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是不是中华传统文化?
易学是不是中华传统文化?是的丫,源远流长,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传承易学文化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周易是现存书籍里最早的之一,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
1、中华传统文化的总根源
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源头,所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按照王守仁的说法:“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周易所记载和所阐述的,就是天命人性那些天地人世间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
周易包括经(卦、辞)、传(七种十篇,十翼)两个部分。经是源文件,传是根目录。周易既是蓍筮、筮占之术,更是哲思之道。周易的核心理念为“易”。“生生之谓易”,所谓生生,就是不断发展创造,不断生发建树。周易之“易”包含三层意思:不易(道与性)、变易(德与义)、简易(事与功)。
不易,即道、质性,事物的客观性、规律性(矛盾性、周期性等),也就是事物的本质规定性。顺着这个逻辑,便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分为二”,“主从合一”,等等。
变易,即事物的运动、变化,生发、成长、利用、消亡,成终成始,新陈代谢,也就是所谓的“德”,“质性”、“品行”。顺着这个逻辑下来,便是“易”+“乾坤”+“元亨利贞”+“乾(至健)坤(至柔)震巽艮兑离坎”+万事万物。
简易,即尊从规律,优化方法手段,提高效率效能。顺着这个逻辑,便是“君”+“人”+“官”+“民”。
所以,《易传·系辞》说:“乾以易智,坤以简能”,乾这种质性、品性,因为变化而有灵有知;坤这种质性、品性,因为简化而有用有效。“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由于变化的存在,人们对事物容易认知;因为简化的取向,人们对事物容易效法。“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容易认知便有人亲近追随(有利于团结);容易效法便能够建立功业(有利于建设)。
2、易:中华民族古老而朴素的世界观和哲思之道
《易传·系辞》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判定)吉凶,吉凶(事物的有利因素——机遇,和不利因素——挑战)生大业【富有(发达壮大)之谓大业】”。这句话集中概括了中国古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五句可看做世界观,后一句应属于方法论。“易”为道,道生一,一即太极,类似于宇宙大爆炸学说中的“奇点”。这其中,既有唯心的成分“道生一”;也有唯物的色彩,“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还有辩证法的内容“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的哲思是如何体现的?
首先,阐述“道”和“君子之道”。《易传·系辞》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据此《道德经》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道为万物之母。周易的“三才三道”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的。所谓“三道”,即天道、地道、人道,“三才之道”。“三才之道”的重点在“三极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周易阐述揭示的重点是“人极之道”,也就是“君子之道”。“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而“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即是“反道败德”(《尚书·大禹谟》),可见,君子之道就是如何实现君主帝王的完美统治。一部周易不足2.6万字,“君子”作为其关键词,共出现127次;“道”作为关键词,共出现106次。其中:《易经》6939个字,君子一词出现20次;《易传·彖辞》3699个字,君子一词出现11次;《易传·象辞》5719个字,君子一词出现65次;《易传·系辞》5516个字,君子一词出现了20次;《易传·文言传》1310个字,君子一词出现10次。“君子”是周易最为重要的主题词、关键词之一。“君子”系君中之子,是至臻完美的君王。所以,周易研究、阐述的内容是治国理政、王化天下的规律与学问,服务的对象也是人之君,目的是使人君得道成子,成为完美的君主帝王。
其次,宣扬“德”和“君子四德”:德是周易的另一个主题词、关键词(共出现78次)。自周易开始,德便被赋予了三层意义。一是价值惠利,德行之得,如“德者得也”、“成德为行”;二是功能效用,如“盛德大业”、“乂用三德”,以“乐德教国子”;三是美善品性,如“作乐崇德”、“易简之善配至德”。“龙,德而正中者也”。周易认为龙是最有价值和作为、最有能力和效用并且最为公正中庸的化身,因此把龙德比作君德,把元、亨、利、贞视为“君子之德”并大加推崇弘扬。
《易经》把所有事物的存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孕育生发、成长壮大、作用施利、消亡终结,整个过程成终成始,新陈代谢,螺旋上升,往复无穷。对应这四个过程的品性则是元、亨、利、贞,即所谓的“君子四德”。《易经》和《易传·文言传》对此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强调,任何事物都是元、亨、利、贞——孕育生发、成长壮大、作用施利、消亡终结这样一个安固其贞、新陈代谢的过程,并且不断往复循环,永不止息。事物的终结消亡并不意味着彻底灭失,其本真的质性——“贞”,得以承继下去,继续生发,所谓“成终成始”,以新事物的状态进入一个新的生命过程,就像凤凰涅槃一样。因此《易传·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发展创造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品德,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尚书·太甲》说:“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主的纯真善良,就是天下万邦的品性。
“乾:元、亨、利、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虽然且只有乾、坤具备元、亨、利、贞这些完美的质性,但坤的贞不同于乾的贞:乾的贞是龙之贞,是事业的中坚,而坤的贞为“牝马之贞”,愉快地顺从。这就决定了二者形似对立统一,实为主从和合。“飞龙在天”,“龙性最淫”。龙只有雄性,没有雌性,龙能够、可以、有权与世上所有雌性动物交合(所以真龙天子可以三宫六院,妻妾如云)。“与马交,则生龙马”,“污马生龙驹”。世上万物也都期冀、情愿并乐于与龙交合。因为地上动物嘉善美利干练者为马,马的素质能力品性最配得上龙,与龙的风范能力品性最为接近,所以便用牝马之贞对应乾之龙贞。这样,既不损龙的尊贵,又能体现坤对乾的谦卑和顺从。需要指出的是,“主从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各种哲思范畴的共同特性,突出特点。无论阴阳、天地、乾坤,还是人民、国家、道德、礼乐、极和,等等,这些范畴都有主从、尊卑、贵贱之分,次序位次,正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皇建有极”,君为人极,官为民极。
