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1-18 11:00: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争相崛起,各个有才之士游走列国,合纵连横,叱诧风云,细细分析,春秋五霸很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列国。
关于春秋五霸历来有争议,其中齐国(齐桓公)、晋国(晋文公)、楚国(楚庄王)是大家公认的霸主,剩下两个,有学者认为是秦国(秦穆公)和宋国(宋襄公),有学者则认为是吴国(吴王阖闾)和越国(越王勾践),本文以后者为准。
春秋首霸齐国,很像一战前的英国
齐国原本是周朝开国太师姜太公的封国,凭借着代天子征伐的权力和地处东方的优越地理位置,不断发展壮大,吞并周边小国,不断打败东夷,国土向东直达大海。
齐国在齐桓公时期,重用管仲,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号四处征伐,会盟诸侯,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这就很像是一战前的英国发迹过程,英国四周沿海,凭借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海洋霸主,四处扩张殖民地,保持欧洲霸主近百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仍然保持世界第一海洋强国的位置。
地大物博的楚国,恰似俄罗斯
楚国只是周天子子爵封国,方圆不过百里,在楚人一代代努力下,楚国走出汉中平原,向四周扩张,尤其是像南方地区大肆扩张。
在亚历山大帝国崩塌后,楚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为辽阔的国家。楚国因扩张地域主要是南方蛮荒之地,被中原诸侯国视为南蛮,瞧不起。
这就非常像俄罗斯了,俄罗斯原本也只是小小的莫斯科公国,后来俄罗斯人不断扩张,最终成长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和楚国相似,作为欧洲国家的俄罗斯,向欧洲扩张缓慢,向东却快速扩张,一直到达大海,甚至越过海洋占领美洲的阿拉斯加。
同楚国无法被中原诸侯国接纳一样,俄罗斯也不被欧洲接纳,在他们眼里,俄罗斯虽为欧洲国家,但他们并不欢迎俄罗斯加入他们的大家庭。
后起之秀吴国,类似德国
吴国原本是落后的一个小国,在晋国扶持下逐渐掌握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在吴王阖闾时代迅速崛起,吴国重用兵圣孙武,五战入郢,成为春秋晚期的霸主。但夫差时期,却被越国所灭,迅速强大起来的吴国迅速灭亡。
这和德国崛起很相似,德国一直到普法战争后,才正式取得统一,德国虽然是后起之秀,却发展迅速,在一战前,德国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吴国也是最后超过列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同样,德国也是在迅速崛起后,在一战中战败,德国第二帝国被灭。吴国和德国的兴亡之路,有很多相似之处。
春秋最后的霸主越国,很像法国。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被迫赔偿德国50亿法郎,割去阿尔萨斯和洛林。但在卧薪尝胆几十年后,终于打败长期的宿敌德国,灭亡德意志第二帝国。
越国就很像法国,越国也是在与吴国的战争中被吴王夫差打败,被迫投降,每年向吴国进贡,但是越王勾践却始终不忘复国,卧薪尝胆,终于灭掉宿敌吴国。
越国与吴国的生死冤家,这和法国与德国的恩恩怨怨又是何其相似。
被瓜分的霸主晋国,如同奥匈帝国
晋国在晋文公之后,六卿执政,大权逐渐落入他人之手,最后被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这如同一战前的奥匈帝国,一战后,因为战败,国土被分割为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家,奥匈帝国,也在欧洲昙花一现。
春秋时期的各个诸侯国关系,也像一战时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我们都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一方是德意奥三国同盟,一方是英法俄三国协约。
中国春秋时期各国为了争霸和发展,也在抱团取暖,也形成了类似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是晋吴郑,“三国协约”是齐楚越。
