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周族起源究竟是戎狄还是夏民迁岐

时间: 2022-11-29 12:00:3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周族起源究竟是戎狄还是夏民迁岐

在辞海中有以下语句搞不懂意思:周 族 后稷 的曾孙 公刘 由邰迁居于此 到 文王 祖父 太王 又迁于岐。

周朝没有文王和太王吧?
  有的,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姬昌,太王则是文王的祖父古公父,因为周王朝开国帝是武王,而那时文王则早已死了,为了纪念姬昌就尊称他为文王。
  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详。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太王古公父是公刘的九代孙,他出生在公刘邑。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季历的父亲,后人称其为太王。古公 父是公刘的九代孙,他出生在公刘邑。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季历的父亲,后人称其为太王。

  古公 父执政时,正是商武乙时代。他继承了周祖遗风,继续致力于豳地的开发,是公刘之后,又一位勤政爱民的杰出首领。

  古公 父的生活起居异常朴实,他非常关心周族的下层劳动人民,平时不住宫室,常与普通氏族成员一起,住在简陋的窑洞里。

  每年春天,他和妻子一起,亲自到田间耕作。夏日暴雨倾作,他与青壮年一起,加堤堰,疏浚河道。秋日黄叶飘零,带领大家贮藏粮食,等到冬季大雪纷飞,忙着访疾问苦。他的美德如太阳的光辉温暖着周族的人民。

  他看到戎人生活异常艰苦,就派人向他们传授农业生产技术,还无偿赠送粮食种子。在他的感召下,许多戎人放弃了世代从事的游牧业,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

  《史记·周经》载,古公 父“积德行义,国人皆载之。”当时的戎狄獯育部落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生性善良敦厚,不愿劳民伤财与獯育打仗,若双方打起仗来,不但会牺牲本国人民,獯育的人民也要跟上牺牲受害,他不忍看到双方人民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经反复思量,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决定把世代居住的豳地让给獯育,自己向南迁移。他对本国人民说:“你们愿意跟我向南迁移的,我欢迎,不愿意的就留下。”许多民众都表示愿意跟古公南迁。

  在南迁的那天,公刘邑天空乌云密布,萧萧的秋风掠过了山川里茂密的梢林,发出呜咽般的悲鸣。古公室父站在马莲河边的山坡上,向他的子民发表了演说,他陈说了战争的危害,表达了自己决心离开故土,南下开拓疆土的意图。他还说:“我们再次南迁,是为了向前发展,也即向关中平原发展,而决不是后退!”

  在绵绵秋雨中,豳地的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带着农具和财物,跟随古公离开了豳地,南下岐山周原。古公在离开豳地前,还在大原上修建了一座高达10丈高的望乡台。古公和许多周人站在望乡台上,遥望着北豳不 城,遥望着一望无际的大原,每个人都泪如雨下。他们表示:我们还会回来的。

  古公在周原与妻子太姜一起察看地形,安顿居民,规划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并重建城池和宫室,使周原成为西岐的第一大城。他还在城中建了宗庙,定法度,设官署,一时间,周原便呈现一派祥和鼎盛的景象。附近的各族人民,风闻古公忠厚爱民,纷纷前来归附。

  占公 父的长子太伯、次子虞仲为让位少子季历,纹身断发,“已如荆蛮”。季历生日昌,即有名的西伯周文王。他们在周原的发展,可以说是周族的第二次创业,这次创业使周终于成为西岐强国,为后来打败商纣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周人到底从哪里来?一系列证据指出周王室并非黄帝后裔呢?

与夏人商人同时代的周人,以农业立国得名。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周人几次辗转迁徙,积极主动同大族联姻,不断地征伐融合周边民族,分封诸侯建邦立国,建构起了强大的周王朝。

周人对周族农耕传统,是赞美与歌颂的。周人最负声名的先祖,都与农耕、定居有关。周人以农官后稷为始祖;像公刘、古公亶父这样察地定居、移民垦荒的先王,也受到周人的热情歌颂。甲骨文中“周”字象划分好之后的农田,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色彩。

《史记-周本纪》描述周人始祖后稷的感生传说及教民稼穑的故事,参考的是《诗·大雅·生民》的记载:“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 ;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 ;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

弃又名后稷,“好耕农,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周人从此有了自己的部族封地——邰地,在此从事农耕生产,部族开始发展。

周人虽以农官后稷为始祖,但其世系传承有着一段很长的空白期。周人告祭的后的先祖,只能追溯到太王古公亶父。这两位先祖之所以能被周人牢记,在于他们对族群有定居之功。而在此之前,周人一直流浪于戎狄之间,并无安身立命之本。

夏朝孔甲时,夏政衰败,周人的先祖“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庆阳一带。夏桀时,周人在公刘的率领下,“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人口迅速地增长。戎狄之间的黄土沟壑严重制约着农耕的发展,加上夏桀对周人的不断打压和戎狄的侵扰,于是“公刘避桀居豳”,迁往豳地,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旬邑、彬县、长武一带。周人在此生活了数代后,又在古公亶父的带领下,从豳迁往岐山下的周原,改国号为“周”,其部族也称周。

