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请问西方小说和诗歌里经常提到的渔王是谁,最早的出处是哪里

时间: 2022-11-15 18:01:1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请问西方小说和诗歌里经常提到的渔王是谁,最早的出处是哪里

渔王的儿子

“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表明渔王教孩子捕鱼技术的做法是_______.(用一个成语回答)
拨开时间重重叠叠的帷幕去探访一位三百多年前的文人,走入他的人生,也走入那个曾经兵荒马乱又曾经歌舞升平的年代。我们要拜访的这位文人叫李渔,本名李仙侣,他四十岁以后才改名为李渔。母亲说,李渔是个聪明活泼又淘气的孩子;而父亲却认为,他又是个离经叛道的不肖逆子;妻子们的评价是,他是个威严的家长;而朋友们交口称赞他是个不可多得的风趣幽默的朋友;达官贵人眼中的他是个卖弄口才讨取银两的伶人班头;而在书商的眼里,他是个畅销书作家;在研究者眼中,他是优秀的戏曲理论家,尽管他的小说和戏曲格调不高;在鲁迅看来,他不过是个能说会道,多才多艺的“帮闲文人”;那么,在李渔自己的心里,给自己打多少分,将自己定位在哪里呢?这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六一一年即明万历三十九年八月七日,李渔出生于江苏如皋的商人家庭,父亲李如松是个经营药材生意的商人,祖籍浙江兰溪,为了做生意才搬到这个拥有十余万人口的小型商业城市,号称“金如皋”的江苏如皋。同李如松一起到如皋的还有李渔的伯父李如椿,李如椿是个知识分子,曾经参加过几次科举,失败之后转而学医,供职于一家官办的社会慈善机构“养济院”。兄弟俩一个开方子,一个卖药,倒是搭配得天衣无缝。而李渔的母亲则市一位善良而又有远见的传统的中国妇女。李如松保守,老老实实做生意规规矩矩做人,只希望儿子能传其衣钵经营家业,在乱世中谋得生存足已;李如椿曾念过书,特别喜欢聪明的孩子,担当了李渔的启蒙教育;而母亲则疼爱孩子,李渔是家中的次子,没有继承权,母亲只得为他另谋出路,希望他走科举一道。三位长辈都对李渔有重要影响。父亲是李渔的敌人,伯父是李渔的恩师,而母亲是他的避风港。正是由于母亲的极力争取和伯父的从中周旋,李渔八岁的时候正式进入私塾上学。

李渔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在学业上可说是游刃有余。他学的同样是“四书五经”,四书者,《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者《诗》、《书》、《礼》、《易》、《春秋》,而且一定要学朱熹理学所注的“四书”,这对于天真爱幻想的孩子来说是多么枯燥的事,但李渔还是能够应付自如。“五经”中,也有些叙述得生动活泼的说人讲事的篇章,李渔在这些作品中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李渔是个虚荣骄傲的孩子,他的虚荣心在老师家长的夸赞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所以他重视自己的功课。但他毕竟只是个八岁的男孩子,贪玩好动也是在所难免,他常流连于寺庙道观,以及杂七杂八的铺子,观察别人是他的一大爱好,他还经常搞些小创意小发明,让家人哭笑不得,尽管招来父亲的责备,他还是会时不时要制造一些小意外。

一六二二年,李渔十二岁了,已经长成一个俊秀的翩翩少年,在这一年的春节,李渔用一个特殊的行动昭示了自己的成长。李渔在前一年移植了一株梧桐的幼苗到后院,经过大半年的精心照料,梧桐树成活了。在十二岁这年的春节,李渔别有深意地用小刀刮去了梧桐的一块皮,刻下了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此后每一年,他都会在这株梧桐树上刻首纪年诗,并用毛笔仔细地描过,树长高了,李渔的诗也随着树伸向天空。在中国,有“凤栖梧”一说,名为凤凰的吉祥鸟只栖息在名为梧桐的吉祥树上,李渔将自己的诗歌刻在梧桐树上是年少轻狂的自喻也是远大理想的寄托。

然而,这种庄重而带有某种神圣的祭礼色彩的成长宣言在他迁居兰溪后就终止了,这是人生的遗憾,也是人生某种深层的暗示,李渔并没有按他母亲的意愿走上科举之路,更罔论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了,他走的是正统读书人引以为耻的路子,也证明了曾经年少轻狂的他在强大的现实面前不得不低下他高傲的头颅,又或者说这是他与传统的决裂与正统的对抗,更准确的说法是他是矛盾的结合体,一方面对抗现实的强权,一方面又不得不依附现实的势力。这从他与父亲之间的战争就可看出端倪。李渔年轻气盛,曾梦想像司马迁笔下的游侠一样行侠仗义,他给自己打造了一把宝剑,时不时地拿出来舞弄一番,还佩带着他穿过大街小巷来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父亲对这个莫名其妙状况迭出的荒唐儿子感到非常生气,终于有一天,在获知李渔要买一本叫做《藏书》的禁书时,父亲操起靠在柜台边的扁担向李渔打去,让他永远不要再读什么圣贤书了。这些书没有教会他怎么做人,反而让他成为异类,未经历生活的艰辛却老捣鼓一些赔钱的事物,不踏踏实实地做人却吃了熊心豹子胆一样在那儿抨击时政,这样的逆子早晚要给家里惹麻烦。而在李渔的眼里,父亲是不折不扣的老顽固老封建,是自己的敌人。李渔对父亲燃起了仇恨之火,这火异常烈,甚至在父亲死后,“回煞”(民间风俗)的那一天,他背着不孝的骂名,挑灯在父亲的灵位前高诵《诗经》,想与父亲的灵魂进行最后的决斗。因为父亲让他觉得痛苦,为了给父亲冲喜,他甚至被迫娶了一位他并不中意的妻子。尽管父亲那么令他难以忍受,他还是要靠父亲过衣食无忧的生活。

父亲一死,他也必然面临与兄弟分家,自立门户的现实。一六三五年,李渔二十五岁,决定回家乡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考试,他中府试榜首,却在一六三九年的乡试中黯然败北,他所有的骄傲和自信都像被放了一场大火一样,烧得干干净净。由于时局的动荡,他哥哥的药材店生意每况愈下,他也无法得到母亲的接济了,他写了一首词来表达此时的心境,“昨夜今朝,只争时刻,便将老幼中分。问年华几许,正满三旬。昨岁未离双十,便余九,还算青春。叹今日,虽难称老,少亦难云。 闺人也添一岁,但神前祝我,早上青云。待花分封心急,忘却生辰。听我持杯叹息,屈纤指,不觉眉颦。封侯事,且休提起,共醉斜曛。”(《耐歌词》《凤凰台上忆吹箫·元日》)作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年界三十却功名未就,是多么大的耻辱,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他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创造财富养家糊口,于是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髫龄集》。一六四二年,当他准备第二次乡试时,母亲却病倒了,李渔只得放弃考试,赶到母亲身边,李渔对母亲的爱与孝心并没有留住母亲,就在这一年,他失去了最爱他的人。