如同三国同盟中改变阵营的意大利一样,战国时“三国同盟”中的郑国也时常改变门庭,一会儿依附晋国,一会儿又依附楚国。而晋国和吴国因为共同对付楚国,关系就比较牢靠。
结语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情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把他们比作近现代的欧洲列国,则更容易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各个诸侯国在一战时的欧洲列国,几乎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如果当时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原也很容易形成列国并立的局面。
好在,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开创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之后两千多年历史中,中国大地虽然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最终的大趋势还是国家的大一统,这也是元朝灭亡后仍然是统一的明朝、清朝,而不是大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秦国的人才政策,从秦国、楚国人才政治对比角度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为何能够统一天下,重用异国人才
战国乱世,诸侯争霸,合纵连横,无数鲜血和白骨埋没在历史的荒野中,然而,战国时代又是一个乱世豪杰的时代,涌现出了无数能人志士,例如,诸子十家之流,稷下学宫之流,还有鸡鸣狗盗之徒。这个时期,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代表和世卿贵族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逐鹿中原争霸,富国强兵而进行变法图强,一大批政治改革家、谋略兵法家、纵横外交家登上时代的舞台,这些“家”可以看作是人才资源。
西周、春秋时代的选官制度,也就是选才标准是“世官世禄”,也就是说世族成员凭借血缘和宗法关系,世袭罔替的继承官爵和俸禄,而对于出身社会底层的人士则基本上被排除仕途之外,到了春秋中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又由于周室式微,特别是到了战国乱世,宗法制度被废除,世袭特权被剥夺,出现了“士”的阶层,由此形成“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局面。
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士人摆脱宗法的束缚,实现人身自由、思想自由,有了独立人格,成为社会发展重要力量,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士”的阶层优秀者,拥有真才实学的士人,急于摆脱羸弱、卑贱的处境,凭着自己的智慧,出色的能力晋升为士大夫阶层;于是大批士人,打破阶层,宗族、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以及国籍的限制,开始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舞台。
秦国人才标准
秦穆公时期判断人才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有德,人才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忠于国君,要为社稷百姓着想;其次要有才华,拥有一技之长,准确的判断能力或者拥有渊博的知识,这样的人才才能够为国家所用,才能辅佐君主治理国家;再次,人才要具备用敢于直谏的勇气,作为君主的臣子,只有敢于对君主的不当言行进行进谏,敢于纠正君主的错误,才能避免国家和朝廷遭受更大的损失。
秦献公时期,为了振兴秦国,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招贤纳才,对人才的标准跟秦穆公时期有所不同;秦献公认为,人才的首要标准是智慧能力,对人才的道德标准有所淡化,迫于富国强兵的需要,秦孝公的人才标准更倾向于重才轻德。