周原相比豳地,土地更肥沃,更宜于农耕。周人在岐下周原建城筑郭,发展农牧业、开展手工业,建立健全政治制度,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周人是炎黄联姻的结果,弃所封之邰地处于炎黄联盟边缘,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周人十分注意与其他部族的联姻。古公亶父在巩固和发展同关中姜姓婚姻关系的同时,也同东夷殷属国挚国任姓攀亲,为子季历娶任姓女子太任为妻。任姓是商朝在东方的主要支柱,季历同任姓联姻,大大提高了周人在商朝及诸侯方国中的地位和威望。

古公亶父死后,周人在季历的领导下依附于商成为商之方国。文王昌继位后,“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晋升为商朝西伯,受商命征伐周边民族,尔后东向丰邑。武王大会八百诸侯于盟津,经过牧野之战,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成为中原之主。

古豳地的碾子坡遗址作为入岐之前的周文化遗存,印证了周人在公刘时期的活动记录。该遗址中除了炭化高粱、石制农具之外,还出土了大量动物骨殖,说明迁岐之前的周人并非纯粹的农耕部族,畜牧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周族拥有发达的青铜文化,能成规模的制作青铜礼器和青铜兵器。

《周本纪》记载:周人迁于岐下后,“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文王继位后,“遵后稷、公刘之业”,戮力农耕,最终形成了“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的良好社会政治局面。

在《周本纪》的描述中,周人的兴起包藏着冥冥之中的天意。文王昌出生时,“有圣瑞”;武王渡黄河时,有“白鱼跃入王舟中”。老天爷对周人”立我烝民”,用农业哺育周族生民;周人“贻我来牟”,承受上帝之命,得到优良的麦种。

周文王、周武王时,是周人兴起的重要阶段,也是周人建国的关键阶段。周文王是西周王朝的奠基者,武王是西周王朝的建立者。

周文王笃仁行义,聚集了太颠、闳夭、散宜生等大量人才,确立了周在诸侯心目中“受命之君”的地位。他深化完善制度建设,“改法度,制正朔” ,追尊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自岐下迁于丰邑,扩大势力范围,征犬戎、密须、耆、邘、崇等,从军事上为建立周朝奠定了基础。

周武王重视加强军队建设, 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东观兵,至于盟津,奉文王以伐” ,一战而灭商。灭商之后,武王做了不少巩固新政权的工作,包括安顿商遗民,褒封先圣之后,封建亲戚以为藩屏,并制定了营建洛邑的规划。

总的来说,周人出于华夏,是炎黄的后裔,但因为生活在戎狄之地,不免有些戎狄化。至公刘时,复后稷之业,开始了回归华夏的实践行动。

公刘至古公亶父至文王,在先周文化形态定型的阶段,周人基本上活动于历史上夏主政的区域范围内,与炎黄东夷联姻,与殷商联姻、成为其属国、祭祀殷商先祖、代殷商征伐,壮大了自己的同时,也壮大了华夏族。到了西周建立后,多元一体的华夏民族国家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古公迁岐的原因何在?

公刘死后,到第十代时,古公亶父被拥立为姬姓部落的君主。古公亶父依然延袭着后稷公刘重视农业和治理部落的方法。姬姓部落的经济因此发展较快。古公亶父为人谦和、善良,因而当时的政事稳定,百姓也安居乐业。

临近的戎狄部落看到姬姓部落的富裕,渐起贪心。熏育戎狄公然对公刘所在的豳地大举进攻,抢劫姬姓部落的财物,古公不得不把许多财物白白地送给这些“野蛮人”。但是这样做并没有换来豳地人民的安宁,反而使熏育人更加变本加利。古公部落的成员得知这些苛刻条件后,个个怒气冲天,决心要与戎狄部落决一雄雌。他们纷纷到古公面前请战,古公面公刘像对部下说:“大家推举我做君王,为的是让我能多为你们做些好事。眼前戎狄要发动战争,目的是想强占我们部落的土地和人民。你们在我管理下生活与在戎狄那里生活有别吗?你们如果决心要与戎狄拼一死活,难道不是为我而战?你们当中有的人的父亲,或儿子会战死的,他们为我战死,与我把他们杀死有何区别?我绝不忍心让你们干这样的事。”古公便带着部落人众离开了居住多年的豳地。

古公一行爬山涉水,翻山越岭。渡过了漆水和沮水(今陕西麟游县),爬过了梁山(今陕西麟游县东南一带),来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在这里安营扎寨。岐山之阳自古就是一片水美土肥的地方。人们称这里为“周原”,传说连苦菜生长在这里也是甜的。古公向上帝和祖先举行占卜,得到的是好兆头。于是就在这里建起房子定居了。从此,姬姓部落的人就被称为“周人”。