当岁月的车轮推进到一六四三年时,烽烟四起。志士们选择“捐躯赴国难”,平凡的百姓选择“保躯体逃国难”。对于老百姓来说,皇恩是否浩荡,天子尊姓大名,对他们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所以他们选择逃难。李渔尽管参加过府试乡试,也还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他也逃难,并在逃难金华的途中娶了第二个妻子曹氏。明朝在一六四四年宣告灭亡,李渔在老家建了座叫“伊山别业”的小别墅隐居,为了能有个儿子,又娶了一名姓纪的女子为妾。他的隐居生活也过得颇怡然自得,读读书,管管村务,修凿水渠,日子过得飞快。然而,按照李渔好动虚荣的个性,又怎会在兰溪久居,伊山别业这泥瓦灰墙的小别墅又怎关得住渴望高飞的小鸟,终于在一六四九年,李渔率领全家动身前往杭州实现他的人生梦想。

杭州是江南的大都会,曾经是南宋朝廷的所在地,有诗人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懒洋洋软绵绵的杭州确实有种柔化人的意志的神奇力量,使人除了风花雪月外不作它想,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曾挽留多少人驻足,晚明著名的小品文作家张岱曾用饱沾温情的笔墨回忆了西湖边上的人和事,结成一本叫《西湖梦寻》的散文集。当月上柳梢头时,有多少年轻的男男女女相约在浓得化不开的黄昏后,西湖的几多柔情几多妩媚本是才子佳人幽会的好去处。对于李渔来说,选择杭州实在是太合适了。他每天去逛书市,逛戏园,细心观察市井百态,在如皋时为的是好玩,而现在为的是生活,他必须了解市场才能把握市场,才能写出畅销的作品,李渔或多或少遗传了父亲商人的基因,在后来的卖书、打秋风、开书店的日子里,他商人家族所独有的见风使舵的精明本色更是展露无遗。

一六五一年元旦,李渔搬进了新的寓所,宣布他新生活的开始。于是就进入了疯狂的创作状态。作家进入创作状态时,自闭而又麻木,无限宽广的现实时空已经失去了意义,他们关闭在自己编织的小小世界里,当灵感如狂风巨浪扑来难以遏止时,就必须抓着笔快速地记录下来,灵感是个调皮的精灵,有时像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有时又如一只自由小鸟稍纵即逝,所以灵感一来就一定要写下来,如果没有把握住,它就飞去再回来,而作者只能顿足哀号了。李渔同样要靠灵感来写作,他的思绪总停留在虚构的人和事上,吃饭睡觉只应付一下,为的是维持生命,他总是一边磨墨一边构思,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墨水溅到桌上或是将墨盒打翻将书桌和纸张糊弄得一团糟,他的脾气变得狂躁,仆人和妻妾们都不敢靠近他,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成了赶跑他灵感的罪人,原配不无担心地劝他要保重身体,但他已经难以控制了。李渔不抽烟不喝酒,同巴尔扎克靠咖啡提神一样,李渔也需要提神,他靠的是茶叶。这样癫狂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后,李渔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几年后又出版了《无声戏二集》。李渔明显消瘦了,他病了,可以说是贫病交加,因为那时的他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他甚至穷到买不起冬天用来烤火的碳。但聪明如李渔在付出身体的代价后,自然也懂得调整,更理智地去写作。他一边借助茶叶的帮助,一边将不同体裁的作品交换着来写,在寂寞自闭的创作中保持一些新鲜感,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勤奋工作,毕竟他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男人的尊严不容他不努力工作。

正是因为李渔靠创作谋生,他不得不考虑市场的因素,再加上他从小就喜欢看故事性极强的文章,所以他自己的创作观点是“非奇不录”,他的喜剧代表作《风筝误》就是这样一部作品,通过一系列的巧合误会再加上丑角的插科打诨,演绎的是一场热热闹闹观众喜爱的戏。确切地说李渔的小说和戏曲创作呈现“好看的戏多耐看的戏少”的局面,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作者自己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的主动追求。

他的小说出版后,他有了些经济收入,就到杭州以外地区进行短期的访问,除了游山玩水之外,也想借此推销他的作品。

李渔本是个能言善道风趣幽默的人,在他不遗余力的推销下,而且书本身也写得不错,《无声戏》获得了不错的销量,而李渔在杭州也有了些小名气。一个人只有在经济上获得独立之后,才有可能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李渔从一六五六年开始编《尺牍初征》,这是他个人的喜好,同时也因为预见到这本书有广阔市场。《尺牍初征》,顾名思义是将一些文学界名人的书信汇编成集,包括古人和今人。古人的书信有资料可查,倒不是难事;今人的书信就必须靠李渔高超的交际手腕来向那些社会名流们约稿,在商业交际上,李渔果然是一把好手,他甚至获得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吴伟业、钱谦益、龚鼎孳这些文坛泰斗的手稿,他成功了,这本书一出版就广受好评。于是,李渔又动了一个更大的念头,做一部大型的司法案例汇编,名为《资治新书》,这本书牵涉的范围就更广了,他把笔触伸向了政界,李渔向十余个省区征稿,他甚至向平西王吴三桂这样的高层政要也发出了约稿请求,但他绝对想不到这为他以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清朝初年的文化氛围相对还比较宽松,因为从东北来的异族朝廷想要在中原站稳脚跟还是要笼络人心的,尤其是那些能说会道好论朝政的文人的心,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会一再姑息容忍前朝的遗老遗少,一旦大权在握,就必然开始反扑。王小波说中国人是“沉默的大多数”,机灵的老百姓却说“莫言国是”才是保全身体的法则,卤莽的文人总爱往枪口上撞,却美其名曰“气节”。

一六六零年,李渔的好朋友张缙彦被参劾。张缙彦无疑也是个不懂得察言观色的文人,他的政治之鼻没能灵敏地嗅到政治氛围的潜在变化,还发着思古之论,这就给懂得“想皇上所想”的小人以机会,狠狠地参了他一本,他的人生自然前途无“亮”了。而此时,李渔有一本正在编写的《古今史略》正按照张缙彦的建议要付印了,这本书说是通史,实则花了很大篇幅追述前朝遗事,陡然紧张的文化气氛使得李渔的性命岌岌可危,按着清朝 “瓜蔓抄”的刑律,李渔是极有可能受到牵连的。李渔终究是个识时务珍爱自己生命的人,他听闻张缙彦被抓,就立马到出版商那里拿回自己的书稿,张缙彦是生是死,李渔已经无能为力,还是自己保命要紧。但李渔的心情难免敷上一层阴郁之色,原本今年他要在新居高高兴兴地迎娶他的第四个妻子汪氏,在自己志得意满之时好好地风光一把,现在却是有几分扫兴了。为了摆脱政治上的阴影,李渔一家于一六六一年决定迁居南京,并于第二年在南京建了自己的书店——翼圣堂,按李渔的意思,就不用再受书商从中盘剥书费之苦了。从一六六三年开始,李渔正式进入“帮闲文人”的行列,往来于各地方官员的府邸,凭借着自己一肚子的才学和一嘴巴的幽默混吃混喝,说是为自己出书筹集费用,实际上,已经沦为封建官僚用以取乐的对象,这就是所谓的“打秋风”。李渔的生活地位可以说是卑微的,“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举动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了生活”,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丧失自我”,或许对于他来说生活才是真实的,别的都是次要的。