秦献公之后,重才轻德的人才标准一直在秦国占据主导地位,例如,秦昭王时期的范雎,尽管在道德方面有污点,但还是凭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凭着对秦王献计“远交近攻”的策略,而被重用为丞相;张仪也是品行不端之人,向秦惠文王献连横之策,被秦王任命为宰相。
由此可见,秦国处于战国乱世,诸侯混战的时代,为了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富国强兵放在首位,用最大诚意去招揽人才,那些具备经邦治国的人才,为秦国献计献策的贤士,成为秦主要招揽对象,至于品行是否优劣,对于秦国来说已经无足轻重了。
秦国引进人才途径
引荐方式
引荐入秦,最著名的当属公孙支向秦穆公举荐百里奚了,其实百里奚是虞国人,虞国被晋国灭亡时,百里奚被晋国俘虏后沦为奴隶;公孙之知道百里奚的才能,就劝说秦穆公以五羊之皮赎回百里奚为秦所用;后来百里奚又向秦穆公荐举蹇叔,就这也秦穆公又得到一个得力助手。
秦穆公能够重要本是奴隶的百里奚,突破了秦国当时任人唯亲唯贵的原则,打破了宗法和国界的限制,为秦国人才政策的确立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从那以后,秦国获得了大量的人才,蹇叔被招纳入秦后,又向秦国举荐了白乙丙、西乞术、孟明视等人才;吕不韦向秦王荐举年少的甘罗,一时成为佳话。
荐举是秦国招揽人才的重要方式,在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等连续六位国君统治期间,共任22任历任过秦国丞相,其中有18人,是通过荐举方式入秦的,比例之高,实属罕见。
应招入秦,这类人大多才能卓越,声名在外,从而引起秦王的注意,以致秦王不惜采取多种手段将他们招入麾下,为秦所用。例如,由余本是戎国人,秦穆公得知他是具有远见卓识之才,是秦国征服西戎不可多得之才,于是使用离间计将由余招入秦国。
齐国孟尝君早就以贤能闻名于世。秦昭王闻其贤,想招他为己用,为此,秦昭王不惜以亲弟弟泾阳君抵押齐国为人质,以求见孟尝君,但这次孟尝君并未答应,直到后来被齐闵王派遣到秦国,短暂为相。
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的能力之强,让李斯都自叹不如,秦王政被韩非的两部著作所折服,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韩非,甚至用攻打韩国这种方式来抢夺韩非,最终韩王在秦国强大武力胁迫下,同意韩非出使秦国。
自荐入秦,自荐入秦也是秦国招揽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卫鞅先后四次晋见和游说秦孝公,每次都以不同方式进行游说,这四次他分别以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术来阐述君主治理国家的谋略,终获秦孝公赏识。
范雎经过王稽举荐进入秦国后,并未引起秦王的重视,一年后,范雎才通过上书向秦王自荐,才引起秦昭王的重视,得拜客卿。秦国这种允许他国人才通过自荐的方式入秦,打破了阶层的界限,为出生低微的寒士提供了进入仕途的上升途径。
派遣入秦,战国时期,人才之间的派遣,采取借用的方式把别国人才招到本国委以重任,在各诸侯国也屡见不鲜,这也说明了,当时各诸侯国为了社稷发展,为了富国强兵而对人才表现出求贤若渴的态度,特别是秦国尤其突出。
总之,在战国时期,秦国通过举荐、自荐、应招、派遣等多种方式招揽人才,从而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这也为后期大规模的人才任用奠定了基础。
秦国对人才的利用
当大量人才涌入秦国时,秦国充分利用他们的专长,对这些人量才而用,纷纷委以重任,概况起来,秦国任用人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破格任用,即只要博得君主的赏识,无需通过系统考核,也无需先立功勋,就可直接任用为主持国政的大臣。例如,秦穆公得知百里奚有治国之才,便授其以政,对蹇叔与厚币赏赐。秦孝公非常认可商鞅的“霸道”主义,“依法治理”的理论,直接封商鞅为左庶长,主持秦国变法图强工作。
秦昭王仅凭孟尝君的名声,就拜其为国相;赵国人楼绥,曾辅佐赵武灵王,并赞同其胡服骑射改革;当楼绥被派遣到秦国后,提出“以赵和秦、楚”的主张深受秦昭王赞许,虽后被任命为丞相。秦国的破格任用大多发生在商鞅变法之前,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僚制度逐渐成熟,被破格任用的官员仅有几个特例。
