥、有人说,现代中国正是应该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文化传承不是第一位的。我说,此言差矣。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不是单单地以GDP为社会发展的唯一衡量尺度。这个可以说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了。
⑦、如今,我们正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它们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建设做贡献,是每个官员和文化工作者所要想的,要做的。只有真正重视起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屏弃那种单纯的经济观点,才能使我们的文化得以传承,使我们走上全面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据说,我们的春节和端午等传统节日被新加坡等国注册了.........
⑧、谈不上该不该,现在也有很多老外喜欢过春节看耍狮吃饺子,中秋赏月吃月饼,我们怎么就不能过所谓的“洋节”呢? 就当做是文化的共融吧。
⑨、其实,过什么节,什么节日名字无所谓,大家只是想有一个团聚,欢乐、放松的机会,随意说,即使过了圣诞节也不是说崇洋媚外,大家高兴开心就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⑩、我对中国人过洋节的理解是:中国人很聪明,给商人一个赚钱的机会,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给朋友一个喝酒的借口,给家人一个温馨的感觉。总之,开心就好。
记得,中国人最注重的是人情味.过洋节多一个联络感情的借口,难道不好吗?
中国人应该保持自己的传统,注重过自己的节日.不要崇洋媚外...尤其是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对中国传统节日日渐忽视.例如2/14西方情人节在年轻人的观念里很注重,而对于中国七夕节却不清楚.
说啥过节过生日什么的说穿了其实不都是大家找个借口出来乐呵了呵聚聚会嘛!何必讲究那么多呢.咱们过洋节也不是说崇洋媚外,而是说大家找个机会来小小的HAPPY一下啊~
不是啊,只不过不要一昧沉溺其中,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也不错的.
你们说说~如果中国有人信耶酥的怎么过圣诞节?
中国人不该过洋节的资料
中国人不该过洋节的资料急青年人已似乎不大喜欢过自己的传统节日了,即使是除夕夜,也越来越没耐性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然后坐下来,嘴里嗑着花生瓜子,傻乎乎地看那一成不变、编导们费尽心神也折腾不出新鲜玩意儿的春节联欢晚会。不光这,就连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也叫他们没了胃口。他们早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洋节日勾去了魂,对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起来。日前一项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的调查显示,有92%的学生认为“洋节在我国势必会越来越盛行”,且多数认为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西文化交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中国人过洋节有何利弊?国人到底应不应该过洋节?我们在此分析一下。
为什么会出现国人特别是年轻人风靡过洋节?我认为,首先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在提高。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已经摆脱温饱的问题,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消费了,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泛滥试想,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饭都没的吃,那还有精力去过什么洋节。其次,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国人在了解世界,国人也越来越了解世界。了解了,对新事物就难免好奇,好奇就难免要试着去了解。再次,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国人过洋节作好了物质准备。只有这些相关的服务行业发达,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简言之就是你有地方消费洋节了。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中国近代以来一直积贫积弱,造成了国民潜意识的以为外国的东西大部分比中国的好,把过洋节作为一种时髦来追捧。再有,官方或半官方及一些利益群体为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营业额,有意识的营造氛围,鼓励或暗示国民过洋节是一种高雅行为,从侧面刺激了过洋节的泛滥。[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人过洋节有何利弊?国人过洋节的利有很多:如前面讲过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营业额。国务院现在经济工作的焦点在于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稳定,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GDP增长保8(8%),而保8的两只手是促进出口和拉动内需,作为一个消费支点的过洋节恰恰可以促进内需,也就是说,过洋节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过洋节更是商家保证营业额的一个手段。还有,过洋节提供了一个供国民娱乐的平台,对解决、缓解内部矛盾和稳定社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近来就有教师称,圣诞节还可作为学校联谊、管理学生的契机。而过洋节的弊端主要在于给我们民族文化和传统风俗带来了冲击。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根本,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的民族向心力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当然,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俗”的形象较多,或者说给人印象“俗”的东西比较多而精神层面的东西较少,比如一提过节先想到的是“吃”。其实这只是我们国民或小资们的认为而已,因为真正的外国人特别是欧美人最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这些。当然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增加或者说强化一些精神娱乐的因素。还有,过洋节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安全带来威胁,如果若干年后的中国人只知道洋节,而忘了自己的传统,还需要到美国的唐人街去学习过春节中秋就贻笑大方了。
国人到底应不应该过洋节?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洋节该过还继续过,但是在过洋节的同时对洋节和传统节日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论我们自家的春节,还是洋人的圣诞节,任何一个节日都有它产生的文化背景,我们不能抛弃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洋节的优点是轻松、娱乐、忽动性强(我们的少数民族节日也有这些特征),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先进文化。另外,我们的传媒业也要努力宣扬我们的好东东。
师夷过“圣诞”长了什么“技”?中外祖宗竞争上岗?
