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2-04 11:00: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曹操真正的起家,应该是在反董大战之后。
创建大业的具体时间如下:
1、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
2、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
3、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4、公元208年,曹操就任东汉帝国丞相。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在赤壁与孙权军作战,失利。
5、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
6、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魏国封地。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
7、公元215年攻占阳平关,击败、降服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
8、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的发家史简略地可以概括如下:从官三代发迹,力战黄巾军建功,政治投机失败,散尽家财自立门户,历经风雨、逐鹿中原,最后抓住机遇,挟天子令诸侯,成一统天下之势。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曹操的发家史:
一、家庭背景
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氏,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因此改姓曹。这就决定了曹操和曹家、夏侯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
曹腾很有权势,所任官职中常侍是皇帝的近臣。十常侍中的张让、赵忠就是这个官职。
曹嵩才能一般,靠着曹腾也混得风生水起,最后还买了一个位列三公的太尉当当。不过由于平定黄巾之乱不利,被罢免了官职。
总的来说,曹操有较为丰厚的政治资源,这为他能在父亲被罢官之后还能在朝廷立足奠定了基础;有较为丰厚的经济家底,“太尉”之职,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出得起的价钱。
二、原始积累
能力上的积累:主要是平定黄巾之乱、参与何进与十常侍的斗争、参与王允与董卓的政治斗争。黄巾之乱时,曹操与皇埔嵩一起讨伐张梁,斩杀张梁,大获全胜,拜官封爵。这一段经历让曹操军事上增长了才能,舆论上打出了名声,政治上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而后期的两场政治斗争,让曹操对政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济上的来源:一是自家的积蓄,曹嵩官至太尉,且自身比较贪婪,家里经济条件非常优渥。二是陈留首富卫弘进行的风险投资。曹嵩称卫弘“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卫弘散尽家财,鼎力助曹。
军事力量来源:一是曹操树立讨伐董卓的旗帜吸引的人才。二是与曹操颇有渊源的曹家、夏侯家的优秀人才。
三、发家历程
曹操第一次豪赌:
曹操矫诏竖起讨伐董卓的大旗,后因实力不济让位袁绍为统帅。董卓不敌以袁绍为首的十八镇诸侯联军,于是火烧洛阳,携天子西逃。曹操冒险孤军深入,千里追击董卓想要夺回天子,奈何中了李儒的计策,损兵折将,大败而回。第一次豪赌失败了。但是这也让曹操意识到依靠他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靠谱,想要平定天下必须靠自身。
曹操第一次扩张:
董卓死后,王允错误的安抚政策导致李傕、郭汜谋反,从此把持朝政,天下大乱。青州黄巾军又死灰复燃。曹操奉旨讨伐黄巾军,得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人口百余万。曹操选择精锐之士组建“青州兵”,其余遣散务农。自此曹操在军力上、领土上、经济上基本拥有了争霸的资格。
曹操产生质变:
李傕、郭汜后期内政混乱,军心涣散。其军团内部斗争日益加剧。汉帝乘机逃脱魔爪。于是下召派太尉杨彪赴山东,宣召曹操辅佐王室。曹操本来就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准备直接领兵勤王的,没想到出发前正好遇到了前来宣召的杨彪,这下曹操更是欣喜若狂,立即发兵。曹军在洛阳附近大败李傕、郭汜追兵。随后强势迁都许昌,将天子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形成“挟天子令诸侯”之势。自此掌握争霸天下的主动权。
我认为,到这里,曹操已经成为了正统的中央军阀,几乎立于不败之地,至于后来的征战讨伐,都是锦上添花。
曹操在陈留耗尽家财招募了一支队伍,加入18路诸侯联盟后开始了他一生的传奇之路。
中平五年(188年),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但之后董卓乱政,曹操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洛阳东)。 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
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於扶罗等,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治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
初平四年(193年)春天,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击大败袁术、黑山军、南匈奴。徐州牧陶谦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军征讨陶谦攻克徐州十余城。
初平四年(193年)秋天,曹操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向东南扩展势力。
兴平二年(195年),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三败之,破定陶(今山东定陶)、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北)等,平定兖州。
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七月,因李傕、郭汜的火拼,汉献帝从长安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
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辛亥,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庚申,迁都许昌。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于官渡大破袁绍,从此一统北方。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灭高干,平定并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结果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败,退回北方。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与刘备争汉中,败了,刘备汉中称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扩展资料:
曹操一举奠定北方的战役-官渡之战:
东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
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
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
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
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