古公亶父在周原上带领人民开垦荒地,修筑沟渠。古公亶父还命令官吏修建起一座座宗庙和宫殿。在宗庙和宫殿的外围又垒起坚固的城墙。古公亶父废除了戎狄的一些习俗,设立了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等官位。这样,周人向阶级社会大大迈进了一步,而古公亶父便成了这个新生国家的君主。

由于古公亶父迁到周原,使这个原来野兽出没,到处荆棘丛生的荒野,变为人口兴旺,土地肥沃,庄稼丰硕的美好乐园。周部族也日益强大。所以《诗经·大雅·绵》说古公之后,周人强盛,“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从而形成西方一支强大的力量。

3000年前中国是什么时代

3000年前的中国是处于周朝。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

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天长安县沣水西岸,建成丰京。

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一度将西伯昌(文王)囚于里。周臣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国内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

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内外矛盾空前尖锐。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武王)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出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冲锋兵)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庸、蜀、羌、鬃、微、卢、彭、濮等许多小国也率兵会合。

周武王在牧野誓师,历数商纣之罪。商纣王发兵17万与周军对阵,但军士们无心战斗,前徒倒戈,引导周军攻纣。商纣王仓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遂亡。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时代。

扩展资料

周人起源

周人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

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戎侵袭逼迫,不得不迁徙。他们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

周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快速。古公亶父造田营舍,建邑筑城,国力迅速恢复壮大。

迁到周原以后,周与商有了联系,为了保障部族安全,古公亶父与中原王朝共主的商朝建立起稳定的同盟关系,卑事商王武乙,在商王朝的保护下积聚力量,并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体系,特别是有关于天命的观念。

周朝建立之后,这套天命观念经过了周公旦(姬旦)的再次梳理,成为治世立国的政治法理基础,进而形成了影响后代王朝数千年“奉天承运”的君权神授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朝

  今年是2007年,3000年前中国是西周。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

  综述

  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天长安县沣水西岸,建成丰京。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一度将西伯昌(文王)囚于里。周臣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国内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内外矛盾空前尖锐。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武王)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出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冲锋兵)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庸、蜀、羌、鬃、微、卢、彭、濮等许多小国也率兵会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师,历数商纣之罪。商纣王发兵17万与周军对阵,但军士们无心战斗,前徒倒戈,引导周军攻纣。商纣王仓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遂亡。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时代。

  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武王把商纣之子武庚(禄父)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又将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召公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其子继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散布流言,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不久,武庚与管、蔡串通一起,并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国发动叛乱。周公调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与管、蔡之乱,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东征取得全面胜利,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武王灭商之后,回到镐京,深感镐京与新征服地区相距太远。他意在夏人活动中心的伊洛河地区建立新的都邑。他的这一想法尚未实现,突然病逝。从宝鸡出土的何尊铭文中看到,成王即位后,继承了武王之遗志,决定在洛阳附近建一新邑,「宅兹中国」。从这里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统治,可大大缩短距离。为此,成王曾派召公去洛阳附近「相宅」。不久,洛邑(成周)与武王所建的镐京(宗周)一起,成为西周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为彻底铲除殷遗民的复国梦想,成王时还将殷顽民迁至成周。

  由于周公旦在宗周摄政,鲁侯之爵由他的长子伯禽就封。鲁的地望在今天的山东曲阜,已发现鲁城遗址;姜尚所封的齐国,在今山东临淄;召公所封的燕国在今北京房山,也已发现城址和燕侯墓地;武庚叛乱被平息后,该地封给武王之弟康叔,为卫侯,已在河南浚县发现卫国遗址;纣的庶兄微子启未参预武庚叛乱,他作为商族的后裔被封为宋侯,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在卫国的西边,还有个晋国,成王攻灭唐国后,以其地封给他的兄弟唐叔虞,在今山西翼城与曲沃交界处已发现其遗址。这些诸侯国的封地往往形成犄角之势,互有联系、互相制约,因而在早期阶段对政治局面的稳定确曾起到一定的作用。文献中所说「成康之际,四十年刑错不用」,正说明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周王朝出现了一段安定的局面。

  周人在经过一系列战争之后,控制的地域南到巴、濮、邓、楚;北到肃慎、燕、亳;东边到达滨海;西边直抵甘、青。其范围比商朝的地域还大。周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机器,对域内实行有效的统治。制订的刑罚,比商代更系统。常备军的人数比商代还多,在宗周驻有六师,在成周驻有八师。全国的土地与臣民,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周王封给诸侯土地与臣民时,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所封的诸侯国,要定期朝见周王,有保卫王室的义务。他们还要向周王纳贡服役(包括兵役),如果不纳贡服役,就是侮慢王室,要受到惩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受封者常常擅自割让或交换土地,渐渐将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同时,随着新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私田的数量也在增加。私田的出现,对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起到腐蚀和冲击的作用。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比商代又有发展。大量使用奴隶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业生产进一步扩大,除王室控制的青铜作坊外,诸侯国也有自己的青铜作坊。青铜产品的数量更多,用途也更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铜业的发展,推动了其它行业的兴盛。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除了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外,在上万件铜器上都铸刻有铭文,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件。最多的一件铸有499个字,不亚于当时的一篇文献。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筑、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也有不少新进展。这些成就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变化。考古学家在西周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人工冶制的铁器,说明至少在西周晚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这一发现,表明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又掌握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到了周厉王时,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厉王横徵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国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周宣王继位后,汲取教训,改变政策;为解除戎狄的威胁,还发动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对荆楚、淮夷的战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因而号称「中兴」。但是社会中各种矛盾依然存在,整个社会仍处于动荡之中。

