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1-28 08:00:0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像此类敌我实力悬殊,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是不少的,最经典的毫无疑问就是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量军队打败了袁绍的强大军队,从而获得统一北方的实力,还有巨鹿之战也是如此,当时项羽只用了几万军队就打败了秦军十万以上的军力,从而秦朝就灭亡了。
在历史上有过很多经典的战役,有不少战役还是敌我实力悬殊,一方通过较少的兵力,却打败了比他强大很多的阵营 这也是很多见的,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因为强的一方过于自信骄傲,低估了对方,而弱的一方因为军力较少,所以利用了谋略战术取得了胜利,像大家所熟悉的官渡之战和巨鹿之战就是这种类型的经典战役了。
官渡之战,也是曹魏阵营得以统一北方的一场重要战役,当时的北方地区还是袁绍的地盘,并且袁绍拥有强大的军力,可以说比曹操军队要远强得多,大概足足有一倍之差,但是曹操通过了突袭战术,打的袁绍猝不及防,从而击溃了袁绍的主力军,慢慢的北方就逐渐落入了曹操的手中,这一场战役,完全就奠定了曹操统治中原大地的基础。
巨鹿之战也是关乎秦朝灭亡的一场战役,要知道当时项羽的叔叔和项羽他们仅仅两三万的军队,而秦军足足有10万以上但是由于项家军有一种不怕死的精神,并且他们决定拼死一战,所以凭借着部队的毅力一路上打败了所有的秦军,最后他们打的士气高涨,而秦军却陷入了下风状态,最后两军对阵的时候,不少人都选择投降于项羽,巨鹿之战结束以后,秦朝就开始逐渐灭亡了。
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也就是1947年下半年之后,国军虽然损兵折将,甚至连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都在孟良崮之战种被华野全歼,全面进攻已经因为兵力不足,无力继续,只能改为重点进攻,但从战略上看,国军前面两年也并不是一无所得。
首先是国军在解放战争之初就实现了中心突破,也就是一举迫使原本兵力最强的中原军区不得不突围而去,放弃了大别山根据地。因为大别山根据地的失守,国军在中原战场上占据了优势,而且将几个战区的解放军完全割裂开来,无法进行战役性的协同,只能各自为战。
其次是不断压缩华东解放区,迫使解放军先是放弃了苏北和苏中根据地,退入山东,接着是在重点进攻中迫使华野不断缩小根据地,大幅压缩华东解放区的面积,解放军方面无论是兵源,还是粮食,战争资源都在减少。而国军还有能力在山东继续对残余解放区施压。
这个局面如果发展下去,那么就很有可能实现国军统帅部的战略目标,也就是将华东解放军继续向北压迫,迫使华东解放军最终不得不退过黄河,放弃山东,从而将整个华东解放区都完全消灭。在华野分兵之后,国军仍然能够追着解放军打,内线作战的压力也没有减轻多少。
这个局面现在一般战史上都认为是双方处于战略相持阶段的胶着状态,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而是一个很危险的时期。只要解放军一着不慎,整个关内战局就有可能出现崩溃性的失败局面。华北解放军并不占优势,如果被迫退过黄河以北,国军再全线压上去,关内解放军就不得不在华北被动与国军进行战略决战。
正是在这个局面下,中央经过反复考虑后,下决心主动求变,改变战略上的不利态势。这就是陈粟,中野和陈谢大军兵出中原的基本背景。中央正是因为意识到了全军退过黄河的危险所在,才决心进行战略反攻,以进攻对进攻,把战争推进到中原去,逐鹿中原,打乱国军的战略部署。
三路大军兵出中原之初,确实并没有马上改变被动局面,而且,中野进入大别山地区后,也没有站住脚,在千里转进过程中,又损失严重,部队减员,重武器几乎全部丢掉,差不多已经丧失了围歼敌人一个整编师的能力。华野分兵后也是被敌人撵着走,局面也很被动,山东解放区的压力依然山大。
但仅过了半年,到1948年初,这个战略布局的调整就开始展现出其重要意义了。正是因为三路大军逐鹿中原,迫使国军在中原战场无法集结兵力进行有利条件下的决战,而只能被迫分点防御,在中原战场上反而变成了被动防御的态势。尤其是中野在中原大地上兜圈子,为华野寻找有利战机提供了机会。
沙土集战役中华野扭转颓势,开始尝试进行反攻,到豫东战役一举歼敌九万多人,战略反攻的红利开始完全显现出来了。之后,华野又以围点打援的态势打了济南战役,山东全部解放,国军华北和华东战场反而被分割开来了,迫使国军最后不得不战略性的放弃了郑州,开封等重要据点,将兵力向华东集结,准备进行战略决战。
很多人都觉得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之后,国军的崩溃似乎很突然,其实在军事上看,并不突然,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中原战场和华东战场的局面就完全被扭转了,国军从主动进攻变成了被动防御,解放军则从被动转变成了主动。没有中野的战略性付出和牺牲,解放战争也不会这样快就结束。
