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时间: 2022-11-11 12:00:5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古代状元是几品官

古代状元相当于六品官。

明朝时期,对于状元的规定路线,还是非常稳定的。学子们考上状元后,会被朝廷直接送入翰林院,充当编纂。编纂这个职位,在当时属于从六品官阶。它的职权,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主要负责编修本朝的历史,记录当朝的实际情况。

包括皇帝的言行举止,都要一一如实记载下来,编入史册中,留给后人查看。同时,编纂还负责给皇帝讲课,主要经史子集的内容,以及草拟朝廷典礼的有关文稿。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扩展资料:

科举分级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状元 (殿试第一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古代的状元官职有多大呢,难道只有七品芝麻官吗

实际上,状元的官职有规定,而且品位比人们想象中低得多。

以清朝情况而定,会试中举的贡士,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头名由皇帝点定,即是状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这头三名合称“一甲进士”,可以得到“进士出身”头衔。只有这“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官名叫“翰林院修撰”,是个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则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儿。
没品,状元只是科举选拔头名,官是皇帝后封的,几品由皇帝作主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在古代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赞誉;中状元者称为为“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最高荣誉。

古代科举考试主要有三个阶段,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者称为“元”,在乡试中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之后各省举人到京城会考,称为会试,会试第一名为

一般通称

会元。 会试中选者参与殿试,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 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就是所说的状元。

殿试考试结束后,皇帝会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中进士的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 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在古代,成为状元是真正的万里挑一,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科举考试近1300年中,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朝第一位科举状元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最后一位状元止,科考的榜数大概是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其中连中三元的状元只有13名,大约100年才有一个,在历史上出现过女皇帝,但还未出现过女状元。

官职上,古代文人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也是以文入仕,跻身宦臣重要途径。若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巨大殊荣。具体官多大?还得看中状元后后期的努力机遇等各方面的条件,一般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一般开始是任翰林院修撰,或者著作郎、秘书郎、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榜眼、探花授以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位。仕途上,也不是所有状元都“事业有成”。

在七百多位状元中,有不少的人高中状元后,一事无成,有的为官一任,了无政绩,平平一生;有的性格怪僻,穷困潦倒;更有甚者,投降叛军,诬陷谄媚;有时也并非全凭真才实学,有的人就是靠走关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状元的等等。但作为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追求,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终其一生,始终是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在唐代有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的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就有20多人。可以说,在科举制度中,想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至高追求。

古代的状元相当于如今的省长。状元在古代是十分难得的,一个古代的状元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于殿试第一名的称呼,不是官职,没有品级。
状元不是官,而是状元可以去当官,一般进士是当个知县,而状元大都是知府这一官职。如果没有空缺还要等有人退役后才能上任。

在古代,状元究竟是多大的官

实际上,状元的官职有规定,而且品位比人们想象中低得多。
以清朝情况而定,会试中举的贡士,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头名由皇帝点定,即是状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这头三名合称“一甲进士”,可以得到“进士出身”头衔。只有这“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官名叫“翰林院修撰”,是个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则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儿。进士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其实状元就是进士。
就好像你考了第一名,也不一定做班长,还得从基层做起。其实历史上的名臣没有几个是状元出身,所以第一不代表能力。当然如果你娶了公主,就不一样了。

古代人中了状元,能当多大的官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最后一喜,恐怕是最难达成的。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封建 社会 的等级阶层泾渭分明,如果是寻常百姓家中出了一位状元,便可以光宗耀祖,光耀门楣。

科举考试中名列第一者,便称之为元。乡试第一为解元,院试第一为秀才,会试第一为会元,那么殿试第一,便是状元。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绵延存在了整整1300年,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王朝。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科考的总计榜数为745榜,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10万多名进士,可是状元却只有592名,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武状元,也只有777人。

那么数量如此稀少的状元,高中之后到底能当多大的官呢?

考中状元后,被授予的官职多为翰林院编修,著作郎、秘书郎这一类官职,类似于现在的编辑或者文秘的工作。

历史 上的大部分状元都是凭着真才实学考取的,但仍有少数人是徒有虚名,因为状元大多是皇帝钦点的,有时候不光要看才学,还要看皇帝的自身学识和爱好。不少皇帝钦点状元,只凭个人喜好,更有不少是以貌取人。

历史 上的状元大多出身于名门望族,所以他们从小就接受了很好地教育,凭借父辈打下的基础,他们登上高位也是早晚的事儿。

古代科场作弊现象比比皆是,可见状元的录取并非是秉公取材,何况科举考试未必就能把一个人的学识水平测试出来。考试考得好,未必就会做官。状元这个名号确实可以赋予他一定的优先权,但是否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那还得看他们的个人能力,能力不足或者性格不适合官场的,即使空有状元郎这个名号,也难以出人头地。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的状元卢文焕一生穷困潦倒,最后连顿酒都喝不起,还有不少的状元并没有什么政绩。

在这700多位状元之中,除了人们熟知比如贺知章、王维、柳公权,文天祥,杨慎等人在文学艺术上有较高成就外,大多数人成绩平平。反之,比如说以苏轼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却没有一人摘取状元桂冠。
文章标题: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5789.html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相关文章推荐:

    Top