先提公理一条:“国货”与“洋货”在相同或相似情形下,“国货”优先。
推论1:文化传承,在相同或相似情形下,传承祖国文化优先。
推论2:纪念“洋”人与“土”人,在相同或相似情形下,“土”人优先, 即“土”神,“土”圣贤优先。
公理二条:无论你祖宗强弱高低,你家只给你自家祖宗做寿,你家祖宗灵位上只摆你自家祖宗。
不认同者,不知其可也。
几点“圣诞”驳答:
1. 只想多个快乐日幌子?
伏羲并女娲诞辰是两日,可以快乐两日,不是更快乐?还有盘古开天呢. 洋节多此一举。
2. 只是一挂名节日,属于巧立名目,仅凑热闹而已?小题大做?全球化趋势?
火爆11.11 节生造出来与传统无关。而圣诞是非你始祖外国人出生日,有象征意义,与11.11 节区别大也。想粘“洋气”吧?一个“洋节”成全球化必须了? 靠“全球化”涨实力,而不是不过“洋节”走不出中国了。
当然是有人不知所以凑热闹,不知伏羲/女娲诞辰或不知道始祖是谁。虽表面的凑热闹而已,却是无意识自动自我演变(有称“奴化”,殖民),挂名节日也有反作用。唐璜外衣下,渐变作用很高明。凑热闹本无恶意,却不知不觉为文化殖民出力。一步一点,不加防范,就形成文化占领。
十字军乔装文化西征,殖民方式隐蔽,格外需打预防针防范滋生,防殖民文化“特洛伊木马”乘虚而入。
熬不住要多过节的, 再立名目造个挂名幌子 “本土节”不行?时间一长,就可如
愿名正言顺定型成传统了。来点创意好吧?
3. 非你始祖外国人生日“圣诞”干你何事?
你曾曾祖父的生日你过了吗?再往前呢? 伏羲/女娲诞辰你过了吗? 你知道伏羲/女娲诞辰吗?
过“洋节”(非应酬)是想避“地气”粘“洋气”吧?外来洋“圣诞”好念经,嫌我始祖伏羲女娲“土”?
4. 没人阻止你过 “洋”圣诞,但一视同仁过了“土”伏羲/女娲诞辰吗?
嫌始祖伏羲和女娲老“土”?
有人一提传统,就觉得 “土”,不先进,要抛弃,要换成“洋货”。不好传统是
要抛弃。有所留也有所不留。
5. 吹“洋”圣诞而不提“土”伏羲/女娲诞辰,选择失忆?
“外来好念经”是吧?外来就是香,外来有“档次”,老一句:洋月亮更圆?
6. 让“洋节”与“土节”,“洋神”与“土神”公平竞争?
何不让你老爹祖宗和张三老爹祖宗竞争,若张三老爹祖宗胜出,让你老爹祖宗靠边站,在你家供别人张三老爹祖宗的灵位?在你家供给张三老爹祖宗做寿?
7. 不感冒“洋节”是“玻璃心”?
让自己祖宗“土节”靠前,微词“洋”圣诞,也是自卑?
接受 “洋”圣诞更牛更先进就不是“玻璃心”?
承认自己源自“土”伏羲/女娲,会掉架子?
