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何只出现过一次三足鼎立?
东汉末年三国分立,同时也是人才辈出,群雄逐鹿的时代。纵观中国历史,只有三国时期出现了长期相持局面,其他任何时期,几乎都没出现过稳定政权相互鼎立的局面。究其原因,其实与魏蜀吴三家立足口号有很大关系。
曹操:我是天子的人,我办的事就是天子要办的事。
董卓死后,各路讨伐大军也就成了无名之师,有长远之计的曹操带走了汉献帝刘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玩的顺风顺水。由于师出有名,当时有一部分人支持他,所以即使当时曹操弱于河北的袁绍,还是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可以说官渡之战的胜利,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一定的关系。
曹操
刘备:我是皇帝刚认的皇叔。
刘备应该是三国里实力最差的一个选手了,为什么他也可以和曹孙二人并立那?有人可能说:因为蜀国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地势易守难攻,还有运筹帷幄的诸葛亮等人才,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充分不必要因素。如果没有民心所向,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为什么刘备也能得民心那?因为他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而且有当时汉献帝刘协的密诏,是皇帝钦点的皇叔。这些代表着正义,在当时那个年达,还是很有号召力的。所以虽然刘备能力弱,但有人拥护,也就能鼎立一角了。
孙权:我有传世玉玺,我是天命所归。
孙策从长安急匆匆回江东,什么都没抢,只偷偷带上了象征天命的传国玉玺,结果半路被截杀。孙吴政权拿着得到的玉玺,被江东子民看作众望所归的天子。虽然后来,迫于袁绍的压力,把玉玺交给了袁绍,但吴国人心中还是认为玉玺属于吴国,他们才是下一代帝王的正统。
孙权
三国能够鼎立,其实是离不开当时人民的意愿。如果他们之中有一个人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就不会在那个大浪淘沙的年代生存下来。
唯一的一次三足鼎立,便是三国时期,因为各国的势力相当不相上下,但是后来是势力割据过于严重,支离破碎,也再也没有过三足鼎立的根基。
其实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三足鼎立的情况,例如东汉时期的大汉、鲜卑和扶余,北宋时期的大辽、吐蕃和大宋,只是汉末的三国时期魏蜀吴最出名,所以给人一种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三足鼎立的错觉。
因为古代帝王制度和分封制有关系,春秋战国的诸侯国有很多所以基本不可能三国鼎立,汉朝时期的分封借鉴了这一点造就了三国时代,后来基本都是南北朝对立,或者群雄逐鹿多个国家混战,和社会发展力也有关系。
首先,在三国之前,生产力的发展是个问题,南方没有充分开发,也就没有足够的地方鼎力,其次,三国之所以出现,也与当时的人物有关系,之后历史上并没有出现类似的人,最后,在此后的历史里,更强调忠君的思想,皇权也更加集中,没机会瓜分皇权了。
中国志愿军的由来
急用关于志愿军名称的由来:
1950年6月25日,党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但在正式出兵前,对出兵的名义问题做了认真研究。开始时,毛主席和周总理商量,想用“支援军”的名义出兵。他们为慎重起见,决定征求一下民主人士的意见。
征求意见的通知发出后,中国民主建国会领导人黄炎培便登门造访。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起听取了他的意见。黄炎培说:“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名不正,这个仗就打不好。所以对这个问题要认真考虑。”
“我们叫‘支援军’。”周总理说:“支援朝鲜人民嘛。”
黄炎培说:“这样叫,是不是师出无名?需要再考虑一下。”
“怎么是师出无名?”
“‘支援军’,顾名思义,是派遣去的。谁派出去支援?当然是国家。这样,我们是不是要向美国宣战?”
毛主席一听,点点头说:“对,有道理!”随手拿起一枝铅笔,将“支援”两字划去,改成了“志愿”。然后他又接着说:“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不是国与国宣战。我们是人民志愿的嘛,这是民间的事儿,人民志愿去朝鲜帮助朝鲜人民,不是国与国的对立。”
周总理兴奋地做了一个手势,“对,世界上有许多志愿军的先例,马德里保卫战就有各国来的志愿军。”
黄炎培也很同意叫志愿军的叫法,于是他笑道:“师出有名则战无不胜!”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称就这样被定了下来。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抗美援朝时中国军队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开始了向朝鲜的进攻。中共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在正式出兵前,对出兵的名义问题做了认真研究。开始时,毛主席和周总理商量,想用“支援军”的名义出兵。他们为慎重起见,决定征求一下民主人士的意见。
征求意见的通知发出后,中国民主建国会领导人黄炎培便登门造访。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起听取了他的意见。
黄炎培说:“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名不正这个仗就打不好。所以对这个问题要认真考虑。”
“我们叫‘支援军’,”周总理说,“支援朝鲜人民嘛。”
黄炎培说:“这样叫,是不是师出无名?需要再考虑一下。”
“怎么是师出无名?”
“‘支援军’,顾名思义,是派遣去的。谁派出去支援?当然是国家。这样,我们是不是要向美国宣战?”
毛主席一听,点点头说:“对,有道理!”随手拿起一枝铅笔,将“支援”两字划去,改成了“志愿”,接着说:“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不是国与国宣战。我们是人民志愿的嘛,这是民间的事儿,人民志愿去朝鲜帮助朝鲜人民,不是国与国的对立。”
周总理兴奋地做了一个手势,“对,世界上有许多志愿军的先例,马德里保卫战就有各国来的志愿军。”
黄炎培也很同意叫志愿军,笑道:“师出有名则战无不胜!”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称,就这样定了下来。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与此同时,国内也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朝鲜战场上,在朝中人民军队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1953年7月27日,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至此,朝中人民军队取得了抗击美帝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分批回国的,1958年全部撤离朝鲜。
为什么叫“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两件大事,一件是祭祀,第二件是征伐,讲求的是师出有名,这是一;中朝关系自古以来就有唇亡齿寒的说法,朝鲜有事,中国必出兵,这是二。为什马当时要用志愿军的名义出兵捏?而且是刚刚结速了内战后亟待休养生息的时候出兵捏?这关系到新政权的生死存亡,关系了新国家能否生存的大问题。
而当时,美国纠集了十六个国家入侵朝鲜,打的是联合国的名义,既然是拉了这么个大旗,中国当然不能以国家力量与之对抗啦,以志愿军的名义与之对战,避其锋芒,这就叫做师出有名。
1950年10月8日,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面对重重困难,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待命出征。
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同时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见。最后命名为志愿军,并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和编制。表示中国不是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地参战。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只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后来联合国军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后,也继续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以便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
当时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
文章标题: 为何中国自古强调“师出有名”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