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八王之乱为何叫八王之乱,明明不止八个王啊

时间: 2022-11-24 03:00:3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八王之乱为何叫八王之乱,明明不止八个王啊

晋朝八王之乱是哪八王

太熙元年四月,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皇太子司马衷继位,也就是晋惠帝,贾氏被立为皇后。

永平元年三月,贾皇后发动政变,皇太后的父亲、太傅杨骏等多人被杀。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成为太宰。

司马亮是司马懿的四儿子,机警而有才干,当时他最忌惮的一个人物是楚王司马玮,是晋武帝的五儿子,有军功,威望高,司马亮夺去他的兵权。双方的对立公开化。

六月,贾皇后借刀杀人,以晋惠帝的名义发了一道秘密诏书,指责司马亮图谋废掉皇帝。

司马玮趁着夜色包围了司马亮的王府,司马亮和卫瓘被杀。楚王司马玮随后被杀,罪名是假造诏书,杀害朝廷重臣,图谋不轨。

司马玮杀死汝南王司马亮,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正式开始。司马玮和司马亮在八王当中占了两位。

这以后,经过七八年的暂时平静,到了元康九年年底,贾皇后把皇太子司马遹废为庶人,新的动荡又开始了。

这一次,最先站出来的是司马伦。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晋惠帝的爷爷。

永康元年三月,废太子司马遹在许昌被害死。四月,梁王司马肜、赵王司马伦等人指责贾皇后害死皇太子,率领军士进入宫中。贾皇后被废为庶人,不久被杀死。

赵王司马伦大权在握,第二年即永元元年正月,傻皇帝晋惠帝的玺绶被夺走,司马伦登上太极殿,正式登基做了皇帝。

三月,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等人起兵讨伐司马伦。四月,迎回晋惠帝,司马伦、孙秀等人被杀死。

此后,司马冏做了大司马,大权独揽,他是齐王司马攸的儿子,慷慨好施,声誉一直不错。

太安元年十二月,河间王司马颙和长沙王司马乂等人指责司马冏图谋篡位,一齐起兵,要求司马冏放弃权力。

司马乂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六儿子,带着身边百余名将士冲进皇宫,紧闭宫门,将皇帝控制在自己手里,以此号令军将,与司马冏对峙。

京城里的战斗持续了三天,皇宫之中死尸累累。混战的结果,司马冏落败被俘,被斩于阊阖门外。司马乂出奇制胜,除去了司马冏,自己做了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

太安二年八月,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司马乂,双方从八月一直厮杀到了十月,伤亡惨重。

关键时刻,城中的东海王司马越出卖了司马乂,派人偷袭,擒拿司马乂,关押到金墉城中,被活活烤死,那一年,司马乂只有二十八岁。

成都王司马颖做了丞相,司马颙自己做了太宰,立司马颖为皇太弟。司马颖是晋武帝的第十六个儿子,体貌俊美,性格敦厚,但头脑不够清楚。

永兴元年七月,晋惠帝到了邺城,以后再去洛阳、长安。十二月,诏令东海王司马越为太傅,司马颙为太宰,共同辅政。随后的两年当中,中原一片混战。以后司马颖被赐死。

河间王司马颙是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孙子,颇有能力。晋惠帝和司马颖被带到长安,天下怨愤,司马颙成为众矢之的。东海王司马越起兵,联合诸侯一路向西,杀向长安。司马颙逃进太白山。

光熙元年十一月,晋惠帝死在显阳殿,时年四十八岁。皇太弟司马炽继位,就是晋怀帝。

晋怀帝任命河间王司马颙为司徒,赶往洛阳上任。途中司马颙被南阳王司马模派出的凶手掐死。

东海王司马越,是高密王司马泰的二儿子,早年在铲除杨骏的过程中立下功劳,做了散骑常侍、辅国将军等,后来封为东海王。

晋怀帝继位,太傅司马越辅政,大权独揽。永嘉四年十一月,司马越率领四万甲兵和朝廷百官迎战石勒,第二年,八王之乱的最后一位司马越病死在军营之中。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

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之所以叫八王之乱,是因为主要的参与者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再加上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这八位主要参与者,在《晋书》同处同一传记里,故后世以“八王之乱”命名。

八王之乱是什么回事?