另外称“玻璃心”本就是鄙视语,自认非“玻璃心”(到底是不是很存疑),是自傲(不小心也用鄙视语)。粘“洋气”高大上,可持洋傲物?
结语:
没人阻止你过 “洋”圣诞,没人阻止你不过“土”伏羲/女娲诞辰。但表面的凑热闹看似无害,无意识自我演变(或奴化?)达一定程度就失去自己本来传统。需增进对其免疫能力,同时打预防针防演变成文化殖民,防“木马”。
“洋学”和“洋物” 作用也一分为二。不弃“洋学”和“洋物”,“师夷长技”本为传承祖国文化,应超越自我喜好欲望(狂购狂吃狂欢可以换他日吗?)。另外师夷“过洋节”长了什么“技”?是粘了“洋气”,长了娇气吧?闭关锁国,一味排外不可取,但一不小心就会矫枉过正。
个人认为仅为避“数典忘祖”之嫌,也不要卫倡“洋节”(不能说过“洋节”数典忘祖,没准你哪天成名给华人长脸后,又变咬定鄙视洋人,成名越大自信越爆棚后可能越大)。师夷“过洋节”好像实在长不了什么“技”。有精力粘“洋气”矫情画瓢不长技,不如接“地气”奋力创新长国人脸。
关键词:洋节,耶稣,圣诞,传统,媚外,数典忘祖
圣诞节熬凌晨送祝福好吗? 有人说中国人不应该过洋节 只单单送个祝福没事吧
其实这只是一个最普通的节日了,为什么大家现在把它看得这么重要,这个真的没有什么的,所以说不要在意了。
如果为了一句祝福的话我觉得没必要熬凌晨送祝福天亮也可以的,第二天有空你可以约她出来一起去玩也行。
其实人人都喜欢祝福所以不论杨姐还是中国结都是送祝福最好的时候
吉祥的驯鹿在奔跑,平安的银铃在叮当;幸福的雪花在飞舞,快乐的雪橇在飞驰;慈祥的老人在微笑,圣诞的礼物在送达;开心的喜悦在蔓延,真挚的祝福在发送:圣诞快乐!
中国人不应该过洋节日
辩论赛的辩题,大家帮忙呀青年人已似乎不大喜欢过自己的传统节日了,即使是除夕夜,也越来越没耐性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然后坐下来,嘴里嗑着花生瓜子,傻乎乎地看那一成不变、编导们费尽心神也折腾不出新鲜玩意儿的春节联欢晚会。不光这,就连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也叫他们没了胃口。他们早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洋节日勾去了魂,对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起来。日前一项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的调查显示,有92%的学生认为“洋节在我国势必会越来越盛行”,且多数认为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西文化交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中国人过洋节有何利弊?国人到底应不应该过洋节?我们在此分析一下。
为什么会出现国人特别是年轻人风靡过洋节?我认为,首先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在提高。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已经摆脱温饱的问题,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消费了,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泛滥试想,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饭都没的吃,那还有精力去过什么洋节。其次,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国人在了解世界,国人也越来越了解世界。了解了,对新事物就难免好奇,好奇就难免要试着去了解。再次,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国人过洋节作好了物质准备。只有这些相关的服务行业发达,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简言之就是你有地方消费洋节了。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中国近代以来一直积贫积弱,造成了国民潜意识的以为外国的东西大部分比中国的好,把过洋节作为一种时髦来追捧。再有,官方或半官方及一些利益群体为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营业额,有意识的营造氛围,鼓励或暗示国民过洋节是一种高雅行为,从侧面刺激了过洋节的泛滥。[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人过洋节有何利弊?国人过洋节的利有很多:如前面讲过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营业额。国务院现在经济工作的焦点在于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稳定,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GDP增长保8(8%),而保8的两只手是促进出口和拉动内需,作为一个消费支点的过洋节恰恰可以促进内需,也就是说,过洋节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过洋节更是商家保证营业额的一个手段。还有,过洋节提供了一个供国民娱乐的平台,对解决、缓解内部矛盾和稳定社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近来就有教师称,圣诞节还可作为学校联谊、管理学生的契机。而过洋节的弊端主要在于给我们民族文化和传统风俗带来了冲击。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根本,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的民族向心力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当然,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俗”的形象较多,或者说给人印象“俗”的东西比较多而精神层面的东西较少,比如一提过节先想到的是“吃”。其实这只是我们国民或小资们的认为而已,因为真正的外国人特别是欧美人最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这些。当然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增加或者说强化一些精神娱乐的因素。还有,过洋节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安全带来威胁,如果若干年后的中国人只知道洋节,而忘了自己的传统,还需要到美国的唐人街去学习过春节中秋就贻笑大方了。