  历史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商周时期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周边的一些地区仍相对落后一些。因此,为财富及利益所驱动,周人与其它国族的战争几乎一直不断。江汉流域是蛮族的根据地。昭王率大军征伐南蛮,遭到蛮族的强烈抵抗,周朝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昭王也死于汉水之中。这是西周早期周王朝遭到的一次严重失败,从此失去了对南方各国的控制能力。穆王与宣王也曾南征,均未获得重大的战果。东方的夷族也时常侵扰周境,战事不断。噩侯驭方不堪周朝的奴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一直打到成周附近,震惊朝野。周王派西六师、东八师前往作战,仍无力抵御。后靠同姓诸侯的兵力增援,才取得了胜利。西北方的犬戎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外患。穆王时,犬戎的势力逐渐强大,阻碍了周朝与西北各国的往来,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并将一批犬戎部落迁到太原,打通了周与西北各国的道路。以后,犬戎仍屡次侵犯周境。宣王之子幽王,宠爱褒姒,想杀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做王位继承人。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勾结犬戎攻打周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他迁居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简况

  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的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其它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

  周文王(昌)长子伯邑考被纣所杀。文王死后,周武王(发)即位。后来,商王纣更加暴虐,商朝矛盾急剧激化。周武王率军东征,渡孟津,与诸侯相会,声讨纣的罪行。在甲子日清晨,周军与纣兵于牧野决战。周军全胜。纣被迫自焚而死,商朝亡。周朝建立。

  武王死后,周成王(诵)即位。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与武庚叛周。周公奉成王命东征,平定叛乱。东都成周建成,周公还政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 史称成康之治。

  周康王(钊)死后,子周昭王(瑕)继位。昭王十六年,他亲率大军南征楚荆,直至江汉地区。南征共经3年,昭王还师渡过汉水时溺死,军队也遭覆没。继昭王而立的是其子周穆王(满),在位长达55年。他好大喜功,仍想向四方发展。穆王好游行,致使朝政松弛。东方的徐国率九夷侵周。穆王南征,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才得以平定。

  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削弱。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周懿王时,出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为所苦。

  到周厉王时期,连年战乱,给民间带来深重的疾苦。与此同时,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为压制国人的不满,厉王命卫巫监视,有谤王者即加杀戮。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起义。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县)。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在位共46年。宣王励精图治,朝政有明显起色。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三十六年,征伐条戎、奔戎,惨遭败绩。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惨败。

  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前771年,西周覆亡。

  幽王死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携(今地不详),形成两王并立。宜臼为避犬戎,迁都到洛邑,是为周平王。东周建立。余臣在平王十一年,既晋文侯二十一年(前760年)被晋文侯所杀。

  * 牧野之战

  * 成康之治

  * 共和行政

  * 三监

  * 宗法制

  * 分封制

  政权

  周武王灭众多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强迫奴隶制的小邦国接受周朝的封建制,周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周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众建诸侯、裂土为民”的分封制。“井田制”是周朝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贵族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农业仍旧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

  礼制和刑罚

  周王朝有严格的礼制和刑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礼以父系社会体制之下形成的宗法制为基础,用以调解和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关系。刑罚是用来控制、镇压平民和奴隶的,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罚金等刑罚和一套诉讼审判制度。

  商业和交通

  青铜农具使用比商代更为广泛,排水与引水技术掌握较好,农作物中桑麻瓜果都有栽培种植。手工业部门多,分工比商代更细,有“百工”之称,商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国”与“都”中,出现了更大的市场。

  西周实行井田制。每个男性主要劳动力授田百亩(相当于现在31亩多),每隔3年耕作者之间更换一次分配的田地。当时普遍采用熟荒耕作制,使得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

  西周时期,商业发达,有专门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海贝、海蚌和占卜用的龟甲等,往往都是从远方贡献和交换来的。海贝当时也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计算。舟船和马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社会生活

  采集是当时平民的主要日常生活来源,而狩猎则是贵族的娱乐活动。

  战争与交往

  周王朝建立以后,仍不断用兵,常和荆楚、鬼方、严允、东夷、淮夷等邻邦发生战争,互有胜负。与此相反,更多的则是与邻邦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西周君主列表