因功任用,人才引进到秦国后,要经过一定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立功,才能被封官赏爵,才能拥有理政实权。例如,甘茂因在平定汉中、蜀国等地的贡献,被秦武王封为左丞相;甘罗因成功游说赵王而为秦国立功被拜为上卿;吕不韦在帮助秦庄襄王夺位有功,被封为丞相;姚贾成功地瓦解燕、赵、齐、楚等国合纵攻秦之盟,被秦王拜为上卿。
秦国这种“量才授官,因功致禄”的原则,为本国招揽了大量的人才,使得秦国在对外开疆拓土,对外战略外交,对内改革图强中受益颇丰。
总之,秦国对引进人才的任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春秋时期,秦穆公以破格任用为主,到了战国时期,对人才的任用逐渐规范化,以因功授政为主,破格任用为辅。秦国在成功笼络大批异国人才的同时,能根据他们的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用来助力秦国的发展,这是其他诸侯国所望尘莫及的。
秦国的人才制度与楚国之比较
秦国与楚国有太多的相似性,都是受周天子不待见的国度,楚人与秦人都是忍辱负重,历险涉远的族群,也都是有一技之长的族群,他们在艰难的建国过程中,养成了沉稳与机敏兼并的性格。
秦人以周室之祸得福,楚人因周室之衰落而崛起,这些都是历史赋予他们的机缘。秦人进入文明时期更晚,在宗周文化发育的时候,秦人还在西北边陲养马蓄畜阶段,当秦人承袭周文化的时候,周公的典籍已经散失,这就导致秦国缺乏宗法关键,对于诗、书、礼、乐的周礼文明从根本上就不能接受,秦国逐渐形成了霸权至上的关键。
楚国进入文明期比秦国要早很多,在周成王时,楚国就挤入诸侯之列,随后,楚国不断武力扩张,这其中贵族势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形成了类似于周天子分封制的分治联合体。所以,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楚国世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特权远远超过其他六国,因此,秦春两国的历史根源决定了两国在人才体制上会有根本的不同。
秦国重实用人才,以军事人才为主;楚国重品德,以民本思想为准
秦国国君这种人才标准与法家的“任其力不任其德”、“程能而授事”的标准不谋而合,于是法家思想被秦国历代国君所奉行,重才轻德成为选拔人才标准。商鞅是秦国富国强兵的一大功臣,但其人品却一直备受争议。
就连一向很公正的司马迁都称商鞅为“刻薄之人”,但秦孝公完全忽略了商鞅以及所创造的法令中刻薄之处,甚至血淋淋的暴力倾向,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只注重其能力,而忽略其品行。
再如,魏国的范雎品行不端,为人狭隘,好公报私仇,但其军事才能天赋异禀,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为秦国吞并天下打下了基础,范雎在秦国被重用,也是秦国重利轻德的人才标准最典型的体现。
反观楚国,与秦国相异,更多地注重品德,更多地受“民本思想”影响,民是神之主,君须忠于民,这种民本思想始终贯穿于楚国人才的选拔之中。毕竟楚国是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环境中走出来的,楚国的建立及强大离不开民众的力量。
楚国这种“民本思想”也直接影响到人才的选拔,有才之人除了具有一技之长外,民本思想也不能缺失,这与秦国重利轻德的关键正好相反。
秦国重用异国人才,楚国偏向宗族内人才
秦国地处西北边陲,是戎狄之地,建国初年,人才远远落后其他诸侯国,国内良将多而少贤臣,为了最大限度地招揽人才,秦国打破地域和民族界限,大开国门选拔人才,无论是本族人才,还是异国人才,只要有才能都能受重用。
秦国以客礼对待异国人才,逐渐形成规范化形态,发展为客卿制度,对这些人才破格利用,委国而听之不疑,量才而用,因功致禄,对待人才注重礼仪,不求全责罚的态度。正是这种用人原则,异国人为秦国的崛起壮大贡献了巨大力量,例如百里奚、由余、白乙丙、西乞术、蹇叔等等。
当然,魏国人张仪善游说,以连横之计破六国合纵之盟;楚国人范雎提出远交近攻外交战略,蚕食诸侯;楚国人李斯通律令;他们都得以官拜卿相。此外,蔡泽是燕国人,吕不韦是韩国人,楼绥为赵国人等。其他诸侯国与秦国相比,并未突破宗法制的束缚,不像秦国那样大胆使用外人,尤其是楚国,举用人才,却还在遵循“昭旧贵,爱亲戚”的宗法制度。
秦国对外来人才偏爱甚于楚国,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秦国多良将而少贤臣,但楚国人杰地灵,人才济济,有“惟楚有才”的称号。秦国地处于西北戎狄之地,行戎狄之教,秦国的社会风尚带有戎狄风俗的烙印。戎狄都是尚武治国,必然会缺乏文化教育,国人争相以武功评英雄,如果秦国想走富国强兵的路线,这种文化落后的国度,缺少更多的是贤相而不是良将。