国人到底应不应该过洋节?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洋节该过还继续过,但是在过洋节的同时对洋节和传统节日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论我们自家的春节,还是洋人的圣诞节,任何一个节日都有它产生的文化背景,我们不能抛弃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洋节的优点是轻松、娱乐、忽动性强(我们的少数民族节日也有这些特征),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先进文化。另外,我们的传媒业也要努力宣扬我们的好东东。
1、如果你不是基督徒。
2、如果你不是美国人,或是信奉基督教国家,把圣诞节作为传统节日国家的人。
3、如果你也没有在以上那些国家学习或工作。
那么,你过圣诞节有何意义。
你如果在美国,问一个美国人,“春节”到了,你打算怎么过?美国人一定会认为你是傻子,美国人管你“春节”怎么过,爱怎么过怎么过。
但在中国,却有千千万万的傻子,想着盼着,过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圣诞节。
难怪会有这么多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真是民族的不幸,整整一代傻驴!实在是悲衰!所以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盛产奴才的国家。
中国人过圣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商家为了促销,而人为制造的气氛,过圣诞的年青人,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只会花钱不会挣钱的,对商家来说能利用此机会赚更多钱,对过圣诞的人来说,反正是花父母的的钱(大部分是),又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说什么“中西文化溶合”那纯粹是放狗屁,中国人的春节怎么没有外国人来跟你“溶合”呢,所以中国人过圣诞,除了有崇洋媚外的因素外,同时也是一种不道德的欢庆活动。
中西文化的溶合是必然趋势,圣诞节在国内已广为人们接受,特别在青少年中,具有很大市场,在某些方面比起春节更有意义,商家也在这方面营造圣诞节纷围,如互送圣诞卡,圣诞节聚合,圣诞购物,情人互赠礼物,充满浪漫气氛,这都是青少年中所喜爱的,比之传统的春节,吃团圆饭,走亲戚,圣诞节更是成为青少年自己的节日。当然对于远在他乡的打工者、学生来讲,春节是他们回家的日子,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当圣诞节之夜,街头涌动着成千上万的人流时,再提应不应该过圣诞节?这类问题似乎不合时宜。
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这还有什么讨论的,又不是什么原则问题。
就是有人说外国人放的屁是香的,你管得了吗?他吃他的,我们过我们的中国节日,井水不犯河水。
但话说回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多找几个乐子开开心,也是无可非议的。
洋节日是好,再好也没自己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我要关于中国人不应该过洋节的证据,参加辩论赛用的
一,每个节日都有渊源,有其产生的独特背景,比如说感恩节。感恩节起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这些移民在英国本土时被称为清教徒。你的祖先既不可能是那一批清教徒,也没有印第安人给你们送过食物,过感恩节,感谢的是谁?再说圣诞节,那是基督徒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中国以佛教道教居多,无信仰的人也多,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不应该参加这种本事是宗教性质的节日。
二,过多的宣扬外国节日,本土文化正在逐渐流失。很多人知道情人节,不知道七夕背后的凄美故事,很多人等着万圣狂欢,却不知道中元节的由来。腊八要喝粥,过年要祭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三,现在所谓的洋节,都是披着节日外衣的商场促销手段,现在大多数人过的洋节,都只是去凑热闹而已,而不是深入的去理解其中的文化,徒有虚表,对建立理想消费观念,有着十分大的害处。
青年人已似乎不大喜欢过自己的传统节日了,即使是除夕夜,也越来越没耐性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然后坐下来,嘴里嗑着花生瓜子,傻乎乎地看那一成不变、编导们费尽心神也折腾不出新鲜玩意儿的春节联欢晚会。不光这,就连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也叫他们没了胃口。他们早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洋节日勾去了魂,对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起来。日前一项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的调查显示,有92%的学生认为“洋节在我国势必会越来越盛行”,且多数认为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西文化交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中国人过洋节有何利弊?国人到底应不应该过洋节?我们在此分析一下。