  * 周文王 姬昌(公元前1099年至公元前1050年) 50年

  * 周武王 周武王(公元前1049年至公元前1043年) 7年

  * 周公旦 姬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36年) 摄政7年

  * 周成王 姬诵(公元前1035年至公元前1006年) 30年

  * 周康王 姬钊(公元前1005年至公元前980年) 26年

  * 周昭王 姬瑕(公元前979年至公元前961年) 19年

  * 周穆王 姬满(公元前960年至公元前923年) 38年

  * 周共王 姬繄扈(公元前922年至公元前900年) 23年

  * 周懿王 姬囏(公元前899年至公元前875年) 25年

  * 周孝王 姬辟方(公元前874年至公元前866年) 9年

  * 周夷王 姬燮(公元前865年至公元前858年) 8年

  * 周厉王 姬胡(公元前858年至公元前841年) 16年

  * 共和 共伯和(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828年) 摄政14年

  * 周宣王 姬静(公元前828年至公元前782年) 46年

  * 周幽王 姬宫涅(公元前782年至公元前771年) 11年

  本列表周文王至周厉王在位年代及年数,依据郭伟[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夏商周年表疏证]作了修正。穆王、厉王的在位年数,懿王、孝王、夷王的年数,因无其他资料可查,暂定为25年、9年、8年。

  奴隶制的强盛时期—西周
  1、 周族的早期历史
  周族是西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尧时,周族首领稷被举为农师,封于邰(武功),称“后稷”。夏末,不窟失职,弃走戎狄之间。不窟孙公刘迁豳,发展农业,周族开始兴旺起来。《史记》说:“周之兴自此始”(《史记·周本记》)。公刘下传九世,古公亶父迁至周原,《诗经·鲁颂·閟宫》:“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太王孙姬昌继位后,“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史记·殷本纪》),为灭商奠定了基础。
  2、 武王伐纣与周公东征
  武王姬发继位后积极准备灭商。经孟津之会和牧野之战,纣自焚,商亡。武王回师镐京,正式建立了西周王朝。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病死,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摄政,引起了“三监”(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的不满,他们与纣子武庚及商朝在东方的残余势力联合起来,发动叛乱。在这种情况下,周公毅然率兵东征,经三年苦战,平定了叛乱。接着在洛水北岸修建了一个陪都,称作雒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统治者控制东方的政治、经济的中心。
  3、 西周的强盛与衰落
  周公东征之后,完善了西周的政治制度。通过分封制、宗法制和乐礼制度,加强了王权,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但昭王伐荆楚,使“王道微缺”。到厉王时,实行专制统治,防民之口,与民争利,结果引起了“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国人不堪忍受厉王的高压政策,纷纷暴动。厉王奔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逃至召公家中。这一年是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国人暴动平息后,出现“共和行政”的局面,直到宣王即位才告结束。周宣王即位,整顿内政,稳定社会秩序,在对周边的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史称“宣王中兴”。宣王后期,对外战争陷于僵局。宣王死,其子幽王即位。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奢侈腐朽,内政黑暗,加之严重的天灾人祸,周王朝的统治已无法继续下去了。公元前771年,申侯勾结犬戎和缯侯攻周,杀幽王于骊山之下。平王即位,迁都洛邑,西周结束。

姓氏的由来是什么?

葛姓,《风俗通》记载说:“葛氏,古葛天氏之后。”如果葛天
氏确有其人,则我国的葛姓,跟其他的千百个姓氏相较,算起来资格
是够老的了。

现在就算把有关葛天氏的传说当作“姑妄言之”,但是葛姓却也
跟我国所有的其他姓氏一样,是有确实的姓源可查的——《通志氏族
略》上记载说:“夏诸侯有葛伯,子孙以国为氏。”

我国的古籍上,关于葛伯的记载相当不少,譬如《书经》的“仲
虺之诰“曾说到:“葛伯仇饷”。“孟子滕文公”也曾提到:“汤居
毫,与葛伯为邻”,其注则说:“葛,夏诸侯嬴姓之国。”由此可见,
“葛”的确是3000多年以前曾经独霸一方的一个诸侯,是由颛顼的嬴
姓后代所建立,他们跟后来灭夏桀而有天下的商汤是“芳邻”,拥有
今河南省蔡丘县东北的一片地方,后来,他们的子孙也“以国为氏”,
统统都姓了葛,并且一直繁衍到今天。

如此看来,葛氏的得姓是相当早的,比后来成为我国诸家姓氏主
流的周文王姬姓后代之得氏,最少要早到六、七百年。所以,尽管关
于葛氏源自上古葛天氏的说法不尽可靠,然而,葛姓在我国群姓之中
的“老资格”,却是无可疑的。
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於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周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於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三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五是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

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

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发展。

从东汉末年到晋代,都有中原周氏南迁的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从清朝康乾年间始,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族派: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姬姓在先秦时期是著姓、大姓,武王灭商后,延续三个半世纪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记载的后稷。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颤-页)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颤-页)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 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将它们灭掉。

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地。从此,毕万及其后代又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魏氏协助了晋室,却也壮大了自己。最后终于导致了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灭亡。