李渔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南到福建广州,北到山西甘肃,在这一路的游山玩水中,李渔色性不改,一路娶妾。一六六六年,在山西,获得十三岁的乔姬为妾,次年,在甘肃,又获得十三岁的王姬为妾。而此时,李渔已经年界花甲了。李渔发掘了乔王二姬的唱戏的潜力,筹划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剧团。李渔之所以能够妻妾成群,同他在家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在家中,他是威严的封建大家长,各个妻子都相当温驯,是礼教的忠实拥护者,他是个被女人惯坏的孩子。因此他笔下的女人都非常温柔。一六六八年,由他这个伶人班头带队,乔王二姬主唱的家庭剧团在徐州正式登台演出,受到了当地官员以及官太太们的欢迎。

一六六九年,李渔在南京建了著名的“芥子园”。

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风风雨雨,李渔以为自己可以享受齐人之福,安度晚年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上帝又一次跟他开了玩笑。一六七二年,李渔携刚生育不久的乔姬到汉口汉阳太守纪子湘家打秋风,乔姬撑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登台唱戏,终因体力不支病死在了汉口。李渔最心爱的妾在风华正茂的十九岁撒手人寰,对李渔来说是沉重的打击,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李渔回到南京后才得知乔姬所生的女儿因为没有得到细心的照料也夭折了。李渔发怒了,他赶走了一个搬弄口舌,对他偏爱乔姬表示强烈不满的妾。谁又能料到这仅仅是悲剧的开始呢?第二年,王姬也染重病身亡,死时同样是青春勃发的十九岁。李渔还来不及排解丧妾之痛时,又险遭命运重创——吴三桂叛乱了,曾经得到他书面帮助的李渔险些受到牵连,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接连地被命运的欺骗或者说是玩弄,纵使有千行老泪恐怕也难以横泻而出了。哀痛、惊恐、慌乱、孤寂……人到老年时还要面对这些,是多大的痛楚和悲哀?李渔无法在南京呆下去了,他将南京的书店托付给了他的长女婿,自己和妻子们又回到杭州,那是一六七六年。

李渔在一六七七年大病一场后,彻底地消沉了。一六八零年一月十三日,即清康熙十九年,李渔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在杭州层园,他的寓所中。时间在他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停止了,在他回光返照的那一瞬间,他是哭了还是笑了,是在问生活究竟给了他什么,还是因为自己真实地生活过而心满意足了,所有的波波折折在死亡来临的那一秒钟,都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样面对自己一生所做的选择,是无悔,还是遗憾重重,是骄傲,还是愧疚累累,也许都有,也许都没有,谁知道呢?
循序渐进

艾略特是位怎样的作家?

艾略特是位学者型作家。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和清华国学院的主任吴宓是同学,而且同宗一位导师,即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欧文·白壁德。白壁德是上个世纪初最有影响的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略特在理念上也是鼓吹古典主义的,但是,他的诗歌却属于现代主义。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是统一的。现代主义的先锋意识,有许多来自于逝去的历史,是最为古老的、被近代理性抛弃的东西。吴宓在西南联大讲授英美浪漫主义诗歌课程时,总要讲到他的这位同学的《荒原》,但是,吴宓的诗歌主张与艾略特相差甚远。在文化人中问,这种复杂而充满矛盾的现象很多,不能简单化地理解。

把但丁的《神曲》和艾略特的《荒原》加以比较,是颇有意味的。两部作品都产生于历史发生转折和动荡的时期,都具有恢宏的史诗气度和神秘的宗教意识;他们都试图描绘出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图景并为人们指出拯救自己的道路。但《神曲》给人们提供的世界图景是严整而明晰的:地狱(九圈)、炼狱(七层)、天堂(九重),每个人都可依据自身的行业在这个图景中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或拯救自己的方式。这种世界观念的严整性和明晰性,决定了它在艺术形式上的严整和明晰。全诗loo曲,除序诗外,每篇33曲,全部用三行连环体写成。形式上的“三”是世界本原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的投射。内容和形式上的这种高度适应性,使这首史诗达到了几乎无法比拟的完美程度。而《荒原》的情形却相反:它所提供的世界图景是模糊而混乱的,人们从中无法探寻出世界运行的图景;这种模糊和混乱是近代理性在西方走向衰落的标记;全诗使用的晦涩、混乱的语言结构也恰好同这种世界图景相适应。《神曲》的字面意义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荒原》却是恶欲横流,善良死灭;《神曲》表现出对“恶”的强力意识,《荒原》却是软弱无力;《神曲》引导人们走向“乐园”耶路撒冷,而《荒原》却让人的灵魂感到无家可归;《神曲》追求个人完美,《荒原》追求的是死亡意识。两者都以基督教为皈依,但《神曲》充满乐观精神,《荒原》却渲染浓厚的灰色意识。

请各位注意:当社会出现信仰上的“断裂带”时,往往产生“荒原文学”。在西方历史上,最典型的荒原期是四五世纪——古罗马行将灭亡时期和17世纪初——所谓“巴罗克时期”,还有就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低谷”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精神上的“荒原”期未必是文学的衰颓,而常常是相反。荒原期的文学所揭示的心灵是破碎的,氛围是悲观的,思想是神秘的,结构是梯突的,语言是诡谲的,从总体上说带有精神病人的那种心理变态。

《荒原》同《神曲》一样,大量使用神话,但《神曲》多用古希腊荷马时代以后的材料,这些材料反映人类童年时代的个体意识觉醒和对宇宙规律的最初思考。这种思考本身就意味着人对自然的分离。而《荒原》引用的多属“神话时代”即蒙昧时期的神话。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尚属“脐带联系”时期,人和自然交混为一,个体意识有如胚胎,躁动于大自然的母腹之中,人和自然都显得更加混沌和无秩序。艾略特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物质废墟和精神废墟促使人们返回了那个比希腊文明更早的神话时代。那个时代的世界图景在两本著作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这就是魏士登女士所著的《从祭仪到神话》和弗雷泽所著的《金枝》。在这两部著作中,作者大量记述了原始时代灾难流行导致山野荒芜、植物不再生长、动物几尽灭绝、妇女神秘地失去生育能力的传说。按照原始初民们的理解,那一定是主繁殖的神(如渔王)患了病或被害了(耶稣也是主繁殖的神,《金枝》中有关于他被害的传说)。只有少年英雄出现,手执利剑去寻找“圣杯”,才能治愈渔工的病,使荒原复苏。这里的“利剑”喻男性,“圣杯”喻女性(纸牌中的“黑桃”和“红桃”分别从剑和圣杯转化而来)。寻找“圣杯”的故事又源于人们对于宇宙间一切生命本源的最初觉悟,只是用神话的形式来表现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经常以“荒原”作为象征,比喻人类精神的被毁灭。《圣经》中《以西结书》有对以色列人因崇拜异教偶像,上帝耶和华命令将家园变为废墟的记载。古罗马灭亡前,罗马城五次遭焚,“神圣之都”化为废墟,是上帝对荒淫的罗马人的惩罚。“荒原”是人类犯罪结下的恶果。到了文艺复兴末期,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把人世间比喻为“荒芜的花园,到处长满恶毒的萎草”,使“荒野”成为邪恶势力的象征。在《李尔王》里,疯了的李尔流落于荒原之上,荒原具有了宇宙本体的意义。所以,本世纪初,艾略特以荒原喻死亡不算是发明,但他在极其广阔的历史跨度上展开“荒原”的精神内涵,使得“荒原”成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毁灭的象征性符号。

