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2-13 21:00:3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自古以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人雅士,他们通过自己的才学,孕育出了一颗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一首首,一篇篇的诗词歌赋,代表了他们对文学的卓越贡献。
然而,在文学上,他们是成功的文人,但是,在仕途上,他们却是落魄的文人。因为,他们的正直,因为,他们的不够圆滑,因为,他们不能在明争暗斗的官场之中独善其身,最终,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才学来表现自己不羁的性格。正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父亲苏洵,在27岁的时候,才开始发奋读书,进军考场,却一直没有高中。个性好强的他,索性一把火烧了自己写的所有文章,闭门不出,埋头苦读,终于,在若干年后,有了出头的日子。不过,在古代,一名读书人想要出头,背后一定要有人支持,苏洵背后的这个人,就是被后人称为“千古伯乐”的欧阳修,甚至,包括:苏轼、苏辙,都是得益于他的“提携”。
欧阳修,北宋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政治上颇有盛名,同时,也是一代文风的领军人物。
欧阳修的文字简明畅达,文气舒缓柔美,形成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为人处事上,他廉洁正直,放荡不羁,因而,受到同僚的排挤和攻击,就连非常喜欢欧阳修才华的宋仁宗都可惜的说道:“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更甚者,连欧阳修的教员晏殊都对人说道:“我看好的是他的文章,但是,却不看好他的为人。”
欧阳修在为人上似乎比较挑剔,不太宽容,这可能与他的治学有关。在写作上,他的态度相当严肃,往往反复推敲才定稿。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对同僚“不客气”的人,对有真才实学的后辈们,却是极力的“栽培”,让他们不但可以保持“自我”,还能继续展现自己的才能,使众多的青年才俊名垂青史,欧阳修真不愧是千古伯乐。
曾巩,《时务策》作者,由于轻视了当时的考试规则,一直都没有考上。于是,他就向欧阳修写了一封信,大胆地向欧阳修推荐自己。欧阳修看完《时务策》之后,大为赞叹,说:“此人表达出的政见,无论从思维角度,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一个高度。”
所以,这么有能力的人才,怎么能让他埋没在民间呢?
甚至,后来为了更好的帮助曾巩,欧阳修特意洋洋洒洒,撰写了《送曾巩秀才序》,一点也不吝啬他的笔墨,把曾巩好好的夸赞了一番,并且,还收了他做徒弟。最终,在欧阳修的栽培下,曾巩在嘉佑二年高中进士,一下子就成名了。
已经48岁的苏洵,终于再次走出了家门,这一次他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想用自己的文章替自己打开一条仕途之路。
之后,他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期待能获得他的帮助。张方平没有直接的拒绝苏洵,而是给他想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我给你写一封举荐信,你们去找翰林学士欧阳修,有了他的推荐,就会有更大的机会。”
苏洵很是感激,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张方平与欧阳修可是政见上的敌人。也许,张方平就是太清楚欧阳修的为人,知道他爱惜人才,所以,才会这么做。果然,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压根就没有在乎举荐之人,而是拍了下桌子:“好文!”
欧阳修立刻就向宋仁宗推荐了苏洵,说他写的《权书》、《衡论》、《几策》等二十篇文章,“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效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 ···”可以说,正是由于欧阳修的力荐,一夜之间,大家知道都了大宋朝还有苏洵这样一个人物。
苏轼在参加会考的时候,那个时候都是无记名式,而主审官就是欧阳修。他读后,极为欣赏这篇文章,觉得这文风与自己的徒弟曾巩太像了,为了避嫌,于是,他就给了个“第二”,后来,他才得知此人正是苏轼。不过,苏轼也没有计较,后来还成为了欧阳修的徒弟。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例,但是,也从侧面看出欧阳修对人才的重视。那一年,录取的进士中,除了苏轼、曾巩,还有张载、程颢和吕大钧等人。可以说,这一场考试,就涌现出众多的文坛新秀,而他们的成功,也离不开欧阳修宽广的胸怀和识人的智慧。
欧阳修一生收了很多徒弟,其中,还包括包拯和韩琦等人,现在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中五人,都是欧阳修的徒弟。他们都是在籍籍无名的时候,被他们的老师欧阳修相中的,欧阳修没有介意他们的出身和背景,只在乎他们的才学,可见,此人的与众不同。