在这个意义上,在被动局面下解放军突然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堪称解放战争中的一次神操作,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基本走势。
战略本就高于当前的一切。也即所谓战略决定战役,战术服务于战役。
战略,是依据当前国家整体态势拟定的国策施行总纲。
战役,是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分阶段推进方案。
战术,则是为完成战役而施行的具体执行手段。
显然,所谓战术上的大胜,无法改变总的战略态势。
例子有很多。比如倭国决定与美开战。进攻珍珠港仅仅只是战役,具体以航母舰载机作为进攻手段则是战术,可是,哪怕痛击美国太平洋舰队,获得空前的战术胜利也无法掩盖战略规划上的错误。
军部推演:
袭击珍珠港之后,日军全力向南进攻东南亚,迂回缅甸,关闭中国对外渠道甚至进攻印度,夺取石油橡胶等物资,长远则是计划与德国会师于中东。
在这个推演中,军部明知美国的工业潜力被完全释放,自身工业能力远比不上,但依旧认为:美国一年后就会退出战争。因为军部认定美国无法承担巨大伤亡。
所以,倭国二战基本败于战略计划的武断,即短期内美国会选择退出战争,而实际未能达到。
同样错误的还有德国。
德国人谨慎推演,认为在陆地上击败法国很简单,英国也会选择退出战争,德国就有时间去消化欧洲大陆的工业能力,自己可以最终攻击苏联。
事实上这推演只对了一半。
法国投降,天下震动。但英国就是不愿接受德国占领整个富裕欧洲的现实。这才有坚持抵抗,也才有美国的《租借法案》。
然后,德国就得为此付出代价。
美国实质帮助英国,等于已选择成为德国敌人,英国已不可能投降,东边的苏联也在紧张备战。如不进攻苏联,则做好战争准备的美国必定联合苏联英国发起对德围剿,则德国只会比历史上失败得更快。
德国又对苏进行推演。推演结果是,发起突然袭击可在半年内彻底占领莫斯科,从而逼迫苏联投降,或者驱逐到亚洲部分,令其彻底丧失抵抗能力。
实际也只对了一半。
苏联人确实溃不成军,损失百万军队,德国兵临于莫斯科城下。可这些胜利都仅仅只是战术层面,德国没打下莫斯科,无法给予苏联军政体系和百姓以最严重的心理打击,人家就挺过来了。
否则,短期内逼苏联投降或最低解除其抵抗能力的战略计划,完全失败了。
战术上输了,战略上还能赢?这样的例子,历史上还真有!通常我们认为,积小胜为大胜,战术上的不断胜利,才能决定最终的战略胜利。可是,历史上有没有战术上失败,战略上却胜利的方式呢?
还真有,但是,这种事情很少很少,而且,没有一定实力,千万不能做。
有人说,抗日战争的22次大会战,就是战术失败战略胜利的效果。这种观点,我并不赞成。
因为,22次大会战,20次都是大败。这些失败,大大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大大暴露了国民党军队外强中干的实质,大大损害了中国军队抗日的正面形象。客观效果就是,不少军民越来越对抗日失望,不少人加入汪伪政权和伪满洲国当了汉奸。
那么,抗日战争胜利的前提是什么?实际上是国民党因为外强中干主动退出了抗日前线,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通过建立敌后根据地,成为了抗日的主力部队。抗战前期的状况是,国民党军队大踏步后退,到1940年基本退出了日战区,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敌后根据地,而共产党迎着炮火大踏步前进,到1943年已经把日军压缩到了铁路线20公里附近的狭小区域。
这样的置换反应,才是抗战战略胜利的根本原因。
那么,有那场战争,是战术失败实现战略胜利呢?典型例子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数据上看,刘邓大军,在平汉路上作战,定陶战役后,刘邓领导的晋冀鲁豫军区总兵力20万,是仅次于东北军区的最强战略兵团。可是,就在这时,中央要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到敌后去,直接威胁国民党军队的老巢——长江流域。
这个战略,刘邓大军确实做到了,但是,刘邓大军,在渡过黄泛区时损失了几乎所有的重武器,军队减员一半,别说武器装备,就连基本的衣帽和军需用品都十分匮乏。直到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总部还需要借用陈赓第四纵队的电台才能与中央联系。但是,刘邓挺进大别山,真的就错了吗?没有,从战略上看,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军事行动,具体来说实现了三大战略目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