这是一首需要用“智力”来阅读的诗,像但丁的《神曲》一样,充盈着各种典故而且晦涩、朦胧“混乱”。然而,一旦突破这些“障碍”,一股强大的情感激流就会淹没你的身心。

全诗的“题词”就画龙点睛地提到“死亡”这个主题:

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儿(译注:女先知)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儿,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

三《荒原》

《荒原》表现了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的心灵世界;马尔罗还宣布:“人已死去”,即人所追求的主体观念已化为泡影。“人已死去”,使得人的异化无以复归。

关于异化的哲学理论,不是我们讨论的内容。就文学作品而言,从莎士比亚时代开始就关心“人变成非人”的问题(如《李尔王》),这在17、18、19世纪的西方作品中有大量的、深刻的艺术揭示。但这种揭示往往是局部的、具体的,如《李尔王》揭露了“权力”怎样导致“父放逐女、女杀死父、兄弟仇杀、姐妹相残”,而巴尔扎克杰出地表现了“金钱”导致人性的变异等等。从总体上讲,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异化的揭露远不如现代派那样全面、尖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现代派作品表现了物质世界对人的压迫和报复,在一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人怎样变成了动物,变成无生命的桌椅板凳。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从“个性自由”出发全面探讨社会结构(包括当代的“操作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以局外人、流亡者、精神贵族或刑事犯的身份向西方社会的一切价值观念,包括宗教信仰、伦理观念、自由主义教育、商业文明、审美观和性道德提出全面质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派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把个人意识看作宇宙和人生的中心,因此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冲突。“他人就是地狱”,永生无法从这地狱中解脱。在人和自我的关系上,他们崇尚本能和下意识,而这种本能和下意识又是神秘朦陇、不可捉摸的。现代派对“异化”的揭示,由于没有触及到产生异化的经济动因,看不到消灭异化的现实道路,因此带有沉重的悲观色彩。他们寻找自我的努力进一步拓展开了人类心灵中那些没有开垦的处女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深邃和充满各种神秘骚动的内心宇宙。所有这些,构成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人”的心灵困惑。杰出地、全面地表现这种困惑的第一位大师级的作家便是奥地利人弗朗兹·卡夫卡。

英国诗人奥登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令人想到的名字。卡夫卡确乎堪称本世纪上半叶的精神代表。正是他最先表现了“现代人的困惑”,并且在艺术上作出了令人瞠目的杰出创造。他的代表作品首推小说《变形记》。

关于《变形记》的评论文章已经连篇累牍,各位很容易在各种刊物、论文集中找到,我不想在这里重复。我只想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探讨这部作品震撼心灵的内在秘密。

卡夫卡的《变形记》与古罗马的一部名著同名,即奥维德的《变形记》。这本身就意味着作者认为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奋斗,并没有使自己从动物中升华出来,人们所创造的升华条件反过来变成束缚人自身的绳索。用《浮士德》中魔鬼的预言来说,是“比畜牲还要畜牲”。不同之处是,奥维德的《变形记》是双向的,人(神)可以变动植物,动植物又可变为人(神)。统观全书虽有悲苦,但还有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自由感。卡夫卡的同名作品却是单向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了虫,不可能再变为人,只有人的倒退而没有人的升华,因此显得更加绝望。近代西方对人的困境的揭示早已有之,但《变形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符号,以惊人的荒诞框架和惊人的细节真实再现了人的异化主题。作者不像巴尔扎克那样鲜明地指出造成人类沦落的社会条件,而只是深人探索被异化的内心感受。而这些感受的普遍性和真实性诱导读者进入主人公的虫体世界,读后仿佛自己也变成虫了。

德国费肖尔父子认为:审美过程是“移情”过程,并把这一过程解析为“前向情感”、“后随情感”、“移人情感”三级。

依费氏父子的观点,我们试着对《变形记》作一分析。

人居然变成了虫,这同人们的生活常识相悻谬,因此造成接受的困难。如果不克服这个困难,读者终认为故事是虚假的,就不可能发生“移情”的审美过程。

一个平庸的作家如果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写他的主人公变成了“虫”,必先费很多笔墨渲染奇诡、神秘的环境(惊雷、浓雾、乌云密布、火光闪闪……),而后写他在变成虫的过程中种种奇异的感觉和变虫后的惊恐,以致晕厥……总之,写一个惊奇的事实,必需种种令人惊奇的因素和后果来加以烘托。而卡夫卡的《变形记》竟然开始得如此平淡: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这个开头平淡得就像在讲一件人们习以为常的事。作者这种平淡的语气,同人们的习惯性心理反应之间产生了距离。读者发生了疑惑,也就是作家的镇静态度使读者感到疑惑。这种疑惑构成“前向情感”,引导读者跟着作者向前走。反之,如果依照前面平庸作家的写法,作品与读者的习惯性心理(也许来源于众多诸如此类的作品)之间有距离,没有“陌生感”,尽管你笔下吞云吐雾,读者只会索然无味,甚至不能读下去。

按照习惯性逻辑,一个人发现自己变成了大甲虫,他该是何等惊恐?他可能会大叫,会挣扎,会晕厥。如果照此写下去,读者依然会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冷眼旁观。而在卡夫卡的作品里,这些都没有发生。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虫时,他并没有惊恐,因为他怀疑这是个梦。作为一个终日辛劳的小职员,他多么需要睡眠呵。这样把意想不到、突然发生的事疑为梦境,是一般读者都易于接受的。此时,读者心态已从疑惑转人与格里高尔的心态暗合。这种暗合是情感移人的先导。想起床,起不来,以为只是太累了,……读到此,读者的心境开始从疑惑转为萌发对这个小职员的怜悯和同情,……一个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幸的不幸者往往会博得更多的同情。此时,虽然书中的格里高尔还未意识到自己真的变成虫,而读者的心境却先于他体味这种情感。此时“前向情感”已转向“后随情感”。