欧阳修不仅爱才,还惜才,为了这些有才学的学子,欧阳修是全力举荐,让他们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欧阳修这个千古伯乐,虽然,在朝堂上与众多的同僚政见不和,但是,在发掘人才上,他是极尽全力,用伯乐的精神,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文人。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这或许就是欧阳修真实的写照。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八月,获赠太子太师。到了熙宁七年的八月,宋神宗赵顼赐其谥号“文忠”。
欧阳修陵园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辛店镇欧阳寺村。该园环境优美,北依岗阜,丘陵起伏,南临沟壑,溪流淙淙。陵园肃穆,碑石林立,古柏参天,一片郁郁葱葱,雨后初晴,阳光普照,雾气升腾,如烟似雨,景色壮观,故有“欧坟烟雨”美称,为新郑古代八景之一。
被欧阳修举荐过的有才之士有苏轼兄弟、曾巩、王安石以及司马光等人。欧阳修于宋仁宗在位期间参加科举,但是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欧阳修在年仅十七岁时首次参加科举,但是先后两次都未能高中。花费了五年时间却一无所成的欧阳修后来还是在胥偃的举荐下才得以参加国子监解试,最后成功获得该考试第一名。第二年,欧阳修再接再厉在省试环节再一次获得第一名,不久后欧阳修便进士及第。
在经历多番坎坷,终于得入官场之后欧阳修虽也曾经历挫折却还是一步步得到了晋升。在朝为官期间,欧阳修时常举荐有才之士。其中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时,担任主考官的便就是欧阳修。在评阅考生试卷时苏轼所提交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策论给欧阳修带去了不小的震撼,为此他一再在他人面前赞赏苏轼。因为欧阳修的赞赏,苏轼一时间名声大振,每每有新作出现便会引得众人争相拜读。
不过颇得欧阳修赏识的苏轼在那一届科举考试中就只获得第二名,原因在于欧阳修误以为这篇策论是他弟子曾巩所写,所以为了避嫌而只将其排在第二。曾巩还未入仕之前曾经给欧阳修献给一篇名为《时务策》的文章以作自荐。凭借这篇文章,曾巩成功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之后欧阳修见他苦于不擅应举时文而屡屡从科举中落榜,于是他便在嘉佑二年的时候将曾巩所擅长的策论改为主命题,诗赋则为辅题,曾巩也因此得以成功高中。
王安石入仕之后,欧阳修因为欣赏他的才能而一度举荐他为谏官。但是王安石对此做出了推辞,不过之后欧阳修转而举荐他为群牧判官。而司马光也曾因欧阳修的举荐,从而得以进入翰林院。
欧阳修文章锦绣,为人却耿介切直,放达不羁,以至树敌无数,屡遭同僚诟病和围攻。对他才华非常欣赏的宋仁宗曾惋惜道:“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他的老师晏殊甚至对人说:“吾重修文章,不重他为人。”可见,欧阳修在做人上恐怕刻薄有加,宽容不足。
欧阳修不光自己才学了得,写出《醉翁亭记》这样的千古名篇,更是别具慧眼,在识人方面颇有造诣。
举荐曾巩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曾巩,给文坛泰斗欧阳修写了一封自荐信,并献《时务策》,表达政见。欧阳修读了曾巩的文章,赏识不已,他在回信中说:“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充分肯定了曾巩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曾巩擅长古文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一直埋没于草莽。
为此,欧阳修特撰《送曾巩秀才序》,为其叫屈,为其扬名,又把曾巩纳入门下,当成最堪造就的学生,悉心教导,还盛赞曾巩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这就像今天某位有名的大作家,专门撰文夸一位文坛小辈,可想而知会给这位小辈带来多大的名气。在欧阳修的培养和帮助下,曾巩于嘉祐二年(1057年)高中进士,从此一鸣天下知。
欧阳修与苏氏父子三人
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注定是中国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他们凭借自己的才学,造就了一门三进士的神话,但是他们的这个神话,如果少了欧阳修,注定会黯淡几分。
公元1057年,也就是曾巩参加科举考试的那样,苏轼、苏辙同样也参加了这次的科举考试。这一年的主考官由欧阳修担当,随后他却闹出了一场乌龙,而这场乌龙却被传为了文坛佳话。欧阳修为策论出了一道题目,后来批阅试卷的时候发现了一篇文章写得特别精彩,很有“孟轲之风”。欧阳修读完以后,觉得十分惊艳,绝对是这场考试最佳的一篇文章。但是由于宋朝科举考试会把考生的姓名糊上,所以并不知道这是谁的文章。
因为欧阳修的弟子曾巩也参加了考试,所以他想当然地以为这是曾巩的文章。所以他担心如果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一的话,难免会遭人议论科举不公,所以与众人商量以后,他就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二。
复试的时候,欧阳修又读到了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这次欧阳修直接把其评为了第一。到了最后公布成绩的时候,欧阳修这才发觉,两场考试自己最欣赏的文章竟然都出自苏轼之手,这让欧阳修惊叹不已。作为文坛大佬,欧阳修非常高兴文坛出现了这样的天才,他当时这样给别人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就这样,帮助苏轼打出了名气!