综述
此外,来自晋国的公孙支,来自虞国的孟明视、蹇叔,来自宋国的白乙丙,他们都熟悉秦国对手,为秦国提供详细而准确的资料,对秦穆公制定正确的对敌战略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的政治、军事才能使秦国东进计划不可或缺的因素。
秦国东进的同时,还在外来人才的辅佐下称霸西戎,秦国地处西北边陲,为了开疆拓土,争夺生存空间,长期与西戎作战;秦国最初在东进的过程中,受阻于晋国强大的实力,不得不改变战略部署,西征西戎,由余向秦穆公献策对西戎实施特殊战略,内史廖提“遗其女乐,以夺其志,戎王好乐,必怠于政”,这种方法果然凑效。
在由余的辅佐下,秦穆公成功地征服了西戎八个国家,不仅平定多年边患,还极大地增强国力,成为西方霸主,并得到周天子的认可,秦国称霸西戎,为东进建立了不可或缺的根据地,也为将来统一天下打下了可靠的后方,很难想象,如果秦国没有称霸西戎,是不能完成统一大业的。
秦国无论东进还是称霸西戎,其外来人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离不开,百里奚、公孙支、由余、蹇叔等人的支持。而对于秦国来说,正是由于长期贯彻执行人才引进政策,在改变秦国历史的同时,也改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格局。秦国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国,经过几代明君的励精图治,变法图强,最终成为强国,在这一过程中,不可否认,引进人才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些引进人才不仅帮助秦国迅速提高国力,提升在诸侯列国中的影响力,更是促使秦国东进中原,称霸西戎,最终为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相同点:
战争背景的相似点
拿破仑上台后经过十余年的时间,先后打败了五次欧洲反法同盟后,让法国成为实际控制了中欧与西欧大陆的大帝国。但当时拿破仑最大的对手还是英国。拿破仑企图集结海军与远征军的兵力登陆英国本土。
而希特勒对苏联的战争背景也是在攻击英国本土的“幼狮计划”落空后发动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德国的军队很快就席卷了中欧、西欧大陆、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德国控制了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西部、荷兰、挪威等16个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
不同点:
1、战略目标不同
拿破仑对俄国的军事行动主要目的还是要俄国顺从法国对英国的大陆经济封锁的政策,从而全面孤立英国。他进攻的目的主要在于消灭俄国的有生力量,消灭俄国的部队,尽量的摧毁俄国的战争资源,从而让沙皇俄国彻底屈从于法国。
而希特勒的目的是彻底占领、征服苏联,消灭苏联全部军队,得到梦想的石油等大量的战略资源。他的战略目标就是攻城略地,从而利用苏联的工业,让德国的战争机器更大马力的开动起来,向更广阔的空间开进。
2、双方实力对比不同
拿破仑率领了40个步兵师,25个骑兵师,总计60万人的大军。法军与当时的俄军无论从军队素质到武器装备都是不对称的。法军都占据了巨大优势。
战争开始时,德国动用了190个师(包括19个坦克师,14个摩托化师)、苏联是170个师另2个旅。开始德军无论军力还是武器装备都占据优势,但进入战略相持后,苏联的军力与武器装备数量反而都占据了优势,后续物资源源不断。而德国国力在战争后期已明显供应不起战争的消耗。
3、战争性质的区别:
拿破仑上台后起初为了为了保卫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而进行的大量战争基本是正义的。而后期发动的军事行动则是为了与英国争夺世界殖民霸权而进行的。
而进攻俄国的行动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希特勒的战争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为的就是要改写世界新秩序,争夺世界的霸权。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拿破仑
百度百科——希特勒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