快7点了,母亲催他起床去上班,他要回答母亲呼喊,却发不出人的声音,只会吱吱叫。这个现象仍未引起格里高尔注意自己变虫的事实,因为他被一种可怕的焦虑淹没了:万一赶不上火车,耽误了老板的事,自己被革职怎么办?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妹妹何以为生?这种心态对一个小职员来说,非常真实。此时,读者被震撼了:人在变成非人之后,不是为自身的不幸痛苦,而是焦虑他变成虫给其他亲人带来的后果。经理派秘书来催他去火车站而发现他已变成虫时,吓得从楼梯上滚下去了。这件事加深了格里高尔的焦虑:丢职似已无疑。而读者的情感开始同他产生“间离”:主人公的心境是焦虑,读者的心境是悲哀。当读者产生如是感觉时,表明读者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人变成虫”这一荒诞的框架,并已开始为变虫的格里高尔而悲哀了。

渔王的儿子

(1)
拨开时间重重叠叠的帷幕去探访一位三百多年前的文人,走入他的人生,也走入那个曾经兵荒马乱又曾经歌舞升平的年代。我们要拜访的这位文人叫李渔,本名李仙侣,他四十岁以后才改名为李渔。母亲说,李渔是个聪明活泼又淘气的孩子;而父亲却认为,他又是个离经叛道的不肖逆子;妻子们的评价是,他是个威严的家长;而朋友们交口称赞他是个不可多得的风趣幽默的朋友;达官贵人眼中的他是个卖弄口才讨取银两的伶人班头;而在书商的眼里,他是个畅销书作家;在研究者眼中,他是优秀的戏曲理论家,尽管他的小说和戏曲格调不高;在鲁迅看来,他不过是个能说会道,多才多艺的“帮闲文人”;那么,在李渔自己的心里,给自己打多少分,将自己定位在哪里呢?这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六一一年即明万历三十九年八月七日,李渔出生于江苏如皋的商人家庭,父亲李如松是个经营药材生意的商人,祖籍浙江兰溪,为了做生意才搬到这个拥有十余万人口的小型商业城市,号称“金如皋”的江苏如皋。同李如松一起到如皋的还有李渔的伯父李如椿,李如椿是个知识分子,曾经参加过几次科举,失败之后转而学医,供职于一家官办的社会慈善机构“养济院”。兄弟俩一个开方子,一个卖药,倒是搭配得天衣无缝。而李渔的母亲则市一位善良而又有远见的传统的中国妇女。李如松保守,老老实实做生意规规矩矩做人,只希望儿子能传其衣钵经营家业,在乱世中谋得生存足已;李如椿曾念过书,特别喜欢聪明的孩子,担当了李渔的启蒙教育;而母亲则疼爱孩子,李渔是家中的次子,没有继承权,母亲只得为他另谋出路,希望他走科举一道。三位长辈都对李渔有重要影响。父亲是李渔的敌人,伯父是李渔的恩师,而母亲是他的避风港。正是由于母亲的极力争取和伯父的从中周旋,李渔八岁的时候正式进入私塾上学。

李渔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在学业上可说是游刃有余。他学的同样是“四书五经”,四书者,《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者《诗》、《书》、《礼》、《易》、《春秋》,而且一定要学朱熹理学所注的“四书”,这对于天真爱幻想的孩子来说是多么枯燥的事,但李渔还是能够应付自如。“五经”中,也有些叙述得生动活泼的说人讲事的篇章,李渔在这些作品中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李渔是个虚荣骄傲的孩子,他的虚荣心在老师家长的夸赞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所以他重视自己的功课。但他毕竟只是个八岁的男孩子,贪玩好动也是在所难免,他常流连于寺庙道观,以及杂七杂八的铺子,观察别人是他的一大爱好,他还经常搞些小创意小发明,让家人哭笑不得,尽管招来父亲的责备,他还是会时不时要制造一些小意外。

一六二二年,李渔十二岁了,已经长成一个俊秀的翩翩少年,在这一年的春节,李渔用一个特殊的行动昭示了自己的成长。李渔在前一年移植了一株梧桐的幼苗到后院,经过大半年的精心照料,梧桐树成活了。在十二岁这年的春节,李渔别有深意地用小刀刮去了梧桐的一块皮,刻下了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此后每一年,他都会在这株梧桐树上刻首纪年诗,并用毛笔仔细地描过,树长高了,李渔的诗也随着树伸向天空。在中国,有“凤栖梧”一说,名为凤凰的吉祥鸟只栖息在名为梧桐的吉祥树上,李渔将自己的诗歌刻在梧桐树上是年少轻狂的自喻也是远大理想的寄托。

然而,这种庄重而带有某种神圣的祭礼色彩的成长宣言在他迁居兰溪后就终止了,这是人生的遗憾,也是人生某种深层的暗示,李渔并没有按他母亲的意愿走上科举之路,更罔论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了,他走的是正统读书人引以为耻的路子,也证明了曾经年少轻狂的他在强大的现实面前不得不低下他高傲的头颅,又或者说这是他与传统的决裂与正统的对抗,更准确的说法是他是矛盾的结合体,一方面对抗现实的强权,一方面又不得不依附现实的势力。这从他与父亲之间的战争就可看出端倪。李渔年轻气盛,曾梦想像司马迁笔下的游侠一样行侠仗义,他给自己打造了一把宝剑,时不时地拿出来舞弄一番,还佩带着他穿过大街小巷来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父亲对这个莫名其妙状况迭出的荒唐儿子感到非常生气,终于有一天,在获知李渔要买一本叫做《藏书》的禁书时,父亲操起靠在柜台边的扁担向李渔打去,让他永远不要再读什么圣贤书了。这些书没有教会他怎么做人,反而让他成为异类,未经历生活的艰辛却老捣鼓一些赔钱的事物,不踏踏实实地做人却吃了熊心豹子胆一样在那儿抨击时政,这样的逆子早晚要给家里惹麻烦。而在李渔的眼里,父亲是不折不扣的老顽固老封建,是自己的敌人。李渔对父亲燃起了仇恨之火,这火异常烈,甚至在父亲死后,“回煞”(民间风俗)的那一天,他背着不孝的骂名,挑灯在父亲的灵位前高诵《诗经》,想与父亲的灵魂进行最后的决斗。因为父亲让他觉得痛苦,为了给父亲冲喜,他甚至被迫娶了一位他并不中意的妻子。尽管父亲那么令他难以忍受,他还是要靠父亲过衣食无忧的生活。

父亲一死,他也必然面临与兄弟分家,自立门户的现实。一六三五年,李渔二十五岁,决定回家乡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考试,他中府试榜首,却在一六三九年的乡试中黯然败北,他所有的骄傲和自信都像被放了一场大火一样,烧得干干净净。由于时局的动荡,他哥哥的药材店生意每况愈下,他也无法得到母亲的接济了,他写了一首词来表达此时的心境,“昨夜今朝,只争时刻,便将老幼中分。问年华几许,正满三旬。昨岁未离双十,便余九,还算青春。叹今日,虽难称老,少亦难云。 闺人也添一岁,但神前祝我,早上青云。待花分封心急,忘却生辰。听我持杯叹息,屈纤指,不觉眉颦。封侯事,且休提起,共醉斜曛。”(《耐歌词》《凤凰台上忆吹箫·元日》)作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年界三十却功名未就,是多么大的耻辱,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他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创造财富养家糊口,于是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髫龄集》。一六四二年,当他准备第二次乡试时,母亲却病倒了,李渔只得放弃考试,赶到母亲身边,李渔对母亲的爱与孝心并没有留住母亲,就在这一年,他失去了最爱他的人。