第三,诠释“理”和“四”象之理:象数义理,交相附会,相互佐证启示,是周易和中华古典文化的思维特征。它反映了中华先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的认识成果,既有朴素的辩证法,也有牵强的附会术。从物象中抽象出数值模型(格物)或人生启示,再把数值模型活人身启示往其它事物上附会套用(致知),基本算得上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
周易就是这样一门学说。它重点通过象数启示映射义理,以义理阐述诠释象数。其中,通过活力生命力、功效作用力两个维度构建事物的四象,在义理品性上分别对应着元、亨、利、贞,成为周易的基本手法。四象具有时空象义的多重性,如时间上的春夏秋冬,空间上的东西南北,人生与事物的生长衰亡,等等。无论是什么,都是两个维度四个象限,每个象限的品性,古人分别用元、亨、利、贞、四个字对应地来概括定义。古代单字为词,如人民、民主、君主都是词组而不是今天的单词。所以,元、亨、利、贞不能断成元亨、利贞,更不存在“利建侯”、“利涉大川”、“利牝马之贞”这样的语句和说法。
此外,周易还通过《易传·象辞》给出了64个启示,通过《易传·序卦传》、《易传·说卦传》、《易传·杂卦传》归纳揭示了周易各个经卦之间、各个重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变化规律,并构建起虽然模糊粗糙、却有不易之理的32对哲思范畴。
如果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的话,那么周易就是中华民族的哲学基因。它以“道”为本,以“一”为宇宙之极,“易”为思维之极,“君”为人民之极,按照“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万物”的逻辑轨迹,通过相互联系类比附会,构建起中华先哲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朴素的认知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周易尽管涵盖“三才之道”,但它尤重“三极之道”、“君子之道”,所以普罗大众不了解或理解不了实属必然。它本身不接地气,是为君主帝王及其统治服务的。是儒家把它普世化、实用化和世俗化,让它接了地气,使之成为教化臣民百姓、主导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理念的大道之源。
薛文主要研究的领域是什么?
薛文目前主要研究的领域是中医传统文化与易经风水文化,可以帮助许多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治疗以及小儿推拿,帮助更多病后的患者重新收获新的生活。
易经八卦,是传统文化还是空穴来风?
易经八卦,是传统文化。
“一阴一阳之谓道”,李京之所以取“容易”的名字,是因为李京是研究阴阳的学问,而“容易”字本身就是阴阳合成体。“易”一词共8笔,相当于八卦,它由“日”、“月”等词组成,“日”是阳、日,“月”是阴、夜、阳、阴、阴、高概括。从内容上看,宜景涵盖宇宙的方方面面,“日”、“月”两颗星星是宇宙的象征,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可见我们的祖先有多伟大。《易经》有一朵云,名字是“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篇文章表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认为第一个世界是混乱的一个分支,即太极,后来在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出现了四种基本现象:邵阳、太阴、太阳分别对应东、南、西、北四方。这4相又发展成了8个基本八卦:干坤、汗、街、地震、高建、市、交换。
八卦是理学体系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离开八卦,所有预测学将不复存在,中华文明也无从谈起。人类祖先福喜将宇宙分为八大系统(宇宙母系统),分别用八个特殊符号表示,这种被称为“天书”的符号被称为八卦。人们通过观察分析阴阳消长的信息,可以找出宇宙万物运动的一般规律。 周文王将八卦重叠后推演出六十四卦,并赋予特定的卦辞、爻辞,更细致地阐释宇宙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六十四卦是庞大的信息载体,揭示了天地人相互关系的全过程。人类破解这些密码符号,实现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避免吉凶的目的。
文成功者继承和发展易经理论,将周易提高到哲学的高度,被历代统治阶级公认为治国法宝,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中华民族并不像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一样没有灾难而灭亡,相反,以上下五千年的一脉延续至今,不断发展壮大与我们对理学思想的把握密切相关。正是在中华理学文化中,通过继承阴阳的呼应、康有为合制的思想,我们才能一代一代地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文明的种子。
有句谚语说读杂书万卷不如一本真经,这里说的真经指的是《易经》。我今天推荐的这个白话文图解版本,将晦涩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然后用图片讲述了无法读懂的智慧。从五行、天干、智智、太极、八卦的解说到《图解易经》的大象、苏、异性的介绍,都可以实际应用于工作、生意场和生活。与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会更加投入,看完以后,对生活的很多困惑也会明显地变得更加鲜明!
教你《易经》法,今天站着看明天,以后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向吉非凶迈进,今天的选择很重要。《易经》现在可以根据今天的条件告诉你如何选择才是最正确的。
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了几千年来的研究发展,已经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所谓的迷信,宗教。里面也会有进步的东西,科学的进步就是在人类认知的发展中建立起来。传统文化的有精华,有糟粕。要辩证看待
我觉得是传统文化,十分的复杂丰富,很厉害的一种文化。
易经风水是传统文化吗
对,易经是众经之首,是中华不能缺的传统文化。
《周易》这部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普遍承认这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历史事实。但是,怎样来解释这个事实,如何估价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文章标题: 薛文研究的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