由魏氏建立的魏国始终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魏王假被秦军俘获,魏国亡。魏国亡后的第4年,秦朝就统一了天下,魏王假的子孙们也分散到各地,被人们称为王家。从此,他们便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太子晋是东周时一位颇有才华的王室贵族。据说有一次晋平公派叔誉入周觐见,太子晋的能言善辩令叔誉感到十分意外,回到晋国后,就对晋平公说:“灵王太子晋才15岁,竟如此厉害,我和他辩论,竟被他问得理屈词穷。我们还是及早归还先前侵占的周王室的土地吧,否则我们就会大祸临头”。在一边的师旷听后很不服气,他不相信一个15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厉害,便要求到周廷与太子晋辩论。没想到师旷见了太子晋后也被太子晋问倒。师旷是个盲人,他利用这个生理上的残疾为自己找了个下台的台阶。他说:“我是个盲人,看不见,只靠耳朵来了解外部世界。耳闻要比眼见的东西少多了,所以容易被问倒。”话虽这么说,师旷也确实领教了太子晋的厉害。

太子晋不但对来较量的使臣唇枪舌剑,对自己国家的事也据理力争。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洛水两条河流洪水泛滥,直接威胁着王宫的安全,周灵王打算用堵截的办法阻住洪水,太子晋坚决反对,主张用疏导的办法根本解决。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太子晋从如何治水的问题中引申出如何治国的大问题,指出壅堵的办法实际上是保自己于一时而使矛盾激化。他说:“王将防斗川以饰宫,是饰乱而佐斗也,其无乃章祸而遇伤乎?自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祸,至于今未弭。我又章之,惧长及子孙,王室其愈卑乎?”

太子晋是东周时一位具有太子身份而没有能够继承王位的人。关于他没继承王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因为直言相谏而被废掉了太子的身份;另一种说法是年幼早丧,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机会。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3. 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河东猗氏有王姓,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浊父先他而死,浊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后,赤继承王位,但因势力不如胞弟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二、是出自妫姓

为齐王田和的后代,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的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异、桓、轸。异生子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项羽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了纪念这一时的辉煌,从此便改姓王。此为河南王氏。

妫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虞舜。虞舜以虞为姓,是因为这个家族所生活繁衍的地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南端蒲州、芮城、平陆一带,境内有虞山,又是古虞国所在地。

当初,虞舜没有被选为尧的接班人时,尧为了考察和培养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虞舜与他的两位夫人当时就住在妫水之滨。这条妫河就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它从历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所以舜的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的名字为姓,为妫氏。

舜的母亲死得早,他的父亲瞽叟又娶了新妻,以后又与新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象。瞽叟喜爱新妻及后子,对舜由亲到疏,由疏到厌,由厌到恨,多次设计谋害他,欲把他置之死地。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理仓廪的顶部,当舜爬到顶部后,瞽叟却在仓廪下放起火来,企图把舜烧死。幸亏舜事先有所防备,他用两只大竹笠护卫着自己,

舜从尧那里以推举的方式继承了天下,他退位之前,又以推举的方式把天下传给了夏禹。夏禹因舜传位之恩,把舜的长子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虞城县北),从此妫姓的一支在这个地方代代生息繁衍。

经过夏、商两朝,妫姓在妫水流域和虞国这两个地方都得到了发展。到了商朝末期,由谖鞣郊�罩芄�娜找媲渴ⅲ�礁龅胤降逆P沼胫芄�墓叵狄步ソッ芮衅鹄础?

妫水流域的妫姓与周国关系密切。在虞国的商均的后代,商朝末年也和西部的姬周有着密切的来往,一个叫遏父的妫姓人竟到了周国,作了陶正这样的官,负责周国的陶器生产。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实行分封制度,受封的对象有3种人,一个是先圣先贤之后;一个是功臣谋士之后;一个是自家兄弟。作为先圣先贤,神农、黄帝、尧、禹的后代们都得到了封地和封爵,舜的后裔妫氏也不例外。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儿子妫满,把他封在陈,爵位为公。陈国的国都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妫满因此被称为胡公满或陈胡公满,成为妫姓的一支在河南淮阳地区的祖先。

陈国君主的位置传了10代,换了15位,到了宣公杵臼时,国内发生了一次动乱。宣公即位后立御寇为太子。后来,宣公的宠姬又生了儿子,名字叫款,深得宣公喜爱。宣公打算让款作自己的继承人,于是便杀掉了太子御寇。御寇有一个十分亲近的人,名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御寇被杀,陈完也在陈国呆不住了,便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齐国。这时候,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春秋时期,齐国正值齐桓公在位,处于蒸蒸日上的强盛阶段。齐桓公本打算让陈完任卿相,陈完推辞。于是,便作了齐国的工正,主要负责齐国的器械生产。陈完一支在齐国落了户,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改成了田。