后世将这一届科举誉为”千年难以匹敌“的一届,在这一届进士及第中,不仅有苏轼、苏辙两兄弟,更有曾巩、曾布、曾牟、曾阜一门四兄弟同科及第,日后“程朱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立下”为万世开太平“志向的张载,以及对北宋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吕惠卿、章惇等人。据统计,在这一科中后来官至宰相的就有9人之多!
王安石和司马光原来关系是很好的,只是后来政见不同,所以才会彼此疏远,这跟私交没什么太大关系,纯粹是政见问题。
欧阳修举荐王安石,的确费了一番功夫,因为王安石这个人的个性,跟他的名字非常相似,那就是一块石头。当初欧阳修曾经举荐王安石为谏官,结果王安石却不屑担任谏官,说自己的奶奶岁数大了,要回去照顾老人。这个时候欧阳修不死心,是人才他就不能放过。所以欧阳希又举荐王安石为群牧判官。其实王安石自己心里明白,自己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做宰相,搞变法。为了变法,他必须要在地方上好好观察才行,如果到朝中做了谏官,那体察民情的事情可就做不成了。
淳正
,学术通明。
有了这么一个评价,宋神宗立刻将司马光任命为翰林学士,可以说司马光以后的光辉前程,跟这句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此外,“包龙图”包拯、、三朝为相的韩琦等,这些人在名不见经传的时候都受到过欧阳修的帮助与举荐,可见对欧阳修”千古伯乐“之称所言非虚。
“唐宋八大家”中,唐朝2位,宋代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欧阳修之外的五位都是出自他自己门下,并且都是以平民身份被欧阳修看中后提携而开始扬名天下。
欧阳修不会趋炎附势,这在官场是很要命的一件事。因此他就算独具慧眼,也只是一时保住自己的官位,因为他正直的作风,使得自己总是有被贬谪的风险。在政坛上,欧阳修的建树,其实也不多,大多数情况下,欧阳修是以诗文著称。
欧阳修历仕三帝,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死后追封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史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在做人上恐怕刻薄有加,宽容不足。但这样一个对同僚刻薄的人,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欧阳修成为伯乐,当时他已经49岁,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就在这一年(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被提拔为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开始了他的伯乐生涯。
欧阳修不喜欢华而不实的文风,不喜欢人搞假大空唱高调,对朴实无华的文章情有独钟。
因此,务实成为他选择人才的标准,有真才实学的学子脱颖而出,造就了一批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政治家。
欧阳修自己也因此从此成为千古伯乐,名垂青史。
欧阳修作为主考官的时候,举荐了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年轻时候玩世不恭,碌碌无为,直到人27才开始追求理想,岁那年,才幡然醒悟,开始用功读书,但是他对功名不感兴趣,只想把自己两个儿子培养成才。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的时候,遇见了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看了他的著作《衡论》、《权书》、《几策》之后赞不绝口,向皇上推荐,苏洵这块金子才得以发光,走上仕途。
嘉祐二年,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又慧眼识珠,发现了才华出众的苏轼,当时自己的学生曾巩也参加了考试,但欧阳修唯才是举,克己奉公将苏轼文章列为第一,苏轼从此开始施展才华,一发不可收。
曾巩,成才之路也非常坎坷,他才华横溢,但多次考试屡试不中,灰心丧气。
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斗胆给欧阳修写了一封信,并将自己的作品《时务策》呈上,受到欧阳修赏识,对他进行鼓励。
曾巩因此受到鼓舞,更加发奋学习,终于在公元1057年高中进士,圆了自己的科举梦。
除了曾巩和苏轼父子,欧阳修发现的另外一匹千里马更有含金量,他就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
早在公元1044年,欧阳修就通过弟子曾巩知道了有王安石这个人,还知道他才华横溢、"古今不常有"。
怎奈当时欧阳修官场失意,被贬滁州人微言轻,在皇上那里说话没有分量,几次推荐信寄出都石沉大海。
1051年,欧阳修回朝不久,随即开始向朝廷举荐王安石,开始举荐他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为由推辞不干。
欧阳修就亲自找到王安石,对他说:"古人说三十而立,你都三十岁的人了,不当官怎么赚钱养家?"王安石这才答应当官,出任群牧判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欧阳修发现的千里马,五位成绩斐然,都成为文坛大佬,位居"唐宋八大家"(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之列,由此,说他是古今第一伯乐,可谓名至实归。
而除了八大家中五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的老对头,《资治通鉴》的编订者司马光,他的光辉历程也可以说是从欧阳修的一纸荐书开始。
欧阳修不慕名利不恋权位,为人耿直不阿谀奉承,善于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为国家为人民觅得无数“千里名驹”,造福人民乃至千秋万代。除了那些出名的,其他不太出名硬是不计其数。他是官界的一股清流,也当为文人之楷模。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