当岁月的车轮推进到一六四三年时,烽烟四起。志士们选择“捐躯赴国难”,平凡的百姓选择“保躯体逃国难”。对于老百姓来说,皇恩是否浩荡,天子尊姓大名,对他们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所以他们选择逃难。李渔尽管参加过府试乡试,也还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他也逃难,并在逃难金华的途中娶了第二个妻子曹氏。明朝在一六四四年宣告灭亡,李渔在老家建了座叫“伊山别业”的小别墅隐居,为了能有个儿子,又娶了一名姓纪的女子为妾。他的隐居生活也过得颇怡然自得,读读书,管管村务,修凿水渠,日子过得飞快。然而,按照李渔好动虚荣的个性,又怎会在兰溪久居,伊山别业这泥瓦灰墙的小别墅又怎关得住渴望高飞的小鸟,终于在一六四九年,李渔率领全家动身前往杭州实现他的人生梦想。

杭州是江南的大都会,曾经是南宋朝廷的所在地,有诗人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懒洋洋软绵绵的杭州确实有种柔化人的意志的神奇力量,使人除了风花雪月外不作它想,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曾挽留多少人驻足,晚明著名的小品文作家张岱曾用饱沾温情的笔墨回忆了西湖边上的人和事,结成一本叫《西湖梦寻》的散文集。当月上柳梢头时,有多少年轻的男男女女相约在浓得化不开的黄昏后,西湖的几多柔情几多妩媚本是才子佳人幽会的好去处。对于李渔来说,选择杭州实在是太合适了。他每天去逛书市,逛戏园,细心观察市井百态,在如皋时为的是好玩,而现在为的是生活,他必须了解市场才能把握市场,才能写出畅销的作品,李渔或多或少遗传了父亲商人的基因,在后来的卖书、打秋风、开书店的日子里,他商人家族所独有的见风使舵的精明本色更是展露无遗。

一六五一年元旦,李渔搬进了新的寓所,宣布他新生活的开始。于是就进入了疯狂的创作状态。作家进入创作状态时,自闭而又麻木,无限宽广的现实时空已经失去了意义,他们关闭在自己编织的小小世界里,当灵感如狂风巨浪扑来难以遏止时,就必须抓着笔快速地记录下来,灵感是个调皮的精灵,有时像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有时又如一只自由小鸟稍纵即逝,所以灵感一来就一定要写下来,如果没有把握住,它就飞去再回来,而作者只能顿足哀号了。李渔同样要靠灵感来写作,他的思绪总停留在虚构的人和事上,吃饭睡觉只应付一下,为的是维持生命,他总是一边磨墨一边构思,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墨水溅到桌上或是将墨盒打翻将书桌和纸张糊弄得一团糟,他的脾气变得狂躁,仆人和妻妾们都不敢靠近他,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成了赶跑他灵感的罪人,原配不无担心地劝他要保重身体,但他已经难以控制了。李渔不抽烟不喝酒,同巴尔扎克靠咖啡提神一样,李渔也需要提神,他靠的是茶叶。这样癫狂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后,李渔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几年后又出版了《无声戏二集》。李渔明显消瘦了,他病了,可以说是贫病交加,因为那时的他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他甚至穷到买不起冬天用来烤火的碳。但聪明如李渔在付出身体的代价后,自然也懂得调整,更理智地去写作。他一边借助茶叶的帮助,一边将不同体裁的作品交换着来写,在寂寞自闭的创作中保持一些新鲜感,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勤奋工作,毕竟他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男人的尊严不容他不努力工作。

正是因为李渔靠创作谋生,他不得不考虑市场的因素,再加上他从小就喜欢看故事性极强的文章,所以他自己的创作观点是“非奇不录”,他的喜剧代表作《风筝误》就是这样一部作品,通过一系列的巧合误会再加上丑角的插科打诨,演绎的是一场热热闹闹观众喜爱的戏。确切地说李渔的小说和戏曲创作呈现“好看的戏多耐看的戏少”的局面,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作者自己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的主动追求。

他的小说出版后,他有了些经济收入,就到杭州以外地区进行短期的访问,除了游山玩水之外,也想借此推销他的作品。

李渔本是个能言善道风趣幽默的人,在他不遗余力的推销下,而且书本身也写得不错,《无声戏》获得了不错的销量,而李渔在杭州也有了些小名气。一个人只有在经济上获得独立之后,才有可能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李渔从一六五六年开始编《尺牍初征》,这是他个人的喜好,同时也因为预见到这本书有广阔市场。《尺牍初征》,顾名思义是将一些文学界名人的书信汇编成集,包括古人和今人。古人的书信有资料可查,倒不是难事;今人的书信就必须靠李渔高超的交际手腕来向那些社会名流们约稿,在商业交际上,李渔果然是一把好手,他甚至获得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吴伟业、钱谦益、龚鼎孳这些文坛泰斗的手稿,他成功了,这本书一出版就广受好评。于是,李渔又动了一个更大的念头,做一部大型的司法案例汇编,名为《资治新书》,这本书牵涉的范围就更广了,他把笔触伸向了政界,李渔向十余个省区征稿,他甚至向平西王吴三桂这样的高层政要也发出了约稿请求,但他绝对想不到这为他以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清朝初年的文化氛围相对还比较宽松,因为从东北来的异族朝廷想要在中原站稳脚跟还是要笼络人心的,尤其是那些能说会道好论朝政的文人的心,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会一再姑息容忍前朝的遗老遗少,一旦大权在握,就必然开始反扑。王小波说中国人是“沉默的大多数”,机灵的老百姓却说“莫言国是”才是保全身体的法则,卤莽的文人总爱往枪口上撞,却美其名曰“气节”。

一六六零年,李渔的好朋友张缙彦被参劾。张缙彦无疑也是个不懂得察言观色的文人,他的政治之鼻没能灵敏地嗅到政治氛围的潜在变化,还发着思古之论,这就给懂得“想皇上所想”的小人以机会,狠狠地参了他一本,他的人生自然前途无“亮”了。而此时,李渔有一本正在编写的《古今史略》正按照张缙彦的建议要付印了,这本书说是通史,实则花了很大篇幅追述前朝遗事,陡然紧张的文化气氛使得李渔的性命岌岌可危,按着清朝 “瓜蔓抄”的刑律,李渔是极有可能受到牵连的。李渔终究是个识时务珍爱自己生命的人,他听闻张缙彦被抓,就立马到出版商那里拿回自己的书稿,张缙彦是生是死,李渔已经无能为力,还是自己保命要紧。但李渔的心情难免敷上一层阴郁之色,原本今年他要在新居高高兴兴地迎娶他的第四个妻子汪氏,在自己志得意满之时好好地风光一把,现在却是有几分扫兴了。为了摆脱政治上的阴影,李渔一家于一六六一年决定迁居南京,并于第二年在南京建了自己的书店——翼圣堂,按李渔的意思,就不用再受书商从中盘剥书费之苦了。从一六六三年开始,李渔正式进入“帮闲文人”的行列,往来于各地方官员的府邸,凭借着自己一肚子的才学和一嘴巴的幽默混吃混喝,说是为自己出书筹集费用,实际上,已经沦为封建官僚用以取乐的对象,这就是所谓的“打秋风”。李渔的生活地位可以说是卑微的,“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举动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了生活”,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丧失自我”,或许对于他来说生活才是真实的,别的都是次要的。