在田完入齐约l70年以后,田完的后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内用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笼络齐国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一些有远见的人都说:“齐国之政恐怕最终要落到田氏手中。”在齐景公死后,田乞用强力杀死支持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赶跑了孺子荼的另一个支持者国惠子,最后杀死了孺子荼,立了景公另一个儿子齐悼公阳生,自己为齐相,掌握了齐国大权。又过了100多年,田乞的曾孙田和取代了齐康公,成为齐国的君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事件。

在战国时期,田氏统治下的齐国经历了由昌盛到衰败的过程,8代君主184年以后,齐王田建时期,齐国就被秦王嬴政横扫六合的扫帚席卷进了统一的秦帝国版图之中了。齐王田

建在亡国后被迁到河南共县(今河南辉县),他的儿子田升在秦末反秦风暴中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称霸仅仅4年就被刘邦打败,随着项羽的失败,田升的济北王爵位也不复存在。然而这短短数年的济北王的待遇却开了妫姓之王的先河,从此,田建的子孙后代便世世代代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了。

三、是出自子姓

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城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她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便把那个鸟蛋捡起来吃了。说也奇怪,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经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

契在尧的时候出生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皋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今河南商丘县南)地,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

当时,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王,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亳(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定都,建立了商朝。 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位君主纣王,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纣王的兄弟微子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而比干却下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杀死了。

据《通志,民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市北)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为氏。

四、他族改姓或赐姓

1. 刘氏改姓王氏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

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2. 刘氏改姓王氏

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儿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

3.谢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

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4.孙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五、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1. 鲜卑族可频氏 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威王氏。

2. 羌族钳耳氏

《魏书》卷九十四《宦官·王遇传》说:“王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

羌族钳耳氏 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3.高丽人

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引日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地区的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确定无疑。

4.回纥人

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5.匈奴族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6.契丹族

据《新唐书》、引日唐书》记载,前面所说的回纥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宗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7.女真族

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任金统军使。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8.蒙古人、满族人宋朝以后,先后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不少蒙族人、满族人也改姓王氏。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l85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9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8)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丹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a

9)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张 、 王 、 李 、 赵 、 钱 、 孙 … … 我 们 每 个 人 都 有 自 己 的 姓 氏 。
  这 些 姓 氏 是 如 何 产 生 的 呢 ? 在 上 古 三 代 , 姓 和 氏 不 是 一 码 事 。

  氏 是 从 姓 那 儿 派 生 出 来 。 从 汉 代 开 始 , 姓 氏 混 而 为 一 。

  现 代 我 们 中 国 人 的 姓 , 大 部 分 是 从 几 千 年 前 代 代 相 传 下 来 的 。

  考 其 来 历 , 大 致 可 分 为 12种 类 别 :
  1), 以 姓 为 氏 。 姓 作 为 氏 族 公 社 时 期 氏 族 部 落 的 标 志 符 号 而 产 生 ,

  其 后 人 有 的 便 直 接 承 袭 为 氏 。 母 权 制 氏 族 社 会 以 母 亲 为 姓 , 所 以 那 时

  许 多 姓 都 是 女 字 旁 。 如 : 姬 、 姜 、 姒 、 姚 等 。
  2), 以 国 名 为 氏 。 如 我 们 所 熟 悉 的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诸 侯 国 : 齐 、 鲁 、

  晋 、 宋 、 郑 、 吴 、 越 、 秦 、 楚 、 卫 、 韩 、 赵 、 魏 、 燕 、 陈 、 蔡 、 曹 、

  胡 、 许 等 , 皆 成 为 今 天 常 见 姓 。
  3), 以 邑 名 氏 。 邑 即 采 邑 , 是 帝 王 及 各 诸 侯 国 国 君 分 予 同 姓 或

  异 性 卿 大 夫 的 封 地 。 其 后 代 或 生 活 在 这 些 采 邑 中 的 人 有 的 便 继 之 为 氏 。

  如 周 武 王 时 封 司 寇 岔 生 采 邑 于 苏(今 河 北 省 临 漳 县 西 ),岔 生 后 代 便 姓 苏 。

  据 统 计 , 以 邑 为 氏 的 姓 氏 近 200个 。 一 些 复 姓 由 于 漫 长 的 历 史 演 变 ,

  至 今 已 不 复 存 在 。
  4), 以 乡 、 亭 之 名 为 氏 。 这 类 情 况 不 多 , 今 日 常 见 姓 有 裴 、 陆 、 、

  阎 、 郝 、 欧 阳 等 。
  5), 以 居 住 地 为 姓 。 这 类 姓 氏 中 , 复 姓 较 多 , 一 般 都 带 邱 、 门 、 乡 、

  闾 、 里 、 野 、 官 等 字 , 表 示 不 同 环 境 的 居 住 地 点 。
  6), 以 先 人 的 字 或 名 为 氏 。 出 自 此 条 的 姓 氏 很 多 , 据 统 计 有 五 六 百 个 ,