为什么会出现国人特别是年轻人风靡过洋节?我认为,首先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在提高。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已经摆脱温饱的问题,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消费了,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泛滥试想,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饭都没的吃,那还有精力去过什么洋节。其次,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国人在了解世界,国人也越来越了解世界。了解了,对新事物就难免好奇,好奇就难免要试着去了解。再次,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国人过洋节作好了物质准备。只有这些相关的服务行业发达,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简言之就是你有地方消费洋节了。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中国近代以来一直积贫积弱,造成了国民潜意识的以为外国的东西大部分比中国的好,把过洋节作为一种时髦来追捧。再有,官方或半官方及一些利益群体为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营业额,有意识的营造氛围,鼓励或暗示国民过洋节是一种高雅行为,从侧面刺激了过洋节的泛滥。[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人过洋节有何利弊?国人过洋节的利有很多:如前面讲过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营业额。国务院现在经济工作的焦点在于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稳定,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GDP增长保8(8%),而保8的两只手是促进出口和拉动内需,作为一个消费支点的过洋节恰恰可以促进内需,也就是说,过洋节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过洋节更是商家保证营业额的一个手段。还有,过洋节提供了一个供国民娱乐的平台,对解决、缓解内部矛盾和稳定社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近来就有教师称,圣诞节还可作为学校联谊、管理学生的契机。而过洋节的弊端主要在于给我们民族文化和传统风俗带来了冲击。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根本,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的民族向心力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当然,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俗”的形象较多,或者说给人印象“俗”的东西比较多而精神层面的东西较少,比如一提过节先想到的是“吃”。其实这只是我们国民或小资们的认为而已,因为真正的外国人特别是欧美人最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这些。当然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增加或者说强化一些精神娱乐的因素。还有,过洋节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安全带来威胁,如果若干年后的中国人只知道洋节,而忘了自己的传统,还需要到美国的唐人街去学习过春节中秋就贻笑大方了。
国人到底应不应该过洋节?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洋节该过还继续过,但是在过洋节的同时对洋节和传统节日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论我们自家的春节,还是洋人的圣诞节,任何一个节日都有它产生的文化背景,我们不能抛弃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洋节的优点是轻松、娱乐、忽动性强(我们的少数民族节日也有这些特征),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先进文化。另外,我们的传媒业也要努力宣扬我们的好东东。
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最有力的支撑点在于文化意识
每个国家、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这些节日无一例外都和文化有必然的联系有些更是渊源已久,包括宗教节日在内,宗教也是一种文化。
如果对某一种文化很感兴趣甚至是痴迷,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前提下过节完全是可以的。反之,在现实中很多中国人过洋节完全是盲目应随,最多也就是凑凑热闹,复活节是什么?圣诞节是什么?更有人连中国的传统五节都不知道,而有些不是“节”的“节”也不过是商家炒作的嘘头,完全不懂,瞎闹而已。
但是过节本身只能从认识上有不同的观点,而不便于以对错定论,就好比一个人在正式场合穿着很邋遢,你只能说他不讲究最多不让他参加,而不能定他有罪。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过节时没有过错的,也没有什么反面的教材。不过你可以从崇洋媚外,以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来反驳,比如情人节有个七夕就够啦干嘛还要过214劳民伤财
容易吖 如果年轻人都把传统节日忘了或不过了 那你可以在那个传统节日休假三天 谁还会忘了传统节日吖 对不对 你看看谁忘记或不过春节的 就是因为能休假 忘了吃饭也不会忘了春节
文章标题: 如何看待“中国人不应该过洋节”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