李渔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南到福建广州,北到山西甘肃,在这一路的游山玩水中,李渔色性不改,一路娶妾。一六六六年,在山西,获得十三岁的乔姬为妾,次年,在甘肃,又获得十三岁的王姬为妾。而此时,李渔已经年界花甲了。李渔发掘了乔王二姬的唱戏的潜力,筹划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剧团。李渔之所以能够妻妾成群,同他在家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在家中,他是威严的封建大家长,各个妻子都相当温驯,是礼教的忠实拥护者,他是个被女人惯坏的孩子。因此他笔下的女人都非常温柔。一六六八年,由他这个伶人班头带队,乔王二姬主唱的家庭剧团在徐州正式登台演出,受到了当地官员以及官太太们的欢迎。

一六六九年,李渔在南京建了著名的“芥子园”。

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风风雨雨,李渔以为自己可以享受齐人之福,安度晚年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上帝又一次跟他开了玩笑。一六七二年,李渔携刚生育不久的乔姬到汉口汉阳太守纪子湘家打秋风,乔姬撑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登台唱戏,终因体力不支病死在了汉口。李渔最心爱的妾在风华正茂的十九岁撒手人寰,对李渔来说是沉重的打击,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李渔回到南京后才得知乔姬所生的女儿因为没有得到细心的照料也夭折了。李渔发怒了,他赶走了一个搬弄口舌,对他偏爱乔姬表示强烈不满的妾。谁又能料到这仅仅是悲剧的开始呢?第二年,王姬也染重病身亡,死时同样是青春勃发的十九岁。李渔还来不及排解丧妾之痛时,又险遭命运重创——吴三桂叛乱了,曾经得到他书面帮助的李渔险些受到牵连,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接连地被命运的欺骗或者说是玩弄,纵使有千行老泪恐怕也难以横泻而出了。哀痛、惊恐、慌乱、孤寂……人到老年时还要面对这些,是多大的痛楚和悲哀?李渔无法在南京呆下去了,他将南京的书店托付给了他的长女婿,自己和妻子们又回到杭州,那是一六七六年。

李渔在一六七七年大病一场后,彻底地消沉了。一六八零年一月十三日,即清康熙十九年,李渔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在杭州层园,他的寓所中。时间在他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停止了,在他回光返照的那一瞬间,他是哭了还是笑了,是在问生活究竟给了他什么,还是因为自己真实地生活过而心满意足了,所有的波波折折在死亡来临的那一秒钟,都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样面对自己一生所做的选择,是无悔,还是遗憾重重,是骄傲,还是愧疚累累,也许都有,也许都没有,谁知道呢?

(2)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14、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15、循序渐近。
16、他只传授给儿子技术,而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
17、人要想成大器,不仅要学现在的技术,还要在挫折和教训中吸取经验,这样才能真正在成长起来。
18、言之有理即可。
19、认为自己花费了心思,但儿子们的捕鱼技术却不高,为此感到懊恼而又不得其解的心情。
20、最基本 最容易 最不会 毫无保留
21、不是,其实也批评了渔王的儿子,批评他们在学技术时不求甚解,不运独立思考,不能开拓创新,不能打破父亲给他们设置的框框。
循序渐进

这是来源于一篇初一的阅读。我找了下标准答案的:
渔王的儿子(12分)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和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14)“渔王”年老的时候为什么苦恼?(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5)“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表明渔王在教孩子捕鱼技术上的做法是:(一个成语)(2分)

(16)渔人的失误是什么?(2分)

(17)“路人”的观点是什么?(简要概括)(3分)

(18)请你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说说如何教育学生。(3分)

(19)“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表达了“渔王”
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20)从文中找出反映渔王捕鱼技术的态度的词语。(2分)

(21)你认为这则故事仅仅是在批评渔王吗?(3分)

14、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15、循序渐近。
16、他只传授给儿子技术,而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
17、人要想成大器,不仅要学现在的技术,还要在挫折和教训中吸取经验,这样才能真正在成长起来。
18、言之有理即可。
19、认为自己花费了心思,但儿子们的捕鱼技术却不高,为此感到懊恼而又不得其解的心情。
20、最基本 最容易 最不会 毫无保留
21、不是,其实也批评了渔王的儿子,批评他们在学技术时不求甚解,不运独立思考,不能开拓创新,不能打破父亲给他们设置的框框。
有个渔王有着一流的技术()被渔民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 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鱼技都很平庸 ()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翁。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认识潮汐,辨鱼讯——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的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的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来说你的错误就显而易见了,你只传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和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问题:
1、“渔王”年老的时候为什么苦恼?(用文中的话回答)
2、渔人的失误是什么?
3、“路人”的观点是什么?(简要概括)
4、“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表达了“渔王”当时怎样的心情?
5、从文中找出反应渔王捕鱼技术的态度的词语。
6、你认为这则故事仅仅是在批评渔王吗?
7、理解词语 显而易见:?
最佳答案
1、答: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鱼技都很平庸 。
2、答:渔人的失误是:他只传授给了他的儿子们技术,却没有传授教训。
3、“路人”的观点是: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和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4、答:这句话表达了“渔王”当时苦恼的心情
5、毫无保留
6、答:不是,他还在批评那些在教育中只会一味传授技术而不给予学习者实践机会、教训的教育者、家长。也启示我们学习者不能人云亦云,要有主见,有创新精神,敢于实践。
7、形容事情或道理极为明显,非常容易看清。
8、, “ ” 。 , , 。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上海渔王和美人鱼是什么关系

上海鱼王和美人鱼是孪生兄弟,也是一个厂家的。
实际上,“美人鱼”是一种终生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水域中,或者在近海游弋的大型水生哺乳动物,它的名字就叫儒艮。由于这些关于“美人鱼”的传说故事都很动人,富有传奇的浪漫色彩,所以广为流传,“美人鱼”的艺术形象也风靡全球。其实,儒艮的长像不仅不美,而且可以说是比较丑陋的。“美人鱼”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名字和形象也经常出现在戏剧、小说、电影等文学作品以及商业广告中,这一称谓的由来还要追朔到几个世纪以前,那时美洲新大陆刚刚被发现,欧洲各国纷纷派船去美洲探险,寻找宝藏。每当黄昏日落,或者明月高悬的时候,那些在海上漂泊数月之久的探险者和水手们,常常在那粗笨的单筒望远镜中,透过弥漫的水雾,看到一些袒胸露肤的美丽“女人”在海边游泳、嘻戏,还有的把自己的“婴儿”抱到胸前喂奶,而这些“女人”的下身又象鱼一样,她们时而出现,时而又被海上的迷雾遮住。这个海上“美人鱼”哺育婴儿的奇妙景象,勾起了远涉重洋的人们对自己妻儿的思念之情,“美人鱼”的传说也就随之诞生了。
其实,”美人鱼“是近海的一种哺乳动物,名叫“儒艮”。

适合练打字的散文励志

这个我觉得你可以直接就是看朱自清的这个散文我认为这个也是可以的,反正总体来说是可以的。下面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来源于百度百科!!!