  其 中 复 姓 近 200个 。 如 周 平 王 的 庶 子 字 林 开 , 其 后 代 以 林 性 传 世 。 宋 戴 公

  之 子 公 子 充 石 , 字 皇 父 , 其 孙 以 祖 父 字 为 氏 , 汉 代 时 改 皇 父 为 皇 甫 。
  7), 以 次 第 为 氏 。 一 家 一 族 , 按 兄 弟 顺 序 排 行 取 姓 , 如 老 大 曰 伯 或 孟 ,

  老 二 曰 仲 , 老 三 曰 叔 , 老 四 曰 季 等 。 后 代 相 沿 为 氏 , 表 示 在 宗 族 中 的 顺 序 。

  但 也 有 例 外 。 鲁 庄 公 之 弟 庄 父 、 排 行 老 二 , 本 为 仲 氏 、 仲 孙 氏 , 因 他 有

  弑 君 之 罪 , 后 代 便 改 姓 孟 , 或 姓 孟 孙 。
  8), 以 官 职 为 氏 。 如 司 徒 、 司 马 、 司 空 、 司 士 、 司 寇 等 。 一 些 以 官 职 为 姓

  的 姓 氏 , 单 从 字 义 上 看 , 也 可 以 分 辨 出 来 ,如 籍 、 谏 、 库 、 仓 、 军 、 厨 等 。
  9), 以 技 艺 为 氏 。 如 巫 、 卜 、 陶 、 匠 、 屠 等 。
  10), 古 代 少 数 民 族 融 合 到 汉 族 中 带 来 的 姓 。
  11), 以 谥 号 为 氏 。
  12), 因 赐 姓 、 避 讳 而 改 姓 。
中国人有姓有名字,姓在前面,名字在后边,与多数外国人不一样.如张良,姓张,名良,字子房,即有姓,有名,有字.现在的都有姓,有名,一部分人还有字.但取字者逐渐少了,很可能归于消失.姓,名,字并称,历史已经很悠久,但先秦时期并不如此,那时的姓名比现在要复杂.
先秦时期,同一个人会有好几种不同的称呼方式,战国之后才逐渐趋于固定,直到汉代才同现在基本一致.我国汉代之前有姓有氏,姓与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通鉴.外记>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概括了姓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先秦的姓不同于后世的姓,比如说,孟姜女,有人简单地认为她姓孟名姜女,或是姓孟名姜的女子,其实不然,"姜"才是她的姓,"孟"只是表示她排行老大,"女"则表示她的性别.姓作为一种族号,他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族的称号,而是整个氏族或部落的称号.姓的由来已久,从许多古姓如姜,姬,嬴,姚等都有女字偏旁.我们可以推测,大约在母系社会中就有了姓的分别.

很多学者认为,先秦的姓与远古的母系制度有关系,是氏族或部落的标记.由于它标志着一个人由那个氏族出生,故称为"生",而生下时知母不知父,所以加上"女"字边,写做"姓"."姓"的起源与氏族有关,可以从一些传说中来,如<国语.郑语>说祝融之后有八姓,对照其它材料,知道本为六姓,另两姓是从其它的姓分出来的,他们是:已姓,董姓,彭姓,妘姓,曹姓,芈姓,秃姓(由彭姓分出),斟姓(由曹姓分出),这八姓在夏商周三代建立了一批大国小国,先秦的姓数量并不很多,而且有些在商周时已经绝灭了.

男子行冠礼而后有字,女子笄礼后也有字,原来古代人降生以后就有了名,可是不能有字只有经过冠,笄之后才能有字所以说童子无字,有没有字,是成年与否的标志.

传说中的我国远古社会的各个氏族,都有不同的姓,例如,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少昊是嬴姓,太昊是凤姓.到了周代,王室及同姓封国鲁,晋,邓,卫等都是姬姓,异姓封国齐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

古人除了姓,还有氏,氏是家族的标记.如<左传>隐公八年所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姓因生而定,是不变的,氏则因家族而分,是可变的.

以什么为氏?有几种办法.列国公族多以"孙"系氏,如鲁国的孟孙,叔孙,季孙氏.有的因出于公室,就称公孙氏,同样的,出于王室的,便称王孙氏.有些以所居职官为氏,如司马氏,司空氏.有些以所封地名为氏,如韩氏,赵氏.不过,最多的是以祖父的字为氏,如秦将百里术,字西乞,其孙以西乞为氏,齐文公子字子高,其孙以高为氏.氏和宗法制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古人要分立家支,往往就要命氏

男子氏与名字联称,如孔子为孔氏,名丘,故称孔丘.孙子为孙氏,名武,故称孙武.

必须说明,在先秦时期并不是人人都有姓氏,姓只是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有的,如果一个人本来有姓,后来沦落成为卑贱的奴隶之流,姓也就失掉了.至于氏,得自世功官邑,身份低的人自然也无从具有.

总的来说,姓,名,字的结构,汉代已经确立.这时的姓其实是先秦的氏的延续,不过已不再有标明身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人们的"字"也逐渐消失,就是我们目前的状态.
文章标题: 周族起源究竟是戎狄还是夏民迁岐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7438.html

[周族起源究竟是戎狄还是夏民迁岐]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