八王之乱是发生在西晋的一场皇族之间的争斗,8个皇子为了争夺中央政权,从而引起的内乱。八王之乱的起因是因为当时的皇后贾南风,她干预政权所造成的。

八王之乱行共历时16年,八王之乱中的八王分别是,司马亮、司马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司马越。参与这场皇族之间争斗的皇子不仅仅8个,为什么叫八王之乱呢?是因为他们8个是其中的核心人物。

八王之乱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次皇族之间的内乱,这次内乱使当时社会的经济体制严重的遭到了破坏,从而导致了西晋王朝的亡国,以及将近了300多年的动乱,因为八王之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了五胡乱华的时期。

致使发生八王之乱最大的原因,便是当初的皇帝司马炎在安排后来的继任者上,产生了重大的失误,司马炎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的问题上,发生了极其严重的失误,于是便造成了贾南风的干政弄权,直接引发了八王之乱的发生。

贾南风此人,她是开国元老的女儿,她相貌十分丑陋,并且十分凶残,具有很高的政治野心,并且手段残忍,因为后来贾南风得到了专权,她开始推行了女性专制主义统治政策,这个政策是八王之乱直接导火索。

八王之乱造成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在这16年间,其中战乱频繁,后来朝廷已经无法的掌握全国,因为战乱的影响,受战乱的地区越来越多,除了个个诸王之间的战争外,还有氐人齐万年的变乱,而南方便发生了很多起起义事件。

这16年的战事对平民百姓造成的危害更大,全国有很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破坏,以及饥荒,因为连续16年每年都有频繁的战乱发生,死伤无数瘟疫开始蔓延,于是便有人迫不得已的离开家乡,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

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并引发了亡国和近300年的动乱。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内乱。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痴呆低能,即位后,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永平元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然后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于元康九年废太子司马遹,次年杀之。诸王为争夺中央政权,不断进行内战,史称八王之乱:[1]
先是,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起兵杀贾后。

八王之乱
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废惠帝自立。司马伦篡位后,驻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伦,镇邺的成都王司马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也起兵反伦,迎惠帝复位,杀死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以大司马入京辅政。太安元年(302年)底,河间王又从关中起兵讨司马冏,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也举兵入宫杀齐王司马冏,政权落入司马乂手。太安二年,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合兵讨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精兵7万,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20余万,也渡河南向洛阳。二王的联军屡次为长沙王司马乂所败。次年正月,洛阳城里的东海王司马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长沙王司马乂,将其交给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被张方烧死。成都王司马颖入洛阳为丞相,但仍回根据地邺城,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移到邺城。东海王司马越对成都王司马颖的专政不满,率领禁军挟惠帝北上进攻邺城。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被成都王司马颖击败,惠帝被俘入邺,东海王司马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北)。与此同时,河间王司马颙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弟)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成都王司马颖与惠帝投

西晋皇亲国戚世系图
奔洛阳,转赴长安。永兴二年(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又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河间王司马颙。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16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西晋进入人们常说的“五胡乱华”时期。八王之乱是导致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

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影响?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内乱。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痴呆低能,即位后,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永平元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当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然后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于元康九年废太子司马遹,次年杀之。诸王为争夺中央政权,不断进行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历史上的“八王之乱”,究竟是怎么回事?

八王之乱是发生在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权争夺战,当时毒后贾南风当政,天下大乱,有八个皇子都想趁机推到贾南风,趁机当皇帝。后面就打了起来,造成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主要是由于西晋恢复了之前的分封制,使得诸侯王得以存在,到了晋惠帝通知时期,政治的腐败黑暗,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八王之乱是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惠帝即位。惠帝妻贾后想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外戚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开始发生一连串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进行了大规模的混战。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天下被分成好几个部分,而每一个领土的主人都想对其他地方实现统一,然后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

历史上什么叫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引发了西晋亡国和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在西晋时期,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公元291年7月26日,中国西晋王朝发生内乱,八王之乱开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是七王之乱,西汉王朝汉景帝时
西晋时候
文章标题: 八王之乱为何叫八王之乱,明明不止八个王啊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6837.html

[八王之乱为何叫八王之乱,明明不止八个王啊]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