汉)司马迁《史记》 :用太白守之天下学校散文儒失业兵戈大兴荧惑守。(所引不见于《史记》,亦不详出处,依文义,似当读作:用太白守之,天下学校散,文儒失业,兵戈大兴,荧惑守[后当有缺字,文义不足]。)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卷第十三 :其终始即尊位倾万物散文武之业桀纣之迹可知矣。(引文见《越绝书》卷十三《枕中》:范子曰:”臣闻古之贤主圣君,执中和而原其终始,即位安而万物定矣;不执中和,不原其终始,即尊位倾,万物散。文武之业,桀纣之迹,可知矣。“这里”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与其后之”桀纣"相对,前”散“字与”文“字义无涉。)
引证解释
1.文采焕发。晋木华《海赋》:“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绫罗被光於螺蚌之节。”(木华,字玄虚,广川人。《海赋》见《昭明文选》卷十二。所此句下注曰:“言沙汭之际,文若云锦;螺蚌之节,光若绫罗。毛苌《诗传》曰:“芮,涯也。”芮与汭通。曹植《齐瑟行》:‘蚌蛤被滨涯,光采如锦红。’”
2.犹行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此所引为见《文心雕龙》病卷二《明诗》第六,为评论《古诗十九首》之句子。此与上句《海赋》中引文,俱解释为散布、铺陈的意思。)
3.文体名。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BGM:Lenka《Blue Skies》六月第一期新书开箱,本次介绍6本新书,有小说、散文、励志

一、《境由心造》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
  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大官厚禄。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二、《大和小》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三、《抉择》
  人的一生常处于抉择之中,如:念哪一间大学?选哪一种职业?娶哪一种女子?……等等伤脑筋的事情。一个人抉择力的有无,可以显示其人格成熟与否。
  倒是哪些胸无主见的人,不受抉择之苦。因为逢到需要决定的时候,他总是求询别人说:"嘿,你看怎么做?"
  大凡能够成大功业的人,都是抉择力甚强的人。他知道事之成败,全在乎已没有人可以代劳,更没有人能代你决定。
  在抉择的哪一刻,成败实已露出端倪。
  四、《人就这么一辈子》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了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她。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想不开想想它,以求释然吧!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五、《如花》
  笑靥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花,每个人都有许多种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在盛开的一刹那,灿烂夺目的它会吸引所有的视线。
  花是如此柔弱,再美再艳,依然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春红匆匆谢了,只剩下满怀愁绪。
  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曾低头。
  生命也是一样,像精致的玻璃酒杯,常常经不起天灾人闯的祸的撞击,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昙花,用许多年的泪与汗,掺上心血浇灌,才会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如今的世界,爱花的人少了。当人们为着生计奔波的时候,连自己的生命都抓不住,又有谁会倾听花的诉说?
  然而,烦躁的都市啊,请不要忘记,这世界本是镜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六、《生命》
  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生命像音乐和画面一样暗自挟带着一种命定的声调或血色,当它遇到大潮的袭卷,当它听到号角的催促时,它会顿时抖擞,露出本质的绚烂和激昂。当然,这本质更可能是卑污、懦弱、乏味的;它的主人并无选择的`可能。
  应当承认,生命就是希望。应当说,卑鄙和庸俗不该得意过早,不该误认为它们已经成功地消灭了高尚和真纯。伪装也同样不能持久,因为时间像一条长河在滔滔冲刷,卑鄙者、奸商和俗棍不可能永远戴着教育家、诗人和战士的桂冠。在他们畅行无阻的生涯尽头,他们的后人将长久地感到羞辱。
  七、《我崇拜生命》
  我崇拜高尚的生命的秘密。我崇拜这生命在降生、成长、战斗、伤残、牺牲时迸溅出的钢花焰火。我崇拜一个活灵灵的生命在崇山大河,在海洋和大陆上飘荡的自由。
  是的,生命就是希望。它飘荡无定,自由自在,它使人类中总有一支血脉不甘于失败,九死不悔地追寻着自己的金牧场。
  八、《思想的小鱼》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所以诗人才说:一支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走在秋月的田野上,我想起一位诗人对老托尔斯泰的叩问: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没有错,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将成为往事,无论它们是欢乐的相逢,还是痛苦的别离,但是请你相信,无论是热切的期待,还是深情的追忆,我们所唱过的每一支歌,都不会转瞬消失,如同罗莎?卢森堡所言:"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将与我同在!"
  狭隘而自私的心灵,可以变成自己的地狱,广阔而开朗的心灵,却可以成为他人的天堂。地狱和天堂,只有一层之隔。
  而一切嫉妒的火焰,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
  一位年老的作家告诉我说:"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
  在你终于赢得成功的鲜花的时候,难道你不怀念往昔的路口?在你重新营造成功的华贵的屋宇里,难道你不怀念昔日的木头?
一、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二、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三、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四、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五、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六、救人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他顾不上多想
,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七、出门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把这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也许有些牵强,但他们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小战士和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管理心得: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八、鱼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九、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

十、右手握左手
桌上流行一首顺口溜:握着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
每当有人念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一桌子人便会意地放声笑起来,气氛立刻就轻松了。当然,这是基于人家对该顺口溜的一致理解——感觉准确,描述到位。
有一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这段顺口溜,男人们照例笑得起劲。
后来发现餐桌上的一位女人没笑。男人们忙说闹着玩别当真。没想到女人认真地说:最妙的就是这"右手握左手"。第一,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赖的;第二,左手和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第三,别的手任怎么叫你愉悦兴奋魂飞魄散,过后都是可以甩手的,只有左手,甩开了你就残缺了,是不是?一桌子男人都佩服,称赞女人的理解深刻而独到,妇人淡淡地说:有什么深刻而独到,不妨回去念给你们各自的老婆听听,看她们说些什么。
男人当中有胆子大的果然回去试探老婆,果然老婆们的理解均与餐桌上的女士相同。
她们都是左手,男人们当然要以左手计。
而他们都是右手,他们当然作右手想

十一、抉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文章标题: 请问西方小说和诗歌里经常提到的渔王是谁,最早的出处是哪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6078.html

[请问西方小说和诗歌里经常提到的渔王是谁,最早的出处是哪里]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